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育学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因此数学课堂要大力提倡“有效教学”,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在新课程理念的大环境下,应该说教学的有效性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还有也同样值得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的,应大力提倡练习作业的有效性,即:有效练习。
设计有效练习,这个离不开教师的智慧。个体的时间和精力毕竟很有限,这就需要我们发挥整个教研组和备课组的集体力量。平时加强备课组的学习和研讨,有计划地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练习应该本着“授人于渔”而非“鱼”的原则,在适量的前提下,着重于质的提升,能保证学生在做完练习之后,有所领悟,能举一反三。
一、充分利用教材例习题,挖掘潜在价值
虽说在新课程标准下,教材只是提供了基本的教学素材,并非教学内容的全部。但事实上课本的例习题是中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知识的主要载体,只有吃透课本上的例习题,才能有利于全面、系统地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熟练数学基本方法,以不变应万变。个人认为教师对例习题潜在价值的挖掘是利于设计练习有效性的。因而在设计练习时,我们有必要引导学生多方多角度审视这些例习题,从中进一步清晰基础知识,重温思维过程,巩固各类解法,感悟数学思想。
如:举出几个现实生活中与不等式有关的例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5第75页习题3.1A组第一题)。
教师就可以在练习中加以揭示:a,b,m都是正数,且a 如:解完问题“△ABC一边的两个端点是B(0,6),C(0,-6),另两边所在的直线的斜率之积为 ,求顶点A的轨迹。(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第二册(上)P108习题1)”后,可引导学生对照做练习:△ABC两顶点A,B的坐标分别为(-6,0)(6,0),边AC,BC所在直线的斜率之积为- ,求顶点C的轨迹方程。
将两个问题叙述方式一般化,可得如下椭圆和双曲线的统一定义(一般称为第三定义):平面内到两定点A1(a,0),A2(-a,0)的连线的斜率的乘积等常数的点的轨迹是椭圆或双曲线这一定义。在设计练习时,若能将彼此有联系的不同题目放在一起比较分析,则可以使学生对数学有更加整体的认识,有助于其完善认知结构。
课本题往往是高考命题的母题,近几年高考数学的命题风格不再刻意追求解题技巧,而是注重通性、通法,多数试题与课本的例习题相近或其引申推广。
如:(2006年北京高考题)已知 是R上的减函数,那么 的取值范围是( )
解析:由题意可知,当 时,分段的两个函数都是减函数,由于f(x)在R上是减函数,所以在x=1时,(3a-1)×1+4a≥loga1,即
由(1)(2)可得选项C正确。
很多实际问题都要用分段函数来表示,教材必修1中 1.2.2节“函数的表示法”的4个例题中有2个问题是用分段函数来表示的,所以分段函数理应成为高考考查的热点。
上题的创新点是在分段函数的单调性上设问,分段函数分界点处的单调性是一个关键,如果不能深刻理解函数,则易错选B。
教材中就利用探究,刻画了函数在分界点处的单调性,如:
画出反比列函数 的图象。
(1)这个函数的定义域I是什么?
(2)它在定义域I上的单调性是怎样的?证明你的结论。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1第30页探究)
我们知道函数 在区间(-∞,0)和(0,+∞)内都是单调递减的。但不能说函数 在定义域 内是单调递减函数。利用这个“考点”恰在函数的分界点处考函数的单调性。
所以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本题的解答也说明了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回归课本。
二、分层布置练习,保证练习的有效性
练习设计如果千篇一律,没有针对性,就谈不上有效了。一个班级学生个体不同,对练习的接受程度肯定不同。因此教师首先应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根据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更加冒尖,加强练习的难度;促进中间生争先;帮助后进生提高。根据新课程理念,设计必做题和选做题。分层次布置,提高批阅质量,并做好对学生的跟踪与分析,把学生从过重的作业负担中解放出来。作业环节做到“四精五必”。“四精”即精选、精编、精批、精讲;“五必”即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具体要求:批改及时,指导到位,辅导得力。
“有效练习”是新课标所倡导的有效性中的一小部分,但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入探讨和研究,作为一线教师更应该结合实际,多学习多研究,寻求策略使“有效练习”能真正驻于我们师生之中,使教学真正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中去。
参考文献:
[1]王德昌.挖掘教材例习题潜在价值的六个着力点.中学数学.2007,8
