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f86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让我们的孩子最为头疼的是作文难,难在无从下笔,难在无话可写。好多像毛教授一样的人就开始想,作文有没有捷径?不需要积累,跨过低、中、高三个阶段的艰苦训练行不行?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首先,好多家长甚至老师都认为,低段不可以进行作文训练,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怎么会写作文呢?其实不然,低段正是句子训练的最佳时期。高段篇章作文的句子是否通顺,描写是否具体直接取决于低段的句子训练是否到位。而句子训练的前提又是牢固的掌握词语并应用词语。所以在低段我们要引导学生重视积累,丰富语言。好多孩子因为年龄尚小,不能判断自己写的句子是否通顺、是否是病句。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和家长把好关。老师每次在学生写完句子之后不是简单的批改了事,而是要大张旗鼓的评、改。把评、改工作落在实处。对于不通顺的句子要学生提高警惕写完句子要检查,下次绝对避免不通顺的句子出现;对于病句,老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错误并改正错误,在以后写句子时尽量减少。
  其次,低段的句子训练到位了,由句子到中段的片段过渡就会非常的自然无痕。不同的是中段需要加强课外阅读,不仅积累好词还需积累佳句。因为阅读是作文的基础,阅读的基本功不好,想写出高水平的习作谈何容易?指导学生多读一些适合自己阅读的书籍,并做好读书笔记,将书中的好词佳句摘录下来,整理在笔记本上,等到作文时充实到文章中去,使文章增添秀色。
  最后,要注重充分挖掘课文中的习作资源,以培养学生写具体的能力。例如有这样一篇课文:春天,我家院子里的桃花开了,杏花开了,梨花开了,我家成了花园。秋天,我家院子里的果树上结出了桃、杏、梨,我家成了果园。我引导学生给上文补充颜色或形状。学生是这样补充的:春天,我家院子里开满了粉红的桃花和杏花,雪白的梨花也开了,我家成了花园。秋天,我家院子里的果树上结出了白里透红的桃,黄澄澄的杏,像小金葫芦似的梨,我家成了果园。如果长期进行如上训练,在高段就不会出现写不具体的情况了。
  至于高段,我们就要进行篇章训练了,有了低、中段扎實的训练,高段的篇章自然会水到渠成。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提高:
  一、在初稿上加大力度
  大多学生草稿写完即作文完成,不愿意认真读,更不愿意认真修改,良好的作文修改习惯,应该伴随学生学写作文的整个过程,并受益终身。
  为了使学生认识到修改的重要性笔者在作文课上就把典型的习作(优点突出的和缺点明显的)拿出来让学生站在讲台上读,读完自评,然后请学生评,最后老师评,评完学生找找自己的优、缺点然后进行修改——取长补短。这样教师就需要深厚的作文功底,笔者平时时时注意充电,从而教起来更得心应手。
  二、优秀生着重“拔高”
  小学高段作文对于优秀生来说已是信手拈来,但好多优秀生在这个阶段反而进步慢,因为他们的作文语句通顺,用词准确,无错字,而且具体,立意也新。这时候笔者在肯定他们优点的同时会拿出大家力作,高考满分作文让他们阅读,一方面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不足,另一方面使他们提高认识能力和看待事物不同与平时和习惯的角度。从而摆脱“稚气”的缺点。
  当优秀生的作文较成功时笔者就把他们的作文贴在“小作家专栏”,并通过“校信通”发送喜报,当优秀生的作文非常出色时,笔者就鼓励他们给报刊投稿。从而让他们起到带动其他同学的作用,并提高整个班级的习作水平。
  三、后进生注重“因材施教”
  好的作文各有各的闪光点,但后进生的作文却是相同的,主题不集中,语句不通顺,错字多。其次因为他们的作文差,久而久之,产生了“怕作文、作文难”的心理状态。针对这种状况笔者采取了作文打分的方法,他们的作文只要能围绕主题去写笔者就毫不吝啬的给他们打上高分,从而打消他们怕作文的心理状态,而且每次习作完毕后笔者就会面批面改,找出作文失败的地方并告诉学生如果你当初这样写了就会拿100分。后进生习作中的失败处较多,笔者为了不打击他们作文的积极性每次只指出他们的一个缺点,并且每次都从不同的方面指出。
  四、该出手时就出手,该强制时必强制
  为了增强评改实效,我备有评改手册,记下学生作文中共性问题。我发现有些毛病,对学生作文影响很深,十分顽固,必须强制改正,方可凑效。
  下面,我们具体谈谈小学生作文的类型及写作技巧:
  一.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主要是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和典型事例的叙述来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品质、作风等特点。要写好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写好人物的形象。
