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类卓越期刊与一流学科协同发展的分析与思考

来源 :科技与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_zhang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以入选“卓越计划”的9种药学类期刊与入选“一流学科”建设的13所高校的药学类(药学和中药学)学科为研究对象,从期刊涵盖范围与学科结构优化、期刊载文量与学科发文需求、期刊学术影响力与学科引领创新等方面分析研究了卓越期刊与一流学科协同发展情况.结果 表明,药学类卓越期刊办刊基础好,二级学科基本覆盖,优势学科得到凸显,近年来载文量不断提高,为学科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但前沿学科还需完善,个性化服务有待提升,目前期刊发展水平尚不能完全满足学科冲击世界一流的需求.在当前“破五唯”、破除“SCI至上”的背景下,各卓越期刊和高校应以建设世界一流中国期刊为目标,在“卓越计划”实施“总量控制、开放竞争、动态调整”时应瞄准前沿、围绕学科发展需求,吸纳全球优秀稿源,强化示范引领作用,提升期刊在全球学术界的学术声誉和公信力,带动刊群整体升级,早日实现期刊和学科协同发展,为科技强国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其他文献
我国创新发展已进入自立自强新阶段,亟需构建具有新体制的新型院所.本文基于新型院所的“四性”(公益性、经济性、社会性和创新性),构建出体制放权赋能与市场化机制支撑并行的双层治理理论框架;并通过江苏产研院的成功实践进行案例分析,验证了双层治理模式的有效性与必要性.双层治理本质上达成了治理机制的内外协同、上下联动、多种并用,能够有效推动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在全国范围内有推广的适用性.
随着我国科学职业化进程的深入,科学家形象的公众认知也日益复杂,中学生对科学家形象的认知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因而,基于DAST量表和编码方法,对安徽、浙江两省3所中学的448名中学生就、科学家形象进行绘画调查.结果 显示,发达地区学生更易获得较高量表得分,对科学家职业认知更加积极,但批判反思不足,欠发达地区学生则对科学负面效应关注略多;科学家画像的性别分布情况则表明,女性参与科学仍遭受性别歧视.因此,科技政策制定、科学家形象传播策略变化或需有针对性地调整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