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论语》中系统体现了孔子用道德来治理国政的政治观,认为治理国政要以丰富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治理国政与生活具有同样的要求。这种“道之以德”的政治观对于当前加强廉政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德;孔子;政治观;《论语》
政治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论语》一书中共有43次直接提到“政”一词,其中的《为政第二》篇更是关于孔子政治观点的集中论述,系统体现了孔子的政治观。孔子认为,治理国政要以丰富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治理国政与生活具有同样的要求。下面就通过对《为政第二》原文的简要解析,来分析孔子“道之以德”的政治观。
一、要用道德来治理国政
《为政第二》全篇可以分成四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提出了全篇的核心观点即要道之以德,要用道德来治理国政: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2.2]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2.3]
2.1章用比喻的方法说明了政治的原则:要用道德治理国政。为政的人如果用道德来治理国政,其他人就会像天上的星星围着北极星转,一般围绕在他们周围,听从他们的领导与指挥。2.2章用孔子对《诗经》的评论,解释了道德是什么。《诗经》共有三百零五篇,孔子说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意思是说《诗经》里所讲的都是积极向上的、健康有益的东西,没有消极的、低级趣味的内容,而积极向上、健康有益就是纯正,也正是道德的要求。2.3章进而将两种不同的为政方法进行了对比:如果用政法来引导人们,用刑罚来整顿人们,人们只会想着怎么避免处罚,没有廉耻之心;如果用道德来引导人们,用礼制来整顿人们,人们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个个心悦诚服。二者相比之下,显然是第二种方式更好,因而孔子认为要用道德来治理国政。
二、治理国政要有丰富的生活经验
在第一部分提出了要以道德治理国政的观点之后,《为政第二》没有继续讨论道德,而是另起一个话题展开讨论,即治理国政要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政治的本质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一个人如果没有生活经验,既不了解自己需要什么,更不了解别人需要什么,又怎么可能去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呢?这一部分是从孔子的人生经历讲起的: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2.4]
2.4章是孔子总结自己一生的经历,说明了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孔子所做的主要事情以及达到的高度。孔子说他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再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到了六十岁对于别人说的任何话都听得进去,毫不动心,到了七十岁就能随心所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也不会越出规矩。
在以孔子的生活经历为例说明了政治的基础是生活经验之后,接下来就讨论生活经验的各个方面,首先讨论的当然是孝顺父母: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2.5]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2.6]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2.7]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2.8]
前两章的孟懿子(即孟孙)是鲁国的大夫,孟武伯是他的儿子。孔子曾经做过鲁国的大夫,出门有专车,驾车的人往往是他的学生,在2.5章中给孔子驾车的是樊迟。孟懿子向孔子问孝道,孔子回答说“无违”,并把这话告诉了樊迟。樊迟不明白,问是什么意思,孔子便解释说:孝顺父母就要按照礼节来做,父母活着,按规定的礼节侍奉他们;死了,按规定的礼节埋葬他们,祭祀他们。2.6章中孟武伯接着问怎么孝顺父母,孔子说孝顺父母就是惟恐父母生病,意思是说要好好照顾父母。
后两章中问孝的是孔子的学生子游和子夏。2.7章子游问怎样孝顺父母,孔子说孝顺父母就要尊敬父母,要发自内心的尊敬;如果只是简单地养活父母而没有内心的尊敬,就同养狗养马没什么区别了。2.8章子夏问怎么孝顺父母,孔子说对父母脸色要和悦,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是再怎么样帮父母办事,再怎么给父母好吃好喝的,也算不上是真正的孝顺。
孝顺父母只是生活的最基本内容,除此之外还要与别人相处,因而这部分讨论的第二点就是与人相处,要善于了解别人: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2.9]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2.10]
