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农民融资难仍然是制约着农村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本文以此背景为切入点,并根据茶产业资金流在茶叶生产周期中的流向,总结出茶叶生产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而为征信平台提出符合实际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CDS合约;资产证券化;供应链金融
一、引言
自2004年起,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3年发布农村金融相关政策,并在2016年首次提出引导互联网金融、移动金融在农村规范发展,标志着政府对发展农村金融的高度重视以及对农村互联网金融模式的认可。
中国社科院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中国农村,有56.8%的农户表示资金很紧张,而认为农村贷款不便利的农户高达69.6%。茶叶种植在前期购买茶苗,肥料,雇佣采茶工人等方面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但却只有在最终售卖茶叶时资金才能得到回笼,资金回笼周期长。茶农作为社会中底层的劳动人民,收入低下,自有资金不足,在茶叶种植中资金压力大,融资需求迫切。而我国薄弱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并不能满足茶农的融资需求,银行融资手续繁琐,周期漫长;民间借贷利率高昂,安全性差。融资方式单一、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使得急需融资的茶农痛苦不堪,无法摆脱贫穷的现状。
二、风险描述
1.系统性风险
茶业的系统性风险主要表现在:自然风险、茶叶生产化经营中的商业风险(经营风险,如:销售能力,成本控制)、茶叶生产化经营中的财务风险(如:资不抵债)。而在整个国家经济形式方面,茶叶供应链的系统性风险则是消费者饮茶偏好是否改变(如自从不能“三公”消费后,茶叶消费量明显下滑)、国家政策导向等。
与金融市场相似,系统性风险是一个行业所固有的不能够被完全规避的风险,平台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因系统性风险引起的损失。如:由于天气等不可抗因素,茶农不能够生产足量的合格茶叶,这必然会阻断茶农的资金流,影响其还款能力,这时平台可以通过和保险公司签订的CDS合约为茶农提供资金流的全额补偿。
2.非系统性风险
这部分风险则是与行业无关而仅仅差异性的存在各个茶农之间和平台规避风险的能力,因此,该类风险可以被适当的分化甚至部分规避。如:茶农个人信誉风险、平台风险管理较弱等。
三、风控方式
1.贷前风控
供应链金融本身就有降低风险的特性,它使得机构在对融资者进行风险评估时,不再孤立的对单个融资者进行资质审核,而是以供应链金融真实交易为基础,强调授信还款的自偿性。因此平台进行风险控制时,分别站在平台端和供应链端进行双端风险控制。
(1)供应链端:控制茶农、供应链、担保协议中的风险
①茶农基本信息审核:茶农身份证明、茶农年收入、茶农当期可自由支配现金流、茶农经营茶叶品种的市场欢迎度、茶叶供给市场竞争情况、茶农生产成本与定价,并通过担保人评价和线下的走访考察对其资质进一步审核。②供应链审核:茶农的融资资金是否能够和销售金额实现收支平衡,茶农是否和下游茶企有稳定的合作关系,供应链上下端合作是否忠诚。③签订担保协议:引入当地茶农大户作为担保人在坏账后进行催收或赔付。
(2)平台端:从资金封闭性,准备金设立,银行监管资金流向,CDS合约四个方面控制风险
