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金融业的快速发展,金融统计制度不断完善,各类金融统计报表在2009年人民银行金融统计数据集中系统应用以后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修改或新增加了各类专项统计制度达20余项,有效地为经济金融的发展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持。
一、当前金融统计工作面临的新情况
一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金融全球化的深入,国内金融体系也不断地变革、发展,新型金融机构不断涌现,金融创新不断深化,金融统计的工作环境、调查对象和统计需求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对统计工作的时效性、真实性和全面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同其他地区一样,邵阳市近两年来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投资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冒出,金融机构的业务品种不断增多,中间业务、票据业务、理财业务等新兴业务得到强化,这些机构和业务是金融统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是近两年来央行金融统计工作不断强化“视野广、反应快、数据真、判断准”的特点,加大对金融统计制度的改善力度,大力推进金融统计法制化、标准化、全覆盖,试图以金融统计法规为保障,以金融统计标准化为手段,以金融概览为基础架构,建立“全面、统一、协调、敏锐”的金融统计体系,刻画金融业“全息图”,准确、及时反映金融业总量、结构、风险情况,但受法律法规不明确、协调机制不健全、部门利益有冲突等因素的制约,进展不大,效果不明显,要形成理想中的金融统计体系仍然任重道远。
三是受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的影响,金融机构对金融统计的认识和管理有弱化趋向。基层金融机构普遍注重经营效益、注重具体业务管理,再加上实行扁平化管理后,人员少,任务重,因而对统计工作的管理不重视,随意性比较大,县级以下分支机构普遍没有明确统计工作责任人。
四是由于金融竞争日益激烈,金融部门对基层员工的考核细、全、严,各项业务分任务,收入与任务挂钩。受利益驱动,为完成任务,一些基层金融机构和个人违规做帐、违规调帐、违规统计的情况时有发生,造成部分金融统计数据水分较重。
二、基层金融统计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金融统计面窄,不能完整反映金融整体运行情况。
目前的金融统计范围仅限于银行业金融机构,而非全社会金融统计,单一的银行统计指标较多,缺乏完整的金融指标体系及与整体经济运行相联系、相融合的综合性、联动性指标。邵阳尽管属欠发达地区,金融业相对落后,但除存款类金融机构外,还存在许多其他金融机构,如小额贷款公司、投资担保公司、典当公司等,还有大量的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这些机构应归属于金融机构范畴。虽然今年总行注意到了快速发展起来的小额贷款公司并为此制定了有针对性的统计制度,以规范其数据采集工作,但其它金融性公司的金融统计制度的建立仍然缺失,对其数据采集無法进行。
第二,金融统计指标设置不完善,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金融机构自身风险。
基层金融统计报表的重点是对存贷款等常规业务进行统计与分析,缺乏比较全面反映基层商业银行资金上存情况的指标,以金融机构经营效益为中心的相应统计指标设计有待进一步完善。现行金融统计制度中,不重视金融系统的经营风险统计,多侧重于金融机构存贷款的信贷收支统计,而忽略了金融系统整体经营风险的风险类指标设置。虽然中国金融业分业监管,但整个金融体系的运行风险是分业监管机构所不能体现的,现行的人民银行制定的金融统计制度对此类指标并没有设置。
第三,金融统计与金融会计信息处理不匹配,易造成专项统计制度执行误差。
金融统计报表以会计报表为基础,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决定了金融统计数据的准确度。虽然现行金融统计制度统一规定了统计指标与会计指标的对应关系,但从实际执行的情况来看,这种对应关系仅体现在部分统计指标中,还有部分统计指标,尤其是专项统计制度中的很多指标无法直接由会计指标对应而来,需要统计人员人工填写,易形成误差。以邵阳为例,这些专项统计制度数据收集的误差主要体现在:
