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学界对历史人物曾国藩颇有争议。他既是血腥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刽子手,是晚清重臣。但是他同时驾驭部下有术,教育子女有方,更兼军事成就辉煌与文学成就杰出。特别是在他位极人臣、手握重兵,已经可以与清廷分庭抗礼甚至完全有可能取而代之的时候,却毅然决然功成身退,坚决拒绝他的部下拥立他称帝,避免了造成当时社会一场更大的灾难,可谓非常明智之举。
关键词:曾国藩;晚清重臣;历史人物
中图分类号:K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0)-03-0151-03
曾国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汉族,湖南湘乡人,一个顶尖级的历史人物,被学界誉为晚清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湘军缔造者与统帅,散文“湘乡派”创立者。他因组织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成功而起家,之后位极人臣,可与大清王朝分庭抗礼,其弟曾国荃等甚至欲拥立他称帝。其祖辈都以务农为主,父亲曾麟书也只是一秀才[1],他是怎么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的呢?他的发迹史,肯定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
一、曾国藩:一个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长期以来,曾国藩总是和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反动统治阶级的走狗相联系。章太炎把他称为“民贼”,范文澜称之为“汉奸、刽子手、卖国贼”,这当然有失公允。那么,曾国藩到底是应该戴着这几顶帽子还是我国近代化先驱,在改革、开放三十余年后,我们应该用辩证法的态度,与时俱进,对曾国藩重新进行评价。他身上,既有如前所说的不光彩的一面,又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我们不可以将他绝对化,而应当实事求是地进行具体的分析,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为现实服务。
二、发展之机、成功之本:曾国蕃和他的湘军
曾国藩的发迹史说明,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善于抓住机会。
咸丰二年(1852),曾国藩因母丧在家。这时候太平天国革命势力蓬勃发展。清军早已腐朽不堪一击,只好频频颁发命令要求各地组织武装来遏制太平军。这就为曾国藩提供了一个名正言顺的发展武装的机会。咸丰三年(1853),他奉旨在其家乡湖南湘乡一带,依靠亲朋、同学、老乡等关系拉起了湘军,后来成为中国南方唯一能与太平军作战的主力部队,它就是曾国藩的本钱。曾国藩就是凭借它血腥镇压太平军有功而被封为一等侯,成为有清以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来竟任两江总督、体仁阁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直隶总督等,官居一品。
三、恩威兼施:驾驭部下有术
