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易中天余秋雨影响力排名

来源 :中国文艺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ao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眼下,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中国的文化天空也是星光灿烂。最早进入公众视野的应首推「歌星」,之后「影视明星」「体坛明星」等也相继成为人们追逐的偶像,如今连「学术明星」也受到人们的追捧。从「歌星」受宠,到「学术明星」受捧,这一过程多少也折射出社会的进步程度,至少表明不少受众已经不再满足于浅层次的耳目层面,出现了更深层次的文化诉求。
  在中国众多的「学术明星」中,于丹、易中天、余秋雨自然是其中的佼佼者。笔者以他们为例,并使用如此标题,未免有「吸引眼球」之嫌,而期望出现更多的「学术明星」,期望更多的「学术明星」受到更多民众的追捧,这无疑才是本文的主旨。
  
  于丹,1965年生,现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于丹出生于北京的一个高干家庭,父亲于谦长期担任国家领导人万里的秘书,曾任中华书局副总经理。其父国学基础深厚,良好的家教、浓厚的国学氛围对于丹成长无疑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于丹乃独生女,四岁时在父亲严厉的管教下开始背诵《论语》,五岁半读《红楼梦》,六七岁开始写日记,一直坚持到现在。1982年,于丹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89年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中国古典文学硕士、文学博士、影视学博士。先是分配到北京近郊的一家印刷厂工作,之后进入北京师范大学,成为一名大学教师,主讲影视传媒学和古典文学。曾获“励耘奖学助学基金第六届优秀青年教师一等奖”、北京市十佳电视工作者、中国百家电视艺术工作者等奖。
  也许于丹自己也没有料到,她的命运居然在2006年10月1日这一天发生巨大转折。2006年“十一”黄金周,于丹登陆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论语》,短短7天,犹如火箭般升空,迅速成为一颗光华耀眼的明星。
  此前的她,一个剪着短发的大眼睛女子,安安静静地读书、教书、策划电视栏目。北京师范大学影视传媒系主任的头衔也好,硕士生导师的学术地位也好,乃至担任《在共和国史册上》《香港沧桑》《正大综艺》《环球》撰稿人或《东方时空》《今日说法》《艺术人生》栏目策划等等,都无法让大众把于丹和其他芸芸众生分开。《于丹〈论语〉心得》,不过是《百家讲坛》讲座的副产品,由当红作家易中天作序,在京城居然出现了销售奇迹。
  2006年11月26日,北京中关村图书大厦,《于丹〈论语〉心得》签售现场,排队“长龙”从五楼一直延伸到一楼,又绕着大厦的外围转了N圈,竟然造成附近交通阻塞,还引来了交警。
  站在寒风中等待的热情的“鱼丸”(于丹粉丝的昵称),不光是学生和年轻人,还有不少中老年人,他们有从新疆、南京、太原、黑龙江等地坐火车过来的,还有从兰州坐飞机赶过来的。原定签售从下午2时开始,谁知“从早上7时半起,就已经有读者到书店来等了。”从电梯到签售室,于丹是一路鞠着躬走过去的。排在第一位的新疆大爷说:“于老师,谢谢你把中国的孔子找回来了。”一位来自北京通州区的60多岁女士一下子买了8本书,其中4本是为天津的亲戚买的。
  《于丹〈论语〉心得》在中关村图书大厦当天销售了14000本!从下午一点半开始签名的于丹,签名签到手软,总共签书12600本。这个数字,不仅比易中天在上海书展时创造的签售的纪录整整多出两倍,而且刷新了全国所有书店的销售和签售纪录!成为继易中天之后又一个“产”自《百家讲坛》,以网络时代的速度迅速窜红的“学术明星”。于丹与“福寿螺”等一起进入“2006年中国报纸、广播、电视十大流行语”,成为国内“知名度最高的女性”。
  其著作的中文繁体版、英文版、韩文版、日文版已在世界各地发行。美国《洛杉矶时报》、英国《泰晤士报》、德国《明镜周刊》、《法兰克福报》、日本《读卖新闻》纷纷对于丹进行了专访。目前,于丹的《论语心得》《庄子心得》《游园惊梦》等书在中国已卖出一千万本。
  针对这种“于丹现象”,正反方唇枪舌剑,褒贬不一。正方:有人说于丹讲《论语》,神闲气定,娓娓道来,古今中外,信手拈来,妙趣天成,观之可以忘忧,令人拍案叫绝。一些人听了于丹的课,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一位50多岁的人打电话对她说:“原来不用以德报怨啊,以直报怨就可以啦?!一直以为善良是没有底限的,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要是20年前知道就好了!”有人甚至说听于丹讲座后自己有了脱胎换骨之感。
  中国孔子学会副会长周桂钿认为,《于丹〈论语〉心得》之所以热销,说明读者渴望了解传统经典,之所以受到读者欢迎,是因为它做到了通俗、有趣、有用。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人们压力很大,要保持一种健康的人生态度,就要从人文角度来提高素质。
  总之,追捧者认为,于丹紧扣21世纪人类面临的心灵困惑,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独特的个性视角解读《论语》,她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以智慧诠释人生,以人生诠释人性,以人性安顿人心,这样的文化普及工作,可谓善莫大焉!