①平台控制资金封闭:平台根据融资的具体理由及要求直接进行农资、农药的购买或土地的租赁,确保茶农的融资确实用于茶叶的生产。②平台提取坏账准备金:坏账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在贷款余额中按照一定比例提前预留,用以日后贷款者不能按时还款,冲抵这部分坏账的资金。因此,平台可以模仿商业银行的做法,设置专门的用于弥补坏账损失的账户,以保证平台正常运营。(平台向外贷出的不能够收回的钱称为坏账,而平台并不知晓哪些钱会成为坏账,因此为了保证自身资金的流动性,需要预提相应准备金以备坏账损失。)③银行监管资金流向:平台中的任何资金都托管于银行,银行负责监管资金的流入流出。④采用CDS合约(信用违约互换):当茶农遭遇自然灾害或者其他不可抗拒因素导致其缺失还款能力时,平台可以购买CDS合同。假设茶农甲向平台乙申请贷款,并且通过了审核。乙在放贷的同时一定会担心该笔贷款是否会成为坏账,因此,乙可以和保险提供者丙签订CDS合同,根据合同乙定期向丙支付一定的费用,一旦贷款出现坏账,丙无条件支付乙所有的贷款损失额。(根据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2016年11月1日公告,该协会金融衍生品专业委员会10月31日审议通过14家机构备案成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CRM)核心交易商。同时10家机构开展了15笔信用违约互换交易,名义本金总计3亿元,CDS合同模式正在中国快速发展。)具体流程如下:
2.贷后风控
经过平台审核的信用优质的茶农跑路的可能性极小,出现坏账有两类可能原因,一是因为自然等不可抗因素当季茶叶产量减少,影响茶农收益(上文中我们采用CDS合约进行合理控制);二是茶叶不能得到有效地售卖,使得茶农没有足够的现金流还款,从而出现坏账。针对此类风险,平台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进行分散化:
(1)帮助茶农售卖茶叶
平台通过“茶直通”板块直接对接下游茶企,帮助茶农扩大茶叶销售渠道的同时增加茶农的售卖收益,大大提高茶农的还款能力。我们可以通过经营杠杆系数来分析平台此类做法的必要性,分析如下:
公式中Q为某一时点茶农的销售量,TVC代表茶农总变动成本,FC代表茶农固定成本,S代表茶农总的销售额。DOL存在盈亏临界点,在盈亏平衡点右侧,DOL随销售额的增加呈现反向变动,因此,在固定成本FC不变的情况下,茶农的销售额越大,经营杠杆系数(DOL)越小,茶农经营风险越低,从而在某种程度上降低平台贷款风险。所以,平台应当充分利用平台电商特性,帮助茶农拓展销售渠道,增加茶农销售额,从而使得茶农利润以经营杠杆系数增加。
(2)贷款资产证券化:
平台拥有了一定的茶农信用数据并且能够合理的帮助茶农拓宽销售渠道之后,可以将贷款进行证券化处理,从而保证平台资金的流动性,并进行风险的转移。具体操作如下:
平台可以对其持有的贷款进行梳理,按照相同方法对贷款进行评估,将可证券化的贷款筛选出来汇集成资产池。然后将贷款资产进行基础组合卖给SPV,从而进行风险的隔离。对平台而言,平台可以提前拿到贷款,保证运营的流动性,并且可以和金融机构签订CDS合约,锁定风险。对SPV而言,该机构可以将资产进行证券化处理,出售给投资者。SPV享受未来贷款的利息现金流,并且有对投资者还本付息的义务。
如图所示,通过该资金流模式,即使平台没有任何资金也可以保证供应链资金的流动性,并且通过理财产品融资、資产证券化处理和签订CDS合同,平台还可以通过资金的流转获取收益。因此该风险控制模式有以下几个优点:①给上游供应链充分资金进行生产扩大化。②平台帮助茶农售卖产品拓宽销售途径。③平台通过理财产品和售卖贷款所有权进行双重融资,并只需定期支付CDS合约费用即可零资产、零风险获益。
参考文献:
[1]邵腾伟,吕秀梅.服务现代农业的金融工具选择及组合[J/OL].财会月刊,2017,(17):86-94(2017-06-03).
[2]李惠青,汪涛.互联网金融下小微企业供应链融资影响因子研究[J].现代商业,2017,(04):72-74.
[3]娄飞鹏.互联网金融环境下的供应链金融发展--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视角[J].西南金融,2017,(01):10-13+20.
[4]王建文,刘伟.论我国互联网金融供应链的违法性风险及其规制[J].海南金融,2016,(02):67-72.
[5]崔馨月,周子元.互联网金融时代下的B2B供应链金融模式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6,(01):160-161.
[6]颜浩龙,王琳.互联网金融视域下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研究[J].财务与金融,2015,(03):78-82+95.