曾国藩明白,仅有一支湘军,也只是乌合之众,成不了什么气候。他曾说过:“唯用人之难,听言亦殊不易,全赖见多识广,熟思审处,方寸中有一定之权衡。”他认为,要想让部下为自己卖命,必须对他们驾驭有术,第一条就是施与恩惠,让他们自觉地把长官的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其施恩术主要是通过下面两法:一、推功揽罪法。就是将功劳记在部下头上,有问题自己承担责任,往往在涉及到利害关系时能够使部下避害获利。这是非常难得的极端举动,唯其如此,它更具有震撼人心的感化作用。二、不罚示恩法。我国的各级官吏一般都具有对于下级的惩罚权。但是,曾国藩常常放弃这种惩罚权来示恩。这就能够使他与部下关系良好。曾国藩知道,施恩须巧妙,做到投桃报李。想成大事,必须要在下属心中建立良好的形象,树立有力的权威。只有这样部下才会愿意为你卖命。施恩亦须施威,主要通过有过必罚、严厉督责等方式,使部下产生畏惧心理。曾国藩是驾驭悍将的高手。他曾经说过:“用人之智去其诈,用人之勇去其怒。”有一次,悍将刘传铭和陈国瑞发生争斗。怎么处理可真让曾国藩犯了难:不处理呢,于事不公,双方都不能平心静气,今后还会闹内讧;处理吧,前者原先是自己的得意门生李鸿章的下属,不但有勇有谋,更有洋枪洋炮,自己今后还要倚重他。他的万全之策就是对刘传铭进行一番严厉的斥责,嘴上说得凶狠,但对其过失并不追究,使他心生畏惧。这一招果然管用,后来刘传铭果然服服帖帖就是证明。对陈国瑞呢,曾国藩先以凛然正气打掉他的嚣张气焰,历数他的劣迹暴行,使他知道自己的严重过错。当他灰心丧气,准备打退堂鼓的时候,曾国藩话锋一转,又表扬了他打仗勇敢,不好色,不贪财等优点,告诉他是一个大有前途的将才,切不可莽撞而自毁前程,鼓励他振作起来。接着又坐到他面前,象与儿子谈心一般教导他,并和他约法三章:不私斗,不扰民,不违令。说得他口服心服,唯唯而退。但他恶习难改,一回营又不理睬曾国藩的命令。曾国藩一看软的一手无效,马上就来硬的一手:请来圣旨,撤销他的职务,剥去黄马褂,责令戴罪立功,并明确告诉他今后的惩罚将更厉害。陈国瑞在此高压下只有低头认罪。曾国藩就是这样软硬兼施,恩威并用,宽严相济,双管齐下,让部下人尽其才,为他所用。
四、文武兼备:文学成就斐然与成功镇压太平军
作为一个历史人物,曾国藩虽然不象曹操那样是一个“乱世之奸雄”,但确实是一个“治世之能臣”。其文武兼备,连与他关系非常密切的晚清名臣李鸿章、左宗棠等都尊称他为“老师”:从咸丰三年(1853)组建湘军到同治三年(1864)湘军攻克天京仅仅用了十一年。他镇压太平军极为残酷,人称“曾剃头”。湘军将帅之廉勇,纪律之严明,作战能够不断取胜,威震天下。后此,战乱各省纷纷赴湘招募兵勇,“天下无湘不成军”。如果不是曾国藩回湘乡组织湘军拼死抵抗、最终扑灭太平军,不是他开启引进西方“坚船利炮”的洋务运动,根本不可能出现所谓的“同治中兴”,清王朝很可能早已寿终正寝了;他学术造诣很深,文学成就斐然,一生著述颇丰,尤以《家书》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其文章最突出的艺术特点是说理细致,周到严密。他是继承桐城派方苞、姚鼐而自成风格,创立晚清古文“湘乡派”,清末及民初的梁启超、谭嗣同、严复、林纾等都受他的影响。他的著作,如《读书录》、《日记》、《奏议》、《家书》、《家调》,全部收录入《曾文正公全集》,于光绪五年(1879),由李翰章、李鸿章编校刻印问世。他还著有《为学之道》、《五箴》,影响也比较大。
五、治家有术、教子有方:曾国藩及其《家书》与治家经验
古人提倡“齐家治国平天下”。曾国藩也堪称这方面的楷模。他家教严格、治家有术,教子有方。他和欧阳夫人生有三子,长子曾纪第,早殇;次子曾纪泽,51岁逝世;三子曾纪鸿,33岁英年早逝。他亲自培养的两个儿子曾纪鸿、曾纪泽都非常成功:纪鸿是著名数学家,在古算领域颇有成就;纪泽是著名外交家,曾出任驻英、法大使,在驻俄大使任上,收回了伊犁和南疆诸要塞。诸位朋友可以通过曾国藩的两封家书《字谕纪鸿儿》和《字谕纪泽儿》管中窥豹[2]。著名史学家钟书河说过,曾国藩教子成功是一个无法抹杀也无须抹杀的事实。曾国藩在齐家教子方面的经验,他认为主要是注意以下十事:一、勤理家事,严明家规。二、尽孝悌,除骄逸。三、以习劳苦为第一要义。四、持家之道,不可有余财。五、联姻不必定富室名门。六、家事忌奢华,尚俭。七、治家要诀:书、疏、猪、考、宝、早、扫。八、亲戚交往宜重情轻物。九、不可厌倦家常琐事。十、择良师以求教。他曾经说过:“家中要得兴旺,全靠出贤弟子”,“子弟之贤否,六分本于天生,四分由于家教”。因此,曾国藩五兄弟绵延至今已达八代,很少有当官的,其大有成就者大约有240多位。这些,都是可资学习和借鉴的。[3]
六、明智抉择:功成身退、坚拒称帝
