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利基础设施作为公共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发挥着基础性的保障作用。本文利用1997年-2013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系统考察了水利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影响渠道。为了检验因果效应,我们采用了GMM方法,并利用1990年-1992年最大单月降雨量作为水利基础设施的工具变量。
经验证据表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显著地提高经济增速。进一步的经验结果发现,与其他类型的基础设施不同,水利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在于水利基础设施可以降低洪涝灾害,提升劳动的产出弹性,从而带来经济增速的上升。
本文的研究丰富了公共财政支出的经济增长效应的文献,同时也提出了公共财政支出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种新的机制。
企业出口强度并非越高越好
江南大学商学院 岳文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韩剑
“异质性企业、出口强度与技术升级”
《世界经济》2017年第10期
本文在新新贸易理论框架下,通过引入连续的内生企业技术升级,构建了一个同时包含企业异质性、出口强度和技术升级的理论模型,刻画了出口强度影响企业技术升级的作用机理。利用中国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通过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本文还考察了出口強度对中国企业技术升级的影响。
结果发现,出口强度对中国企业技术升级的影响呈“倒U型”,且其对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技术升级的影响并不一样。
本文研究表明,企业的出口强度并不是越高越好,当企业的出口强度超过一定的临界值后,出口强度的进一步增加反而不利于企业的技术升级。
中国未来在印度洋深入布局的政策启示
南开大学 李家胜
“印度洋相遇——印度应对中国进入印度洋的行为逻辑”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7年第9期
本文对于中国未来在印度洋深入布局有六点政策启示。第一,要加强中印两国之间的增信释疑工作。在处理对印关系上,中国在采取搁置争议、管控分歧的同时又夯实基础、深化合作的策略,坦诚相见以避免分歧的扩大化,增强两国的信任基础,在发起相关国际合作之前或可争取将印度纳入参与的发起方之一,以回应印度提出的所谓扩大在国际社会讨论的规模与深度。第二,要顾及印度在印度洋地区的战略特性。中国需要寻求在印度洋地区与印度合作的空间,既在印度洋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又是一个合作的、和平的、负责任的大国。第三,采取循序渐进的策略进入印度洋,从低敏感性议题的领域进入印度洋,同时对于西方国家炮制的“珍珠链”战略或其他宣扬“中国威胁论”的提法予以坚决抵制。第四,要加强同印度媒体与智库的交流。印度媒体善于引导社会舆论,而印度智库对官方认知也会产生较大影响,自下而上的方式或可成为进一步密切中印关系的突破口,扩大两国民间和官方的媒体与智库的交流,从主流战略认知的角度达成共识,往往有利于推动两国的相互理解和深入合作。第五,要特别关注印度对有关中国议题的再塑造,深入研究印度对相关议题再塑造的主体与机制,争取对这种再塑造机制产生积极影响。第六,与印度洋周边国家发展紧密关系,培养合作基础。
经验证据表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显著地提高经济增速。进一步的经验结果发现,与其他类型的基础设施不同,水利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在于水利基础设施可以降低洪涝灾害,提升劳动的产出弹性,从而带来经济增速的上升。
本文的研究丰富了公共财政支出的经济增长效应的文献,同时也提出了公共财政支出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种新的机制。
焦点
企业出口强度并非越高越好
江南大学商学院 岳文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韩剑
“异质性企业、出口强度与技术升级”
《世界经济》2017年第10期
本文在新新贸易理论框架下,通过引入连续的内生企业技术升级,构建了一个同时包含企业异质性、出口强度和技术升级的理论模型,刻画了出口强度影响企业技术升级的作用机理。利用中国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通过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本文还考察了出口強度对中国企业技术升级的影响。
结果发现,出口强度对中国企业技术升级的影响呈“倒U型”,且其对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技术升级的影响并不一样。
本文研究表明,企业的出口强度并不是越高越好,当企业的出口强度超过一定的临界值后,出口强度的进一步增加反而不利于企业的技术升级。
观点
中国未来在印度洋深入布局的政策启示
南开大学 李家胜
“印度洋相遇——印度应对中国进入印度洋的行为逻辑”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7年第9期
本文对于中国未来在印度洋深入布局有六点政策启示。第一,要加强中印两国之间的增信释疑工作。在处理对印关系上,中国在采取搁置争议、管控分歧的同时又夯实基础、深化合作的策略,坦诚相见以避免分歧的扩大化,增强两国的信任基础,在发起相关国际合作之前或可争取将印度纳入参与的发起方之一,以回应印度提出的所谓扩大在国际社会讨论的规模与深度。第二,要顾及印度在印度洋地区的战略特性。中国需要寻求在印度洋地区与印度合作的空间,既在印度洋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又是一个合作的、和平的、负责任的大国。第三,采取循序渐进的策略进入印度洋,从低敏感性议题的领域进入印度洋,同时对于西方国家炮制的“珍珠链”战略或其他宣扬“中国威胁论”的提法予以坚决抵制。第四,要加强同印度媒体与智库的交流。印度媒体善于引导社会舆论,而印度智库对官方认知也会产生较大影响,自下而上的方式或可成为进一步密切中印关系的突破口,扩大两国民间和官方的媒体与智库的交流,从主流战略认知的角度达成共识,往往有利于推动两国的相互理解和深入合作。第五,要特别关注印度对有关中国议题的再塑造,深入研究印度对相关议题再塑造的主体与机制,争取对这种再塑造机制产生积极影响。第六,与印度洋周边国家发展紧密关系,培养合作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