[7]赵燕.互联网金融冲击下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现状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4,(11):127-129.
关键词:CDS合约;资产证券化;供应链金融
一、引言
自2004年起,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3年发布农村金融相关政策,并在2016年首次提出引导互联网金融、移动金融在农村规范发展,标志着政府对发展农村金融的高度重视以及对农村互联网金融模式的认可。
中国社科院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中国农村,有56.8%的农户表示资金很紧张,而认为农村贷款不便利的农户高达69.6%。茶叶种植在前期购买茶苗,肥料,雇佣采茶工人等方面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但却只有在最终售卖茶叶时资金才能得到回笼,资金回笼周期长。茶农作为社会中底层的劳动人民,收入低下,自有资金不足,在茶叶种植中资金压力大,融资需求迫切。而我国薄弱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并不能满足茶农的融资需求,银行融资手续繁琐,周期漫长;民间借贷利率高昂,安全性差。融资方式单一、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使得急需融资的茶农痛苦不堪,无法摆脱贫穷的现状。
二、风险描述
1.系统性风险
茶业的系统性风险主要表现在:自然风险、茶叶生产化经营中的商业风险(经营风险,如:销售能力,成本控制)、茶叶生产化经营中的财务风险(如:资不抵债)。而在整个国家经济形式方面,茶叶供应链的系统性风险则是消费者饮茶偏好是否改变(如自从不能“三公”消费后,茶叶消费量明显下滑)、国家政策导向等。
与金融市场相似,系统性风险是一个行业所固有的不能够被完全规避的风险,平台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因系统性风险引起的损失。如:由于天气等不可抗因素,茶农不能够生产足量的合格茶叶,这必然会阻断茶农的资金流,影响其还款能力,这时平台可以通过和保险公司签订的CDS合约为茶农提供资金流的全额补偿。
2.非系统性风险
这部分风险则是与行业无关而仅仅差异性的存在各个茶农之间和平台规避风险的能力,因此,该类风险可以被适当的分化甚至部分规避。如:茶农个人信誉风险、平台风险管理较弱等。
三、风控方式
1.贷前风控
供应链金融本身就有降低风险的特性,它使得机构在对融资者进行风险评估时,不再孤立的对单个融资者进行资质审核,而是以供应链金融真实交易为基础,强调授信还款的自偿性。因此平台进行风险控制时,分别站在平台端和供应链端进行双端风险控制。
(1)供应链端:控制茶农、供应链、担保协议中的风险
①茶农基本信息审核:茶农身份证明、茶农年收入、茶农当期可自由支配现金流、茶农经营茶叶品种的市场欢迎度、茶叶供给市场竞争情况、茶农生产成本与定价,并通过担保人评价和线下的走访考察对其资质进一步审核。②供应链审核:茶农的融资资金是否能够和销售金额实现收支平衡,茶农是否和下游茶企有稳定的合作关系,供应链上下端合作是否忠诚。③签订担保协议:引入当地茶农大户作为担保人在坏账后进行催收或赔付。
(2)平台端:从资金封闭性,准备金设立,银行监管资金流向,CDS合约四个方面控制风险
①平台控制资金封闭:平台根据融资的具体理由及要求直接进行农资、农药的购买或土地的租赁,确保茶农的融资确实用于茶叶的生产。②平台提取坏账准备金:坏账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在贷款余额中按照一定比例提前预留,用以日后贷款者不能按时还款,冲抵这部分坏账的资金。因此,平台可以模仿商业银行的做法,设置专门的用于弥补坏账损失的账户,以保证平台正常运营。(平台向外贷出的不能够收回的钱称为坏账,而平台并不知晓哪些钱会成为坏账,因此为了保证自身资金的流动性,需要预提相应准备金以备坏账损失。)③银行监管资金流向:平台中的任何资金都托管于银行,银行负责监管资金的流入流出。④采用CDS合约(信用违约互换):当茶农遭遇自然灾害或者其他不可抗拒因素导致其缺失还款能力时,平台可以购买CDS合同。假设茶农甲向平台乙申请贷款,并且通过了审核。