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华山下的窑火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wen21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瓷在中国古代的窑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龙泉窑系青瓷更是中国古代青瓷生产中的巅峰。龙泉窑系的青瓷窑址在龙泉、庆元、云和、丽水、遂昌、松阳、缙云、青田、永嘉、泰顺、文成、武义以及福建浦城、松溪等地均有发现,其中以龙泉市窑址最为密集。就目前调查所知,龙泉市境内有窑址366处,广泛分布于11个乡镇,46个村,173个自然村中,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窑龙泉窑遗址包括今龙泉市小梅镇大窑以及金村、高际头、垟岙头和查田镇溪口村辖内的窑址共有126处。以上五个地点中,金村在瓯江上游的梅溪溪边,溪口在瓯江上游、梅溪以下的龙泉溪溪边,而垟岙头、大窑、高际头则在龙泉溪支流大窑溪的溪边。除溪口外其他几处窑址群均在琉华山周边。
  琉华山海拔1542,4米,山上有车盘涧、黄莲涧、屋后涧等汇入山脚下的大窑溪,涧水湍急,山麓遍生松竹和灌木林,并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瓷土矿,为瓷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琉华山西边的大窑溪发源于车盘坑东部群山中,向西流经垟岙头、大窑、高际头、大梅口,在大梅口西部汇入龙泉溪,这条溪边集中了上述126处窑址中的72处。琉华山南边的梅溪溪边集中了上述126处中的41处。琉华山山南山北共有窑址113处,从调查资料看,这11 3处窑址涵盖了从五代到明代的青瓷,琉华山下的窑火兴旺了大约有800余年。
  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龙泉青瓷也随着时代的变迁变化着自己的风格。在明陆容《菽园杂记》中,对于龙泉青瓷的工艺有这样的记载:“青瓷,初出于刘田,去县六十里。次则有金村窑,与刘田相去五里余。外则白雁、梧桐、安仁、安福、绿绕等处皆有之。然泥油精细,模范端巧,俱不如刘田。泥则取于窑之近地。其他处皆不及。油则取诸山中,蓄木叶烧炼成灰,并白石末澄取细者,合而为油。大率取泥贵细,合油贵精。匠作先以钧运成器,或模范成形。候泥干,则蘸油涂饰,用泥筒盛之,置诸窑内,端正排定,以柴条日夜烧变,候火色红焰无烟,即以泥封闭火门,火气绝而后启。凡绿豆色莹净无瑕者为上,生菜色者次之,然上等价高,皆转货他处,县官未尝见也。”琉华山下的窑火最初点燃的时间,大约在公元10世纪上半叶的五代吴越时期。2001年11月,在琉华山下的窑址中发现了一件四系小瓶,其腹部刻有“天福秋修建窑炉试烧官物大吉”字样。天福是吴越国文穆王钱元瓘和忠献王钱弘佐936-944年间的年号,由此可见钱越王朝需求瓷器的触角已经蔓延到了龙泉地区。但目前考古调查和局部的发掘中部未在大窑即琉华山西边发现五代时期的产品,西边可确定年代最早的是1960年发掘的大窑杉树连山山岗乙区探方10的堆积(见朱伯谦《龙泉青瓷研究》“龙泉大窑古瓷窑遗址发掘报告”),年代在北宋中期。而同年调查试掘的金村窑址中,初步找到了多处五代时期的窑址。主要器型有多管瓶、盘口瓶、执壶、罐、碗、碟和盅等。这些窑址中的产品按其胎釉特征可分为两类。一是白胎淡青釉刻划花瓷器,此类产品造型规整端巧,制作工整精细,胎色白而微泛青灰,坯体烧结致密,器壁较薄而均匀,内外通体施淡青色薄釉,釉面光洁。装饰手法以纤细的划花和双线刻花、半浮雕状刻花、堆贴为主,花纹题材有蕉叶、卷草、云纹、鹦鹉、莲瓣等,用喇叭形垫柱、垫圈或白色泥点间隔,以及泥饼支托装烧。另一类是灰白胎青色薄釉产品,多为素器,用瓷质或泥质垫饼支托装烧。此阶段的产品特征及装烧装饰方法都和越窑、瓯窑、婺窑的产品有很多的共性。
  到了北宋时期,除了金村附近外,琉华山下的窑火蔓延到了北边、西边的垟岙头、大窑一带,琉华山周边已知窑址有49处。主要产品有碗、盘、壶、炉、罐、瓶、碟和盅等,产品胎色灰白,坯体坚密,釉层较薄,釉色青绿,碗盘类装饰以双面刻花为主,内壁刻划花并中间填以篦纹或篦点装饰,外壁刻折扇纹或斜条直线,花纹题材以团花、卷草、折扇、莲瓣等为主。制作规整工细,胎釉结合良好,普遍采用青绿色釉,釉层较薄,具有一定的玻璃质感,不少青中泛黄。