  中立方:于丹似乎在仿效当年孔夫子所做的教化世人的工作,只是这位“优秀与感召力兼备”的教师,借助了电视这种新锐的视觉盛宴,又搭上了“国学热”这班快车,使得传播更为普及。有人称“于丹的讲授水平从一个大学教授的水平来衡量是优秀的,但是,如果与同讲坛的阎崇年、纪连海、易中天相互比较,差距是明显的,缺乏深度和震撼力。”
  反方:一些外国评论认为“于丹把一代圣贤的精悍思维幼稚化了”。有人认为于丹并不深谙《论语》,而且在学术上有很多硬伤,她的讲解更加偏向一种“心理医生”式的讲解,而非专业化的讲解,至多属于“心灵鸡汤”性质。有人认为于丹穿凿附会,断章取义,以过于通俗的方式误读经典。还有人认为于丹是以孔子的名义炒作自己,为己谋利。更有人讽刺说:“听说此人能将孔子的经典‘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中的‘小人’解释为‘小孩’,真是与时俱进啊!”一些研究古典文化的学者甚至说她是“以阉割中国传统文化为乐事的高学历文盲”。
  对于种种反面的声音,于丹的反应既低调又不失谦虚。她解释说,“如果在大学讲坛上我这样讲,那我是渎职的,是对专业的学生不负责任。但是如果在电视上以一个大学讲堂上的严谨,讲求考据的话,也是对大众的不负责任。因为上电视必须考虑观众,15岁以上的中学生要听得懂,还要喜欢听。现在每个人被多重价值观撕扯着。”她说:“各种争鸣都是有道理的,《论语》可以从太多的角度进行解读。我讲的《论语》,不是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儒术,也不是被后人顶礼膜拜的儒教,也不是被学者皓首穷经钻研的儒学,也不是半部论语治天下。它只关乎个人的修养,是中国人提升自己幸福感的一个参照系。让更多人开始重新翻阅中国古书,效果就达到了。”
  易中天,著名学者、作家,1947年生,湖南省长沙市人,1965~1975年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五○团工作,1975~1978在新疆乌鲁木齐钢铁公司子弟中学任教。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易中天长期从事文学、美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著有《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等著作,撰写出版“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品人录》。
  2005年之前,易中天在广大读者眼中,只是一位略有小名的学者而已,他出的几本小书,即使在书店也不容易找到。在学术圈看来,他只是一名“喜欢闹腾”、“不务正业”的教授罢了,今天搞美学,明天搞艺术人类学,后天竟然搞起了美国宪法。至于出版社编辑的观点,他只是一个不愠不火畅销书作者,曾经写过不错的学术著作,后来却专于撰写一不小心便会两面不讨好的“随笔体”……
  2005年,易中天以或舌灿莲花,或使风云为之变色的演讲功力开坛于《百家讲坛》。易中天在《百家讲坛》主讲“汉代人物风云”,用“诺,相当于现在的OK”等幽默而具有现代感的语言,在“信史”的基础上“趣说历史”,因其白话式的幽默分析,受到追捧,著有《帝国的惆怅》《易中天品评汉代风云人物》。2006年开始制作《易中天品三国》,一举成名,从而享有“学术超男”的称号。
  一年不到的时间便使易中天的名气如日中天,身价大增。2006年5月22日,他的《品三国》书稿在北京举行“无底价竞标”,以首印数55万册、版税14%的高价竞拍出版权,这在国内出版界还是头一遭,目前仅《易中天品三国》就发行500多万册。名声大噪之后,易中天的旧作随之大卖。易中天火了,成为了文化偶像,当时在学术界和全社会都流传一句话:“嫁人就嫁易中天”!
