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筑设计

来源 :中国电子商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o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了如何认识建筑系统,介绍了绿色生态建筑设计原则和实现策略,供大家参考。
  一、前言
  “工业革命以后,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人口爆炸、农田被吞噬、空气、水和土地资源日见退化,环境祸患正威胁人类。”“人类尚未揭开地球生态系统的谜底,生态危机却到了千钧一发的关头.用历史的眼光看,我们并不拥有自身所居住的世界,仅仅是从子孙处借得,暂为保管罢了.我们把怎样的城市和乡村交给他们?建筑师如何通过人居环境建设为人类的生存和繁衍作出自身的贡献?”这都是摆在建筑师面前的重大课题,在我国这一问题更加迫切。
  二、从生态学的角度认识建筑系统
  如果从生态学的角度理解建筑,生态学家不仅将建筑系统视为地球生态系统中各种不同的能量和物质材料的临时组织形式,而且需要确定建筑系统全寿命过程的各个环节中,与生态系统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包括组成建筑系统的各个建筑元素的安装和制造,还包括建筑系统的使用、建筑元素的弃置和重新利用等,因此,注重生态的建筑设计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第一,建筑的全寿命过程被看成是一种与能量和物质材料支配相关的过程。建筑师将地球上的能量和物质材料(生物和非生物组成部分)组装成临时的形式,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最后拆除。拆除之后的各种建筑元素要么重新在其他的建筑中利用;要么被自然生态环境所吸收。
  第二,是一种对建筑系统的预期性研究.建筑师应认识到建筑系统在全寿命过程中,会对地球资源和生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 建筑师必须全面考虑其中的各种不利影响,以消除和减少这些负面影响,以此作为建筑设计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绿色生态建筑设计原则
  3.1讲求节约能源
  绿色生态建筑,最重要的是要遵循节能原则,也就是节约能源、资源,无害化、无污染、可循环。建筑材料使用应尽可能利用可降解、可再生的资源,同时还要严格做到建材的无害化(无污染,无辐射)。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要求利用各种手段来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实现向自然索取与回报的平衡,构建一个和谐高效利用能源的生存环境。
  3.2讲究生态和谐
  建设绿色生态建筑,其次要做到生态和谐。也就是要注重研究建筑物旁边的植被、微生物、动物和人之间的关系,强调各种物体之间的共生共荣,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些都可以通过植被的多样性、自然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化学污染的降低来体现,这样就营造建筑旁边的环境质量。
  3.3设计科学。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应当是设计的根本原则。这是因为,人是社会的主体,追求高效节约决不能以降低生活质量、牺牲人的健康和舒适性为代价。在以往设计的一些太阳能建筑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服务于经济落后地区的,其室内热舒适度较低,没有认真做到合理设计和以人为本。随着人们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这种低标准的“绿色生态”建筑很难再有所发展,也必将被社会所淘汰。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讲,这与国家宏观要求也是相符的。
  3.4从实际出发,不照搬盲从
