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1世纪的信息资源编目”

来源 :全国新书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tc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4月23日—26日“第一届全国文献编目工作研讨会”在武汉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的大会主题为“21世纪的信息资源编目”。研讨会由国家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学会标引与编目专业委员会主办,湖北省图书馆承办、《新华书目报》协办。共有来自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馆,以及各方面的代表1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一、本次会议综述
  
  湖北省文化厅副厅长王建刚、国家图书馆业务处处长兼中国图书馆学会标引与编目专业委员会主任汪东波、湖北省图书馆馆长万群华、副馆长张冀明、CALIS联机编目中心副主任谢琴芳、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系主任黄如花博士、新华书目报执行主编戴昕出席了大会开幕式。会议由国家图书馆采选编目部主任顾犇主持,王建刚厅长在会上做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汪东波处长做了开幕致辞。他充分肯定了此次编目工作研讨会召开的必要性。他说,这次会议是在文献编目工作全面向网络信息资源领域管理推进、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的背景下召开的,他希望通过召开这样的会议,进一步推动全国文献编目工作领域内的学术研讨,促进同行业工作人员的交流,加速文献编目领域的国际化进程。
  会上,林明、顾犇、丁建勤、高红、张期民等编目领域的知名学者和专家做了特约发言,对从巴黎原则到国际编目原则的发展、国际图联书目控制部的有关工作、从属相关团体的中文名称标目、书目关系的综合研究、中文个人名称标目附加成分的选择,以及我国中文图书书目数据的差异及原因等重要问题阐述了各自的观点。
  本次研讨会包括“FRBR相关问题”、“编目实践问题”、“编目理论问题”三个分会场。与会代表围绕这三个主题对文献编目的理论和实践、AARC/RDA、ISBD和《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等的比较和发展研究、FRBR, FRAR等最新进展、MARC21, UNIMARC, CNMARC的比较和应用等多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还包括了比较少涉及的在古旧地图编目及数字化信息检索中对FRBR基本模式的应用等问题。
  本次研讨会汇集了图书编目领域的著名学者、从事具体编目工作的精英、图书馆行业的有志之士,可谓是一次图书编目界的盛会。与会者就图书馆文献编目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对目前编目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充分而热烈的讨论。此次会议有力的推动了全国图书编目工作领域内的学术研讨,促进了同行业工作人员的交流,成功构建了图书馆编目理论专家、编目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平台。
  
  二、信息资源编目领域近年来的发展特点
  
  步入21世纪,图书馆学、情报学充满了发展机遇,数字环境使图书馆的存在形式、服务方式、内部业务工作模式都受到巨大的冲击和影响。特别是随着自动化系统的开发以及大量数据库的涌现、随着网络信息资源的海量增加、随着信息载体多样化的呈现,编目工作不再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进行文献信息的加工,而是在一个相对开放的数字环境下对纷繁复杂的信息迅速揭示、整理并有效地进行组织,其概念更加广泛、内涵更加丰富。本次会议涉及近年来信息资源编目领域发展的几大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文献编目的范围不断拓展。与纸质文献一样,数字化文献同样需要进行组织和内容的揭示,并提供必要的检索途径,以便用户在庞大的数字化资源中迅速找到所需信息。从对馆内文献信息编目扩展到对网上各类型信息进行编目加工,从对文献资源的机读数据的录入、名称规范、主题标引等基本内容延伸到对信息资源的精加工和深层次开发,这正是传统编目工作范围需要进一步扩展的地方。随着社会进步和读者个性化的发展,传统图书馆已从文献信息的加工发展为对信息的组织,进而争取达到知识管理的层次。从分类编目到信息组织再到信息资源管理,就是一个对传统分类编目工作不断扩大、更新与升级的过程。因此,图书馆面对数字媒体对于传统编目模式的威胁和挑战时,必须找到一种应对措施。王松林老师的报告“信息组织与编目规则”恰恰体现这一特点。他特别强调:“无论是今天的信息组织还是以往的文献编目,它们的信息组织在组织机制上都是一致的。”