1、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人民银行制定的涉农贷款统计制度目的明确,对地方指导作用也很大,但在指标设置上很多金融机构反应过于细化,导致会计系统无法直接取到相应指标数据。如邵阳市农发行反应,其贷款分为政策性贷款、准政策性贷、商业性贷款等,这些绝大部分属于涉农贷款,但农发行的报表综合查询系统的涉农贷款中只分为短期和中长期,不能按照人民银行统计制度规定的细化分类报送的涉农贷款报表,在其系统中又不能直接采集,所以多数指标只能由信贷人员凭借主观判断,进行手工加减取数,这无疑对数据质量造成影响。农村信用社反应,对“农户”区分过于复杂,实际操作起来非常困难。按照人行统计制度规定,对“农户”的定义指长期(一年以上)居住在乡镇(不包括城关镇)行政管理区域内的住户,还包括长期居住在城关镇所辖行政村范围内的住户和户口不在本地而在本地居住一年以上的住户,国有农场的职工和农村个体工商户。位于乡镇(不包括城关镇)行政管理区域内和在城关镇所辖行政村范围内的国有经济的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的集体户;有本地户口,但举家外出谋生一年以上的住户,无论是否保留承包耕地均不属于农户。按照规定,在对农村个人发放贷款时,不但要考虑其户口问题,还要考虑其经常(一年以上)居住地问题,对于现在外出务工人员较多,流动又比较频繁的农村地区按照此定义区分确实非常复杂,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金融机构往往仅根据其户口区分,造成了报表数据收集失真。
2、境内大中小企业贷款专项统计制度:国有商业银行的数据采集手段相对先进,数据精准,但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系统数据质量仍有待提高。如农信社近几年完善信贷制度和信贷管理系统后,贷款的发放程序是先评级授信,后发放贷款。由于以前发放的老贷款都没有进行评级授信,如果只填授信后发放的贷款,数据很小,不能真实反映对大中小企业的贷款发放情况,所以农信社只得将以前发放的老贷款,进行人工分类,手工填报,这样直接影响了数据质量。
三、几点建议
(一) 切实加强对统计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稳定统计队伍,提高人员素质。各金融机构必须加大对统计人员培训力度,努力提高统计人员综合素质。要有针对性地加强统计人员微机操作、政策理论、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培训,使之具备较强的数据分析和综合判断能力,增强做好统计工作的责任心,由业务操作型向业务管理型转变。对于统计人员的合理流动,要建立规范的业务交接制度,确保业务不间断。同时要加强对统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做好统计工作的重大意义,树立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良好工作责任心,树立优良的统计队伍形象。
(二)央行应扩充金融统计信息处理范围,保证指标体系的全面完整,尤其是针对基层央行的数据收集,应尽量保证覆盖面广,数据收集量的丰富。根据人民银行宏观调控职责要求,金融统计职能范围应延伸到保险、证券、外资机构、基金组织等在内的广义金融机构,设置的统计指标、收集的数据源、信息源应随之调整扩大到整个金融领域。同时,作为国家宏观经济的调控部门,人民银行还应该关注主要金融指标的变动与经济运行的关系,并建立起与国民经济统计相一致的金融指标体系。综合、全面地反映经济金融运行态势,使金融数据拥有更明确的经济可视性含义,以便更好地适应监管职能分离后,基层央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的需求。
(三)制定会计数据与统计数据的转换规范,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度。要针对现行统计指标,根据各金融机构的业务需求,要求其制定详细的会计科目对统计指标的转换对应关系表,对数据来源、统计口径、处理方式、分析方法做出规范性要求,并由人民银行总行审核认定,作为以后会计数据对统计指标转换的规范性要求,并根据每年的会计准则的变动和统计指标的变化及时增减或修改,形成连续的制度规范。这样做一方面减少了金融机构报送统计数据的随意性,增强了数据收集的真实性;另一方面增强了金融统计执法检查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近年来,专项统计制度不断增加,该项制度规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金融机构报送专项统计报表的困难。并且该项举措也可解决统计数据集中后基层央行统计执法检查困难的问题,基层央行在进行金融统计执法检查过程中,根据该项规范,可以更明确地对金融机构数据报送的真实性进行核查。
