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开来自口音的困扰

来源 :今日中学生(初三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eizi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为父母工作调动,王荔萱从苏北转学来到四川。这里的生活没什么不好,和在家时一样富足;学校也是一所不错的重点校,王荔萱的成绩属中上等,学习并不困难。只是,王荔萱从心里往外难受。为什么呀?
  就因为口音!王荔萱说一口苏北味的普通话,同学们课下说的都是四川话。班里,就她一个外地学生,她觉得孤单。特别是同学们聊天时,王荔萱更难过。叽里呱啦的,大家都说四川话,虽说王荔萱也能听得差不多,但总觉得人家是在排斥自己。要不,为什么他们不说普通话呢?
  我不知道在四川,像王荔萱这样被口音困扰的外来学生多不多,我知道在北京还真有不少。那天,和北京的中学生聊天,他们说起一节英语课。
  李南来自浙江的一个县级市,刚到北京不久,他英语水平不错。英语课上,李南做英译汉练习。文章的主角叫小苏,李南对自己的英语水平很自信,可没想到,他翻一句下面笑一阵,等他全文翻译完成,发现老师也在笑。同桌笑弯了腰,“小叔?还大舅呢!”李南这才明白,自己平卷舌不分,把小苏念成小叔了。
  李南郁闷啊,同学们常常因此而取笑他,管他叫“小叔”。遇到这样的情景,李南就觉得自己受挫。他羡慕北京同学,一口京腔,上学不用学普通话,自会平卷舌,还有很好听的儿化音……这种羡慕感和自卑感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李南的生活和学习。
  因口音困扰而不易融入集体,怕开口就暴露自己是小地方人,说穿了,是自卑感在作祟。不知同学们是否注意到,伴随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现在人们几乎可以在任何地方听到自己的乡音。只是,在不同群体、不同情境中,方言带给人们的感受也迥然不同。
  家乡地处经济文化落后地区的人,常常想方设法避免露出家乡的口音;而在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人们对方言则持一种骄傲的态度。上海,本地人之间交谈很少使用普通话,外地迁入上海的移民以能说一口流利的上海话为荣。还有,有些内地主持人操着一口浓重的港台版普通话,与其说他们讲普通话,不如说他们更希望露出港台腔。假如“外语”也被视为方言,我们常常看到话语中掺杂着外语单词的人。对方会说:“这个意思我不知道用汉语如何表达。”可见,有人想通过摆脱乡音来摆脱落后的经济文化内涵,也有人希望通过使用方言占尽某种文化上的优越。
  当然,中学生朋友对口音的认识,不会有那么深刻的文化内涵。他们更多的是担心自己有口音,怕因此受到孤立,怕无法结交知心朋友。好吧,如果真是这样,请记住下面的话吧!“当一个人的价值体验更多地建立在自己内部时,他们往往较少诉求于外部条件。相反,当人们难以从内部获得足够的价值支持时,对外部元素的追求则变得迫切。”也就是说,当你内心足够充实,你的自我价值得到真正体现的时候,你就不会因为有口音而苦恼了。因为,更大的安全和支持来自你的内心,来自对自己的欣赏和肯定。在这个意义之上,方言、乡音、普通话,不过都是“浮云”罢了。
  王荔萱和李南,他们该如何应对眼前的尴尬呢?
  我曾问过李南的同学,叫他“小叔”是欺负他还是排挤他,李南的同学大睁着眼睛,怪异地看着我:“老师,你搞没搞错呀?我们就是觉得好玩,有趣,怎么会欺负、排挤他呢?”