  其二,文献编目组织向联机编目网络化方向发展。网络化的实现,使分散、不统一的编目走向联合编目,最终实现联网联机编目,实现编目成果的共享,并使联机检索、馆际互借、国际文献信息的交流和共享成为可能。在我国,较具影响的联机网络如国家图书馆全国联合编目中心,其书目数据的使用者已近千家,书目数据产品的内容和形式大大增多;高校系统的CALIS则早已建成为一个实用的联机合作编目系统,真正体现了资源的共知、共建和共享的思想。本次会议的大会发言中,胡广翔老师还特别做了关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系统联机联合编目业务建设”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展望的报告。这一切都标志着我国联机编目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其三,数字化的信息加工使文献编目向资源整合转变。信息组织已经走出一个个图书馆、档案馆、情报所,走出了一个个数据库,走出了一个个局域网。如何在这无垠的信息海洋发现信息、整合信息,重组信息,建立信息与知识之间的联系,使之纳入一个巨大的有序系统,跨越各种障碍实现最大程度的共享和互操作,提供高精度的检索,也就成了文献编目的重要任务。现实的需求促进了元数据的发展,元数据正在成为网络环境下实现资源共享的重要标准格式类型之一。富平主任精彩而高效的报告“数字资源组织和元数据标准”体现了这一特点,她特别指出,在网络信息资源海量增加的今天,采用新的业务流程,使传统资源编目与数字资源编目有机地融合,令我们耳目一新。
  其四,编目技术越来越趋向标准化、公开化和国际化。网络环境下编目工作的发展,对编目工作的标准化要求更高。20-21世纪,我国文献编目工作者在制定系列标准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如文献编目标准中影响较大的有《西文文献著录条例》、《中国文献编目规则》、《新版中国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CALIS联机编目使用手册》、《MARC21书目/规范数格式使用手册》、《中国分类主题主题词表》等,本次会议不少论文都涉及以上标准和规则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应用。谢琴芳老师为此特别做了“中西编目比较研究”的报告,她认为“制定全国统一的图书馆编目规则是当务之急,而且不仅要考虑国内编目规则的统一,还要考虑某些规则制定的国际化问题。我想,这也是我们所有编目工作者的心声,让我们期待一个真正标准化、民族化并趋向国际化的中文文献编目规则早日出台。
  通过本次会议我们看到,在文献编目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理论基础不断拓展、与实践结合更加密切的特点,特别是对编目条例、MARC格式、书目记录功能需求、联合编目发展模式、元数据标准体系、数据库建设等方面的研究备受关注。这一切都昭示了一种变革的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文献编目在理论研究、教学和实践等方面都更加活跃、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已成为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中最具活力、成果最多的学科之一。
其他文献
当下的父母最关注的育儿问题是什么?父母们会有怎样的回答呢?  最近,国际儿童中心一项调查显示,婴幼儿及儿童的父母最担心的事情就是孩子无法通过恰当的教育和教养,获得发挥其全部潜能的机会。这种担心甚至超过了担心婴儿猝死、肥胖、自闭症和意外事故。毋庸置疑,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想给孩子最好的一切,而令人欣慰的是,今天的父母已经开始逐渐认识到,育儿不在于塑造,而在于唤醒,父母的根本任务就是唤醒和发展孩子的全部潜
