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人想要了解万里茶道,莫过于参观与万里茶道相关的文物。那么,万里茶道留下了哪些特色文物呢?
在古代中国与欧亚大陆的贸易史中,万里茶道是继丝绸之路后的又一条重要的陆路交通线路。然而,随着近代欧亚铁路的开通,这条曾发挥重要作用的通道逐渐式微,终至断绝。现代人重提万里茶道,不仅是在回顾一段历史,也是为了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与内涵,而说到这些,还有比文物更好的载体吗?
作为一条主要运输茶的贸易路线,万里茶道的物质遗存必然与茶有关。比如砖茶(茶砖),它曾是独见于万里茶道的大宗商品,它的创造和发展也最能体现出中国人的茶叶加工技艺和商业智慧。又比如揉茶机,它是爱国心在茶工业中的结晶,也能反映中国茶工业发展状况的一个方面。再比如茶具,从中国蒙古族人的“温都鲁”到俄罗斯人的多功能茶炊,展现了万里茶道的最大特点—纵贯万里,连接中国、蒙古国、俄罗斯三地,最根本的使命就是让居住于北方高寒地区的人们喝上醇香的中国茶。
不是每块青砖茶都叫“川”字牌
如今,在一些茶博物馆中,人们多半能看到一块印着“川”字的绿色砖茶。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该砖茶产自四川。若是如此,那可就大错特错了。这里的“川”确实代表了砖茶的生产者,但不是省份,而是厂家,换言之,此“川”其实是个商标。印有“川”字的砖茶曾是万里茶道上的常见客,它的出现是万里茶道繁荣的见证。
众所周知,蒙古国和俄罗斯等高寒地区居民的饮食结构以肉食为主,茶不仅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消化肉食,还可为他们提供身体所需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故中国茶成了这些地区的香饽饽,这让中国人觑到了商机。
明清时期,在商业需求的刺激下,中国茶商们组建商队,开辟商道,将盛产于中国南方的茶叶运往北方地区和国家,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于中国盛行的晒制茶叶,重量虽轻,体积却过大,着实不利于驼运(万里茶道以驼运为主)。那怎么办?中国商人们从唐代陆羽的《茶经》中获得了灵感。
《茶经》曾记载唐代茶饼之事。茶饼就是压制成饼状的茶,饮用这样的茶,需先用茶碾碾碎茶饼,一小块就能冲泡一大壶茶水。陆羽的描述让茶商们不禁思考:若能将茶叶制成如茶饼那样坚硬的块状物,岂不是既能减小体积,又能有效提升茶的保存率和使用率?
于是,在古代茶饼的基础上,茶商们先制作出了帽盒茶,即砖茶的前身。明永乐年间,湖北羊楼洞茶区出产的茶为了降低运费、减少损耗和便于长途运输,采用了新的制作方法:先将茶叶拣筛干净,再用蒸汽加热,然后用脚踩制成圆柱状,因其形如帽盒故名“帽盒茶”。自此,帽盒茶成为万里茶道的主要商品,直至清乾隆年间,帽盒茶的制造还相当兴旺。
清代中叶,茶商们开始使用由杠杆原理制造的牛皮筋架壓制茶叶,形成一块块如方砖样的茶块,故名“砖茶”。因最初制造砖茶的商家是湖北羊楼洞“长盛川”茶庄,故砖茶上印有“川”字,且其制作原料主要为青茶,因此,“川”字牌砖茶一度成为青砖茶的代名词。
比起帽盒茶,砖茶更轻便美观,易于运输,故而成为万里茶道上极为重要的贸易品。值得一提的是,因砖茶可刻印商标,茶商们纷纷以此来树立品牌,如“火车头”牌米砖茶(一种红砖茶,因其以红茶片末为原料,形似米粒,故称“米砖茶”)。19世纪中叶,俄商将废弃的蒸汽机火车头带到我国湖南赵李桥茶厂进行拆卸拼装,又将蒸汽机部分改装用于蒸茶和烘茶,动力设备改装用于压制砖茶,“火车头”商标的设计由此而来。