颜回(颜渊)是孔子最喜欢的学生。孔子说他曾整天向颜回讲学,颜回从不提反对意见,似乎像个笨蛋。等颜回自己独自研究时,对孔子讲的道理往往能够有所发挥。由此孔子得出结论,认为颜回并不愚蠢。这一章实际是用孔子对颜回的评价为例,说明了解一个人不仅要看表面,还要看实质。2.10章进一步就说明了怎样了解、观察别人:了解一个人,要从多方面进行观察,要考察他所结交的朋友,观察他为达到目的所采用的方法,了解他的心情安于什么,不安于什么。如果这么做,就可以彻底了解这个人,他想藏都藏不住了。
如果一个人善于观察,能够从表面看到实质,那么这个人一定是个很能干的人,因此《为政第二》讨论的第三点是多能: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11]
子曰:“君子不器。”[2.12]
2.11章中“故”不仅仅局限于知识,而是泛指已知的、已经发生的事情,“温故而知新”泛指能够从已知推出未知,也就是《学而第一》中说到的“告诸往而知来”,能够舉一反三。如果一个人真能这样的话,他就可以做老师了,也一定是多才多艺而不仅仅局限在某一个方面(“不器”),也就可以称得上是个君子了。 既然君子能力这么强,下文就讨论了本部分的最后一点即君子怎样与人相处,怎样影响别人: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2.13]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2.14]
从2.13章子贡的问题无法知道他问的具体是什么,但从孔子的回答可以知道子贡问的是君子怎样领导别人。孔子告诉子贡,君子先用行动证明自己的言论,用行动为他人树立榜样,别人自然就会追随他了。除此之外,孔子补充了一点:君子对待周围的每个人都一样,不会厚此薄彼;而小人则相反,对与自己要好的人很热情,对其他人就另眼相看了。
三、治理国政与生活具有同样要求
在讨论了治理国政要有生活经验之后,接下来的第三部分接着讨论另一点,治理国政与生活具有同样要求。这一部分的2.16章也是从“学”开始讨论,而且是学习与思考结合: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15]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2.16]
2.15章中孔子说学习与思考不可偏废,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不切实际,没有用处;只是空想却不学习,就会非常危险。2.16章中孔子进一步补充说如果喜欢走偏道,是非常有害的,意思是学习与思考要相结合,不能走极端。
怎样才是不走极端呢?下文举了一个例子: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17]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2.18]
2.17章中的由就是仲由,字子路。孔子告诉子路要正确对待知或者不知,认为做人要诚实,不能不懂装懂,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智慧。这是孔子的生活经验。当他的另外一个学生子张请教如何做官的时候,孔子就把他的生活经验加以发挥,告诉子张在做官时也要诚实:要多听别人说话,对不清楚的地方自己要保留,清楚的地方也要谨慎对待,这样就能减少错误;要多看,有怀疑的地方要加以保留,其余的也要谨慎地实行,这样就能减少懊悔。言语的错误少,行动的懊悔少,就可以得到官职、拿到俸禄了。这两章一个讨论的是日常生活,一个讨论的是治理国政,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的要求就是要诚实,不能不懂装懂。《为政第二》以这两章为例,说明了日常生活的道理与治理国政的要求是一致的,也就是说治理国政要以生活经验为基础。
诚实只是治理国政的一个大原则,接下来的两章讨论了具体该怎么做: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舉枉错诸直,则民不服。”[2.19]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2.20]
2.19章中鲁国的国君哀公问孔子怎么做才能使百姓服从,孔子回答说要任用正直的人,要把正直的人提拔上来管理邪曲的人,百姓就会服从;如果相反的话,百姓就不会服从。2.20章鲁国的大夫季康子问孔子怎样才能使老百姓尊敬、效忠与加倍努力,孔子告诉他要善待百姓:以庄严态度面对百姓,百姓就会尊敬;懂得父慈子孝,百姓就会效忠;提拔好人并且教导能力不足的人,百姓就会互相劝勉,加倍努力。
这两章讨论的具体措施似乎与生活经验没有关系,实际上只要深入分析,就会发现这些措施与生活经验的密切联系。2.19章里的“直”与“枉”,2.20章里的“庄”、“孝慈”、“善”以及“不能”等都是日常生活中的概念,并不是治理国政专有的。要使老百姓服从也好,“使民敬忠以劝”也罢,首要的是为政者能够分辨出“直”与“枉”,分辨出“善”与“不能”,知道什么是“庄”,什么是“孝慈”。如果连生活中这些最基本的概念都分不清,谈何治理国政呢?而要分清楚这些说起来容易,实际做到则很难。这也正是孔子反复强调要了解别人的原因所在,也是治理国政要以生活经验为基础的原因所在。
最后的两章则更加直接点明了治理国政与生活的关系: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唯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2.21]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2.22]
本篇从开始到现在一直在讨论治理国政,这时就有人出来问孔子了:既然您老人家说的这么有道理,自己为什么不去治理国政呢?这个问题很尖锐,也很刻薄,似乎是在嘲笑孔子只会纸上谈兵,没有实际本领。孔子说《尚书》上有一句话,说的是“最重要的是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再推广到政治上去。”这也是治理国政啊,为什么一定要做官才算是治理国政呢?