神秘的青藏高原,近年来一直是人们关注和神往的热点。青新藏三省交界处的无人区“可可西里”和喜马拉雅山麓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则堪称热点中的热点。对于向往这两个地方的探险家、驴友、书虫等各路朋友,厉子先生的新作《可可西里档案》和《雅鲁藏布大峡谷档案》,实属必读之书。  《凤凰传奇》的魅力歌声唱道:“可可西里,你遥远又神秘……”  大众对可可西里的印象,缘于2004年的电影《可可西里》,而紧接着,青藏铁
解玺璋:在北京日报报业集团任编辑多年,对文艺评论情有独钟,曾获多种全国及北京市文艺批评奖,有《喧嚣与寂寞》、《中国妇女向后转》、《雅俗》、《速读中国现当代文学大师与名家丛书·张恨水卷》等专著问世。    明末的张岱有一则写“西湖七月半”的小品,他把当天看月之人分为5类:  “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楼,名娃闺秀,携及童娈,笑啼杂之,环坐露
我们失去的世界  本书的各篇文章写于1994至2006的12年间。它们涵盖的题材范围非常之广——从法国马克思主义者到美国外交政策,从全球化的经济到对罪恶的记忆——其地缘范围从比利时到以色列。但这些文章主要关心两个方面。其一是思想观念的作用和知识分子的责任:本书收集的最早的一篇论文讨论阿尔贝·加缪,最近的一篇讨论莱泽克·科瓦考夫斯基。其二是在一个遗忘的时代里晚近历史发生的地点:在理解中体验那个刚刚结
20种开头:横空出世鸣世间  “天涯远不远?”“不远!”“人就在天涯。天涯怎么会远?”  “明月是什么颜色?”“是蓝的,就像海一样蓝,一样深,一样忧郁。”  “明月在哪?”“就在他的心,他的心就是明月。”  “刀呢?”“刀就在他手!”  “那是柄什么样的刀?”“他的刀如天涯般辽阅寂寞,如明月般皎洁忧郁,有时一刀挥出,又彷佛是空的!”  “空的?”“空空蒙蒙,缥缈虚幻,彷佛根本不存在,又彷佛到处都在
《出国留学一本通》  严明陆云云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7  定价:48.00元    本书从学业、工作、生活、文化的立体视角深入,结合该领域较为全面而实效的信息诠释出国留学的全过程,让读者在最短时间内迅速了解出国留学的方方面面及有用的海外生活经验。具体内容包括名校背景面面观、学校申请攻略论、写作备考要素谈、签证申请经验录、异国生活小贴士、经典案例再回顾、行前事项备忘簿、学府扫描信息库以
刘春杰是北大荒第三代版画家中的佼佼者,他的《私想着》和《私想者》连续两年获得当年度“中国最美的书”。他乐意像小人物那样“私想”,用日记与木刻,与人性照面,与现实交谈。这本《新私想》是老刘近一年来瞎想、空想、妄想、梦想、私下里偷偷地想的新记录,一次版画精神与随笔的完美融合。    《新私想》  刘春杰著  黄山书社2010.5  定价:45.00元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先后出版了图文书《私想者》
在他的助理也是本书作者的眼中,他的创业历程笑话多多,没钱发奖金就给员工延长寿命到“九千岁”,梦想以后给员工一人发一辆跑车;在聚光灯包围和掌声四起的时候,他又会冷静地提醒同事:“我们为努力鼓掌,为结果付报酬。”他爱哲学、爱武侠小说,更爱太极文化。他是谁呢?作者借幽默平常的琐事,记录下马云“可爱”的一面。本文选编自该书。    现在,打太极成了马总的主要健身方式,他经常是边走路手上还边做着动作,而且太
林传甲总纂的《大中华京兆地理志》,是“辛亥革命”结束清朝统治之后,对北京区域的人文地理做出的第一次归纳总结。  “京兆”是汉代的京城行政区划,含义为“大众所在”。以后便以“京兆”作为首都的代称。《大中华京兆地理志》,以“京兆”借指北京。今天的北京市,清朝定鼎后,名为“直隶”(“京师”)。“辛亥革命”,以南京为首都,北京又称“北平”。封建社会的元明清时期,绝大部分时间是以北京为政治文化中心。民国初,
文学对课堂教学意味着什么,文学对教育意味着什么,文学对孩子的成长意味着什么,作为一个与老师、学生打交道最多的教研员,我想以动物小说“牧犬三部曲”为例,谈谈我的看法。  “牧犬三部曲”是作家牧铃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素材写成的,包括《兄弟情仇》《独战苍穹》和《浴火重生》三部作品,讲了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灰灰和黑头是兄弟俩,但却被人为地分开喂养,后来,灰灰逃到了山林里,成了独霸一方的“哑獒”;黑头在城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