砖茶的可久藏特性使其能保存百年,故很多茶博物馆都将其作为文物收藏。它是万里茶道的见证者。
改变喝“洗脚水”的历史
进入19世纪,俄国市场对茶的需求激增,砖茶的出口量急速增加,这是中国茶叶贸易迎来大繁荣的时代,但有一个史实无法忽略: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砖茶制作以人力为主,其中又涉及用脚揉茶这道工序。由此,后人得出一句调侃语:“就算你是皇亲国戚,也曾喝过别人的洗脚水。”调侃背后隐含着无奈。
近代,很多西方人带着好奇之心来到中国产茶区参观,却看到一群留着长辫、裸着上身的中国人正挽着裤腿用脚揉制茶叶的场景。本来,这样的现象在中国已经持续了几百年,人们早已习以为常。但当西方人拍下如此画面并将照片发表在报纸上时,这些画面就变成了赤裸裸的嘲笑:中国太落后了!当时,这些照片确曾刺激到一位爱国青年张天福。
1910年张天福出生于上海,后随父母迁回故乡福建。张家是医学世家,故张天福幼承家学,从小学医。然而,在看到家乡落后的茶叶生产状况后,张天福毅然决定弃医从农,改学农业,专研茶事。在日本报纸上看到中国茶工用脚揉茶的照片后,张天福的民族自尊心受到极大刺激,他誓言改变中国制茶业落后的生产方式。1932年,张天福终于成功设计出中国第一台木制手推揉茶机。由于他开始构想和设计揉茶机时正值“九一八”事变发生,便将此机命名为“9·18揉茶机”。
其实,在“9·18揉茶机”面世之前,即1928年,作为万里茶道上重要产茶地点的湖南安化地区已使用制茶机械,开始告别中国单纯依靠人工制茶的历史。1932年后,木制揉茶机在制茶行业得到广泛使用,使得各茶区的制茶效率大大提高。
从技术上说,最初的木制揉茶机制作简单:四棱方形底座,其上支撑着一个两柱的架子,中间夹着一把木槌,造型类似于古代处决罪犯的铡刀;其下是一个圆柱形木桶,用来盛放茶叶。揉茶机的问世,结束了中国茶农千百年来用脚揉茶的历史,这些机械化尝试也为后来江南茶叶厂的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不同的饮茶文化
茶叶的机械化生产提高了制茶效率,从而降低了砖茶的生产成本,对于消费者而言确实是一件喜事,因为当砖茶成为一些人的生活必需品时,无论价格高低,他们都是买单者。在万里茶道几百年的发展中,随着砖茶的普及,高寒地区的居民早已离不开砖茶,甚至形成了以砖茶为核心各具特色的饮茶文化,最直接的体现就在于茶具的不同。 以居住于我国北部地区的蒙古族为例,他们的茶具主要包括搅茶臼、木槌、茶碗和高筒茶壶。搅茶臼和木槌为木制,常用来从茶砖上取茶末。茶碗多为木制,多用桦树根旋挖成碗形,再包镶以银片,也有纯银茶碗。高筒茶壶也叫东布壶,蒙古语称为“温都鲁”,意为“高的”,一般为桦木制成,亦有铜制,多用来盛奶茶和酒。东布壶的形制源于中亚的多穆壶,便于游牧携带,我国内蒙古和西藏地区一直沿用。如内蒙古博物院收藏有一件清代蒙古族如意形单柄红铜东布壶,为圆柱形,上窄下宽,錾如意莲,四黄铜箍。
除高筒茶壶外,我国的蒙古族还有其他铜制或铝制茶壶,其外表锃光发亮,结实耐用,造型各异,大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内蒙古博物院收藏有不少此类铜制茶具,可供一看。
与我国蒙古族的茶具一样,俄国茶具也以铜制为主,外形较大,多镀镍外壳,如阿色茶壶;即便有陶瓷制品,也镶金嵌银,装饰丰富。最有特色的是他们的茶炊,可直接置于炉灶上或下方能放置木炭以便燃火。在俄国,一只好的茶炊可以让家人共享愉快的饮茶时光,故有“千金不换”的美名,俄国人还素来有“无茶炊便不能算饮茶”的说法,可见他们对茶炊的重视。
