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创伤性颈髓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的危险因素,以及相关评分系统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年龄≥18岁创伤性颈髓损伤患者189
【机 构】
: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郑州院区河南省骨科医院重症医学科; 河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基金项目】
:
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2013zy0201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创伤性颈髓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的危险因素,以及相关评分系统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年龄≥18岁创伤性颈髓损伤患者189例,根据是否行气管切开术分为气管切开组(86例)和非气管切开组(103例),对气管切开术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美国脊柱损伤委员会(ASIA)运动和感觉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对需行气管切开术的预测价值。结果 (1)气管切开组与非气管切开组在长期吸烟史、慢性肺病史、脊髓损伤平面及程度、气管插管、肺部感染以及ASIA运动和感觉、APACHEⅡ、ISS、CPIS评分方面,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且长期吸烟史、慢性肺病史、脊髓损伤程度重和平面高、气管插管、肺部感染为需行气管切开术的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P<0.01);(2)长期吸烟史、慢性肺病史、脊髓损伤程度越重和平面越高,气管切开时间越早(P<0.01);合并肺部感染气管切开时间要晚于无肺部感染患者(P<0.01);(3)ROC曲线绘制发现,ASIA运动评分系统预测需气管切开,AUC面积最大(0.995),敏感性最高(0.988),特异性较高(0.961)。结论创伤性颈髓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存在着其特有的危险因素,合理分析和有效预测,可减少不合理和延迟气管切开,防治肺部感染发生。
其他文献
总结了43例颈脊髓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护理要点。主要包括合并高位截瘫行气管切开术的禁忌症、心理护理、呼吸道护理等。认为做好术前病情评估,术后有计划
目的:探讨小儿手术麻醉中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择期手术的患儿98例,按就诊顺序号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儿选用的麻醉药物是氯胺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 ,探讨夏季中国东部长江流域严重洪涝灾害发生时的天气气候异常特征。分析表明 :东亚夏季风环流偏弱是夏季长江流域发生严重暴雨洪涝灾害的气候特征
目的:探讨健肝乐颗粒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抗结核药物所引发的肝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在使用抗结核药物的同时加用健肝乐颗粒,对照
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计算机应用教育也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完善。通过实施转变教育思想,树立先进的教学观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增强教师专业素养,创新课程教
目的:进一步研究和探讨针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所提出的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实际预防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12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实施不同临床护理干预措施的临
微课应用于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能有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整合微课资源、完善课程设计、强化教学评估和反馈,充分发挥微课的优势
在总结中国国旱涝等重大气候灾害的种类、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形成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东亚气候系统对东亚地区水分循环和中国旱涝等重大气候灾害发生的影响;并且,从东亚气候
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也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生理学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结合相关的临床内容,采用与临床病例相结合的模式有针对性地讲解生理学中的难点
利用 1 980~ 1 994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 ,以及我国 336个测站 1 95 6~ 1 994年月降水量资料 ,通过诊断分析和数值实验 ,研究了夏季高原上热力异常与华北汛期降水的关系。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