  当年的《竞报》曾这样报道:一位讲史教授的学术作品,市场对易中天新作《品三国》的需求出现“井喷”。2006年7月22日,易中天带着3000册新作《品三国》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举行首发签售,早上4点就有人到西单图书大厦外排队,人群中有5岁的娃娃,也有从东北坐火车赶过来,有人一站就是6个多小时。在近3个小时的时间里,易中天没有离开座位,有5位工作人员坐在其身边,帮其打开书页,盖上印章。为保证易中天在西单图书大厦签售的场面不致失控,除西单图书大厦动用自身保安力量外,警方还调动了15辆警车,50名警察来维持程序。警方顾及交通状况和公众的安全,不得不在11点45分时终止了签售活动,排在西单图书大厦外的人群大约有数百人,听到签售终止的消息后,许多人情绪激动,好多人仍维持队形,不肯离开。签售终止后,当工作人员把一听可乐递给易中天时,他的手已经拉不开易拉罐了……
  针对易中天的成功,有人评价说,首先因为易中天选材比较好。他讲的三国人物,汉代风云人物,如曹操、刘备、诸葛亮、张良,都家喻户晓。其二,易中天与观众之间有着独道的沟通技巧。所谓平民视角、平民语言、超级幽默,中国人都容易接受、喜欢接受。比如,在讲“避席”这个词的含义时,易中天脱鞋示范,尽管有人视之不雅,但正是这种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动作吸引了中国百万观众。
  有人说,易中天的出名要感谢中国文化长久以来生生不息的文学魅力。中国老百姓在近2000年的时间里不知道三国真相是什么,能不急么?易中天满足了他们的知情权,就像古希腊神话里的点灯人,易中天能不火吗?
  易中天这种解读历史的方式,同样受到一些专业人士的肯定,他们认为历史是读者渴望了解的,但读者需要的是拨开迷雾的历史,而不是被标签化的假象。文化是读者渴望亲近的,但读者需要的是热气腾腾地,流淌在你我周身,可触可感的细腻生动的文化,而不是大而化之、玄而又玄的空洞感慨。思想是读者乐于探寻的,但读者喜欢的是独辟蹊径、深刻犀利的探险之旅,而不是人云亦云却故作高深的附和。
  正当易中天的《品三国》在全国炙手可热时,有批评者认为,易氏的“品”三国,其实是把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和陈寿的史书《三国志》放在一起“品”了。《三国演义》的魅力在于它能教人聪明、教人会打仗、教人会做人、教人讲仁义讲王道讲正统,等等。《三国志》就没有如此魅力。易中天的所谓“品三国”,其实是以《三国演义》作为由头,在讲三国史而已。至于其对曹操等人的评价,仅为一家之言,有许多并不准确,实际水平与其“火”之程度,名不符实。
  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葛红兵在网站发表一篇二千字的文章,标题为《如此易中天,可以休矣》,直言不讳地说易中天的《品三国》,实际不是品味,而是咀嚼,而且是混嚼。认为易中天把三国的政治斗争、军事斗争归结到个人利益、个人品格上去讲,有庸俗化的嫌疑。易中天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大家都以为刘备是垃圾股时,诸葛亮却把他看作绩优股……”而葛红兵认为,诸葛亮选择刘备是有政治信念和人生信念的,易中天对诸葛亮这样的解释完全庸俗化了。同时,网友们分别成立“易粉”和“葛粉”两大阵营,相互“摇旗呐喊”,甚至引发“中国历史能否在娱乐或庸俗名义下解读”的网络论争。
  针对这些批评的声音,易中天曾向记者坦言:“我不是专家型的学者,我只是一个探路的人。我欢迎公开的有份量的批评,但我原则上不看网上的东西。网上的东西天天有,如果我每天都泡在网上,那就什么事都别做了。我会委托别人替我看,所以,除非是硬伤类的差错,我会让人立刻通知我,并且会马上改。至于理论探讨,比如历史该不该这样去品读,或者有人说,这算什么史学,这类争论不是当务之急,可以搁在那儿,有时间再说。我的原则是,不争论。等我喘口气,消停后,我会去看。”
  余秋雨,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46年生于浙江余姚(今慈溪)桥头镇,当代著名散文家、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家、戏剧教育家。现任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海企业联合馆文化总策划。
  余秋雨四岁上学,稍大一点,一个黄鼠狼出没的储藏室被余秋雨开辟为"学习室",学习室里有其伯伯留下的一箱子书,在这里他读了《水浒传》,巴金的《家》《春》《秋》和《世界文学作品选》,并开始翻阅一直读不下去的《石头记》。后来他把目光盯上了学校的读书室,一位女老师出了这样一个主意:规定可用一百个字的毛笔小楷借一本书。于是,余秋雨便拚命练起了毛笔字。余秋雨目前能写一手漂亮的颜体书法,显然得益于当年的"童子功"。七岁那年,在妈妈的动议下,余秋雨开始为村民读信、写信了。八岁那年,妈妈把为村民义务记帐、记工分、算帐的活儿也一古脑地交给了余秋雨,一年下来,余秋雨得到的回报是:十斤干蚕豆,加上十斤土豆。
