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改革提出,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如何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乐意积极主动的去探索新知识,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这是我们每个课改实验教师都应该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学生活动 教学关系 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c)-0189-01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知识并非学习者被动接受的,而是有认知能力的个体在具体情境中与情境的相互作用而建构出来的,这样获得的知识才能真正为学生所拥有。因此,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不应只是无条件接受教师或书本的传授,而应主动选择、主动建构,并将知识纳入自己的经验世界。
学习能力自申报开展江西省课题《小学数学低年级活动题教学策略研究》的研究工作以来,坚持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我们紧紧围绕活动题对数学课堂教学进行调控,积极主动地开展专题研究和教改实验,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下面我们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充分的实践活动时间,调整教学关系,发展学生参与并解答活动题的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进行研究和分析。
1 传统意义教学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忽视了教师和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对知识的建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知识并非学习者被动接受的,而是有认知能力的个体在具体情境中与情境的相互作用而建构出来的,这样获得的知识才能真正为学生所拥有。因此,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应该主动选择、主动建构,并将知识纳入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应该只是无条件的接受教师或书本的传授。新课程改革提出,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构建新知识,使学生乐学、愿学,这是每个课改实验教师都应深思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开展建构性教学实践的 研究,试图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上,对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进行研究,使理论“操作”化,操作“理论”化。通过研究,形成了较有特色的课堂教学中实施建构性教学的系统策略,促进了课题成员水平的提高和教师队伍的成长。
2 如何调整教学关系发展学生能力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为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我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上都让学生担任主角。新课程标准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也在我的教学中不断的尝试着—— 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实践、归纳、分析和整理,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和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性学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诱导学生主动参与,用眼观察、用口讲述、用脑思考、动手操作,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学会创造、学会实践,在轻松活泼的数学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
叶圣陶指出:“教是为了不教,讲是为了不讲。”传统的数学教學,偏重于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学,往往事倍功半。只有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变老师“要我学”为学生“我要学”,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才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并且爱上学习。因此,我认为在课堂中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给学生足够的活动时间,老师在课堂上腾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开展活动,加以练习,学生才能在纠错中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所以,我觉得有时候“老师讲千遍,不如学生做一遍。”
(2)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满”不是课堂教学所要达到的效果,恰恰相反,巧妙的“留白”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更能打开学生的思维,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由生活情节及古诗、俗语导入,易激起学生了解的兴趣,又能达到与其它学科知识迁移的效果。在教学中,有些学生往往会在没有明确活动目的的前提下,随心所欲地进行解答;有些学生虽然能弄懂,但在活动过程中常出现丢三落四现象,造成错误;有些学生对自己非常离谱的活动结果,也不做检查和修改。“活动”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有力工具。要让学生爱上这个工具并有效地使用它,课堂上教师要适时引入激励机制,调控数学课堂。要及时肯定、表扬学生。特别是那些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更需要教师的引领和关注,要让他们觉得学习是一件乐事,一种习惯。
3 结语
“活动”使教师上课变得轻松,同时也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什么样的“活动”才是有效的“活动”?如何运用“数学活动题”调控数学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无法退缩,只能直面困难,做出最大努力才能收获精彩。总而言之,对数学活动题教学模式的研究对我们的教学工作,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学习,要不断完善,更好地实现该教学模式的作用,使它更好的为教学服务。数学教学程序就是按照预习新知识要点,复习相关知识,课堂认真听讲解决预习中的疑惑,接受老师的点拨和典型例题的剖析,对知识规律和解题方法归类,反思相关的内容和方法,升华出知识的归类和拓展到相关内容。在这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充分的时间,注意调整教学关系,发展学生参与并解答活动题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晓娜,余桂英,郭天太,等.以提高学习能力为导向的开放式实验教学[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7):97-101.
[2] 张仲明,李红.学习能力培养的发展模式研究[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92-95.
