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批判,并不代表反对;接受,并不意味赞同。难道离开了教室不再是教育吗?走出学校意味着危险吗?
教育要不要听学校的?难道教育只发生在教室?经历了十余年普通的教书生涯,于此我倍加困惑。或许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更痛苦,他说:“请你想想,时代在进步,五十年来,一切都变动了,学校还依然故我。这哪能培养出现代的人才?哪能适合时代的需要?!”
教育的新理念是“以人为本”,活生生的学生是教育的核心,但事实中很难找到他们应有的地位。这让人想起公元前四世纪希腊哲学家狄奥真尼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他打着灯笼在城里四处走动,不停张望,似乎丢了什么东西。当有人前来询问他要找什么东西时,他回答说:“在光天化日之下,即使打着灯笼我也找不到一个真正的人。”当人们纷纷指向自己时,他拿起一根树枝驱赶人群,并喊着:“我要找的是真正的人。”那么,在我们教育中要寻找的学生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的时代在飞速发展,我们也明白无视变化和前进的人会被时间淹没,但偏偏有很多人喜欢作狄奥真尼斯式的追问。换成我,就成了一个多余的简单记录者。
入行从教已有十五个年头,于是我从平常工作资料中筛选出自己认真想过和做过的十五个相应问题,所以就有了“十五堂”对外公开课的档案之说。但本册收集的东西更多的是近几年来的工作内容,以近两三年刊发在《温州日报》“今周教育”的“声音”专刊上的短文原稿为主。在设计每一堂课时以“声音”作为档案的导入内容,再一一激活前几年断断续续所写的一些资料,包括与之相关的课题、论文、案例和报告等,甚至包括某些可以说是带有个人乌托邦式情绪和梦想的随笔札记,再穿插一些平日里陆陆续续拍摄的图片,然后以非教室的立场把以上的草根记忆碎片做个粗糙的拼图,姑且命名为“教室之外的十五堂课”,献给刚刚走过的新课改十周年。
再一次触发汇编的原因是自己博客上的涂鸦之作《给今天下午温州市“市长专线”教育局长的一封信》造成的反响。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走出校园和走向社会的新理念要求我们的学生要更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春秋游、夏令营等。但目前“鸟笼”式的应试教育日趋严重,奠基性的生活世界却被人们熟视无睹。素有“敢为天下先”精神的温州人,在教室之外的教育却缺乏创意。诸多因素造成我们对于学生的外出活动没有达成共识,素质教育发生地更多的只在校园,未能放在更为广阔的社会大熔炉里锻造学生的人生底气。没想到博文的访客纷纷留言:“现在的学生学习压力太大了,不仅平时要学,连寒暑假也不放过,所以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实践能力都很弱。”“现在的父母基本上认为学生除了课业上的学习外,其他的都是‘不务正业’,学习不好的就是坏孩子,这是谁说的?是中国教育。”“我怀念六十年代的学校生活,每个学期都有两次到农村去劳动,真锻炼人;还有每周都有半天的劳动课,学校的实验室、图书室、厕所都由轮到劳动课的班级来承担;每周下午都有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课,如合唱队、文学创作、体育活动;那时的校园生活是热火朝天的,放学了都不愿回家,学习照样好,而且学生的独立能力都很强。”……
批判,并不代表反对;接受,并不意味赞同。难道离开了教室不再是教育吗?走出学校意味着危险吗?许多人认为教育等同学校,但我一直认为教育不止发生在学校,孩子们不是孤岛上的鲁滨逊,广阔的现实生活如同涓涓流水浸润着孩子们的教育人生;正如泰戈尔所说,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
编著一小册子,需要很长的时间。台湾林玉体在《西方教育思想史》序言中提到了罗马大诗人贺瑞斯(Horace)的话,一本作品“不过九年是无法问世的”。在我十五年的教学生涯中没有什么好东西可以问世,但我依然深深感谢与我共同生活过的人和事,是他们让我学会了生活和思考,也让我保持着把想说的话写下来的决心。太阳底下没有新的东西,而我只有新的期待,我期待自己打开一本书,期待着自己想过的和做过的能再次在某个场合相逢,也能再次受到自我教育,所以就有了这十五堂坐井观天式的对外公开课档案之说。
教育要不要听学校的?难道教育只发生在教室?经历了十余年普通的教书生涯,于此我倍加困惑。或许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更痛苦,他说:“请你想想,时代在进步,五十年来,一切都变动了,学校还依然故我。这哪能培养出现代的人才?哪能适合时代的需要?!”