  两宋之交及南宋早期,琉华山周边已知窑址103处。此时期的产品装饰以单面刻划花为主,刻划线条流畅,构图简洁,有较强的写实风格,花纹题材盛行莲瓣纹,另外还有云纹、荷花纹、S形刻划纹、葵口出筋等特征明显的装饰题材。
  南宋中期至元代早期,琉华山周边已知窑址100处,产品为白胎或灰白胎,釉色以粉青和梅子青最佳,豆青次之,胎薄而釉厚,器型端巧,制作精细。很多产品以素面为主,碗盘装饰部位从内壁装饰逐渐演变为外壁装饰,以半浮雕莲瓣纹为主,莲瓣中脊显明而挺拔,特征明显。
  南宋龙泉窑的风格较之前有较大的改变,主要就是施釉原料的更新,创造了石灰碱釉技术,从而使青瓷产品质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其生产规模之宏大也是前所未有的,几乎涵盖了琉华山周边已发现的所有窑址。
  元代中晚期,琉华山周边已知窑址有61处,产品以灰白胎为主,釉色较青绿,胎体略厚重,釉层则显薄,装饰手法有刻划花、印花、堆塑、镂雕、贴花等多种。装饰题材极其丰富,花纹题材丰富,有团花、篦纹、浪涛、折扇纹、云纹、莲花、荷叶、缠枝牡丹、蕉叶纹、莲瓣纹、水波纹和垂叶纹等。这是一个以装饰取胜的年代。相对于南宋时期来说,似乎很多窑场已经停烧。
  明代早中期的已知窑址有20处,均在琉华山西。明代初期地方经济迅速恢复发展,龙泉制瓷业在继承了宋元以来传统的制瓷技艺基础上,不断加以创新。这一时期的龙泉窑生产部分官用瓷器,造型厚重端庄,釉色凝润,青釉泛绿,釉色匀净,装饰技法较娴熟,题材丰富多样,刻工精细,堪称精品。民用瓷器中的碗、盘、瓶、炉、壶等造型古拙,也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明代中期以后,胎粗釉薄,成型草率,质量渐差。正统年间以著名督窑官顾仕成为代表的作品,形制规整,釉厚色青,为国内外收藏家、鉴赏家所青睐。成化、弘治后,产品质量下降。明末,龙泉窑产品足底厚重,釉色灰暗浑浊,器底未施釉,胎骨粗笨。明代《遵生八笺》称其“制不甚雅,仅可适用。种种器具不法古而工匠亦拙,然而气质厚实,极耐火磨弄,不易茅篾。”
  龙泉窑在明初闪耀了最后光芒后,就很少再得到朝廷的雨露滋润,嘉靖《浙江通志》载:“自后器之出于琉田者已简陋利微,而课税不减,民甚病焉。”又随着景德镇窑业不断兴起,生产开发了许多新颖品种,各种五彩缤纷的瓷器越来越受世人喜爱。而此时的龙泉窑没有吸收和借鉴其他窑系的先进制瓷技术,又没有大胆进行创新,一味在传统的路上走,使路越走越窄。
  到了清代,只有孙坑等少数几处在烧制青瓷,琉华山边再不见火红的窑火。
  
  (责编:雨 岚)
其他文献
他没有显赫的大师头衔,但他对宜兴紫砂产业化的推动作用不可替代,他没有精湛的紫砂壶制作技艺,但他为紫砂传统技艺的传承潘砷了无数的种子;他没有传世作品,但他最大的作品却恩泽了紫砂行业。他就是一中国陶瓷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  印度学者克里希纳穆提有这样一句名言:“一定要用自己的光照亮自己。”史俊棠的生命之光不止照亮了自己,还照亮了当代紫砂行业。  从八十年代白手起家创办了宜兴
期刊
在晚清的官僚中,有一位状元出身,又子承父业先后担任同治、光绪两朝帝师,曾执掌朝廷多部的大权、两次担任军机大臣,并一手促成维新变法的重臣,他就是翁同龢。  翁同龢,清朝大学士,同治皇帝师傅翁心存的幼子。1830年生于北京,字声甫,一字均斋,号叔平,又号瓶生,晚号松禅、松禅老人。  翁同龢在担任帝师的同时,还被委以朝廷要职,先后担任户部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工部、户部尚书,总理衙门大臣等,并两次
期刊
中国重庆第二届文化艺术节文物艺术品拍卖会预览    为活跃中国西部文物艺术品投资市场,搭建中国西部文物艺术品交流的一流平台,由重庆市人民政府、市委宣传部、文联、文广电局及艺术节组委会主办的中国重庆第二届文化艺术节,已确定由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华夏文物拍卖有限公司在艺术节期间于2009年9月13日联合举办2009中国当代艺术品专场和文物精品专场拍卖会。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负责与市委宣传部、文联、文