俄国茶炊出現于18世纪,流行于19世纪,这与万里茶道的兴盛几乎“同频同轨”,这是因为万里茶道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俄国人能够喝得起中国茶。至19世纪中期,俄国茶炊基本定型为三种:茶壶型(也称咖啡壶型)茶炊、炉灶型茶炊和烧水型茶炊(只用来烧开水的茶炊)。其中,茶壶型茶炊的主要功能是煮茶,原理在于茶炊中部为空心直筒,用来盛放木炭,茶水环绕在直筒周围,得以加热或保温。炉灶型茶炊的内部除了竖直筒外,还被隔成几个小的部分,用途更加广泛,烧水、煮茶可同时进行,如同一个“微型厨房”。
在饮茶方面,蒙古国和俄罗斯等高寒地区居民所喝的茶并非中国人常见的茶水,而是以茶为主要配料的饮料,其中往往会添加牛奶、盐或蜂蜜等物;喝时,也与中国只喝茶水的习惯不同,他们通常是连茶带水一起喝,这也许是这些地区茶具或茶炊体积较大、功能复杂的原因之一。总之,诸如此类的种种差异孕育出的是不同的饮茶文化。
万里茶道所遗留的文物是静止的,但其背后的故事和文化是具有生命力的。几百年前,一群又一群中国商人牵着骆驼跋山涉水,冒着寒风,走过雪地,将一箱箱中国砖茶运往北方高寒地区。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高寒地区的人们才能喝上热乎的中国茶。贸易路途遥远而艰辛,支撑那些中国商人走下去的已不仅仅是商品利润,还有商人的信誉,以及对于祖国盛产茶叶和拥有几千年茶文化的骄傲。
在古代中国与欧亚大陆的贸易史中,万里茶道是继丝绸之路后的又一条重要的陆路交通线路。然而,随着近代欧亚铁路的开通,这条曾发挥重要作用的通道逐渐式微,终至断绝。现代人重提万里茶道,不仅是在回顾一段历史,也是为了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与内涵,而说到这些,还有比文物更好的载体吗?
作为一条主要运输茶的贸易路线,万里茶道的物质遗存必然与茶有关。比如砖茶(茶砖),它曾是独见于万里茶道的大宗商品,它的创造和发展也最能体现出中国人的茶叶加工技艺和商业智慧。又比如揉茶机,它是爱国心在茶工业中的结晶,也能反映中国茶工业发展状况的一个方面。再比如茶具,从中国蒙古族人的“温都鲁”到俄罗斯人的多功能茶炊,展现了万里茶道的最大特点—纵贯万里,连接中国、蒙古国、俄罗斯三地,最根本的使命就是让居住于北方高寒地区的人们喝上醇香的中国茶。
不是每块青砖茶都叫“川”字牌
如今,在一些茶博物馆中,人们多半能看到一块印着“川”字的绿色砖茶。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该砖茶产自四川。若是如此,那可就大错特错了。这里的“川”确实代表了砖茶的生产者,但不是省份,而是厂家,换言之,此“川”其实是个商标。印有“川”字的砖茶曾是万里茶道上的常见客,它的出现是万里茶道繁荣的见证。
众所周知,蒙古国和俄罗斯等高寒地区居民的饮食结构以肉食为主,茶不仅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消化肉食,还可为他们提供身体所需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故中国茶成了这些地区的香饽饽,这让中国人觑到了商机。
明清时期,在商业需求的刺激下,中国茶商们组建商队,开辟商道,将盛产于中国南方的茶叶运往北方地区和国家,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于中国盛行的晒制茶叶,重量虽轻,体积却过大,着实不利于驼运(万里茶道以驼运为主)。那怎么办?中国商人们从唐代陆羽的《茶经》中获得了灵感。
《茶经》曾记载唐代茶饼之事。茶饼就是压制成饼状的茶,饮用这样的茶,需先用茶碾碾碎茶饼,一小块就能冲泡一大壶茶水。陆羽的描述让茶商们不禁思考:若能将茶叶制成如茶饼那样坚硬的块状物,岂不是既能减小体积,又能有效提升茶的保存率和使用率?