2.22章紧接2.21章,孔子发出了感叹:大车子(指牛车)没有安放横木的輗,小车子没有安放横木的軏(横木是车辕上套牲口的地方,輗和軏是栓系横木的部件),车子就走不动;人要是不讲信用,就不知道拿他怎么办了。孔子的意思是说,虽然都知道要孝顺父母,要友爱兄弟,但如果只是口头上说一说,实际上并做不到,那也根本不可能治理国政。春秋时期实行的是分封制,天下本是一家,国政与生活中的孝悌紧密相关。春秋时期之所以发生那么多父子相残、兄弟相争的事情,正是因为治理国政的人没有做到父慈子孝。所以孔子才始终强调治理国政要从日常生活着手,做到孝悌友爱,就能治理了国家了。
四、治理国政还要符合礼制
第四部分补充了一点,谈到治理国政与礼制的关系:治理国政还要合于礼制。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2.23]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2.24]
子张问孔子今后十代的礼制是不是可以预先知道。孔子说可以,因为礼制具有延续性,殷朝沿袭了夏朝的礼制,周朝沿袭了殷朝的礼制,只不过有所增减而已。在周朝之后就算是经过了一百代,国家的礼制还是可以预知的,也不过是在周朝的基础上有所增减。2.24章举了一个例子,进一步说明治理国政与礼制的关系。孔子说,如果祭祀了不该祭祀的鬼神,那是胡乱祭祀,是献媚;应该做的事没去做,是怯懦。前一句讲的是不该做的事情做了,后一句讲的是该做的事情没有做。哪些事情是应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应该做的?这就要看是否符合礼制:符合礼制的事情就是该做的,不符合礼制的就是不该做的。
五、“道之以德”的现实意义与不足
《为政第二》系统体现了孔子的政治观。孔子并没有长篇大论治理国政的具体措施,只是提出一个原则性的要求,那就是“道之以德”,要用道德来治理国政。孔子强调治理国政要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强调要孝顺父母,要了解别人,再次显示了孔子注重实际生活,注重实际行动。在孔子看来,治理国政与生活完全是紧密相关的两件事,在生活中做到孝顺父母与友爱兄弟,在治理国政时就能有很好的效果。
孔子“道之以德”的政治观对于当前进行廉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现代社会中,重点强调法律制度的重要性,注重从制度上防止腐败的产生,注重用法律武器来杜绝腐败。如果能用“道之以德”的观点对政府官员进行教育,让政府官员在体会传统文化的同时,认识到生活中的要求与治理国政的要求完全是一致的,对于提高官员的道德修养、加强官员的行为自律将会有积极作用。
注释:
方括号中的2.1是原文编号,表示这是《为政第二》篇中的第一章,2.2表示是《为政第二》中的第2章,其余的依次类推。---作者注.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第二版.本文中对《为政第二》原文的解释,除特别注明外,多参考《论语译注》中的白话翻译.北京:中华书局,1980.11
[2]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第一版.山西:山西出版集团、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76~77
[3]南怀瑾.论语别裁.第一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90
关键词:德;孔子;政治观;《论语》
政治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论语》一书中共有43次直接提到“政”一词,其中的《为政第二》篇更是关于孔子政治观点的集中论述,系统体现了孔子的政治观。孔子认为,治理国政要以丰富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治理国政与生活具有同样的要求。下面就通过对《为政第二》原文的简要解析,来分析孔子“道之以德”的政治观。
一、要用道德来治理国政
《为政第二》全篇可以分成四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提出了全篇的核心观点即要道之以德,要用道德来治理国政: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2.2]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2.3]