曾国藩功成身退,坚决拒绝称帝,确实给曾国藩加分不少。因为当时的清政权已经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朝不虑夕、行将就木了,曾国藩自己私下也曾预言清廷不足五十年了。而这时的曾国藩,已经在官场混迹数十年,有着极其丰富的政治、军事等方面的经验,而且位极人臣,手握重兵。自视甚高的他,竟然先后四次坚决拒绝拥立他称帝的劝告。在许多人眼里,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他一定不肯称帝,那当然有他的考虑。问题不是他愿不愿意,在我国封建时代,叫化子也想当皇帝,比如朱元璋,何况曾国藩呢?问题是他能不能当皇帝。
1872年曾国藩在两江总督衙门内病逝。有关他欲称帝自立的传闻本来就是他一生最怕的隐痛。这就是被史界津津乐道的“金陵之隐”,是他的“一生之忌”。他本是受肃顺利的信任而得到重用的。后来“祺祥政变”中,肃顺等顾命八大臣为西太后所诛杀,曾国藩不但未受到牵连,反而受到重用,授予“节制四省军政大权”。西太后对朝野的议论以她的原则“此人要用,但严加防范”来进行解释,聪明绝顶的曾国藩会不明白个中玄机?特别是经过十余年的战争历练,清廷也学得乖巧多了。在全局的军事布置上,作了十分详备的安排:前线由湘军围城作战;西面由满族大员官文为钦差大臣,统帅二十万大军据守武昌重镇,掌控长江上游,监视曾国藩的动向;东面则以满族大员富阿明等分别据守扬州、镇江等地,堵住长江下游;北面更有著名悍将僧格林沁于安徽、湖北一线屯集重兵驻防,虎视眈眈,名为协同湘军作战,防止太平军北窜,实则为提防湘军,一旦有异常情况,各路防军立即可以形成对湘军的包围之势,更何况京畿一带还部署有百万大军,拱卫着朝廷,这皇帝难道就是那么好当的?曾国藩在包围天京之前,西太后为牵制他的势力,利用他的内部矛盾,不断分散湘军的实力。比如以提拔的名义让湘军的重要人物左宗棠担任闽浙总督,使之与曾国藩基平起平坐,分离了湘军两万多人;又如将近十万湘军包围天京已久,破城在即,非常需要军资给养,曾国藩从前线一日三催,急求军饷。但是清廷就是再三为难他,迟迟不拨发,弄得他日坐愁城,夜不您寐,寝食难安。当然,这也是皇帝们的惯用伎俩,不足为奇。特别是在终于攻破天京后,湘军本身也已经由盛极而走向衰败阶段。十多年的征战,师久而疲,弊端丛生,普遍厌战。将领纷纷往家里运送金银珠宝,准备解甲归田过几天舒心日子。尤其让曾国藩恐惧的是,由于分配不公,赏罚不当诸多问题,已经多次引发军中闹饷、抗令的事件。连“黑社会”组织竟然也渗透到部队里。打了大胜仗却吃了亏的广大士兵心理严重不平衡,大量加入哥老会,部队里的小集团越来越多。这样的军队别说打仗,不哗变、不崩溃就已经是万幸的了,还想打到北京去?曾国藩对此是了如指掌的,哪里还敢做称帝的美梦?能够全身而退就已经很不错了。局外人以为曾国藩已经拥有精兵数十万,只要一声令下,挥戈北上,就可以当皇帝了,这其实是白日做梦,痴心妄想。曾国藩是一个审时度势、小心谨慎的人,对于这样的局面他哪里会看不出来。文人策士的头脑发热,骄兵悍将的飞扬跋扈,他肯定是把握得定的。因此他急流勇退,坚决地拒绝了他的忘年交、绰号“王疯子”的王闿运三番五次劝他称帝的游说以及部下包括他的亲弟弟曾国荃拥立他黄袍加身的建议,是十分明智的抉择,充分反映出他的品格特征和处世风格。基于此,清廷也就没有对他采取什么行动,以至于君臣相安无事。实际上,从历史的大走向来看,曾国藩的抉择,是有益于社会和老百姓的。如果他真的称帝,历史就会重写,但很可能是更糟糕。幸亏他没有称帝,这当然是老百姓的大幸,是大清王朝的大幸,是中华民族的大幸,也是曾国藩的大幸
七、结束语
曾国藩的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历史人物,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与总结他的所作所为,包括他曲折的奋斗史,艰难取胜史。虽然他的奋斗与胜利是建立在血腥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基础之上的。笔者认为,对曾国藩这样的历史人物也应该进行具体分析,不应当求全责备。首先是一个人自身的素质和道德品质的修养。实事求是地说,曾国藩的自身素质与道德品质修养,他的行军用兵之道,他的文韬武略,以及他的驾驭部下的手段与策略,都是挺不错的,堪称一流。其次是要善于抓住时机。第三,要善于审时度势,功成身退;千万不可逆历史潮流而动,到头来落得个身败名裂,遗臭万年。还可以总结出若干条,这就只好留待诸位读者朋友自己去辛苦一番好了。
