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瓷在中国古代的窑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龙泉窑系青瓷更是中国古代青瓷生产中的巅峰。龙泉窑系的青瓷窑址在龙泉、庆元、云和、丽水、遂昌、松阳、缙云、青田、永嘉、泰顺、文成、武义以及福建浦城、松溪等地均有发现,其中以龙泉市窑址最为密集。就目前调查所知,龙泉市境内有窑址366处,广泛分布于11个乡镇,46个村,173个自然村中,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窑龙泉窑遗址包括今龙泉市小梅镇大窑以及金村、高际头、垟岙头和查田镇溪口村辖内的窑址共有126处。以上五个地点中,金村在瓯江上游的梅溪溪边,溪口在瓯江上游、梅溪以下的龙泉溪溪边,而垟岙头、大窑、高际头则在龙泉溪支流大窑溪的溪边。除溪口外其他几处窑址群均在琉华山周边。
琉华山海拔1542,4米,山上有车盘涧、黄莲涧、屋后涧等汇入山脚下的大窑溪,涧水湍急,山麓遍生松竹和灌木林,并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瓷土矿,为瓷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琉华山西边的大窑溪发源于车盘坑东部群山中,向西流经垟岙头、大窑、高际头、大梅口,在大梅口西部汇入龙泉溪,这条溪边集中了上述126处窑址中的72处。琉华山南边的梅溪溪边集中了上述126处中的41处。琉华山山南山北共有窑址113处,从调查资料看,这11 3处窑址涵盖了从五代到明代的青瓷,琉华山下的窑火兴旺了大约有800余年。
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龙泉青瓷也随着时代的变迁变化着自己的风格。在明陆容《菽园杂记》中,对于龙泉青瓷的工艺有这样的记载:“青瓷,初出于刘田,去县六十里。次则有金村窑,与刘田相去五里余。外则白雁、梧桐、安仁、安福、绿绕等处皆有之。然泥油精细,模范端巧,俱不如刘田。泥则取于窑之近地。其他处皆不及。油则取诸山中,蓄木叶烧炼成灰,并白石末澄取细者,合而为油。大率取泥贵细,合油贵精。匠作先以钧运成器,或模范成形。候泥干,则蘸油涂饰,用泥筒盛之,置诸窑内,端正排定,以柴条日夜烧变,候火色红焰无烟,即以泥封闭火门,火气绝而后启。凡绿豆色莹净无瑕者为上,生菜色者次之,然上等价高,皆转货他处,县官未尝见也。”琉华山下的窑火最初点燃的时间,大约在公元10世纪上半叶的五代吴越时期。2001年11月,在琉华山下的窑址中发现了一件四系小瓶,其腹部刻有“天福秋修建窑炉试烧官物大吉”字样。天福是吴越国文穆王钱元瓘和忠献王钱弘佐936-944年间的年号,由此可见钱越王朝需求瓷器的触角已经蔓延到了龙泉地区。但目前考古调查和局部的发掘中部未在大窑即琉华山西边发现五代时期的产品,西边可确定年代最早的是1960年发掘的大窑杉树连山山岗乙区探方10的堆积(见朱伯谦《龙泉青瓷研究》“龙泉大窑古瓷窑遗址发掘报告”),年代在北宋中期。而同年调查试掘的金村窑址中,初步找到了多处五代时期的窑址。主要器型有多管瓶、盘口瓶、执壶、罐、碗、碟和盅等。这些窑址中的产品按其胎釉特征可分为两类。一是白胎淡青釉刻划花瓷器,此类产品造型规整端巧,制作工整精细,胎色白而微泛青灰,坯体烧结致密,器壁较薄而均匀,内外通体施淡青色薄釉,釉面光洁。装饰手法以纤细的划花和双线刻花、半浮雕状刻花、堆贴为主,花纹题材有蕉叶、卷草、云纹、鹦鹉、莲瓣等,用喇叭形垫柱、垫圈或白色泥点间隔,以及泥饼支托装烧。另一类是灰白胎青色薄釉产品,多为素器,用瓷质或泥质垫饼支托装烧。此阶段的产品特征及装烧装饰方法都和越窑、瓯窑、婺窑的产品有很多的共性。
到了北宋时期,除了金村附近外,琉华山下的窑火蔓延到了北边、西边的垟岙头、大窑一带,琉华山周边已知窑址有49处。主要产品有碗、盘、壶、炉、罐、瓶、碟和盅等,产品胎色灰白,坯体坚密,釉层较薄,釉色青绿,碗盘类装饰以双面刻花为主,内壁刻划花并中间填以篦纹或篦点装饰,外壁刻折扇纹或斜条直线,花纹题材以团花、卷草、折扇、莲瓣等为主。制作规整工细,胎釉结合良好,普遍采用青绿色釉,釉层较薄,具有一定的玻璃质感,不少青中泛黄。