于是,在古代茶饼的基础上,茶商们先制作出了帽盒茶,即砖茶的前身。明永乐年间,湖北羊楼洞茶区出产的茶为了降低运费、减少损耗和便于长途运输,采用了新的制作方法:先将茶叶拣筛干净,再用蒸汽加热,然后用脚踩制成圆柱状,因其形如帽盒故名“帽盒茶”。自此,帽盒茶成为万里茶道的主要商品,直至清乾隆年间,帽盒茶的制造还相当兴旺。
清代中叶,茶商们开始使用由杠杆原理制造的牛皮筋架壓制茶叶,形成一块块如方砖样的茶块,故名“砖茶”。因最初制造砖茶的商家是湖北羊楼洞“长盛川”茶庄,故砖茶上印有“川”字,且其制作原料主要为青茶,因此,“川”字牌砖茶一度成为青砖茶的代名词。
比起帽盒茶,砖茶更轻便美观,易于运输,故而成为万里茶道上极为重要的贸易品。值得一提的是,因砖茶可刻印商标,茶商们纷纷以此来树立品牌,如“火车头”牌米砖茶(一种红砖茶,因其以红茶片末为原料,形似米粒,故称“米砖茶”)。19世纪中叶,俄商将废弃的蒸汽机火车头带到我国湖南赵李桥茶厂进行拆卸拼装,又将蒸汽机部分改装用于蒸茶和烘茶,动力设备改装用于压制砖茶,“火车头”商标的设计由此而来。
砖茶的可久藏特性使其能保存百年,故很多茶博物馆都将其作为文物收藏。它是万里茶道的见证者。
改变喝“洗脚水”的历史
进入19世纪,俄国市场对茶的需求激增,砖茶的出口量急速增加,这是中国茶叶贸易迎来大繁荣的时代,但有一个史实无法忽略: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砖茶制作以人力为主,其中又涉及用脚揉茶这道工序。由此,后人得出一句调侃语:“就算你是皇亲国戚,也曾喝过别人的洗脚水。”调侃背后隐含着无奈。
近代,很多西方人带着好奇之心来到中国产茶区参观,却看到一群留着长辫、裸着上身的中国人正挽着裤腿用脚揉制茶叶的场景。本来,这样的现象在中国已经持续了几百年,人们早已习以为常。但当西方人拍下如此画面并将照片发表在报纸上时,这些画面就变成了赤裸裸的嘲笑:中国太落后了!当时,这些照片确曾刺激到一位爱国青年张天福。
1910年张天福出生于上海,后随父母迁回故乡福建。张家是医学世家,故张天福幼承家学,从小学医。然而,在看到家乡落后的茶叶生产状况后,张天福毅然决定弃医从农,改学农业,专研茶事。在日本报纸上看到中国茶工用脚揉茶的照片后,张天福的民族自尊心受到极大刺激,他誓言改变中国制茶业落后的生产方式。1932年,张天福终于成功设计出中国第一台木制手推揉茶机。由于他开始构想和设计揉茶机时正值“九一八”事变发生,便将此机命名为“9·18揉茶机”。
其实,在“9·18揉茶机”面世之前,即1928年,作为万里茶道上重要产茶地点的湖南安化地区已使用制茶机械,开始告别中国单纯依靠人工制茶的历史。1932年后,木制揉茶机在制茶行业得到广泛使用,使得各茶区的制茶效率大大提高。
从技术上说,最初的木制揉茶机制作简单:四棱方形底座,其上支撑着一个两柱的架子,中间夹着一把木槌,造型类似于古代处决罪犯的铡刀;其下是一个圆柱形木桶,用来盛放茶叶。揉茶机的问世,结束了中国茶农千百年来用脚揉茶的历史,这些机械化尝试也为后来江南茶叶厂的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不同的饮茶文化