纵观曾国藩一生,其为官之道可谓大智慧。核心就是韬光养晦。他深深懂得急流勇退的道理。梁启超先生曾有一句话评价曾国藩:“文正深守知止知足之戒,常以急流勇退为心”,十分精辟。
1864年(同治三年),曾国藩面临一生的重大选择。其时,湘军已克南京。曾国藩旗下,拥兵30万,已占中国半壁江山。而这支湘军,是曾国藩一手培育的。湘军士兵皆由各哨官亲自选募,哨官则由营官亲自选募,而营官都是曾国藩的亲朋好友、同学、同乡、门生等担纲,“兵为将有”乃是湘军的一大特色。所谓湘军,其实就是曾国藩的“子弟兵”。此时的曾国藩已经统帅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四省军务,而且这四省的巡抚、提督以下文武官员皆归曾国藩节制。曾国藩已经成为自从满清入关以来汉族官僚中持权最大的官员,此时的曾国藩,足以“功高震主”了。
曾国藩的部属幕僚,如曾国荃、彭玉麟、赵烈文等人,以及以研究“帝王之学”而著名的学者王闿运等,均极力劝进。有的说:“王侯无种,帝王有真”;有的说:“用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有人更是直截了当地说“东南半壁无主,我公岂有意乎?”其实说这些话的人也是有道理的。早在咸丰皇帝临死之时,就留下“克服金陵者王之”的遗言。但是克服金陵后西太后却只给了曾国藩一个“一等毅勇侯”,而且催命鬼一般频频下诏,要求曾国藩从速办理军费报销并且从速复命。这无异于过河拆桥。因此,曾国荃等人便秘密活动,力劝曾国藩不如反了。他们曾经约集30多名高级将领,深夜请见曾国藩,请求他“速作决断”,他只写下“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算是回答。
不过,曾国藩私下曾经和他的九弟曾国荃有过一番很有意思的对话。曾国藩说:“‘东南半壁无主,我公岂有意乎?’这种掉脑袋的话也能形诸笔墨?你们糊涂啊。”曾国荃不服,辩解说:“你是两江总督,加上闽浙总督左宗棠,四川总督骆秉章,江苏总督李鸿章,还有三个现任总督和五个现任巡抚全是湘军的人;大哥您手里掌握着30 万湘军精兵,如果需要,可以再派李秀成招纳太平军降兵10万,凭借这40 万精锐之师,恢复汉家江山,成为一代帝王,大哥,舍您其谁啊!”曾国藩答道:“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人在患难多朋友,富贵之时成敌人。左宗棠一代枭雄,从不甘人下,如今已经和我平起平坐,,他能俯首称臣?我敢肯定,我如起事,第一个起兵讨伐我的就是他;我若一帆风顺,李鸿章永远是我的学生。如若不顺,李鸿章必然反戈一击。现今,湘军已呈老态,谈不上什么精锐!再说李秀成,他不投降,可以振臂一呼,从者如云;他投降了,就是一只走狗,谁还听他的?当兵吃粮,升官发财,就比如养一群狗,你扔一块骨头,它就跟你走;别人扔一块更大的骨头,它就可能出卖你。就算是皇帝,又有多少更大的骨头可扔呢?”说得曾国荃哑口无言。
其实,曾国藩是深知为官之道的。他早有预感:湘军攻克南京,朝廷表面上一片赞赏之声。私底下,针对他的动作多起来了。曾国藩是一位熟读《四书五经》的人。功高主嫉,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人人皆知,然而能够真正把握其关键者,少之又少,曾国藩算是明白事理的一个。因此,功成名就的曾国藩,审时度势,毅然决然选择全身而退是完全正确的。[4]
参考文献:
[1]唐明浩.曾国藩[M].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
[2]徐中玉.大学语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南京:知识博览报(探索.发现)[J].2009.6.5.