[2]王广余.回归课本.温故知新.中学数学.2007,10,
[3]陈东升.解题应充分发掘隐含条件.中学数学研究.2006,12
[4]毛仕理.课本题就是高考命题的母题.上海中学数学.2007,6
[5]唐净芳.课本在教学中的作用浅谈.上海中学数学.2007,9
设计有效练习,这个离不开教师的智慧。个体的时间和精力毕竟很有限,这就需要我们发挥整个教研组和备课组的集体力量。平时加强备课组的学习和研讨,有计划地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练习应该本着“授人于渔”而非“鱼”的原则,在适量的前提下,着重于质的提升,能保证学生在做完练习之后,有所领悟,能举一反三。
一、充分利用教材例习题,挖掘潜在价值
虽说在新课程标准下,教材只是提供了基本的教学素材,并非教学内容的全部。但事实上课本的例习题是中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知识的主要载体,只有吃透课本上的例习题,才能有利于全面、系统地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熟练数学基本方法,以不变应万变。个人认为教师对例习题潜在价值的挖掘是利于设计练习有效性的。因而在设计练习时,我们有必要引导学生多方多角度审视这些例习题,从中进一步清晰基础知识,重温思维过程,巩固各类解法,感悟数学思想。
如:举出几个现实生活中与不等式有关的例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5第75页习题3.1A组第一题)。
教师就可以在练习中加以揭示:a,b,m都是正数,且a 如:解完问题“△ABC一边的两个端点是B(0,6),C(0,-6),另两边所在的直线的斜率之积为 ,求顶点A的轨迹。(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第二册(上)P108习题1)”后,可引导学生对照做练习:△ABC两顶点A,B的坐标分别为(-6,0)(6,0),边AC,BC所在直线的斜率之积为- ,求顶点C的轨迹方程。
将两个问题叙述方式一般化,可得如下椭圆和双曲线的统一定义(一般称为第三定义):平面内到两定点A1(a,0),A2(-a,0)的连线的斜率的乘积等常数的点的轨迹是椭圆或双曲线这一定义。在设计练习时,若能将彼此有联系的不同题目放在一起比较分析,则可以使学生对数学有更加整体的认识,有助于其完善认知结构。
课本题往往是高考命题的母题,近几年高考数学的命题风格不再刻意追求解题技巧,而是注重通性、通法,多数试题与课本的例习题相近或其引申推广。
如:(2006年北京高考题)已知 是R上的减函数,那么 的取值范围是( )
解析:由题意可知,当 时,分段的两个函数都是减函数,由于f(x)在R上是减函数,所以在x=1时,(3a-1)×1+4a≥loga1,即
由(1)(2)可得选项C正确。
很多实际问题都要用分段函数来表示,教材必修1中 1.2.2节“函数的表示法”的4个例题中有2个问题是用分段函数来表示的,所以分段函数理应成为高考考查的热点。
上题的创新点是在分段函数的单调性上设问,分段函数分界点处的单调性是一个关键,如果不能深刻理解函数,则易错选B。
教材中就利用探究,刻画了函数在分界点处的单调性,如:
画出反比列函数 的图象。
(1)这个函数的定义域I是什么?
(2)它在定义域I上的单调性是怎样的?证明你的结论。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1第30页探究)
我们知道函数 在区间(-∞,0)和(0,+∞)内都是单调递减的。但不能说函数 在定义域 内是单调递减函数。利用这个“考点”恰在函数的分界点处考函数的单调性。
所以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本题的解答也说明了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回归课本。
二、分层布置练习,保证练习的有效性
练习设计如果千篇一律,没有针对性,就谈不上有效了。一个班级学生个体不同,对练习的接受程度肯定不同。因此教师首先应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根据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更加冒尖,加强练习的难度;促进中间生争先;帮助后进生提高。根据新课程理念,设计必做题和选做题。分层次布置,提高批阅质量,并做好对学生的跟踪与分析,把学生从过重的作业负担中解放出来。作业环节做到“四精五必”。“四精”即精选、精编、精批、精讲;“五必”即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具体要求:批改及时,指导到位,辅导得力。
“有效练习”是新课标所倡导的有效性中的一小部分,但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入探讨和研究,作为一线教师更应该结合实际,多学习多研究,寻求策略使“有效练习”能真正驻于我们师生之中,使教学真正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中去。
参考文献:
[1]王德昌.挖掘教材例习题潜在价值的六个着力点.中学数学.2007,8
[2]王广余.回归课本.温故知新.中学数学.2007,10,
[3]陈东升.解题应充分发掘隐含条件.中学数学研究.2006,12
[4]毛仕理.课本题就是高考命题的母题.上海中学数学.2007,6
[5]唐净芳.课本在教学中的作用浅谈.上海中学数学.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