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块地”改革背景下宅基地使用权继承的制度重构

来源 :河北法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estdanc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宅基地使用权能否继承的问题根源在于其作为生存保障工具的价值预设应否维持.在“征地制度”“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宅基地三权分置”的“三块地”改革背景下,宅基地成为集体建设用地范畴下的一种子类型,符合条件时可以与其他类型的集体建设用地相互转化,实现宅基地与其他类型集体建设用地的功能分工.因而宅基地使用权继承问题需要在集体建设用地这一更大的类型框架下进行制度重构.适格保有宅基地使用权的继承人有权单独继承宅基地使用权,反之则由集体经济组织收回.若宅基地上建有房屋,房地一体导致房屋的可继承性与宅基地使用权能否继承的不明确性之间产生冲突.继承人不适格保有宅基地使用权时,土地性质转化为有偿且有期限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继承人需要补缴出让金;继承人也可以选择将房屋有偿转让给适格获得宅基地的本集体成员或者将宅基地使用权退回集体经济组织,由集体赎买房屋或进行价值补偿.不应对宅基地使用权继承和遗赠进行区分对待,宅基地使用权共同继承中,依据继承人身份、与被继承人分户居住或同户居住等情形区分处理.
其他文献
在全国上下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共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委委托北京新四军研究会暨华中抗日战争历史研究会副秘书长张怀旗给笔者送来一本《火种——中共皖南特委图册》,读来倍感亲切,受益匪浅。  这部由中共屯溪区委组织编撰、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红色经典图册,系统、全面、忠实地记录了中共皖南特委的组织沿革、发展过程、地位作用,及其领导皖浙闽赣边区人民进行的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革命
期刊
县、乡、村是党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前沿阵地和神经末梢,也是党治国理政的薄弱环节和治理难点所在。县域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县域治理。抓好县域治理,要强化县一级党组织作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不仅是巩固党的执政之基的必由之路,也是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的必经之路。
王若飞在重庆中共南方局工作的两年里,通过自己的革命实践,培育、铸造了江泽民提出的红岩精神内涵的四个方面。广泛团结民主党派和进步人士,与国民党顽固派进行坚决斗争,同时,维护着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培育与铸造了红岩精神中的“崇高思想境界”。用“一切要为人民打算!”的光辉思想和革命实践,培育与铸造了红岩精神中的“坚定理想信念”。用艰苦朴素、克己奉公、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批评与自我批评,关心同志,不仅树立了共产党人崇高人格的典范,也培育与铸造了红岩精神中的“巨大人格力量”。面对险恶环境,与国民党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