2.1章用比喻的方法说明了政治的原则:要用道德治理国政。为政的人如果用道德来治理国政,其他人就会像天上的星星围着北极星转,一般围绕在他们周围,听从他们的领导与指挥。2.2章用孔子对《诗经》的评论,解释了道德是什么。《诗经》共有三百零五篇,孔子说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意思是说《诗经》里所讲的都是积极向上的、健康有益的东西,没有消极的、低级趣味的内容,而积极向上、健康有益就是纯正,也正是道德的要求。2.3章进而将两种不同的为政方法进行了对比:如果用政法来引导人们,用刑罚来整顿人们,人们只会想着怎么避免处罚,没有廉耻之心;如果用道德来引导人们,用礼制来整顿人们,人们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个个心悦诚服。二者相比之下,显然是第二种方式更好,因而孔子认为要用道德来治理国政。
二、治理国政要有丰富的生活经验
在第一部分提出了要以道德治理国政的观点之后,《为政第二》没有继续讨论道德,而是另起一个话题展开讨论,即治理国政要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政治的本质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一个人如果没有生活经验,既不了解自己需要什么,更不了解别人需要什么,又怎么可能去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呢?这一部分是从孔子的人生经历讲起的: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2.4]
2.4章是孔子总结自己一生的经历,说明了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孔子所做的主要事情以及达到的高度。孔子说他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再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到了六十岁对于别人说的任何话都听得进去,毫不动心,到了七十岁就能随心所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也不会越出规矩。
在以孔子的生活经历为例说明了政治的基础是生活经验之后,接下来就讨论生活经验的各个方面,首先讨论的当然是孝顺父母: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2.5]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2.6]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2.7]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2.8]
前两章的孟懿子(即孟孙)是鲁国的大夫,孟武伯是他的儿子。孔子曾经做过鲁国的大夫,出门有专车,驾车的人往往是他的学生,在2.5章中给孔子驾车的是樊迟。孟懿子向孔子问孝道,孔子回答说“无违”,并把这话告诉了樊迟。樊迟不明白,问是什么意思,孔子便解释说:孝顺父母就要按照礼节来做,父母活着,按规定的礼节侍奉他们;死了,按规定的礼节埋葬他们,祭祀他们。2.6章中孟武伯接着问怎么孝顺父母,孔子说孝顺父母就是惟恐父母生病,意思是说要好好照顾父母。
后两章中问孝的是孔子的学生子游和子夏。2.7章子游问怎样孝顺父母,孔子说孝顺父母就要尊敬父母,要发自内心的尊敬;如果只是简单地养活父母而没有内心的尊敬,就同养狗养马没什么区别了。2.8章子夏问怎么孝顺父母,孔子说对父母脸色要和悦,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是再怎么样帮父母办事,再怎么给父母好吃好喝的,也算不上是真正的孝顺。
孝顺父母只是生活的最基本内容,除此之外还要与别人相处,因而这部分讨论的第二点就是与人相处,要善于了解别人: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2.9]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2.10]
颜回(颜渊)是孔子最喜欢的学生。孔子说他曾整天向颜回讲学,颜回从不提反对意见,似乎像个笨蛋。等颜回自己独自研究时,对孔子讲的道理往往能够有所发挥。由此孔子得出结论,认为颜回并不愚蠢。这一章实际是用孔子对颜回的评价为例,说明了解一个人不仅要看表面,还要看实质。2.10章进一步就说明了怎样了解、观察别人:了解一个人,要从多方面进行观察,要考察他所结交的朋友,观察他为达到目的所采用的方法,了解他的心情安于什么,不安于什么。如果这么做,就可以彻底了解这个人,他想藏都藏不住了。
如果一个人善于观察,能够从表面看到实质,那么这个人一定是个很能干的人,因此《为政第二》讨论的第三点是多能: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11]
子曰:“君子不器。”[2.12]