  1962年,16岁的余秋雨在上海中学生作文比赛中获大奖。1966年余秋雨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毕业,之后留校任教。“文革”期间,余秋雨的父亲受到冲击,叔父遭到造反派的迫害而含冤自尽。1969—1971年,余秋雨下放到江苏吴江县太湖农场劳动,学校复课后,余秋雨参加过由周总理发起的大学教材编写。1975—1976年在老师盛钟健的帮助下,在浙江奉化县一所半山老楼里苦读中国古代文献。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陆续出版了《艺术创造论》《观众心理学》《中国戏剧史》《戏剧思想史》以及《Some Observations on the Aesthetics of Primitive Theatre》等学术著作,先后荣获全国戏剧理论著作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1985年成为当时中国大陆最年轻的文科教授,198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的荣誉称号。
  1986年,经过三次民意测验,余秋雨被推荐为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成为当时中国最年轻的高校负责人。1988年,当时还是院长的余秋雨应邀到甘肃联合大学讲学,在这里他做出一个重要决定:边走边写。在余秋雨看来,任何一种文化,其最艰深的部位不是留在书本上,而是留在大地上。于是,余秋雨开始用脚步叩问大地了。余秋雨走一路,写一路,寄一路,于是《文化苦旅》最早便成了《收获》杂志的一个重要栏目。据报道,九十年代前期,国内家长向海外留学生子女寄的最多的书籍就是《文化苦旅》,其"文化大散文"被誉为开启一代文风,读余秋雨的书很快成为一种时尚。
  1992年,余秋雨在“运程亨通”的情况下却毅然辞去学院院长职务,当时全国几乎找不到一个正厅级干部在无病无灾、无缘无故情况下彻底辞职的先例,历时两年著有《山居笔记》。余秋雨辞职后,考察并阐释了大量中华文化的遗迹,他所发现并写到的地点,大多成为海内外民众争相游观的热点。
  1999年,既是世纪之交,也是千年之交,余秋雨接受凤凰卫视的邀请,出任"特邀嘉宾主持",从埃及出发,贴地穿行当今世界上最危险地区,行程四万公里,亲身考察了人类重要的古文明遗址,探讨中华文明长寿秘诀,考察日记《千年一叹》,可以说是余秋雨用生命换来的。2000年余秋雨再度与凤凰卫视合作,考察欧洲九十六座城市,以欧洲文明为坐标来寻找中华文明的短处,《行者无疆》就是这次欧洲之行的考察日记。
  由于余秋雨两次空前规模的文化考察都是通过电视全球直播,从而感动了世界,余秋雨因此获得台湾"白金作家奖"。作家白先勇曾这样评价:"余秋雨先生挖掘到中华文化的DNA,因此能在全球华人中莫名的获得普遍感应。"一位芬兰教授说:余秋雨先生是世上走得最远的文化人,理由是至今没有发现欧美文化旅行者走通从埃及到南亚的危险长途,即使个别人走通了,也没有深入地考察中华文明。
  余秋雨最早与电视"触电"是1995年的国际大专辩论赛,有媒体称其为“中国电视知识分子第一人”。在余秋雨看来,现代传媒包括电视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尤其是电视传媒,由于其巨大的覆盖面,在传播效果上远远地超过了高深的书房文化。国际大专辩论赛,以其独特的汉语辩论形式推动了汉语文化和辩论艺术的传播和普及,成为华语辩论的最高舞台之一,评委都是由一些享誉国际的专家学者担纲,而余秋雨几次出任总评。
  余秋雨曾几次出任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的综合素质评委,尤其是近两届的"央视青歌赛",尽管因“硬伤”“口误”受到了一些观众的“挑刺”“纠错”,但余秋雨的点评居然成为"青歌赛"收视曲线的顶峰。一位观众在网上留言道:"余秋雨先生的点评,让我们亲眼目睹了一位学者的博学、睿智、大度和严谨。寥寥数语,看似轻松幽默,却是如此的深刻和意味深长,不论对人生的洞察,抑或是对知识的积累,还是对文化的品味和研读"。
  目前,余秋雨著有《文化苦旅》《霜冷长河》《山居笔记》《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笛声何处》《借我一生》《寻觅中华》等散文,其书籍长期位列全球华文书排行榜前列,在全球各华人社区被共认为影响最大的极少数作家之一。海内外读者高度评价余秋雨集"深度研究、亲历考察、有效传播"于一身,以整整二十年的不懈努力,为守护和解读中华文化作出了先于他人的杰出贡献。余秋雨因此入载英国剑桥《国际著名学者录》、《世界名人录》、《杰出贡献者名录》以及美国传记协会的《五千世界名人录》等。
  不论于丹,易中天,还是余秋雨,目前在中国,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得可谓如过江之鲫,而他们却能从中脱颖而出,在各自研究的领域有所建树,并分别形成一种现象,因此,我不得不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敬意!