  李南的同学告诉我,因为李南英语好,大家对他很是羡慕,叫他小叔没半点儿恶意。他们表示,既然李南因为“小叔”不开心,以后不叫就是了。甚至有位同学教给李南,“以后再有人叫你小叔,你大声答应。你还大他一辈呢!”可见,同学之间的玩笑并无恶意。
  王荔萱的同学下课用家乡话聊天,也不过是一种习惯。愿意呢,插上去说话就是了;熟悉了,学上几句四川话;有机会,教大家一段苏北话,彼此乐和,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要记住哟,一定不要因为小小的事情,伤害了自尊心,打击了自信心。
其他文献
暑假里我见过马盈盈。那是怎样一个快乐的女孩呀!她光彩照人,笑容灿烂,眼睛闪亮,说话妙语连珠。女孩兴致勃勃地和我讨论着人生、未来、幸福、爱情……看得出来,她恋爱了。  马盈盈悄悄告诉我,高三的一个男生放假前来找她,说了好多赞美她的话,提出希望马盈盈做他的女朋友。马盈盈当时并没有答应,而是……而是让自己的闺蜜去打听男生的状况。闺蜜来报,那男生叫李天宇,是绝对信得过的好男孩!随父母在美国生活过一年,高二
期刊
【考场真题】  请以“说句心里话,我也______”为题,写一篇600~650字的文章。(60分)  写作要求:  (1)将填充好的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文中不能出现与考生相关的区域名、学校名和人名。  【试题解读】  本题继前两年半命题的命题导向,保留了既限制又开放的特点。2009年的“(我)沉醉于______的世界”,2010年的“(我的)成长,也需要?摇
期刊
棋赛棋课  校园里的象棋车轮战  2006年12月,乐山五中教学楼前那一片不大的操场上,举行了为期一周的乐山市规模最大的1对20象棋车轮大战表演赛。学校聘请了乐山市的象棋高手到校,还有200多名学生报名参赛,同时吸引了周边5所学校的象棋爱好者前来参赛和许多家长前来观战助威,场面十分壮观和热烈。空地上,棋盘一字排开,两端对弈的同学凝神苦思,围观的师生家长也极其认真,暗暗为看好的一方加油鼓劲。  乐山
期刊
冬天,我们最强烈的感受莫过于天气的寒冷,但总有一些人,一些事,让我们内心无比温暖。    天刚蒙蒙亮,我哈着白气双手握着热水壶走在去学校的路上。好冷啊,寒冷将清晨包裹得天衣无缝,仿佛一切声音都变得小了,一切行动都变得迟缓了。  刷刷,大扫帚扫地的声音在此时变得尤为明显。  街边一位穿着黄色工作服的清洁工阿姨忙碌着,扫帚刮过落叶、渣滓,被雾气濡湿的地面没有扬起灰尘。但经过她的旁边时,我仍然小心翼翼地
期刊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2009年高考,四川出了一则轰动的新闻——“考场惊现甲骨文作文”。而拥有甲骨文特长的主人公黄蛉,成绩未及本科线,却被特招到四川大学锦城学院;今年11月,又被川大本部破格录取。  跟被清华大学直降60分录取的少年作家蒋方舟一样,现在的黄蛉被很多同学羡慕着。但真正有实力的“偏才”“怪才”毕竟是少数,对于大多数偏科生而言,究竟是自身兴趣的培养比较关键,还是提升弱项,争取全面发展更为重
期刊
星期五下午放学,王朋兴冲冲地走到自家门口。按照惯例,爸妈这时肯定还没下班,所以他便拿出钥匙打开了房门。突然,一双手从背后捂住了他的眼睛。  “谁?”王朋挣扎着。“乖儿子,我是你老爸!”背后的人开了口,手也移开了。“老爸,怎么是你?吓死我了!”听到这亲切的声音,王朋转过身来,“老爸,你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也难怪王朋疑惑,他爸爸在航天局工作,平时很少回家,就算回来,也很晚。老爸笑着说:“鉴于我工作认
期刊
前一天,我们还在埋怨热辣的太阳,抱怨盛夏的日光摧残我们的肌肤;而今天,夏天似乎再也无法忍受我们对它的苛责,悄无声息地走了。它的不辞而别让我很失落。那些和哥们儿在小河里戏水、在空调房里玩电脑游戏、在烧烤店里挥汗大嚼的记忆,似乎一下子和我相距那么遥远。或许,今年的秋来得迟了点,但是我仍然希望把夏挽留。这篇随笔算是对渐行渐远的夏的告别,也是对姗姗来迟的秋的迎接。  天空中不见了高挂着的太阳,它被乌云蒙上
期刊
走出校门,已经下午六点了,街灯让人眼花缭乱,天空黑漆漆的,像到了深夜一样。没办法,谁让这是冬天呢!那几个家伙已经没影了,说好大家一起坐公交车的,结果我被老师留下谈话,出来晚了,看来她们等不住,先走了。我心里忿忿不平,真是一帮“忘恩负义”的家伙。  现在,我在灯火通明的行道树下走着,显得孤零零的。我埋着头,肩上压着沉重的书包,酸酸的。冷风迎面扑来,我鼻子有些发酸。爸爸妈妈也是,在这样关键的时候,都有
期刊
免费试喝
期刊
城市精神,宛如人的灵魂,它是文明素养与道德风尚的综合展示,是意志品格与文化底蕴的精确提炼,是生活信念与人生境界的高度升华。品读下面这些精彩素材的时候,你一定会禁不住追问:我生活的城市,灵魂在哪里呢?    “你在微笑,是一个人的表情;千百万人一起微笑,就是一座城市的表情。一起微笑,微笑是深圳的城市名片;一起微笑,微笑是大运会的通行证。”这是2011年8月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最美的口号。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