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了掌握湖北省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的致病型分化和变异动态,采集湖北省水稻种植区白叶枯病样品分离白叶枯病菌,用含不同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近等单
【机 构】
: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华中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农作物重大病虫草害防控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200807),湖北省技术创新专项重大项目(2017ABA146),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项目(2016-620-000-001-0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7215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掌握湖北省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的致病型分化和变异动态,采集湖北省水稻种植区白叶枯病样品分离白叶枯病菌,用含不同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近等单基因系IRBB2、IRBB3、IRBB5、IRBB13、IRBB14和IR24作为鉴别寄主,采用剪叶接种,根据寄主和分离菌株的互作反应检测病菌的致病型分化.鉴定结果表明,在湖北省水稻白叶枯病的致病型R9(SSSSSS)占鉴定菌株的46.2%,还有Unknown类型的菌株占38.5%.与前人研究结果相比,湖北白叶枯病菌
其他文献
研究了北京地区常见9种水生植物在水平流潜流型人工湿地中的污染物去除能力和生活力.结果表明,前边湿地单元对COD、TP、TN等污染物的去除贡献大于后边湿地单元.供试植物均可在人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黄连(Coptis chinensis)主要生物碱。结果表明,石柱不同栽培片区黄连不同部位主要生物碱含量均存在差异,且4种生物碱的含量高低顺序均为:小檗碱
研究四川花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结果表明,蕨类植物区系成分复杂,类型丰富,有蕨类植物35科67属192种;优势科属明显,科内及属内分化程度较高;科属地理成分以热
以白果粉为原料,制作了0.5%、1.0%和2.0%3种不同白果粉添加量的挂面,比较了白果粉对挂面蒸煮特性、色度、质构特性和消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白果粉对挂面的蒸煮特性和色度
以2003—2005年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热状况的实际监测数据为基础,研究了其土壤热传导特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落叶松人工林不同年份、不同地点土壤热通量的季节变化十分明显,4—8月为正值,9月至次年3月的绝大部分时间为负值,其年收支基本处于平衡状态.土壤热通量和土壤热导率(k)受净辐射影响显著,并存在时间延迟效应,冬季为4~5 h,夏季为2~3 h.基于实测的土壤热通量和土壤温度差计算得到
在抗菌活性天然产物的筛选过程中,筛选到一株具有强抗菌活性的真菌SF_24818,通过活性跟踪,确定其中的活性组分,并大量发酵菌株,经提取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得到2个抗菌活
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筛选、检测,得到氯苯类化合物的降解菌,对其降解率进行研究,并通过16S rRNA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共筛选出4株具有降解活性的菌株,在18℃、
2014-2015年在湖北省阳新县和团风县开展了水稻-再生稻-油菜三熟制油菜(Brassica napus L.)配套品种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大地95产量最高,生育期适宜,可作为试验区该三熟制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