2.11章中“故”不仅仅局限于知识,而是泛指已知的、已经发生的事情,“温故而知新”泛指能够从已知推出未知,也就是《学而第一》中说到的“告诸往而知来”,能够舉一反三。如果一个人真能这样的话,他就可以做老师了,也一定是多才多艺而不仅仅局限在某一个方面(“不器”),也就可以称得上是个君子了。 既然君子能力这么强,下文就讨论了本部分的最后一点即君子怎样与人相处,怎样影响别人: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2.13]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2.14]
从2.13章子贡的问题无法知道他问的具体是什么,但从孔子的回答可以知道子贡问的是君子怎样领导别人。孔子告诉子贡,君子先用行动证明自己的言论,用行动为他人树立榜样,别人自然就会追随他了。除此之外,孔子补充了一点:君子对待周围的每个人都一样,不会厚此薄彼;而小人则相反,对与自己要好的人很热情,对其他人就另眼相看了。
三、治理国政与生活具有同样要求
在讨论了治理国政要有生活经验之后,接下来的第三部分接着讨论另一点,治理国政与生活具有同样要求。这一部分的2.16章也是从“学”开始讨论,而且是学习与思考结合: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15]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2.16]
2.15章中孔子说学习与思考不可偏废,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不切实际,没有用处;只是空想却不学习,就会非常危险。2.16章中孔子进一步补充说如果喜欢走偏道,是非常有害的,意思是学习与思考要相结合,不能走极端。
怎样才是不走极端呢?下文举了一个例子: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17]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2.18]
2.17章中的由就是仲由,字子路。孔子告诉子路要正确对待知或者不知,认为做人要诚实,不能不懂装懂,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智慧。这是孔子的生活经验。当他的另外一个学生子张请教如何做官的时候,孔子就把他的生活经验加以发挥,告诉子张在做官时也要诚实:要多听别人说话,对不清楚的地方自己要保留,清楚的地方也要谨慎对待,这样就能减少错误;要多看,有怀疑的地方要加以保留,其余的也要谨慎地实行,这样就能减少懊悔。言语的错误少,行动的懊悔少,就可以得到官职、拿到俸禄了。这两章一个讨论的是日常生活,一个讨论的是治理国政,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的要求就是要诚实,不能不懂装懂。《为政第二》以这两章为例,说明了日常生活的道理与治理国政的要求是一致的,也就是说治理国政要以生活经验为基础。
诚实只是治理国政的一个大原则,接下来的两章讨论了具体该怎么做: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舉枉错诸直,则民不服。”[2.19]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2.20]
2.19章中鲁国的国君哀公问孔子怎么做才能使百姓服从,孔子回答说要任用正直的人,要把正直的人提拔上来管理邪曲的人,百姓就会服从;如果相反的话,百姓就不会服从。2.20章鲁国的大夫季康子问孔子怎样才能使老百姓尊敬、效忠与加倍努力,孔子告诉他要善待百姓:以庄严态度面对百姓,百姓就会尊敬;懂得父慈子孝,百姓就会效忠;提拔好人并且教导能力不足的人,百姓就会互相劝勉,加倍努力。
这两章讨论的具体措施似乎与生活经验没有关系,实际上只要深入分析,就会发现这些措施与生活经验的密切联系。2.19章里的“直”与“枉”,2.20章里的“庄”、“孝慈”、“善”以及“不能”等都是日常生活中的概念,并不是治理国政专有的。要使老百姓服从也好,“使民敬忠以劝”也罢,首要的是为政者能够分辨出“直”与“枉”,分辨出“善”与“不能”,知道什么是“庄”,什么是“孝慈”。如果连生活中这些最基本的概念都分不清,谈何治理国政呢?而要分清楚这些说起来容易,实际做到则很难。这也正是孔子反复强调要了解别人的原因所在,也是治理国政要以生活经验为基础的原因所在。
最后的两章则更加直接点明了治理国政与生活的关系: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唯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2.21]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2.22]
本篇从开始到现在一直在讨论治理国政,这时就有人出来问孔子了:既然您老人家说的这么有道理,自己为什么不去治理国政呢?这个问题很尖锐,也很刻薄,似乎是在嘲笑孔子只会纸上谈兵,没有实际本领。孔子说《尚书》上有一句话,说的是“最重要的是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再推广到政治上去。”这也是治理国政啊,为什么一定要做官才算是治理国政呢?