  人物的形象,一般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人物的外貌,就是人物的外形特征,包括容貌、衣着、姿态、神情等等。外貌描写首先必须从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出发,要求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有选择、有重点地描写。人物的语言包括人物的独白,对话,交谈以及语气。“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现。因此成功的语言描写能恰当地表现人物的身份、年龄、思想、品质、作风和个性特点。描写人物语言时,要注意符合人物的身份,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相互间的关系。描写人物的动作时,不仅要写出人物“做什么”,还要写出“怎么做”。心理活动是无声的语言,是直接表现人物精神面貌,思想活动的手段。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要注意把心理活动产生的原因叙述清楚,还要注意与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结合起来。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写好了,人物的形象就突出、鲜明了。
  2、抓住人物的特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个特点可以从人物的年龄、外貌、语言、动作、兴趣、个性、生活习惯等诸方面去考虑。一个人的特点是多方面的,作文时,我们应根据中心思想有所选择地写。
  3、选用典型事例。
  人与事是分不开的。一个人做的事很多,在作文时我们应选择那些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性格和文章中心思想的典型事件。
  二,记事作文以叙事为主,表现发生在活动场地、竞赛等事情的某种意义,反映作者对这些事情的态度和看法。
  写谁(作文对象):发生在活动场地、竞赛等事情。写什么(作文目的):反映作者对这些事情的态度和看法。
  怎样写:通过一件事或几件事说明作文的目的。
  写法:叙述事件,还可以在事件中进行有效的肖像、语言、心理、动作、细节描写。注意事项:作文过程中,必须坚持始终要与所写这些事情的态度和看法相联系。
  1、交代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即六要素。一件事总离不开这六要素,把这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读者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
  2、要围绕作文的中心选择事件,要选择最能表现作文中心思想的事件做为材料,生活中有不少新鲜有趣和激动人心的事。因此,我们平日要多观察,多想生活中遇到的事。选材要新颖,在别人的作文中常出现的事要少写或不写,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有吸引力,有新鲜感。
  3、事件的主要部分要写具体。每件事都有起因、经过和结果这样一个过程,只有把这个过程写清楚,给读者的印象才能完整而深刻。在事件中要进行有效的肖像、语言、心理、动作、细节描写,这一点很重要,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生动。要突出中心,详略得当,与主题无关的事不写。
其他文献
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任务型”教学就是顺应时代而生的新型教学模式。  一、国内外“
期刊
在我十几年的教育生涯中,我以强烈的爱心、耐心、责任心来教育学生、激励学生,使学生不仅牢固地掌握了科学文化知识,而且懂得了尊重,互爱,感恩等方面做人的道理。  故事一: 师爱的力量  暑假的第一天,我带过的上届学生经过紧张的中考,终于放松了,他们在原来班长的组织下,回到母校——扶风县西关逸夫小学。来看望我——教过他们五年的小学老师。我们师生相聚在我现在所带的四一班的教室,同学们带来了电子琴,吃的、喝
期刊
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是作业。作业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既能使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又能发展学生能力,还是教师和家长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一种依据。但那种周而复始、形式单一的作业已变为学生一个包袱,成了一个枯燥而又不得不投入的一种负担,使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造性受到压抑。  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理念指导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该如何看待作业,如何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创造、游戏
期刊
一百个人有一百种家庭教育的方法,我们的祖先都是在一家一户各自独立的状态下被教育长大的。我始终认为虽然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但是教育是有规律可寻的,也就是说孩子的发展是有特定的心理年龄和规律。我们发现很多个体的方法和经验不能普遍适用,因此,我们必须找到家庭教育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才能为大众所遵循。  如果家长在孩子心中建立起绝对的责任,孩子相信家长无条件地 在潜意识里对此达到完全相信,那么这种关系是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