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当代家庭教育的利弊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q1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划生育国策的深入开展,我国城市家庭普遍进入独生子女的时代。四、二、一式的家庭组合模式(即四个老人加青年夫妻和一个孩子)使人们对子女的期望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高得多。为了望子成龙,人们可以不惜为子女投入高昂的教育经费,尽一切努力为他们创造最为优越的学习条件。然而却往往忽视甚至无视自身的家庭教育这一最为重要的环节。这种熟视无睹现象之普遍,直接影响到下一代健全人格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必须引起高度的认识和关注。
  一、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
  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有它自身的环境。孩子的成长也一样。当你的孩子一生下来就决定了他将在这种环境中渡过他最有意义的时段,不管他愿还是不愿都必须在这种环境中成长,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利。而选择的权利在父母。它可以有抛弃你的选择,也可以有古代孟母三迁的选择,当然一般在正常情况下,孩子出生时的家庭环境将伴随他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种环境在孩子身上留下的“烙印”将是十分深刻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在此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父母,教养中最重要的因素亦是父母,一个人一生最早受到的教育来自家庭、来自父母,因此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
  父母可以教孩子第一句谎言,也可以教他做一个诚实的人,父母可以教孩子做一个自私的人,也可以教他做一个善良无私的人,父母可以在孩子的心里播下暴力的种子,也可以在他心里撒上爱的种子。父母以人格育人格,品行不良的父母很容易培养出品行不良的孩子,心理扭曲的父母很容易使孩子失去辨别美与丑的能力,这就是为什么“问题少年”往往是“问题父母”的产物原因所在。教育理论家陈鹤琴先生曾尖锐地指出:孩子的知识丰富与否、思想之发展与否、良好习惯之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实应负完全的责任。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恐怕也是这个道理。
  在这里我们必须强调的是所谓“第一课堂”“第一任老师”中的“第一”其重要的不是“排序”而是“重要性”。
  二、家庭教育的现状分析
  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博士生导师王极盛教授曾在谈到隔代教育问题时,将我国当代家庭教育归结为四种类型:第一,过分关注型:孩子本来能自己做的家长呵护备至,代为其劳;第二,过分监督型:什么事情都要督促孩子,经常检查孩子的行为。为此在造成孩子的依赖性和惰性同时使孩子产生了对成人的不信任感;第三,严厉惩罚型:对孩子的批评多于鼓励,责罚多于奖励,这种教育方法因循了中国传统教育理念,与以罚代教,信奉棒头上出孝子同为一脉。第四,民主、温暖和理解型:此种类型比较科学合理,只是为数不多。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期望值过高,一心要将自己子女培养成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全才,于是强行主观地将孩子的节假日安排的满满的,学了这样,又忙于培训那样,马不停蹄地连轴转,在他们思想中奉行的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全然不顾孩子的实际和感受,最终往往事与愿违。这是在社会发展新形势下产生的一种新的不良家庭教育类型,不防称之谓拔苗助长型。笔者以为这与当今社会小康和社会激烈竞争不无关联。当代父母给子女的直接家庭教育方式,应该说大致不外乎上述5种。
  三、家庭教育是孩子成才的首要条件
  笔者作为一个幼教工作者,对此深有体会。在幼儿园,我们要求所有的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自己动手吃饭穿衣、收拾文具、整理书包,到象征性地要求小朋友们帮助参加集体劳动,目的是逐步培养他们独立的动手能力。可是一回家就反其道而行之,家长们几乎包办了孩子的所有事情。吃饭要喂,穿衣要帮,甚至刷牙也由父母动手代劳,如果家中遇有疼爱有加的祖辈呵护,那更是捧在手里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孩子活脱一个“衣来怕伸手,饭来懒张口”的皇帝老子、活祖宗。在这样一个家庭环境中,学校教育又岂能敌过。善于察颜观色的孩子,自然就会被惯养成挑食、任性、依赖、胆小、自私、注意力不集中等等让家长苦恼不堪、头痛不已的“独生子女综合症”。有些孩子在学校老师和同学面前表现为讲礼貌、懂道理、爱勤劳的好孩子,可是回到家里在父母或爷爷奶奶面前却截然变得任性、蛮不讲理、懒散起来,这种性格上的两面性,其实无不跟家庭的过分宠爱有关。笔者认为,对学校和社会教育而言,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一种催化剂,它可以使固有的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良的家庭教育则是社会正面教育的反动,对孩子心理素质健康发展具有极大的破坏力。
  四、家庭教育向何处去
  1、应注意为自己的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精神环境。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里安全和心里自由是促进创造性的两个重要条件,孩子只有在心里安全、自由、民主、活跃的家庭环境氛围中才能养成敢说、敢问、敢想、敢做的良好习性。
  2、应注意自己言行对孩子的影响。父母应以身作则,以表率的作用来赢得孩子的信服和威信,切忌武力压服。
  应及时抓住孩子不良思想苗头,以自己良好行为,身体力行,防微杜渐。
  3、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家长必须有正确的认识,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从小培养,多理解,宽容孩子的“错误”,支持孩子自己动手。在行动上要为孩子提供机会,大胆放手,让孩子做那些应该做且又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在方法上要因势利导,正面鼓励,让孩子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循序渐进地掌握独立完成的基本技能。
  4、再富也要苦苦孩子。社会的发展,家庭的富裕,从客观上给我们的孩子生活方式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是愿意让孩子做暖室里的花朵,还是做疾风中的小草。这是摆在我们家长面前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人的一生大致要喝两杯水,一杯是苦水,一杯是甜水,是让孩子们先喝苦水,还是让他们先喝甜水?是每位家长首先必须思考的问题。
  救救孩子!再富也要苦苦孩子。
  【作者单位:常州市钟楼区永红街道中心幼儿园 江苏】
其他文献
介绍了某一超高层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核心筒结构的模型振动台模拟试验,并在试验基础上进行了有限元动力分析,对超高层简体结构的动力特性作了研究.文章得出了结构的动力特性、
以长白山温带阔叶红松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采集土壤样品,综合研究老龄树及倒木对周边表层土壤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本研究样地条件下,不同树种周边的表层土壤性质存在显
一、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游戏在对小班幼儿进行环保教育时,我通过利用废旧物进行环境布置、收集废旧物用于游戏材料或用废旧物制作小手丁,收到不错的效果。如要求幼儿回家和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使小学科学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当前的科学教学不再是知识灌输的简单过程,探究性学习已成为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很多教师精心组织学生参
随着多媒体计算机性能的大幅度提高和视频技术的长足发展,数字视频技术在多媒体CAI课件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从制作多媒体CAI课件中视频素材的经验出发,探讨了一些在
幼儿美术教育是教育者遵循幼儿教育的总体要求,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美术欣赏和美术创造活动,感染幼儿并培养其审美能力和美术创造能力,最终促进其人格和谐发展的审美教育。  一、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我们知道,3-6岁的幼儿身体各方面的发展都还处于萌芽期,那么,这时候让他们来学什么呢?其实,幼儿教育是为幼儿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做好各种准备的教育,他的教育范畴包括身体、智力、情感、思维、语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就业。张家港这座美丽的城市,也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外来务工人员,他们是港城建设的主力军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