[4]成都:人力资源报(旧闻周刊)[J]. 2009.6.27.
关键词:曾国藩;晚清重臣;历史人物
中图分类号:K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0)-03-0151-03
曾国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汉族,湖南湘乡人,一个顶尖级的历史人物,被学界誉为晚清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湘军缔造者与统帅,散文“湘乡派”创立者。他因组织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成功而起家,之后位极人臣,可与大清王朝分庭抗礼,其弟曾国荃等甚至欲拥立他称帝。其祖辈都以务农为主,父亲曾麟书也只是一秀才[1],他是怎么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的呢?他的发迹史,肯定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
一、曾国藩:一个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长期以来,曾国藩总是和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反动统治阶级的走狗相联系。章太炎把他称为“民贼”,范文澜称之为“汉奸、刽子手、卖国贼”,这当然有失公允。那么,曾国藩到底是应该戴着这几顶帽子还是我国近代化先驱,在改革、开放三十余年后,我们应该用辩证法的态度,与时俱进,对曾国藩重新进行评价。他身上,既有如前所说的不光彩的一面,又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我们不可以将他绝对化,而应当实事求是地进行具体的分析,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为现实服务。
二、发展之机、成功之本:曾国蕃和他的湘军
曾国藩的发迹史说明,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善于抓住机会。
咸丰二年(1852),曾国藩因母丧在家。这时候太平天国革命势力蓬勃发展。清军早已腐朽不堪一击,只好频频颁发命令要求各地组织武装来遏制太平军。这就为曾国藩提供了一个名正言顺的发展武装的机会。咸丰三年(1853),他奉旨在其家乡湖南湘乡一带,依靠亲朋、同学、老乡等关系拉起了湘军,后来成为中国南方唯一能与太平军作战的主力部队,它就是曾国藩的本钱。曾国藩就是凭借它血腥镇压太平军有功而被封为一等侯,成为有清以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来竟任两江总督、体仁阁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直隶总督等,官居一品。
三、恩威兼施:驾驭部下有术
曾国藩明白,仅有一支湘军,也只是乌合之众,成不了什么气候。他曾说过:“唯用人之难,听言亦殊不易,全赖见多识广,熟思审处,方寸中有一定之权衡。”他认为,要想让部下为自己卖命,必须对他们驾驭有术,第一条就是施与恩惠,让他们自觉地把长官的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其施恩术主要是通过下面两法:一、推功揽罪法。就是将功劳记在部下头上,有问题自己承担责任,往往在涉及到利害关系时能够使部下避害获利。这是非常难得的极端举动,唯其如此,它更具有震撼人心的感化作用。二、不罚示恩法。我国的各级官吏一般都具有对于下级的惩罚权。但是,曾国藩常常放弃这种惩罚权来示恩。这就能够使他与部下关系良好。曾国藩知道,施恩须巧妙,做到投桃报李。想成大事,必须要在下属心中建立良好的形象,树立有力的权威。只有这样部下才会愿意为你卖命。施恩亦须施威,主要通过有过必罚、严厉督责等方式,使部下产生畏惧心理。