  正如一名当下名言所说,流行的不一定是经典,但流行的至少应引起关注。尽管他们成名的背后不乏客观原因,如中华文化热和国学热的兴起、传媒时代的到来、解决温饱后的精神饥渴等等,都难逃脱“时事造英雄”之铁律,但毋庸置疑,他们的成功也并非一蹴而就,无一不是他们厚积薄发的结果。
  于丹,四岁读《论语》,二十多年的用心研读,用心体验,自然有其独到之处。易中天,在成名之前就已著作等身。至于余秋雨,改革开放初期躲在13平方米的陋室里苦读欧洲经典达八年之久,仅仅这些就是明证。
  不管当下的批评家对他们如何不以为然,但我依然是他们的追捧者。正如作家肖复兴所言:如果我们的学者能够将手中的学术作出通俗易懂的大众文化样式,你就是一个很好的普及型学者;如果你既能够作出大众文化样式,又能够搞出你的学术研究成果,你就是一个如罗素一样的大师;如果你的志趣并不在大众文化样式,却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默默耕耘,以求获得最尖端的学术成就的话,那你同样能赢得社会的尊重。在一个多元文化存在的世界中,上述三种人,都是需要的,都是可贵的。
  本来,于丹,易中天,余秋雨,因其各有专攻,不能机械地拿到一块儿硬比,但不少国人就是喜爱横向比较,从而比出一个高低来,比如作者就是其中一位。非要拿他们做一番比较的话,那也未尝不可,因为他们同样是大学教授,同样是作家,从事的同样是人文学科。依我之见,仅从作品本身、社会影响、个人印象等三个方面作一番梳理,就能得出大致结论。
  其一、从作品本身而言。于丹的走红靠的是孔子的《论语》,其著作的书名《于丹〈论语〉心得》,就是明证。易中天之所以红遍半边天,靠的是《品三国》,均为百家讲坛的副产品,类似电视讲稿而已。很明显,他们沾了孔子和《三国志》《三国演义》的光。试想,当今中国,有多少人不知圣人孔子?又有多少人不知《三国志》《三国演义》?尽管《于丹〈论语〉心得》蠃得心灵鸡汤之称,说白了,于丹也只不过通过电视把《论语》从头至尾有滋有味地讲解了一遍。易中天的品《三国》虽然品出了趣味,为受众也品出了不少文史知识和新鲜词汇,但总的说来,他们的作品即使再有魅力,也无法掩盖《论语》和《三国志》《三国演义》等著作本身的万丈光芒。以后还会有人继续心得下去,还会有人不厌其烦地品下去,说不定哪一天又会冒出一个牛丹、马丹,又会冒出一个栾中天。
  于丹的讲座,我是在县级党校的课堂上听了几期,当时,党校为了避免纯粹的理论灌输所造成的枯燥,从而额外地插播了几期于丹的〈论语〉心得视频,在坐学员都听得津津有味。而我当时的反应是,于丹的讲座值得一听,其书也自然值得一看,多少让人得到一些心灵抚慰,但学术含量不高和学生腔甚浓,也是不争的事实,听说于丹因此早已风动全国,这是我始料未及的。
  于丹的讲座,无非是拿一些古今中外的精彩故事注释一下《论语》中的经典句子罢了,而且具有一定的模式,先是重温经典名句,然后白话翻译,最后举一个小故事作结,其中所举的故事,有不少是从中小学生课外读物《智慧背囊》等书中提练出来的。
  正如作家梁晓声所说:于丹的走红至少说明现在很多人不读书了。此话不无道理,在物欲横流的当下,有多少普通民众拥有完整的时间和完好的心情去翻弄书本?
