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ercs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发动机。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采用尝试性阅读,鼓励学生有所想、有所问,能质疑;探究性阅读,培养学生的求异性、变通性、发散性;赏析性阅读,培养学生的浓厚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 创新思维;尝试性阅读;探究性阅读;赏析性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3-0-01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决定于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教是为了不教”,而更高追求则是“教是为了创新、教是为了创造”。那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一、尝试性阅读,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1、自问自答,鼓励学法创新。在阅读中遇到的一些简单问题,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就可解决的,要鼓励学生运用教师教给的学法或自创学法,独立试读,自问自答。教师要给学生创设展示自学成果的机会。对于学生的创新性学法,教师应大加表扬,并倡导大家学习运用。这样,学生感受到自创学法的益处和乐趣,学习的积极性就会高,创新的兴趣就会浓。
  2、边学边想,鼓励质疑创新。学习中常有疑点和问题,才能常思索、常发现、常创新。在尝试性阅读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敢想敢问,对学生的质疑,教师要及时的表扬。
  二、探究性阅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独立思考,培养思维的求异性。创新思维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求异性,所以,要鼓励学生勇于标新立异,养成探求真知的習惯。为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营造出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师生共同商讨,各抒己见。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不盲从,不迷信。其次,教师要经常启发学生:“你能想出更美的词来描述吗?”“你能想出比老师更好的方法吗?”再次,教师要多采用“讨论式”的课堂教学,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课本、老师、同学的勇敢挑战者。
  2、换位思考,培养思维的变通性。同一个问题,可以变换不同角度、不同角色去思考,从而丰富思维方式。首先要训练学生变换角度思考问题,使思维灵活多变。如词语训练,可以用换词比较的方法;句子训练,可以用句式变换的方法;理解课文有时也要换个角度,如《做风车的故事》中,卡特对牛顿的态度,可启发学生从两个方面去认识:一方面,卡特凡是爱问为什么,说明他爱动脑筋,是对的;另一方面,卡特嘲笑牛顿,态度不友好,是错的。这样,对问题的认识就会更全面。其次,要训练学生变换角色思考问题,使思维准确丰富。可启发学生把自己假设成课文中的角色,也可以把课文中原来的角色互换,想一想结果会怎样,然后对照原文,在比较中求得认同,加深印象。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可这样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如果你是邱少云,在烈火烧身时,你会怎样做?而邱少云是怎样做的?”“如果邱少云和常人一样叫起来或跳起来,结果会怎样?”学生通过变换角色的思考,对邱少云严守纪律,为了革命的胜利,宁愿牺牲生命的高贵品质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3、多元思考,培养思维的发散性。发散思维能避免单一思维的局限,这就要求学生从多个不同侧面去思考,拓展思维的空间。从课文内容上说,一种情况,可以沿着文章的思路做顺向或逆向的思考。如学习《凡卡》一课,让学生说说,作者为什么用凡卡的梦做结尾?学生就会纷纷发言,有的说:“凡卡的信没写地址,没贴邮票,爷爷根本收不到,他只能在梦中和爷爷相聚。”等等。这是顺向而思。也可逆向而思,如这样问:“假如爷爷收到了信,结果会怎样?”学生也会踊跃发言,有的说:“爷爷收到凡卡的信后,从农村赶到城里,接回了凡卡,可这又能怎样呢?顶多是祖孙俩共同忍受饥饿和寒冷的煎熬。”等等。通过以上顺向和逆向的思维,让学生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凡卡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他不可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这是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悲剧。另一种情况,可以改变文章原来的思路做其他情况的思考。如学习《捞铁牛》,启发学生思考,“除了课文中写的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办法外,你还能想到其他别的办法吗?”这样一问,学生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一改过去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的举动,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课文的表达形式上说,也有多种导思法。以词语训练为例,可这样导思:“你认为用上这个词有什么好处?为什么?”让学生从正面体会用词的精妙。也可这样导思:“如果去掉这个词,句子的意思有什么变化,换成另一个词可以吗?”让学生从反面体会用词的准确。
  三、赏析性阅读,拓宽学生的创新领域
  1、精读深思,体味创新的的喜悦。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需求和愿望。成功是学生学习的最佳心理体验。在课内阅读中,要设计形式新颖、生动活泼的赏析性训练,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丰富对课文思想感情的体会,并在创新性实践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可采取以下几种形式:(1)赏析性理解:你认为课文中最精彩的是哪一段?为什么?(2)赏析性朗读:你能把你认为最喜欢的段落有感情的朗诵出来吗?(3)赏析性绘画:你愿意为课文配一幅优美的图画吗?(4)赏析性表演:你能根据课文内容自编一个小剧本表演吗?(5)赏析性作文:你能为课文续编一个故事吗?在赏析性阅读的训练中,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思维就活跃,并在创新活动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创新欲望也就更加强烈了。
