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今天,我国已经全面进入网络时代,我们高中生已经能够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获取知识,其信息量甚至超过传统的课堂教学。因此,我们呼吁应当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引入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并依托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帮助我们创新学习方式。本文将论述如何利用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促进高中数学学习。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互联网;高中数学;学习;应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244-02
自跨入高中校园,我们高中生便面临着高考的巨大压力,而数学则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学科。在数学课堂上,我们要接受老师一根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一张嘴无穷无尽的填鸭式灌输,还要长期接受题海战术训练、随时应付突击测验、考试,最后只感到枯燥、乏味,难以培养数学核心素养。而老师们更是操碎了心,磨破了嘴,累出了病。但如果我们放眼国际,便可以发现学习模式早已发生改变,美国、英国的中学生已带着平板电脑上数学课[1]。那么,我们也应该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提高我们数学学习的效率。
一、数学学习中应用计算机网络可以突出我们的主体地位
根据高中数学新课标,我们学生才是数学学习的主体,老师应当做我们的引导者与促进者。所以,老师应当相信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大胆放手,让我们更多的利用计算机网络去进行搜索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更多的数学学习方法。
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1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时,我们就可以应用计算机网络去搜索集合论的知识,去了解康托尔、去接触集合论悖论(最有名的集合论悖论是:“理发师为所有不自己理发的男人理发,可是,理发师的头发由谁来理呢?”)这样,我们便能更好地理解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理解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又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2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时,我们也可以应用计算机网络,自己去寻找欧几里得著名的《几何原本》,详细了解“点是没有部分的”,“线只有长度没有宽度”,提高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等公理。
二、数学学习中应用计算机网络可以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有过一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纵观古往今来的数学大师,他们无不对数学研究充满强烈、浓厚的兴趣。而我们所学的高中数学课本却是为了培养专家而专门编写的,根本没有考虑如何培养我们这些学生的数学兴趣[2]。而允许我们在数学学习中应用计算机网络,赋予我们学习的选择权,我们便能基于教材,突破教材,自己去寻找数学知识中的奇妙与趣味,从而激发数学兴趣,主动投入数学学习。
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二数学必修3第三章《随机事件的概率》时,我们便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去搜索著名的“蝴蝶效应”,去了解“一只蝴蝶在亚马孙河流域的热带雨林中扇动几下翅膀,就有可能在两周后引起得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这样,我们对会对随机事件的概率产生浓厚的兴趣,去了解随机事件是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偶然事件,继而了解概率是大师重复进行同一试验时,某个事件发生的频率(这个频率拉近于某个常数)。
又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三数学必修5第二章《数列》时,我们便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搜索著名影片《达芬奇密码》,看索菲的祖父用鲜血写在卢浮宫地板上的数字13—3—2—21—1—1—8—5,再看兰登教授如何解开这后面的奥秘。这样,我们便会对数列产生强烈的兴趣,去理解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的通项公式,认识到数列中的数字都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
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应用计算机网络,我们还可以搜索发现:国外之所以能够涌现出许多数学家,是因为外国的数学大师们相信一个柏拉图的“理式世界”(在《第一推动丛书 皇帝新脑》中,罗杰·彭罗斯博士明确提到了这一点),相信数学反映了永恒真理(爱因斯坦说过:“政治只是一时,而方程式却是永恒的”),而这些“客观唯心主义”正是我们国内高中数学课本有意回避的。所以我们应当立足数学学习,渗透古希腊哲学学习,否则我们还是难以接近西方数学大师的数学思维,难以欣赏高等数学中的美,更无法理解西方数学家为什么会终身献身于数学研究(在《莎士比亚、牛顿和贝多芬——不同的创造模式》中,钱德拉塞卡博士详细描述了数学灵感降临时数学家们是如何陶醉、兴奋、激动,而这些激动人心的故事在我们的数学课本中都是看不到的[3])。
三、高中数学学习中利用互联网可以促进我们进行生生合作
在高中数学学习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而老师又不可能随时随地予以解答(那样会把老师累成什么样子?)。可是,如果我们能够利用互联网,便能通过网络在本校内寻找聪明的同学,我们甚至可以搜索、寻找本市乃至全国的尖子生,在网上进行沟通交流,让他们来帮助我们,解决我们学习中的困难与疑惑,并学习他们的数学学习技巧[4]。
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二数学必修3第一章《算法初步》时,我们便可以在网上寻找聪明的同学,让他们结合计算机编程来给我们上课,向我们讲解算法是按照一定规则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明确和有限的步骤。现代意义上的算法通常是计算机解决某一类问题的程序。算法的步骤序列必须在有限操作之后停止,如若无限操作就会烧坏超级计算机。——通过计算机网络开展生生合作,可以大大降低老师的教学压力,又方便我们深入浅出地掌握知识。
结束语
我们是高中数学的亲历者,我们切身感受到了封闭式教学带来的压抑,我们呼吁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大量应用计算机网络,以实现开放式学习,自主式学习。请相信我们能够学好。
参考文献
[1]陈念研.浅析网络学习空间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8(70):75-76.
[2]曹刘美.高中数学有效运用网络课程资源的实践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8(03):48.
[3]王立帅.对网络环境下高中数学教学运用信息技术的探析[J].学周刊,2016(31):190-191.