  绿色生态建筑应该着重强调的是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不能照搬盲从。我国的绿色生态住宅设计存在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很多设计者喜欢照搬西方的现成设计,认为西方的就是好的。殊不知,西方发达国家与我国的建筑模式很不相同。其次,绿色生态建筑设计也应该讲究地域性特点。建筑设计应充分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及其他地域条件,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被动式集热和制冷,从而减少因采光、通风、供暖、空调所导致的能耗和污染。
  3.5强调整体性设计
  建筑设计应强调“整体设计”思想,必须结合气候、文化、经济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整体设计,切勿盲目照搬所谓的先进生态技术,也不能仅仅着眼于一个局部而不顾整体。
  四、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实现策略
  下边着重对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实现进行分析,并给出其实现策略:
  4.1建筑内部环境设计的实现
  4.1.1能源系统设计的实现
  绿色生态建筑能源利用的实现,不但要对常规能源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更要注重绿色能源的利用,要将建筑节能放在首位。
  4.1.2声光环境系统设计的实现
  在绿色生态建筑平面设计时,针对光环境设计来看,提倡使用新能源提供的绿色照明,如利用太阳能发电,可解决部分日常照明。其次,室内应尽量采用自然光,鼓励使用节能灯具,节约能耗。另外,还要注意避免由附近建筑的玻璃折射以及其他的光污染。针对声环境设计来看,设计师应考虑将卧室设置在背向噪声源的方向,这样可降低噪音30dB;采用隔音窗也能显著阻隔室外噪音;在住区沿路适当栽植绿色植物,对降噪也有一定效果。
  4.1.3水热环境系统设计的实现
  绿色生态建筑的建设关键是节水,同时要考虑水质和水量两个问题。一般的,绿色生态建筑可采取的节水措施有:采用节水节能型供水设施;建立雨水收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就地将污水处理成中水(中水意为城市污水或生活用水经处理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景观用水要专门设计并将其纳人中水系统一并考虑。
  4.1.4智能系统设计的实现
  目前,大量电子通讯和自动化技术在建筑中得以运用,出现了智能化建筑,可以根据温度、湿度、风力的情况自动调节“智能壳体”的开闭和空调量,保证了智能化大楼中智能化生产和脑力劳动的高生产率。因此,绿色生态建筑的发展也需要推进智能化的发展,进行智能系统设计。
  4.2建筑外部环境设计的实现
  建筑外部结构设计主要体现在环境绿化上边。一方面,绿化可以有创造性思路,可以与当地自然环境、资源、社会、人文等背景相结合,创造性地保护和利用已有条件。例如从整体出发,通过借景、组景、分景、添景多种手法,使住区内外环境协调。另一方面应该注重建筑周围环境的绿化。应该尽量减少硬质铺地,扩大草坪面积,并尽可能多种植高大乔木。因为乔木的绿化效果要比同面积的草坪高几倍。目前,多数住宅小区常采用水泥砖铺地,这对小区环境很不利,应尽量采用具有渗透性的生态铺地,如格状铺地砖,方格中可以种草等。这样,通过两个方面的努力,建筑外部环境设计要求就得以实现。
  五、结束语
  生态建筑的理论与实践反映了建筑师应对环境问题的积极态度.丰富了现代建筑的设计理论,开拓出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可以预见.生态建筑将成为2l世纪建筑的主要发展方向。在中国.高速的城市化进程促使人们对身边的环境质量投入越来越多的关注,这将是未来建筑创作中无法回避的一个话题,建筑师应该顺应这一潮流 努力把当地条件与生态设计理论相结合融汇到建筑创作中,在实践中利用“后发优势”要学习国外的经验但不必因循发达国家以往的城市化轨迹.以适合自己国情的方式克服由环境危机带来的生存和发展危机,创造出真正能够维护自然环境的生态建筑。
  参考文献
  [1]夏云,夏葵,施燕生态与可持续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周曦,李堪东编著生态设计新论一A1生态设计的反思和再认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3]朱馥艺生态建筑的地域性与科学性[D]博士学位论文南京东南大学建筑系,2000.