教育的新理念是“以人为本”,活生生的学生是教育的核心,但事实中很难找到他们应有的地位。这让人想起公元前四世纪希腊哲学家狄奥真尼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他打着灯笼在城里四处走动,不停张望,似乎丢了什么东西。当有人前来询问他要找什么东西时,他回答说:“在光天化日之下,即使打着灯笼我也找不到一个真正的人。”当人们纷纷指向自己时,他拿起一根树枝驱赶人群,并喊着:“我要找的是真正的人。”那么,在我们教育中要寻找的学生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的时代在飞速发展,我们也明白无视变化和前进的人会被时间淹没,但偏偏有很多人喜欢作狄奥真尼斯式的追问。换成我,就成了一个多余的简单记录者。
入行从教已有十五个年头,于是我从平常工作资料中筛选出自己认真想过和做过的十五个相应问题,所以就有了“十五堂”对外公开课的档案之说。但本册收集的东西更多的是近几年来的工作内容,以近两三年刊发在《温州日报》“今周教育”的“声音”专刊上的短文原稿为主。在设计每一堂课时以“声音”作为档案的导入内容,再一一激活前几年断断续续所写的一些资料,包括与之相关的课题、论文、案例和报告等,甚至包括某些可以说是带有个人乌托邦式情绪和梦想的随笔札记,再穿插一些平日里陆陆续续拍摄的图片,然后以非教室的立场把以上的草根记忆碎片做个粗糙的拼图,姑且命名为“教室之外的十五堂课”,献给刚刚走过的新课改十周年。
再一次触发汇编的原因是自己博客上的涂鸦之作《给今天下午温州市“市长专线”教育局长的一封信》造成的反响。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走出校园和走向社会的新理念要求我们的学生要更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春秋游、夏令营等。但目前“鸟笼”式的应试教育日趋严重,奠基性的生活世界却被人们熟视无睹。素有“敢为天下先”精神的温州人,在教室之外的教育却缺乏创意。诸多因素造成我们对于学生的外出活动没有达成共识,素质教育发生地更多的只在校园,未能放在更为广阔的社会大熔炉里锻造学生的人生底气。没想到博文的访客纷纷留言:“现在的学生学习压力太大了,不仅平时要学,连寒暑假也不放过,所以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实践能力都很弱。”“现在的父母基本上认为学生除了课业上的学习外,其他的都是‘不务正业’,学习不好的就是坏孩子,这是谁说的?是中国教育。”“我怀念六十年代的学校生活,每个学期都有两次到农村去劳动,真锻炼人;还有每周都有半天的劳动课,学校的实验室、图书室、厕所都由轮到劳动课的班级来承担;每周下午都有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课,如合唱队、文学创作、体育活动;那时的校园生活是热火朝天的,放学了都不愿回家,学习照样好,而且学生的独立能力都很强。”……
批判,并不代表反对;接受,并不意味赞同。难道离开了教室不再是教育吗?走出学校意味着危险吗?许多人认为教育等同学校,但我一直认为教育不止发生在学校,孩子们不是孤岛上的鲁滨逊,广阔的现实生活如同涓涓流水浸润着孩子们的教育人生;正如泰戈尔所说,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
编著一小册子,需要很长的时间。台湾林玉体在《西方教育思想史》序言中提到了罗马大诗人贺瑞斯(Horace)的话,一本作品“不过九年是无法问世的”。在我十五年的教学生涯中没有什么好东西可以问世,但我依然深深感谢与我共同生活过的人和事,是他们让我学会了生活和思考,也让我保持着把想说的话写下来的决心。太阳底下没有新的东西,而我只有新的期待,我期待自己打开一本书,期待着自己想过的和做过的能再次在某个场合相逢,也能再次受到自我教育,所以就有了这十五堂坐井观天式的对外公开课档案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