两宋之交及南宋早期,琉华山周边已知窑址103处。此时期的产品装饰以单面刻划花为主,刻划线条流畅,构图简洁,有较强的写实风格,花纹题材盛行莲瓣纹,另外还有云纹、荷花纹、S形刻划纹、葵口出筋等特征明显的装饰题材。
南宋中期至元代早期,琉华山周边已知窑址100处,产品为白胎或灰白胎,釉色以粉青和梅子青最佳,豆青次之,胎薄而釉厚,器型端巧,制作精细。很多产品以素面为主,碗盘装饰部位从内壁装饰逐渐演变为外壁装饰,以半浮雕莲瓣纹为主,莲瓣中脊显明而挺拔,特征明显。
南宋龙泉窑的风格较之前有较大的改变,主要就是施釉原料的更新,创造了石灰碱釉技术,从而使青瓷产品质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其生产规模之宏大也是前所未有的,几乎涵盖了琉华山周边已发现的所有窑址。
元代中晚期,琉华山周边已知窑址有61处,产品以灰白胎为主,釉色较青绿,胎体略厚重,釉层则显薄,装饰手法有刻划花、印花、堆塑、镂雕、贴花等多种。装饰题材极其丰富,花纹题材丰富,有团花、篦纹、浪涛、折扇纹、云纹、莲花、荷叶、缠枝牡丹、蕉叶纹、莲瓣纹、水波纹和垂叶纹等。这是一个以装饰取胜的年代。相对于南宋时期来说,似乎很多窑场已经停烧。
明代早中期的已知窑址有20处,均在琉华山西。明代初期地方经济迅速恢复发展,龙泉制瓷业在继承了宋元以来传统的制瓷技艺基础上,不断加以创新。这一时期的龙泉窑生产部分官用瓷器,造型厚重端庄,釉色凝润,青釉泛绿,釉色匀净,装饰技法较娴熟,题材丰富多样,刻工精细,堪称精品。民用瓷器中的碗、盘、瓶、炉、壶等造型古拙,也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明代中期以后,胎粗釉薄,成型草率,质量渐差。正统年间以著名督窑官顾仕成为代表的作品,形制规整,釉厚色青,为国内外收藏家、鉴赏家所青睐。成化、弘治后,产品质量下降。明末,龙泉窑产品足底厚重,釉色灰暗浑浊,器底未施釉,胎骨粗笨。明代《遵生八笺》称其“制不甚雅,仅可适用。种种器具不法古而工匠亦拙,然而气质厚实,极耐火磨弄,不易茅篾。”
龙泉窑在明初闪耀了最后光芒后,就很少再得到朝廷的雨露滋润,嘉靖《浙江通志》载:“自后器之出于琉田者已简陋利微,而课税不减,民甚病焉。”又随着景德镇窑业不断兴起,生产开发了许多新颖品种,各种五彩缤纷的瓷器越来越受世人喜爱。而此时的龙泉窑没有吸收和借鉴其他窑系的先进制瓷技术,又没有大胆进行创新,一味在传统的路上走,使路越走越窄。
到了清代,只有孙坑等少数几处在烧制青瓷,琉华山边再不见火红的窑火。
(责编:雨 岚)
琉华山海拔1542,4米,山上有车盘涧、黄莲涧、屋后涧等汇入山脚下的大窑溪,涧水湍急,山麓遍生松竹和灌木林,并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瓷土矿,为瓷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琉华山西边的大窑溪发源于车盘坑东部群山中,向西流经垟岙头、大窑、高际头、大梅口,在大梅口西部汇入龙泉溪,这条溪边集中了上述126处窑址中的72处。琉华山南边的梅溪溪边集中了上述126处中的41处。琉华山山南山北共有窑址113处,从调查资料看,这11 3处窑址涵盖了从五代到明代的青瓷,琉华山下的窑火兴旺了大约有800余年。
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龙泉青瓷也随着时代的变迁变化着自己的风格。在明陆容《菽园杂记》中,对于龙泉青瓷的工艺有这样的记载:“青瓷,初出于刘田,去县六十里。次则有金村窑,与刘田相去五里余。外则白雁、梧桐、安仁、安福、绿绕等处皆有之。然泥油精细,模范端巧,俱不如刘田。泥则取于窑之近地。其他处皆不及。油则取诸山中,蓄木叶烧炼成灰,并白石末澄取细者,合而为油。大率取泥贵细,合油贵精。匠作先以钧运成器,或模范成形。候泥干,则蘸油涂饰,用泥筒盛之,置诸窑内,端正排定,以柴条日夜烧变,候火色红焰无烟,即以泥封闭火门,火气绝而后启。凡绿豆色莹净无瑕者为上,生菜色者次之,然上等价高,皆转货他处,县官未尝见也。”琉华山下的窑火最初点燃的时间,大约在公元10世纪上半叶的五代吴越时期。