一、当前金融统计工作面临的新情况
一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金融全球化的深入,国内金融体系也不断地变革、发展,新型金融机构不断涌现,金融创新不断深化,金融统计的工作环境、调查对象和统计需求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对统计工作的时效性、真实性和全面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同其他地区一样,邵阳市近两年来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投资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冒出,金融机构的业务品种不断增多,中间业务、票据业务、理财业务等新兴业务得到强化,这些机构和业务是金融统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是近两年来央行金融统计工作不断强化“视野广、反应快、数据真、判断准”的特点,加大对金融统计制度的改善力度,大力推进金融统计法制化、标准化、全覆盖,试图以金融统计法规为保障,以金融统计标准化为手段,以金融概览为基础架构,建立“全面、统一、协调、敏锐”的金融统计体系,刻画金融业“全息图”,准确、及时反映金融业总量、结构、风险情况,但受法律法规不明确、协调机制不健全、部门利益有冲突等因素的制约,进展不大,效果不明显,要形成理想中的金融统计体系仍然任重道远。
三是受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的影响,金融机构对金融统计的认识和管理有弱化趋向。基层金融机构普遍注重经营效益、注重具体业务管理,再加上实行扁平化管理后,人员少,任务重,因而对统计工作的管理不重视,随意性比较大,县级以下分支机构普遍没有明确统计工作责任人。
四是由于金融竞争日益激烈,金融部门对基层员工的考核细、全、严,各项业务分任务,收入与任务挂钩。受利益驱动,为完成任务,一些基层金融机构和个人违规做帐、违规调帐、违规统计的情况时有发生,造成部分金融统计数据水分较重。
二、基层金融统计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金融统计面窄,不能完整反映金融整体运行情况。
目前的金融统计范围仅限于银行业金融机构,而非全社会金融统计,单一的银行统计指标较多,缺乏完整的金融指标体系及与整体经济运行相联系、相融合的综合性、联动性指标。邵阳尽管属欠发达地区,金融业相对落后,但除存款类金融机构外,还存在许多其他金融机构,如小额贷款公司、投资担保公司、典当公司等,还有大量的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这些机构应归属于金融机构范畴。虽然今年总行注意到了快速发展起来的小额贷款公司并为此制定了有针对性的统计制度,以规范其数据采集工作,但其它金融性公司的金融统计制度的建立仍然缺失,对其数据采集無法进行。
第二,金融统计指标设置不完善,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金融机构自身风险。
基层金融统计报表的重点是对存贷款等常规业务进行统计与分析,缺乏比较全面反映基层商业银行资金上存情况的指标,以金融机构经营效益为中心的相应统计指标设计有待进一步完善。现行金融统计制度中,不重视金融系统的经营风险统计,多侧重于金融机构存贷款的信贷收支统计,而忽略了金融系统整体经营风险的风险类指标设置。虽然中国金融业分业监管,但整个金融体系的运行风险是分业监管机构所不能体现的,现行的人民银行制定的金融统计制度对此类指标并没有设置。
第三,金融统计与金融会计信息处理不匹配,易造成专项统计制度执行误差。
金融统计报表以会计报表为基础,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决定了金融统计数据的准确度。虽然现行金融统计制度统一规定了统计指标与会计指标的对应关系,但从实际执行的情况来看,这种对应关系仅体现在部分统计指标中,还有部分统计指标,尤其是专项统计制度中的很多指标无法直接由会计指标对应而来,需要统计人员人工填写,易形成误差。以邵阳为例,这些专项统计制度数据收集的误差主要体现在:
1、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人民银行制定的涉农贷款统计制度目的明确,对地方指导作用也很大,但在指标设置上很多金融机构反应过于细化,导致会计系统无法直接取到相应指标数据。如邵阳市农发行反应,其贷款分为政策性贷款、准政策性贷、商业性贷款等,这些绝大部分属于涉农贷款,但农发行的报表综合查询系统的涉农贷款中只分为短期和中长期,不能按照人民银行统计制度规定的细化分类报送的涉农贷款报表,在其系统中又不能直接采集,所以多数指标只能由信贷人员凭借主观判断,进行手工加减取数,这无疑对数据质量造成影响。农村信用社反应,对“农户”区分过于复杂,实际操作起来非常困难。按照人行统计制度规定,对“农户”的定义指长期(一年以上)居住在乡镇(不包括城关镇)行政管理区域内的住户,还包括长期居住在城关镇所辖行政村范围内的住户和户口不在本地而在本地居住一年以上的住户,国有农场的职工和农村个体工商户。位于乡镇(不包括城关镇)行政管理区域内和在城关镇所辖行政村范围内的国有经济的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的集体户;有本地户口,但举家外出谋生一年以上的住户,无论是否保留承包耕地均不属于农户。按照规定,在对农村个人发放贷款时,不但要考虑其户口问题,还要考虑其经常(一年以上)居住地问题,对于现在外出务工人员较多,流动又比较频繁的农村地区按照此定义区分确实非常复杂,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金融机构往往仅根据其户口区分,造成了报表数据收集失真。
2、境内大中小企业贷款专项统计制度:国有商业银行的数据采集手段相对先进,数据精准,但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系统数据质量仍有待提高。如农信社近几年完善信贷制度和信贷管理系统后,贷款的发放程序是先评级授信,后发放贷款。由于以前发放的老贷款都没有进行评级授信,如果只填授信后发放的贷款,数据很小,不能真实反映对大中小企业的贷款发放情况,所以农信社只得将以前发放的老贷款,进行人工分类,手工填报,这样直接影响了数据质量。
三、几点建议
(一) 切实加强对统计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稳定统计队伍,提高人员素质。各金融机构必须加大对统计人员培训力度,努力提高统计人员综合素质。要有针对性地加强统计人员微机操作、政策理论、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培训,使之具备较强的数据分析和综合判断能力,增强做好统计工作的责任心,由业务操作型向业务管理型转变。对于统计人员的合理流动,要建立规范的业务交接制度,确保业务不间断。同时要加强对统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做好统计工作的重大意义,树立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良好工作责任心,树立优良的统计队伍形象。
(二)央行应扩充金融统计信息处理范围,保证指标体系的全面完整,尤其是针对基层央行的数据收集,应尽量保证覆盖面广,数据收集量的丰富。根据人民银行宏观调控职责要求,金融统计职能范围应延伸到保险、证券、外资机构、基金组织等在内的广义金融机构,设置的统计指标、收集的数据源、信息源应随之调整扩大到整个金融领域。同时,作为国家宏观经济的调控部门,人民银行还应该关注主要金融指标的变动与经济运行的关系,并建立起与国民经济统计相一致的金融指标体系。综合、全面地反映经济金融运行态势,使金融数据拥有更明确的经济可视性含义,以便更好地适应监管职能分离后,基层央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的需求。
(三)制定会计数据与统计数据的转换规范,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度。要针对现行统计指标,根据各金融机构的业务需求,要求其制定详细的会计科目对统计指标的转换对应关系表,对数据来源、统计口径、处理方式、分析方法做出规范性要求,并由人民银行总行审核认定,作为以后会计数据对统计指标转换的规范性要求,并根据每年的会计准则的变动和统计指标的变化及时增减或修改,形成连续的制度规范。这样做一方面减少了金融机构报送统计数据的随意性,增强了数据收集的真实性;另一方面增强了金融统计执法检查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近年来,专项统计制度不断增加,该项制度规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金融机构报送专项统计报表的困难。并且该项举措也可解决统计数据集中后基层央行统计执法检查困难的问题,基层央行在进行金融统计执法检查过程中,根据该项规范,可以更明确地对金融机构数据报送的真实性进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