曾国藩是驾驭悍将的高手。他曾经说过:“用人之智去其诈,用人之勇去其怒。”有一次,悍将刘传铭和陈国瑞发生争斗。怎么处理可真让曾国藩犯了难:不处理呢,于事不公,双方都不能平心静气,今后还会闹内讧;处理吧,前者原先是自己的得意门生李鸿章的下属,不但有勇有谋,更有洋枪洋炮,自己今后还要倚重他。他的万全之策就是对刘传铭进行一番严厉的斥责,嘴上说得凶狠,但对其过失并不追究,使他心生畏惧。这一招果然管用,后来刘传铭果然服服帖帖就是证明。对陈国瑞呢,曾国藩先以凛然正气打掉他的嚣张气焰,历数他的劣迹暴行,使他知道自己的严重过错。当他灰心丧气,准备打退堂鼓的时候,曾国藩话锋一转,又表扬了他打仗勇敢,不好色,不贪财等优点,告诉他是一个大有前途的将才,切不可莽撞而自毁前程,鼓励他振作起来。接着又坐到他面前,象与儿子谈心一般教导他,并和他约法三章:不私斗,不扰民,不违令。说得他口服心服,唯唯而退。但他恶习难改,一回营又不理睬曾国藩的命令。曾国藩一看软的一手无效,马上就来硬的一手:请来圣旨,撤销他的职务,剥去黄马褂,责令戴罪立功,并明确告诉他今后的惩罚将更厉害。陈国瑞在此高压下只有低头认罪。曾国藩就是这样软硬兼施,恩威并用,宽严相济,双管齐下,让部下人尽其才,为他所用。
四、文武兼备:文学成就斐然与成功镇压太平军
作为一个历史人物,曾国藩虽然不象曹操那样是一个“乱世之奸雄”,但确实是一个“治世之能臣”。其文武兼备,连与他关系非常密切的晚清名臣李鸿章、左宗棠等都尊称他为“老师”:从咸丰三年(1853)组建湘军到同治三年(1864)湘军攻克天京仅仅用了十一年。他镇压太平军极为残酷,人称“曾剃头”。湘军将帅之廉勇,纪律之严明,作战能够不断取胜,威震天下。后此,战乱各省纷纷赴湘招募兵勇,“天下无湘不成军”。如果不是曾国藩回湘乡组织湘军拼死抵抗、最终扑灭太平军,不是他开启引进西方“坚船利炮”的洋务运动,根本不可能出现所谓的“同治中兴”,清王朝很可能早已寿终正寝了;他学术造诣很深,文学成就斐然,一生著述颇丰,尤以《家书》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其文章最突出的艺术特点是说理细致,周到严密。他是继承桐城派方苞、姚鼐而自成风格,创立晚清古文“湘乡派”,清末及民初的梁启超、谭嗣同、严复、林纾等都受他的影响。他的著作,如《读书录》、《日记》、《奏议》、《家书》、《家调》,全部收录入《曾文正公全集》,于光绪五年(1879),由李翰章、李鸿章编校刻印问世。他还著有《为学之道》、《五箴》,影响也比较大。
五、治家有术、教子有方:曾国藩及其《家书》与治家经验
古人提倡“齐家治国平天下”。曾国藩也堪称这方面的楷模。他家教严格、治家有术,教子有方。他和欧阳夫人生有三子,长子曾纪第,早殇;次子曾纪泽,51岁逝世;三子曾纪鸿,33岁英年早逝。他亲自培养的两个儿子曾纪鸿、曾纪泽都非常成功:纪鸿是著名数学家,在古算领域颇有成就;纪泽是著名外交家,曾出任驻英、法大使,在驻俄大使任上,收回了伊犁和南疆诸要塞。诸位朋友可以通过曾国藩的两封家书《字谕纪鸿儿》和《字谕纪泽儿》管中窥豹[2]。著名史学家钟书河说过,曾国藩教子成功是一个无法抹杀也无须抹杀的事实。曾国藩在齐家教子方面的经验,他认为主要是注意以下十事:一、勤理家事,严明家规。二、尽孝悌,除骄逸。三、以习劳苦为第一要义。四、持家之道,不可有余财。五、联姻不必定富室名门。六、家事忌奢华,尚俭。七、治家要诀:书、疏、猪、考、宝、早、扫。八、亲戚交往宜重情轻物。九、不可厌倦家常琐事。十、择良师以求教。他曾经说过:“家中要得兴旺,全靠出贤弟子”,“子弟之贤否,六分本于天生,四分由于家教”。因此,曾国藩五兄弟绵延至今已达八代,很少有当官的,其大有成就者大约有240多位。这些,都是可资学习和借鉴的。[3]
六、明智抉择:功成身退、坚拒称帝