2001年11月,在琉华山下的窑址中发现了一件四系小瓶,其腹部刻有“天福秋修建窑炉试烧官物大吉”字样。天福是吴越国文穆王钱元瓘和忠献王钱弘佐936-944年间的年号,由此可见钱越王朝需求瓷器的触角已经蔓延到了龙泉地区。但目前考古调查和局部的发掘中部未在大窑即琉华山西边发现五代时期的产品,西边可确定年代最早的是1960年发掘的大窑杉树连山山岗乙区探方10的堆积(见朱伯谦《龙泉青瓷研究》“龙泉大窑古瓷窑遗址发掘报告”),年代在北宋中期。而同年调查试掘的金村窑址中,初步找到了多处五代时期的窑址。主要器型有多管瓶、盘口瓶、执壶、罐、碗、碟和盅等。这些窑址中的产品按其胎釉特征可分为两类。一是白胎淡青釉刻划花瓷器,此类产品造型规整端巧,制作工整精细,胎色白而微泛青灰,坯体烧结致密,器壁较薄而均匀,内外通体施淡青色薄釉,釉面光洁。装饰手法以纤细的划花和双线刻花、半浮雕状刻花、堆贴为主,花纹题材有蕉叶、卷草、云纹、鹦鹉、莲瓣等,用喇叭形垫柱、垫圈或白色泥点间隔,以及泥饼支托装烧。另一类是灰白胎青色薄釉产品,多为素器,用瓷质或泥质垫饼支托装烧。此阶段的产品特征及装烧装饰方法都和越窑、瓯窑、婺窑的产品有很多的共性。
到了北宋时期,除了金村附近外,琉华山下的窑火蔓延到了北边、西边的垟岙头、大窑一带,琉华山周边已知窑址有49处。主要产品有碗、盘、壶、炉、罐、瓶、碟和盅等,产品胎色灰白,坯体坚密,釉层较薄,釉色青绿,碗盘类装饰以双面刻花为主,内壁刻划花并中间填以篦纹或篦点装饰,外壁刻折扇纹或斜条直线,花纹题材以团花、卷草、折扇、莲瓣等为主。制作规整工细,胎釉结合良好,普遍采用青绿色釉,釉层较薄,具有一定的玻璃质感,不少青中泛黄。
两宋之交及南宋早期,琉华山周边已知窑址103处。此时期的产品装饰以单面刻划花为主,刻划线条流畅,构图简洁,有较强的写实风格,花纹题材盛行莲瓣纹,另外还有云纹、荷花纹、S形刻划纹、葵口出筋等特征明显的装饰题材。
南宋中期至元代早期,琉华山周边已知窑址100处,产品为白胎或灰白胎,釉色以粉青和梅子青最佳,豆青次之,胎薄而釉厚,器型端巧,制作精细。很多产品以素面为主,碗盘装饰部位从内壁装饰逐渐演变为外壁装饰,以半浮雕莲瓣纹为主,莲瓣中脊显明而挺拔,特征明显。
南宋龙泉窑的风格较之前有较大的改变,主要就是施釉原料的更新,创造了石灰碱釉技术,从而使青瓷产品质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其生产规模之宏大也是前所未有的,几乎涵盖了琉华山周边已发现的所有窑址。
元代中晚期,琉华山周边已知窑址有61处,产品以灰白胎为主,釉色较青绿,胎体略厚重,釉层则显薄,装饰手法有刻划花、印花、堆塑、镂雕、贴花等多种。装饰题材极其丰富,花纹题材丰富,有团花、篦纹、浪涛、折扇纹、云纹、莲花、荷叶、缠枝牡丹、蕉叶纹、莲瓣纹、水波纹和垂叶纹等。这是一个以装饰取胜的年代。相对于南宋时期来说,似乎很多窑场已经停烧。
明代早中期的已知窑址有20处,均在琉华山西。明代初期地方经济迅速恢复发展,龙泉制瓷业在继承了宋元以来传统的制瓷技艺基础上,不断加以创新。这一时期的龙泉窑生产部分官用瓷器,造型厚重端庄,釉色凝润,青釉泛绿,釉色匀净,装饰技法较娴熟,题材丰富多样,刻工精细,堪称精品。民用瓷器中的碗、盘、瓶、炉、壶等造型古拙,也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明代中期以后,胎粗釉薄,成型草率,质量渐差。正统年间以著名督窑官顾仕成为代表的作品,形制规整,釉厚色青,为国内外收藏家、鉴赏家所青睐。成化、弘治后,产品质量下降。明末,龙泉窑产品足底厚重,釉色灰暗浑浊,器底未施釉,胎骨粗笨。明代《遵生八笺》称其“制不甚雅,仅可适用。种种器具不法古而工匠亦拙,然而气质厚实,极耐火磨弄,不易茅篾。”
龙泉窑在明初闪耀了最后光芒后,就很少再得到朝廷的雨露滋润,嘉靖《浙江通志》载:“自后器之出于琉田者已简陋利微,而课税不减,民甚病焉。”又随着景德镇窑业不断兴起,生产开发了许多新颖品种,各种五彩缤纷的瓷器越来越受世人喜爱。而此时的龙泉窑没有吸收和借鉴其他窑系的先进制瓷技术,又没有大胆进行创新,一味在传统的路上走,使路越走越窄。
到了清代,只有孙坑等少数几处在烧制青瓷,琉华山边再不见火红的窑火。
(责编:雨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