  (作者单位: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
其他文献
引言:我国当前的高校管理与高校教育规律相违背,其采用的是行政化管理模式,这种模式造成高校发展严重受阻,给学术创新与人才培养带来了困难。因此,为了推进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恢复高校的自治性与学术权威的至上性,理应全面推动高校去行政化的实施。在本文中,笔者详细阐述了目前高校行政化的主要表现极其产生原因,并为高校区行政化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求能对高校去行政化科学、合理地实现有所帮助。  一、去行政化内涵  高
期刊
引言:在铁路控制系统中,要想获得完整准确的车站信号,就要根据铁路运行的实际需求,积极应用铁路微机联锁系统,保障铁路车站信号的准确性。从当前铁路信号控制系统的发展来看,微机联锁系统相比传统的继电电气控制系统,具有更高安全性、可靠性和综合性能。因此,我们要认识到铁路微机联锁系统的重要性,将微机联锁系统作为铁路信号的主要控制系统,并在铁路车站信号系统中积极应用微机联锁系统,保证铁路车站信号系统的工作效率
期刊
随着科技的进步,柴油机的开发焦点已由传统的优先考虑经济性、可靠性和耐久性逐步转为目前的优先考虑环保的要求,即以优先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为出发点去考虑采用何种技术,去评价其先进性。  优先考虑柴油机排放、噪声对环境的影响问题,与过去相比也有不同,就是在满足目前对排气污染物、颗粒排放及噪声的限制要求时,不再以牺牲经济性、动力性和比质量等为代价,而是在达到上述目标的同时使产品具有可竞争的商业价格
期刊
引言:在面临电厂建设全周期信息数字化的总趋势下,本文以三维工厂设计软件为核心,介绍在核电领域中项目管理和三维设计配合的应用。  一、前言  随着信息数字化的发展,搭建以计算机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三维设计平台进行统一设计和管理,已成为当今各大电力企业的主导发展方向。核电工厂在国内的数字工厂建设一直处于领先地,作为主要的核电设备供应商我们不仅需要满足不同项目在多种软件平台下数字工厂建设的各方面要求,同时还
期刊
引言:想要做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是一大关键。根据5水力学6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分析了多媒体课件在5水力学6课堂教学中产生的积极作用和不足,也分析了板书教学的优缺点,最终结合所分析的,提出了一种板书教学和多媒体课件有机结合的主体辅助式优化教学模式。  一、水力学教学的基本内容  当前水力学教学的教材大体是采用上世纪50年代原苏联洛强斯基的课程体系框架,虽然作了一小部分的修改,但学科的系统性、整体性、
期刊
引言:随着现代化电力设施的投入使用,违约用电呈现多样性、复杂性等特点,在用电检查工作中,加强反违约用电技术的应用,可确保供电安全。本文主要分析了用户违约用电抄见电量规律,提出了可用于反违约用电工作中的技术。  前言  违约用电行为的屡禁不止,是困扰电力工作人员和供电部门的难题,尤其是近年来现代化电力设施的投入使用,如变压器容量检测仪,违约用电行为逐渐多样化、复杂化,给用电方和供电方的合法权益造成了
期刊
引言:油田企业供配电系统的运行和管理工作十分复杂。对于供配电系统而言,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将直接关系着相关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供配电系统经济效益的实现,极为关键。本文针对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展开了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之上研究了低压电气供配电设备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希望能够引起关注与重视。  一、供配电气设备的系统运行管理防护  对于电气设备而言,使用环境对其安全防护有效性的影响是
期刊
引言:本文就从如何预防石油钻采机械设备故障、石油钻采机械设备管理措施、加强石油钻井机械设备保养维护的具体措施这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一、石油钻采机械设备故障的预防处理  我国现代石油企业中,石油机械故障的发生大部分都是由于机械之间的相互磨损造成的,这种磨损对于机械的损害是比较大的,所以要预防石油钻采机械设备故障比较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减少各个机械零部件的磨损。预防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合
期刊
引言:在我国电力企业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信息化在电力行业中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身处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新时期里,企业抄核收工作也必须积极做好调整,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提高公司领导领导意识,重视起抄核收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使其不断完善自我  并进一步提高抄核收工作质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抄核收更好的适应电力信息化发展要求,进而为广大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电力行业涉及面较广,它不仅与人民日常生活
期刊
引言:我国的经济在飞速发展,社会中的能源利用程度在不断提升,电能已经成为重点科研项目,这样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给电力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但是目前在用户安全用电方面存在着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要想将电力企业的发展之路继续拓宽,就必须有效做好用电监察工作。在电力企业的工作任务中,提升监察管理强度、保障用户安全用电的工作内容应该加大重视力度,对不同类型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研究探讨,找到解决措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