曾国藩功成身退,坚决拒绝称帝,确实给曾国藩加分不少。因为当时的清政权已经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朝不虑夕、行将就木了,曾国藩自己私下也曾预言清廷不足五十年了。而这时的曾国藩,已经在官场混迹数十年,有着极其丰富的政治、军事等方面的经验,而且位极人臣,手握重兵。自视甚高的他,竟然先后四次坚决拒绝拥立他称帝的劝告。在许多人眼里,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他一定不肯称帝,那当然有他的考虑。问题不是他愿不愿意,在我国封建时代,叫化子也想当皇帝,比如朱元璋,何况曾国藩呢?问题是他能不能当皇帝。
1872年曾国藩在两江总督衙门内病逝。有关他欲称帝自立的传闻本来就是他一生最怕的隐痛。这就是被史界津津乐道的“金陵之隐”,是他的“一生之忌”。他本是受肃顺利的信任而得到重用的。后来“祺祥政变”中,肃顺等顾命八大臣为西太后所诛杀,曾国藩不但未受到牵连,反而受到重用,授予“节制四省军政大权”。西太后对朝野的议论以她的原则“此人要用,但严加防范”来进行解释,聪明绝顶的曾国藩会不明白个中玄机?特别是经过十余年的战争历练,清廷也学得乖巧多了。在全局的军事布置上,作了十分详备的安排:前线由湘军围城作战;西面由满族大员官文为钦差大臣,统帅二十万大军据守武昌重镇,掌控长江上游,监视曾国藩的动向;东面则以满族大员富阿明等分别据守扬州、镇江等地,堵住长江下游;北面更有著名悍将僧格林沁于安徽、湖北一线屯集重兵驻防,虎视眈眈,名为协同湘军作战,防止太平军北窜,实则为提防湘军,一旦有异常情况,各路防军立即可以形成对湘军的包围之势,更何况京畿一带还部署有百万大军,拱卫着朝廷,这皇帝难道就是那么好当的?曾国藩在包围天京之前,西太后为牵制他的势力,利用他的内部矛盾,不断分散湘军的实力。比如以提拔的名义让湘军的重要人物左宗棠担任闽浙总督,使之与曾国藩基平起平坐,分离了湘军两万多人;又如将近十万湘军包围天京已久,破城在即,非常需要军资给养,曾国藩从前线一日三催,急求军饷。但是清廷就是再三为难他,迟迟不拨发,弄得他日坐愁城,夜不您寐,寝食难安。当然,这也是皇帝们的惯用伎俩,不足为奇。特别是在终于攻破天京后,湘军本身也已经由盛极而走向衰败阶段。十多年的征战,师久而疲,弊端丛生,普遍厌战。将领纷纷往家里运送金银珠宝,准备解甲归田过几天舒心日子。尤其让曾国藩恐惧的是,由于分配不公,赏罚不当诸多问题,已经多次引发军中闹饷、抗令的事件。连“黑社会”组织竟然也渗透到部队里。打了大胜仗却吃了亏的广大士兵心理严重不平衡,大量加入哥老会,部队里的小集团越来越多。这样的军队别说打仗,不哗变、不崩溃就已经是万幸的了,还想打到北京去?曾国藩对此是了如指掌的,哪里还敢做称帝的美梦?能够全身而退就已经很不错了。局外人以为曾国藩已经拥有精兵数十万,只要一声令下,挥戈北上,就可以当皇帝了,这其实是白日做梦,痴心妄想。曾国藩是一个审时度势、小心谨慎的人,对于这样的局面他哪里会看不出来。文人策士的头脑发热,骄兵悍将的飞扬跋扈,他肯定是把握得定的。因此他急流勇退,坚决地拒绝了他的忘年交、绰号“王疯子”的王闿运三番五次劝他称帝的游说以及部下包括他的亲弟弟曾国荃拥立他黄袍加身的建议,是十分明智的抉择,充分反映出他的品格特征和处世风格。基于此,清廷也就没有对他采取什么行动,以至于君臣相安无事。实际上,从历史的大走向来看,曾国藩的抉择,是有益于社会和老百姓的。如果他真的称帝,历史就会重写,但很可能是更糟糕。幸亏他没有称帝,这当然是老百姓的大幸,是大清王朝的大幸,是中华民族的大幸,也是曾国藩的大幸
七、结束语
曾国藩的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历史人物,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与总结他的所作所为,包括他曲折的奋斗史,艰难取胜史。虽然他的奋斗与胜利是建立在血腥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基础之上的。笔者认为,对曾国藩这样的历史人物也应该进行具体分析,不应当求全责备。首先是一个人自身的素质和道德品质的修养。实事求是地说,曾国藩的自身素质与道德品质修养,他的行军用兵之道,他的文韬武略,以及他的驾驭部下的手段与策略,都是挺不错的,堪称一流。其次是要善于抓住时机。第三,要善于审时度势,功成身退;千万不可逆历史潮流而动,到头来落得个身败名裂,遗臭万年。还可以总结出若干条,这就只好留待诸位读者朋友自己去辛苦一番好了。