  就拿我身边的那些党校学员来说,他们大多是机关干部,平时基本不读书,充其量看看报纸和电视,上上网罢了。尤其是当下,不少人早已摆脱了温饱进入了小康,却猛然发现,物质上的小康并没有给人带来想象中的快意,脑海中甚至充斥着比以前更多的思想困惑,于是,听了于丹的《论语》心得,一些人便有了茅塞顿开之感。
  易中天的《品三国》,在他成名之后,我才慕名看了几期。还是那句话,易中天的节目值得一看,其书也自然值得一读。易中天在《百家讲坛》“品三国”时仪表端庄,一身或白或灰的中山装,一副标准的现代电视说书人打扮,加之易中天一口悦耳的易式软语,拖腔拿调,节凑不紧不慢,当下流行词汇、热门话题的有机插入,至于三国话题更是其拿手好戏,易中天在“品三国”时的确品出了趣味。
  恕我直言,不论于丹,还是易中天,其节目和书虽然值得一看,但并没有多少让人心猛然为之一动,让人眼猛然为之一亮的地方。而余秋雨的节目和书籍却常常给人这种感觉。换言之,不论于丹,还是易中天,在学术研究方面仍有“剪刀加浆糊”之嫌,而余秋雨却早已构建完整而有机的知识体系。
  无庸讳言,本人是余秋雨的研究者,从2000年开始研读余秋雨至今,凡是余秋雨的作品,目之所及没有不仔细阅读的。我曾写过一篇近万言的《我爱余秋雨》的评论文章,全国十多家报刊或全文或摘要发表,后经余秋雨的博客转帖后,在不少读者中引起共呜,一些余秋雨的粉丝打电话或写信给我,感谢我道出了他们的心声。
  我对余秋雨如此推崇,主要因为其作品在语言及思想方面具有多重魅力。在当代作家中,能把语言作为一个独立话题进行研究的,首推余秋雨。一些再普通不过的词语,经余秋雨的笔下流出来,经余秋雨口中吐出来,可谓魅力无穷,堪称语言大师。比如,谈到京剧名曲名段的“音配画”工程时,余秋雨称其为“新老两代京剧艺术家的相互补充”。“补充”这两个极其平常的字眼,在这里运用得是何等精!
  余秋雨的作品以知识的广度、思想的深度、切入现实的厚度而著称,堪称一部百科全书,通篇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比如,余秋雨形容“成熟”时用了这样的语言:“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个多么抽象的词汇居然变得如此可视可感!因此,不少青年人甚至把余秋雨的书籍当成修身养性的“人生宝典”。有人甚至认为“三余”余秋雨、余光中、余华分别成为当今中国散文、诗歌、小说的最高代表。余秋雨的文章被收入两岸三地中学、大学课本,实属情理之中。
  在“青歌赛”中,余秋雨几次即兴点评,居然让不少观众泪水涟涟,可谓字字句句触摸人心,有人甚至用“说的比唱的好听”来评价他。其一流的现场发挥能力、丰富的知识积累、人情事故的有效拿捏,让人不得不叹服。
  其二、从社会影响而言。于丹、易中天、余秋雨,虽然现在都是“明星学者”,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行踪遍及海内外,但其影响的广度和深度也是大有区别的。他们三人,虽然都是目前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前十位作家之一,都曾获得“中国十大学术精英”称号,而余秋雨却还是“中国十大艺术精英”之一,并被评为“影响世界100年100位杰出华人"。
  在众多头衔中,余秋雨最看重“文化行者”这一头衔。当今中国,真正实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也应首推余秋雨,有媒体甚至称赞余秋雨是目前世界上走得最远的文化人,也是9.11事件之前最早向世界预告恐怖主义控制区域实际状况的网络超男,并成为联合国世界文明大会、世界华商大会、全球企业家峰会首选文化演讲者。近年来,余秋雨在“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标题下,应邀在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马里兰大学、纽约亨特学院和华盛顿美国国会图书馆发表演讲,场场爆满。2005年春季在台湾各大城市的巡回演讲,每场都挤满数十万听众,被称为“难以想象的余秋雨旋风”。
  大名鼎鼎的凤凰网,不惜把“思想家”的头衔授给了余秋雨,一位网友甚至发出“余秋雨肚子里到底有多少思想”的感叹。想当年,凤凰卫视每天五分钟的“秋雨时分”,余秋雨针对“伪精英情结”“大批判文化”等严肃而重大的文化课题,从严谨的学术角度进行深入剖析,并开出医治良方,其系统性、深刻性、震憾性都是空前的。