[3] 赵秋红.从儿童学习品质的提升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组织模式[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2(6):43-45.
关键词:学生活动 教学关系 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c)-0189-01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知识并非学习者被动接受的,而是有认知能力的个体在具体情境中与情境的相互作用而建构出来的,这样获得的知识才能真正为学生所拥有。因此,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不应只是无条件接受教师或书本的传授,而应主动选择、主动建构,并将知识纳入自己的经验世界。
学习能力自申报开展江西省课题《小学数学低年级活动题教学策略研究》的研究工作以来,坚持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我们紧紧围绕活动题对数学课堂教学进行调控,积极主动地开展专题研究和教改实验,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下面我们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充分的实践活动时间,调整教学关系,发展学生参与并解答活动题的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进行研究和分析。
1 传统意义教学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忽视了教师和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对知识的建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知识并非学习者被动接受的,而是有认知能力的个体在具体情境中与情境的相互作用而建构出来的,这样获得的知识才能真正为学生所拥有。因此,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应该主动选择、主动建构,并将知识纳入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应该只是无条件的接受教师或书本的传授。新课程改革提出,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构建新知识,使学生乐学、愿学,这是每个课改实验教师都应深思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开展建构性教学实践的 研究,试图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上,对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进行研究,使理论“操作”化,操作“理论”化。通过研究,形成了较有特色的课堂教学中实施建构性教学的系统策略,促进了课题成员水平的提高和教师队伍的成长。
2 如何调整教学关系发展学生能力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为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我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上都让学生担任主角。新课程标准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也在我的教学中不断的尝试着—— 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实践、归纳、分析和整理,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和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性学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诱导学生主动参与,用眼观察、用口讲述、用脑思考、动手操作,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学会创造、学会实践,在轻松活泼的数学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
叶圣陶指出:“教是为了不教,讲是为了不讲。”传统的数学教學,偏重于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学,往往事倍功半。只有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变老师“要我学”为学生“我要学”,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才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并且爱上学习。因此,我认为在课堂中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给学生足够的活动时间,老师在课堂上腾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开展活动,加以练习,学生才能在纠错中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所以,我觉得有时候“老师讲千遍,不如学生做一遍。”
(2)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满”不是课堂教学所要达到的效果,恰恰相反,巧妙的“留白”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更能打开学生的思维,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由生活情节及古诗、俗语导入,易激起学生了解的兴趣,又能达到与其它学科知识迁移的效果。在教学中,有些学生往往会在没有明确活动目的的前提下,随心所欲地进行解答;有些学生虽然能弄懂,但在活动过程中常出现丢三落四现象,造成错误;有些学生对自己非常离谱的活动结果,也不做检查和修改。“活动”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有力工具。要让学生爱上这个工具并有效地使用它,课堂上教师要适时引入激励机制,调控数学课堂。要及时肯定、表扬学生。特别是那些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更需要教师的引领和关注,要让他们觉得学习是一件乐事,一种习惯。
3 结语
“活动”使教师上课变得轻松,同时也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什么样的“活动”才是有效的“活动”?如何运用“数学活动题”调控数学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无法退缩,只能直面困难,做出最大努力才能收获精彩。总而言之,对数学活动题教学模式的研究对我们的教学工作,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学习,要不断完善,更好地实现该教学模式的作用,使它更好的为教学服务。数学教学程序就是按照预习新知识要点,复习相关知识,课堂认真听讲解决预习中的疑惑,接受老师的点拨和典型例题的剖析,对知识规律和解题方法归类,反思相关的内容和方法,升华出知识的归类和拓展到相关内容。在这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充分的时间,注意调整教学关系,发展学生参与并解答活动题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晓娜,余桂英,郭天太,等.以提高学习能力为导向的开放式实验教学[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7):97-101.
[2] 张仲明,李红.学习能力培养的发展模式研究[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92-95.
[3] 赵秋红.从儿童学习品质的提升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组织模式[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2(6):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