纵观曾国藩一生,其为官之道可谓大智慧。核心就是韬光养晦。他深深懂得急流勇退的道理。梁启超先生曾有一句话评价曾国藩:“文正深守知止知足之戒,常以急流勇退为心”,十分精辟。
1864年(同治三年),曾国藩面临一生的重大选择。其时,湘军已克南京。曾国藩旗下,拥兵30万,已占中国半壁江山。而这支湘军,是曾国藩一手培育的。湘军士兵皆由各哨官亲自选募,哨官则由营官亲自选募,而营官都是曾国藩的亲朋好友、同学、同乡、门生等担纲,“兵为将有”乃是湘军的一大特色。所谓湘军,其实就是曾国藩的“子弟兵”。此时的曾国藩已经统帅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四省军务,而且这四省的巡抚、提督以下文武官员皆归曾国藩节制。曾国藩已经成为自从满清入关以来汉族官僚中持权最大的官员,此时的曾国藩,足以“功高震主”了。
曾国藩的部属幕僚,如曾国荃、彭玉麟、赵烈文等人,以及以研究“帝王之学”而著名的学者王闿运等,均极力劝进。有的说:“王侯无种,帝王有真”;有的说:“用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有人更是直截了当地说“东南半壁无主,我公岂有意乎?”其实说这些话的人也是有道理的。早在咸丰皇帝临死之时,就留下“克服金陵者王之”的遗言。但是克服金陵后西太后却只给了曾国藩一个“一等毅勇侯”,而且催命鬼一般频频下诏,要求曾国藩从速办理军费报销并且从速复命。这无异于过河拆桥。因此,曾国荃等人便秘密活动,力劝曾国藩不如反了。他们曾经约集30多名高级将领,深夜请见曾国藩,请求他“速作决断”,他只写下“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算是回答。
不过,曾国藩私下曾经和他的九弟曾国荃有过一番很有意思的对话。曾国藩说:“‘东南半壁无主,我公岂有意乎?’这种掉脑袋的话也能形诸笔墨?你们糊涂啊。”曾国荃不服,辩解说:“你是两江总督,加上闽浙总督左宗棠,四川总督骆秉章,江苏总督李鸿章,还有三个现任总督和五个现任巡抚全是湘军的人;大哥您手里掌握着30 万湘军精兵,如果需要,可以再派李秀成招纳太平军降兵10万,凭借这40 万精锐之师,恢复汉家江山,成为一代帝王,大哥,舍您其谁啊!”曾国藩答道:“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人在患难多朋友,富贵之时成敌人。左宗棠一代枭雄,从不甘人下,如今已经和我平起平坐,,他能俯首称臣?我敢肯定,我如起事,第一个起兵讨伐我的就是他;我若一帆风顺,李鸿章永远是我的学生。如若不顺,李鸿章必然反戈一击。现今,湘军已呈老态,谈不上什么精锐!再说李秀成,他不投降,可以振臂一呼,从者如云;他投降了,就是一只走狗,谁还听他的?当兵吃粮,升官发财,就比如养一群狗,你扔一块骨头,它就跟你走;别人扔一块更大的骨头,它就可能出卖你。就算是皇帝,又有多少更大的骨头可扔呢?”说得曾国荃哑口无言。
其实,曾国藩是深知为官之道的。他早有预感:湘军攻克南京,朝廷表面上一片赞赏之声。私底下,针对他的动作多起来了。曾国藩是一位熟读《四书五经》的人。功高主嫉,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人人皆知,然而能够真正把握其关键者,少之又少,曾国藩算是明白事理的一个。因此,功成名就的曾国藩,审时度势,毅然决然选择全身而退是完全正确的。[4]
参考文献:
[1]唐明浩.曾国藩[M].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
[2]徐中玉.大学语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南京:知识博览报(探索.发现)[J].2009.6.5.
[4]成都:人力资源报(旧闻周刊)[J]. 2009.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