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羽毛球专选课的调查研究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ff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羽毛球进入体育学院或师范类体育系专选课堂以后,就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目前许多高校已将羽毛球列为大学生体育的专选课程。本文通过对衡阳师范学院体育系羽毛球专选课程现状的调查,并对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客观的分析,提出了衡阳师范学院体育系羽毛球专选课程改革的建议,对促进高校羽毛球运动的建设,推动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和发展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为羽毛球专选课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衡阳师范学院体育系2007—2009级羽毛球专选班学生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2.问卷调查法
  对衡阳师范学院体育系羽毛球专选班学生共发问卷83份(2007级22人,2008级28人,2009级33人),问卷回收78份,回收率为93.98%,所有回收问卷全部有效,有效率为100%。
  3.数理统计分析法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衡阳师范学院体育系2007—2009级羽毛球专选班学生身体素质情况的调查分析
  羽毛球班的人数在逐年增加。由表1、表2得出:3个年级男生身高没有一个达到180cm,都在170cm左右,女生没有一个170的,与其它专选班相比,身高普遍偏低。四角跑、左右两侧跑、3分钟跳绳成绩不是很好,说明学生的速度、灵敏、协调能力等身体素质不是很好。铅球成绩也不是很好,说明学生的爆发力和手腕力量不是很好。通过12分钟跑可以看出学生的耐力有待加强。总体说明:体育系羽毛球专选班学生专选羽毛球之前的身体素质水平不是很好。
  (二)衡阳师范学院体育系羽毛球专选班学生选班前羽毛球基础水平的调查分析
  以前从没学过羽毛球的占59.16%,人数超过一半;1—2年(进大学才学羽毛球)的占33.33%;3—4年(高中时期就学习了羽毛球)占6.41%;学过5年的只占1.28%。由此可得,学校羽毛球专选班的学生很少从小就开始练习羽毛球,小部分是通过体育高考才学习羽毛球,大部分学生到了大学才接触羽毛球,甚至有一部分没有学过羽毛球,基础相当的薄弱。
  (三)影响衡阳师范学院羽毛球专选课开展的因素分析
  几乎全部的学生反映学校场馆设施的不足,场地不足是影响羽毛球专选的最大问题;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考试、竞赛制度不健全。没有比赛就没有竞争,没有竞争就没有学习与提高的动机与动力,而动机与动力也正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很多学生认为学校对羽毛球的重视程度不够,面对学生的热情,在教学方面仍依靠现有的场地和师资,安于现状,没有主动积极地去挖掘潜力、创造条件。教师很难照顾到每个学生;另外,羽毛球专选课时不够也是影响羽毛球专选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建议
  (一)提高学校领导对羽毛球运动的认识,加强对体育教育的经费投入,加强场馆建设、逐步增加场地数量、改善场地状况、营造学校羽毛球运动的良好氛围。
  (二)提高学校师资力量,增加专选课时。
  (三)学校应创造良好的羽毛球学习环境,加强羽毛球运动的组织工作,提高学生的基础水平,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成立羽毛球俱乐部、协会,加强高校间的相互交流,并能给予一些政策和技术指导,定期投入资金,积极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 曲宗湖,楊文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2] 雷刚,江新良,刘玉芳.湖南省高校建立羽毛球俱乐部的可行性及必要性研究[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04).
  [3] 郝军龙,贾文彤.高校羽毛球学期教学中的比赛3段论构想[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6).
其他文献
“五个统筹”以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为内容,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整体推进为目标,以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为途径,着眼于全面发展,囊括了当前改革
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广和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的体育教育理论也在向着“多层次、全方位、重实效”的方向发展,而“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的体育教学理念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体育教学方式。“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体育教学理念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有效的改变了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对初中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
在高校体育专业课教学与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掌握规范的技术动作和教会学生发现与纠正错误动作,是高校体育专业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散打实践课教学训练中,常可以观察到学生在掌握技术动作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错误的、甚至是孤僻的怪动作及习惯动作,这些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认真的分析问题去加与解决,对待每一动作都要精雕细琢,才能完善学生的技术动作,完成教学任务。同时,纠正错误动作也是教学中非常困难的一项工作,教师必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从2007年开始,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以体育为手段,促进青少年身体素质、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情趣的全面发展[1]。有的是各地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也有各类带有民族风味的游戏,更有现代化的趣味体育运动,这些都不同程度的推
一、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  体育课堂教学,长时间以来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内容;突出的是教师的作用,学生主体作用不明确。因此,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大多采用教师讲授为主,辅之以练习、复习的方法,学生学习积极性低下,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发挥。只注重对教法的研究而忽视了对学法的探讨,致使学法的目的、作用不明,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这些重教法轻学法的现象就显得过时
体育教学既有知识与能力的传播与培养,又有道德品质的教育与感化,这就要有情感的交流。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是一种精神状态;是艺术思想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互相作用,并不停地变化、运动的结果;是主体与客体、内与外、主观与客观相结台,感情与理性彼此互相渗透的产物。而体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载体,具有使学生身与心同时参与的独特优势,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当然具有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优
一、设计背景  跨越式跳高能发展学生的弹跳、协调、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积极进取的意志品质,是初中体育教材中一个主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但是由于场地器材及安全因素等原因,现在已经被很多体育老师忽略了。为了能让跨越式跳高在体育课堂上重放异彩,让学生体验由跳高运动所带来的无限乐趣,同时也为了体现合理、有效的组织,我尝试设计了这堂跨越式跳高课,希望能有所突破。  二、设计方法  (一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劳动的方式和强度都有了很大的变化,现代社会更要求人们以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去适应整个社会的发展,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体育教学,越来越表现出其不适性,因此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特点  首先,作为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本体感受为主要形式,以增进身体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程,高职体育课关注的不仅是通过体育教学增强学生的体质,而且还要
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一些误区进行了初步的阐述:一、体育课堂中的娱乐性掩盖了教学中体育动作的规范性;二、体育课中的以学生为主体变样为放羊式的无秩序教
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体育老师要有目的、有技巧、有针对性、科学的把补偿性体能素质运用到实际的技术技能教学中。笔者就以初中正面双手头上投掷实心球为例,把实心球的动作技能学习和相应的补偿性体能练习相结合的过程作简单设计分析。  案例一:在课堂准备活动中的设计:巧过“轰炸区”游戏。  方法:两组学生在相距15米的平行线两外侧站立,每人手上拿一只软排。游戏开始,另外两组学生从中间快速穿过再折回,拿软排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