2.22章紧接2.21章,孔子发出了感叹:大车子(指牛车)没有安放横木的輗,小车子没有安放横木的軏(横木是车辕上套牲口的地方,輗和軏是栓系横木的部件),车子就走不动;人要是不讲信用,就不知道拿他怎么办了。孔子的意思是说,虽然都知道要孝顺父母,要友爱兄弟,但如果只是口头上说一说,实际上并做不到,那也根本不可能治理国政。春秋时期实行的是分封制,天下本是一家,国政与生活中的孝悌紧密相关。春秋时期之所以发生那么多父子相残、兄弟相争的事情,正是因为治理国政的人没有做到父慈子孝。所以孔子才始终强调治理国政要从日常生活着手,做到孝悌友爱,就能治理了国家了。
四、治理国政还要符合礼制
第四部分补充了一点,谈到治理国政与礼制的关系:治理国政还要合于礼制。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2.23]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2.24]
子张问孔子今后十代的礼制是不是可以预先知道。孔子说可以,因为礼制具有延续性,殷朝沿袭了夏朝的礼制,周朝沿袭了殷朝的礼制,只不过有所增减而已。在周朝之后就算是经过了一百代,国家的礼制还是可以预知的,也不过是在周朝的基础上有所增减。2.24章举了一个例子,进一步说明治理国政与礼制的关系。孔子说,如果祭祀了不该祭祀的鬼神,那是胡乱祭祀,是献媚;应该做的事没去做,是怯懦。前一句讲的是不该做的事情做了,后一句讲的是该做的事情没有做。哪些事情是应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应该做的?这就要看是否符合礼制:符合礼制的事情就是该做的,不符合礼制的就是不该做的。
五、“道之以德”的现实意义与不足
《为政第二》系统体现了孔子的政治观。孔子并没有长篇大论治理国政的具体措施,只是提出一个原则性的要求,那就是“道之以德”,要用道德来治理国政。孔子强调治理国政要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强调要孝顺父母,要了解别人,再次显示了孔子注重实际生活,注重实际行动。在孔子看来,治理国政与生活完全是紧密相关的两件事,在生活中做到孝顺父母与友爱兄弟,在治理国政时就能有很好的效果。
孔子“道之以德”的政治观对于当前进行廉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现代社会中,重点强调法律制度的重要性,注重从制度上防止腐败的产生,注重用法律武器来杜绝腐败。如果能用“道之以德”的观点对政府官员进行教育,让政府官员在体会传统文化的同时,认识到生活中的要求与治理国政的要求完全是一致的,对于提高官员的道德修养、加强官员的行为自律将会有积极作用。
注释:
方括号中的2.1是原文编号,表示这是《为政第二》篇中的第一章,2.2表示是《为政第二》中的第2章,其余的依次类推。---作者注.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第二版.本文中对《为政第二》原文的解释,除特别注明外,多参考《论语译注》中的白话翻译.北京:中华书局,1980.11
[2]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第一版.山西:山西出版集团、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76~77
[3]南怀瑾.论语别裁.第一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