  面对诸多重大社会问题,余秋雨也总是不失时机地发出自己响亮的声音,其道德勇气和个人智慧均得到充分检验。比如前些年,当不少国人对铺天盖地的盗版行为见怪不怪的时候,余秋雨却挺身而出,至始至终以一个斗士的形象抨击盗版文化,指陈盗版对中国文化事业的危害,被称为“中国反盗版第一人”。
  再比如“5·12”汶川大地震,在当时群情激愤的情况下,余秋雨却在博客上发表《含泪劝告请愿灾民》,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余秋雨含泪而写,不少人含泪而读,有效地推动了当时危局的化解。然而,余秋雨却因此引发一波又一波的批评声浪,大意是攻击他“漠视不幸者的伤痛而为官方开脱罪责”,并讥讽余秋雨为“余含泪”。为此,我曾细心地查阅过一些批评文章,恕我直言,这些批评声音多是一些不满情绪的倾泄,而且明显掩盖了余秋雨文章中的关键文字,没有一篇批评文章具有余秋雨《含泪劝告请愿灾民》那样全面、深刻而负责任。
  随着余秋雨的散文集在国内外华人中广为流传,社会上也涌现出一批“批余专业户”。出于好奇,其文章我曾一一拜读过,这些人的文笔和思想简直没法与余秋雨相比,然而他们却一而再地咬住余秋雨不放,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我所在的小县城就有不少文学青年干起这般营生,而且没用几年便在全国闹出了名声。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他们至今没有扎实的专业背景,也没有写出几篇像样的文学作品,当年其影响力甚至没有超越地级市的边界。其中一位曾向我坦言:目前中国写批评文章好发表,又能挣稿酬,且易获得虚名。
  翻翻当下中国的报纸,几乎家家报纸天天辟有评论专栏。为了吸引眼球,刺激发行量和收视率,不少传媒还专门为一些极端的批评声音预留了空间,不难怪当下中国盛产批评家。为此,余秋雨一再通过电视呼吁:中文系毕业的大学生写小说写诗歌都行,写好写坏也不要紧,但千万不要当批评家!很显然,“批评”即使含有“建设”的因子,但终归不是严格意义的建设行为。
  其三、从个人印象而言。于丹作为三位“学术明星”中的唯一女性,面且尚有“美女学者”之称,个人形象得分自然很高。据报道,于丹在《百家讲坛》讲解《论语》的时候,连两只脚的安放姿态至终至终都是固定的,而且呈现出一种造形美,尽管这些观众根本看不到,其定力和个人修养着实令人信服。加之,民间有一种“好男不跟女斗”的意识根深蒂固,其实有着这种意识的岂止是民间?因此,关于于丹的负面评价总是不多,更听不到极其难听的骂声。
  至于易中天,我曾专门调集有关他的视频资料,认真“欣赏”了一番,易中天称得上快人快语,是一个典型的性情中人。没有了百家讲坛上端庄,更没有了百家讲坛的光彩,那腔调,那作派,跟一个普通教师没什么两样。依我看,尽管易中天满腹经纶,但给人的感觉是:修炼尚欠火候!
  而余秋雨就不一样了。尽管批评家们在文章中把余秋雨丑化到不成人形的地步,甚至妖魔化了,而且二十年来批评之声不消歇,但只要余秋雨现身电视,一个慈眉善目且善解人意的“学者形象”便清晰地活跃在人们的眼前。余秋雨即使偶尔发飙,但其举止仍然不失优雅,言词也依然温和得体。就拿有“余秋雨的滑铁卢”之称的“捐款门”事件来说,余秋雨显然被冤枉了,然而回答记者提问时,余秋雨却只用“他们乱说”之类作了相关回应,连“胡说”这样的字眼都很吝啬,可见余秋雨出言之谨慎。
  记得有一年的央视文艺晚会,余秋雨与宋祖英正好并排坐在一起,导播几次将这一境头切换在观众面前,一位是色艺堪称一流的女青年歌唱家,一位却是年近花甲的学者余秋雨,不仅有点矮,而且还有点黑,然而,从余秋雨身上散发出来的那种难以言状的优雅,比起宋祖英身上放射出来的熠熠光华,前者却更让我这位男性观众心动!学问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用一句俗话来说:余秋雨修行到家了!
  综上所述,于丹、易中天、余秋雨,究竟谁最牛?综合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我的观点是:第一名余秋雨,第二名易中天,第三名于丹。这样的排名,与他们著作的发行量正好相反,却与他们出道的时间先后相吻合。或者,干脆按其出道的时间先后排序:余秋雨,易中天,于丹。如此这般,那些“鱼丸”“乙醚”们也无话可说,也好让我这个“雨丝”减少一点骂声!