乙在放贷的同时一定会担心该笔贷款是否会成为坏账,因此,乙可以和保险提供者丙签订CDS合同,根据合同乙定期向丙支付一定的费用,一旦贷款出现坏账,丙无条件支付乙所有的贷款损失额。(根据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2016年11月1日公告,该协会金融衍生品专业委员会10月31日审议通过14家机构备案成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CRM)核心交易商。同时10家机构开展了15笔信用违约互换交易,名义本金总计3亿元,CDS合同模式正在中国快速发展。)具体流程如下:
2.贷后风控
经过平台审核的信用优质的茶农跑路的可能性极小,出现坏账有两类可能原因,一是因为自然等不可抗因素当季茶叶产量减少,影响茶农收益(上文中我们采用CDS合约进行合理控制);二是茶叶不能得到有效地售卖,使得茶农没有足够的现金流还款,从而出现坏账。针对此类风险,平台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进行分散化:
(1)帮助茶农售卖茶叶
平台通过“茶直通”板块直接对接下游茶企,帮助茶农扩大茶叶销售渠道的同时增加茶农的售卖收益,大大提高茶农的还款能力。我们可以通过经营杠杆系数来分析平台此类做法的必要性,分析如下:
公式中Q为某一时点茶农的销售量,TVC代表茶农总变动成本,FC代表茶农固定成本,S代表茶农总的销售额。DOL存在盈亏临界点,在盈亏平衡点右侧,DOL随销售额的增加呈现反向变动,因此,在固定成本FC不变的情况下,茶农的销售额越大,经营杠杆系数(DOL)越小,茶农经营风险越低,从而在某种程度上降低平台贷款风险。所以,平台应当充分利用平台电商特性,帮助茶农拓展销售渠道,增加茶农销售额,从而使得茶农利润以经营杠杆系数增加。
(2)贷款资产证券化:
平台拥有了一定的茶农信用数据并且能够合理的帮助茶农拓宽销售渠道之后,可以将贷款进行证券化处理,从而保证平台资金的流动性,并进行风险的转移。具体操作如下:
平台可以对其持有的贷款进行梳理,按照相同方法对贷款进行评估,将可证券化的贷款筛选出来汇集成资产池。然后将贷款资产进行基础组合卖给SPV,从而进行风险的隔离。对平台而言,平台可以提前拿到贷款,保证运营的流动性,并且可以和金融机构签订CDS合约,锁定风险。对SPV而言,该机构可以将资产进行证券化处理,出售给投资者。SPV享受未来贷款的利息现金流,并且有对投资者还本付息的义务。
如图所示,通过该资金流模式,即使平台没有任何资金也可以保证供应链资金的流动性,并且通过理财产品融资、資产证券化处理和签订CDS合同,平台还可以通过资金的流转获取收益。因此该风险控制模式有以下几个优点:①给上游供应链充分资金进行生产扩大化。②平台帮助茶农售卖产品拓宽销售途径。③平台通过理财产品和售卖贷款所有权进行双重融资,并只需定期支付CDS合约费用即可零资产、零风险获益。
参考文献:
[1]邵腾伟,吕秀梅.服务现代农业的金融工具选择及组合[J/OL].财会月刊,2017,(17):86-94(2017-06-03).
[2]李惠青,汪涛.互联网金融下小微企业供应链融资影响因子研究[J].现代商业,2017,(04):72-74.
[3]娄飞鹏.互联网金融环境下的供应链金融发展--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视角[J].西南金融,2017,(01):10-13+20.
[4]王建文,刘伟.论我国互联网金融供应链的违法性风险及其规制[J].海南金融,2016,(02):67-72.
[5]崔馨月,周子元.互联网金融时代下的B2B供应链金融模式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6,(01):160-161.
[6]颜浩龙,王琳.互联网金融视域下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研究[J].财务与金融,2015,(03):78-82+95.
[7]赵燕.互联网金融冲击下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现状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4,(11):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