茶叶的机械化生产提高了制茶效率,从而降低了砖茶的生产成本,对于消费者而言确实是一件喜事,因为当砖茶成为一些人的生活必需品时,无论价格高低,他们都是买单者。在万里茶道几百年的发展中,随着砖茶的普及,高寒地区的居民早已离不开砖茶,甚至形成了以砖茶为核心各具特色的饮茶文化,最直接的体现就在于茶具的不同。 以居住于我国北部地区的蒙古族为例,他们的茶具主要包括搅茶臼、木槌、茶碗和高筒茶壶。搅茶臼和木槌为木制,常用来从茶砖上取茶末。茶碗多为木制,多用桦树根旋挖成碗形,再包镶以银片,也有纯银茶碗。高筒茶壶也叫东布壶,蒙古语称为“温都鲁”,意为“高的”,一般为桦木制成,亦有铜制,多用来盛奶茶和酒。东布壶的形制源于中亚的多穆壶,便于游牧携带,我国内蒙古和西藏地区一直沿用。如内蒙古博物院收藏有一件清代蒙古族如意形单柄红铜东布壶,为圆柱形,上窄下宽,錾如意莲,四黄铜箍。
除高筒茶壶外,我国的蒙古族还有其他铜制或铝制茶壶,其外表锃光发亮,结实耐用,造型各异,大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内蒙古博物院收藏有不少此类铜制茶具,可供一看。
与我国蒙古族的茶具一样,俄国茶具也以铜制为主,外形较大,多镀镍外壳,如阿色茶壶;即便有陶瓷制品,也镶金嵌银,装饰丰富。最有特色的是他们的茶炊,可直接置于炉灶上或下方能放置木炭以便燃火。在俄国,一只好的茶炊可以让家人共享愉快的饮茶时光,故有“千金不换”的美名,俄国人还素来有“无茶炊便不能算饮茶”的说法,可见他们对茶炊的重视。
俄国茶炊出現于18世纪,流行于19世纪,这与万里茶道的兴盛几乎“同频同轨”,这是因为万里茶道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俄国人能够喝得起中国茶。至19世纪中期,俄国茶炊基本定型为三种:茶壶型(也称咖啡壶型)茶炊、炉灶型茶炊和烧水型茶炊(只用来烧开水的茶炊)。其中,茶壶型茶炊的主要功能是煮茶,原理在于茶炊中部为空心直筒,用来盛放木炭,茶水环绕在直筒周围,得以加热或保温。炉灶型茶炊的内部除了竖直筒外,还被隔成几个小的部分,用途更加广泛,烧水、煮茶可同时进行,如同一个“微型厨房”。
在饮茶方面,蒙古国和俄罗斯等高寒地区居民所喝的茶并非中国人常见的茶水,而是以茶为主要配料的饮料,其中往往会添加牛奶、盐或蜂蜜等物;喝时,也与中国只喝茶水的习惯不同,他们通常是连茶带水一起喝,这也许是这些地区茶具或茶炊体积较大、功能复杂的原因之一。总之,诸如此类的种种差异孕育出的是不同的饮茶文化。
万里茶道所遗留的文物是静止的,但其背后的故事和文化是具有生命力的。几百年前,一群又一群中国商人牵着骆驼跋山涉水,冒着寒风,走过雪地,将一箱箱中国砖茶运往北方高寒地区。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高寒地区的人们才能喝上热乎的中国茶。贸易路途遥远而艰辛,支撑那些中国商人走下去的已不仅仅是商品利润,还有商人的信誉,以及对于祖国盛产茶叶和拥有几千年茶文化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