其他文献
张飚 男,1946年8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中直分会会长,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副会长,中华儿女书画家联谊会会长,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等。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届驻会副主席、分党组书记,评审委员会主任、发展委员会主任;中国文联第六届、第七届全委委员;中国青年报副总编辑、科技日报总编辑、中国艺术报社长。曾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首届郭沫若文学奖”。获“首届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称
期刊
前一阵,一段名为《打,打个大西瓜》的16分钟动画短片在网络上热传。这部短片以反战为题材。因其震撼的画面和独特的创意被网友们热捧,有人甚至称之为近年来国产动漫最优秀的作品。比作品本身更让人关注的是其产生的背景: 作者饺克力毕业于名牌医科大学,大学期间开始自学MAYA(一种三维动画软件),之后在没有经济来源的情况下,历经三年半独立创作动画,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梦想比面包重要”的内涵。在日美动漫占据大半
期刊
2009年11月22日,由北京电视台与北京电影家协会联合举行的“我心中的经典电影形象”评选活动,历时三个月,经一亿六千二百万人投票和专家评审揭晓,老一辈电影艺术家葛存壮凭借上个世纪50年代末在电影《红旗谱》饰演冯兰池一角的精彩表演,一举摘得本次评选八大奖项之一的“最经典反派角色”奖,其表演水平和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葛存壮是目前依然活跃在银屏上的为数不多的高龄老艺术家,观众最近一
期刊
徐悲鸿  人物简介:  徐悲鸿(1895年—1953年),江苏宜兴人,原名寿康。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之一,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徐悲鸿父亲是个小有名气的画家。自幼承袭家学,研习中国水墨画。  1918年,他接受蔡元培聘请,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1919年留学法国,后又转往柏林、比利时研习素描和油画,研究西方美术。1927年回国,先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平大
期刊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祖辈发明的笔墨纸砚,让我们更能表现各个时代的意境,我有责任和义务去传承。”  ——杨百亮    苦涩童年“起步” 学画    杨百亮老人于1943年9月出生在豫东古城—柘城,父亲是一个民间艺人,靠着“画裱塑扎”出众的手艺,为农村的各个民俗节日绘制象征着来年喜庆丰登的画或裱塑,靠着微薄的收入,维持着全家人的生活。  儿时的杨百亮,经常跟随在父亲身后,耳濡目染的启蒙,使
期刊
2009年8月29日晚,第十三届华表奖评选在北京揭晓,青年演员余少群凭借在电影《梅兰芳》中出色的表演,一举摘得本届华表奖优秀新人男演员奖桂冠。  人们认识余少群,是从2008年底上映的电影《梅兰芳》开始的,他在片中扮演的青年梅兰芳,英俊洒脱、气宇不凡,尤其在片中男扮女装的表演,从面部表情、身段体态,到一举手一投足,靓丽、娇媚,柔骨百转,充满了“女人”味,形神兼备的将京剧大师梅兰芳的舞台神韵展现了出
期刊
中国古老的生肖文化,为您预测2009年十二生肖流年运势在农历十月份的运程走向。  随着两场大雪的陆续到来,金秋九月匆匆而过,我们迎接着农历十月份的到来,上一期为大家评点了十二生肖在2009年农历九月份的整体运势,接下来我们将分析本月,即农历十月份的运程、运势以及走向。不同属相的人在相同的年限,月份运势会有所不同,其实在相同的月份,属相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运势,为了便于了解生肖文化,将为大家分析各属
期刊
从《五月槐花香》到2009年热播的大戏《走西口》、《闯关东》(中篇),苗圃缔造了一个又一个收视率的神话,观众对这个“苗族大院”的“苗老大”更是钟情有加。不论是乐观坚强、倔强执着的莫荷,抑或聪慧大气、知书达礼的豆花,还是豪迈泼辣、敢作敢为的天星,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个小女子,却有着大作为,今年,她已经参与拍摄了《刺陵》、《一不留神》、《雷锋》、《牛村规则》、《民国往事》等多部作品,成为业
期刊
编者按:新中国辉煌60年,也是我国文学艺术事业迅速成长的60年。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大文学艺术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与人民心连心、与祖国共命运、与时代同步伐,热情讴歌火热生活,积极传播先进文化,创作生产了一大批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优秀作品,为繁荣祖国文艺百花园,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期隆重推出中国文学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吴祚来与著名作家王蒙先生,围
期刊
提起这位演员的名字,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说起他演的角色,大家都不陌生。曾经,他扮演过《射雕英雄传》中的柯镇恶,英武、霸气,精湛的演技被圈内人认为是金庸笔下“最标准的柯镇恶”;曾经,他扮演过《关中往事》的刘十三,匪气十足的表演着实赚取了不少观众的眼泪;曾经,他扮演过《大明王朝1566》里的太监陈洪,把这位心狠手辣的宦官演绎得入木三分,给影视剧中太监形象赋予新的内涵,他还扮演过《我是太阳》中的巴托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