  2、多读博思,养成创新的习惯。教材只是个例子,课堂训练也只是个途径,我们应把时代活水引入语文课堂教学和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大课堂,把语文教学和时代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因此,应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从大量的课外读物中汲取更丰富的营养,养成自觉创新的习惯。
  参考文献:
  《中国教育学刊》2014-9-15《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育手拉手论坛、学历教育大区、教育讨论区、小学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今的高中生不仅肩负着民族的希望,还对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培养高中生的能力和道德素养十分重要。目前,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强调的不再是考试成绩,而是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因为将道德素质教育渗透到生物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一方面能体现生物学科的性质;另一方面还能帮助学生学习生物,提高其道德修养。为了提高高中生物德育教育的教学效率,本文就怎样渗透该教育方式提出
【摘 要】 教师运用肢体语言能够实现英语课堂教学生动有效。“生动”是指课堂充满生机富有活力。“有效”是指教师的教学方式能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肢体语言:生动:有效  【中图分类号】G6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5-0-01  高中英语教学大纲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和交流工具,也是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条件。  英语已经成为了一门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明确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要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数学符号意识”与数学知识、数学技能不同,其内涵是在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过程中积淀形成的一种数学核心素养。数学符号能够精确地表达某种概念、方法、数量关系和逻辑关系,从而为数学交流和进一步学习数学提供了方便。  【关键词】“数学符号意识” 数学符号感知 数学符号推理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
【摘 要】手势不失为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研究表明,在地理教学中教师恰如其分地应用手势进行教学,不但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化抽象的地理知识为直观形象,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记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手势 地理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7-0125-01  一、肢体语言在地理课堂中的重要性  地理
【摘要】大学生是未来祖国的栋梁,是实现中国梦的骨干,是民族的希望和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保证。在当今价值观多样化的社会转型期,在大学生这个接受了良好教育的群体里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极其重要的。我们要帮助大学生明确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使他们能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出自身的力量。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践行  【中图分类号】G641
【摘要】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必修课程,对于作为培养中等技能型人才的职业高中来说则更应当重视和强化这方面的培养教育,使学生能够秉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团结协作、吃苦耐劳、肯于创新、肯于奉献的品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本文就主要对职业高中教学德育教育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职业高中 德育教育 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
【摘要】对于高职院校教学而言,实践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成为衔接教学和专业实践的根本方法。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广泛且深入,具备了良好的代表性。通过对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分析,将实践教学运用于工商管理当中,逐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 实践教学 困境 对策  【中图分类号】C93-4;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0-006
NS2仿真器在移动自组网仿真中已被广泛的应用,但单独使用NS2实现车载自组网仿真却不太适合.本文分析了NS2在车载自组网仿真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引入交通仿真器VanetMobiSim,并在NS2
水利施工技术与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密切相关,而且还会影响水利设施的使用寿命。对此,本文将对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并且提出具体的改进对策,以期保障水利工程项目
【摘要】音乐,可以陶冶情操、抒发人的情怀,犹如人一般“优雅”而“干练”,它既像滔滔不绝的瀑布,又像涓涓细流的小溪,听过它的美妙旋律都会有一种余音缭绕的感觉,音乐的起源要追溯到很久以前,而相对于从前,现代的音乐教育已经遍及于世界各地,并且深受大众喜爱,但是,中国高校的音乐教育相对其他国家来讲比较晚[1],当今时代的音乐教学还存留着一些问题,例如高校音乐教育主要将知识讲授给学生,但是会疏忽学生对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