期刊
关于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雕母钱的出现,因为直接关系到古代钱币铸造工艺最关键的问题,所以一直是古钱研究同仁非常关注的问题。  上世纪后期,孙仲汇先生在南京博物院库房中发现了明代“嘉靖通宝”背“十一两”雕母,被认为是当时最早的雕母钱。其后又陆续出现了“大元国宝”背“龙凤”锡质母钱,“大定通宝”背“申”和四川广元的木质母钱,但由于钱币的品相较差或钱币界关注度较小,讨论的范围及深入程度均不能令人满意。作为本刊
期刊
朋友,我很想泡一壶好茶,邀你共饮,茶是好茶,壶也是好壶,茶碗更不得马虎,因为茶碗不同,茶入口的味道也会很不同。泡青茶我会选择手工打制的紫砂,乌龙茶用青瓷碗,红茶则用日本产的一种叫“贝泉烧”的粗瓷茶碗,后味最香醇,但我不会选择太贵的茶具,千元以上的茶壶我不爱用,因为心里不踏实。因此,几十元到几百元的茶杯茶壶是我的最爱,使用这样的茶具,会让我轻松愉快地邀朋友共饮。曾经见一个朋友,博古架上摆满了很贵的茶
期刊
在中国古代,书房是文人和士大夫读书、藏书的场所,多称为斋、堂、轩、居、室、庐、馆等,范围大一点的称阁或楼,朴素一点的称草堂、精舍,可谓五花八门,使书斋充满书香气息和高雅风韵。而书斋的确立,更是各具风采,大致可分为两类:  援引古义。这类书斋的名称出自古代的诗文典籍。如南宋诗人陆游的“老学庵”,就出自《说苑·建本》:“臣闻之,……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清代书法家翁方纲的“复初斋”,出自《庄子·缮性
期刊
福冈奖(福冈亚洲文化奖)7月30日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将2009年(第20届)福冈亚洲文化奖——艺术·文化奖的获奖通知书颁发给中国艺术家蔡国强先生,同时获得三百万日元奖金。颁奖仪式将于2009年9月17日在日本福冈市举行。    中国作家巴金、日本电影导演黑泽明等人获得第一届福冈亚洲文化奖,蔡国强是第十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王仲殊、侯孝贤、张艺谋、莫言、许鞍华等也曾获该奖项。日本福冈市总务企画局
期刊
青花瓷和釉里红都是元代景德镇窑的杰出创造,两者在工艺制作、纹饰图案等方面极为相似,都是釉下彩器。“青花釉里红”就是由这两个瓷器种类结合而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一种瓷器,是在青花间用釉里红绘纹饰,也属于“釉下彩”的一种。“青花釉里红”在元代已经烧出,清朝乾隆以后俗称“青花加紫”,以色彩绚美著称。蓝色雅致,红色绚丽,两者相互辉映,融为一体,有着独特的韵味。但由于烧成难度大,一直被视为我国古瓷中的名贵品种。
期刊
(接上期)  除上述十二人外,罗阳谷、蒋玉卿、汪章、李蕴辉、方秀之、程钟山、方家珍、焦佩兰、蔡瑞、罗联碧、邹玉辉、邹文藻、毛凤恺、友竹、梅峰樵、何明谷等16人亦有作于“珠山官廨”的作品存世,也应归入御窑厂画师之列。  三、合理推断。在近年来的浅绛彩瓷研究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那就是御窑厂画师作品中的代笔现象。一些早期浅绛作品,画意高超,但落款和画家典型作品上题款字体又有所不同。其中
期刊
袁耀《潇湘烟雨图》,绢本,设色,纵155.8厘米,横58.5厘米。左上自题:“潇湘烟雨,冷崖耀又草”,钤“袁耀”等印。此画为家父20世纪50年代之初捐赠给安徽省博物馆,后刊登在由文物出版社发行的《安徽省博物馆藏画》第134号图目上。  袁耀,生卒年不详,大约生于清代康熙后期,卒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以后。字昭道,号溺渔者,江苏江都人(今江苏扬州)。袁江之子,一说为袁江之侄,根据不多。袁家父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