[4]林大平.基于網络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探索[J].内江科技,2006(07):134+136.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互联网;高中数学;学习;应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244-02
自跨入高中校园,我们高中生便面临着高考的巨大压力,而数学则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学科。在数学课堂上,我们要接受老师一根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一张嘴无穷无尽的填鸭式灌输,还要长期接受题海战术训练、随时应付突击测验、考试,最后只感到枯燥、乏味,难以培养数学核心素养。而老师们更是操碎了心,磨破了嘴,累出了病。但如果我们放眼国际,便可以发现学习模式早已发生改变,美国、英国的中学生已带着平板电脑上数学课[1]。那么,我们也应该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提高我们数学学习的效率。
一、数学学习中应用计算机网络可以突出我们的主体地位
根据高中数学新课标,我们学生才是数学学习的主体,老师应当做我们的引导者与促进者。所以,老师应当相信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大胆放手,让我们更多的利用计算机网络去进行搜索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更多的数学学习方法。
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1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时,我们就可以应用计算机网络去搜索集合论的知识,去了解康托尔、去接触集合论悖论(最有名的集合论悖论是:“理发师为所有不自己理发的男人理发,可是,理发师的头发由谁来理呢?”)这样,我们便能更好地理解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理解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又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2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时,我们也可以应用计算机网络,自己去寻找欧几里得著名的《几何原本》,详细了解“点是没有部分的”,“线只有长度没有宽度”,提高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等公理。
二、数学学习中应用计算机网络可以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有过一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纵观古往今来的数学大师,他们无不对数学研究充满强烈、浓厚的兴趣。而我们所学的高中数学课本却是为了培养专家而专门编写的,根本没有考虑如何培养我们这些学生的数学兴趣[2]。而允许我们在数学学习中应用计算机网络,赋予我们学习的选择权,我们便能基于教材,突破教材,自己去寻找数学知识中的奇妙与趣味,从而激发数学兴趣,主动投入数学学习。
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二数学必修3第三章《随机事件的概率》时,我们便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去搜索著名的“蝴蝶效应”,去了解“一只蝴蝶在亚马孙河流域的热带雨林中扇动几下翅膀,就有可能在两周后引起得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这样,我们对会对随机事件的概率产生浓厚的兴趣,去了解随机事件是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偶然事件,继而了解概率是大师重复进行同一试验时,某个事件发生的频率(这个频率拉近于某个常数)。
又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三数学必修5第二章《数列》时,我们便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搜索著名影片《达芬奇密码》,看索菲的祖父用鲜血写在卢浮宫地板上的数字13—3—2—21—1—1—8—5,再看兰登教授如何解开这后面的奥秘。这样,我们便会对数列产生强烈的兴趣,去理解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的通项公式,认识到数列中的数字都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
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应用计算机网络,我们还可以搜索发现:国外之所以能够涌现出许多数学家,是因为外国的数学大师们相信一个柏拉图的“理式世界”(在《第一推动丛书 皇帝新脑》中,罗杰·彭罗斯博士明确提到了这一点),相信数学反映了永恒真理(爱因斯坦说过:“政治只是一时,而方程式却是永恒的”),而这些“客观唯心主义”正是我们国内高中数学课本有意回避的。所以我们应当立足数学学习,渗透古希腊哲学学习,否则我们还是难以接近西方数学大师的数学思维,难以欣赏高等数学中的美,更无法理解西方数学家为什么会终身献身于数学研究(在《莎士比亚、牛顿和贝多芬——不同的创造模式》中,钱德拉塞卡博士详细描述了数学灵感降临时数学家们是如何陶醉、兴奋、激动,而这些激动人心的故事在我们的数学课本中都是看不到的[3])。
三、高中数学学习中利用互联网可以促进我们进行生生合作
在高中数学学习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而老师又不可能随时随地予以解答(那样会把老师累成什么样子?)。可是,如果我们能够利用互联网,便能通过网络在本校内寻找聪明的同学,我们甚至可以搜索、寻找本市乃至全国的尖子生,在网上进行沟通交流,让他们来帮助我们,解决我们学习中的困难与疑惑,并学习他们的数学学习技巧[4]。
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二数学必修3第一章《算法初步》时,我们便可以在网上寻找聪明的同学,让他们结合计算机编程来给我们上课,向我们讲解算法是按照一定规则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明确和有限的步骤。现代意义上的算法通常是计算机解决某一类问题的程序。算法的步骤序列必须在有限操作之后停止,如若无限操作就会烧坏超级计算机。——通过计算机网络开展生生合作,可以大大降低老师的教学压力,又方便我们深入浅出地掌握知识。
结束语
我们是高中数学的亲历者,我们切身感受到了封闭式教学带来的压抑,我们呼吁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大量应用计算机网络,以实现开放式学习,自主式学习。请相信我们能够学好。
参考文献
[1]陈念研.浅析网络学习空间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8(70):75-76.
[2]曹刘美.高中数学有效运用网络课程资源的实践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8(03):48.
[3]王立帅.对网络环境下高中数学教学运用信息技术的探析[J].学周刊,2016(31):190-191.
[4]林大平.基于網络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探索[J].内江科技,2006(07):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