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剂量短疗程氯喹治疗迟发性皮肤卟啉症的远期效果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qiang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对46例埃塞俄比亚迟发性皮肤卟啉症患者(其中44例男性,2例女性),平均年龄为46岁(27~71岁),用磷酸氯化喹啉500mg/d口服治疗10天.在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判定疗效,观察期32个月(平均在4~86个月之间).

其他文献
作者用静脉注射甲腈咪胍对22例急性变态反应的日本病人进行治疗研究,其中急性荨麻疹无低血压者14例,急性瘙痒4例,急性荨麻疹伴低血压2例,急性接触性皮炎2例.从接触可能的抗原至症状发作通常为4~5小时(范围为少于1小时至1天).从症状发作至治疗通常在3小时内(范围为少于1小时至2天).
日光角化病(AK)的发生率:从1956~1960年间由三木等报告了41个大学医院的皮肤科初诊患者总数的851 685例中有48例,约占0.006%,其发生率甚低.为了研究AK确切的发生率,作者于1985年、1986年对长崎县某渔业街50岁以上的居民作为对象进行实际调查.多数居民受到相当强的紫外线照射.结果:50岁以上的受检者99名,视诊为AK病例者24例,病理组织学确诊者11例,约占11%.在长崎
期刊
作者对芝加哥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一只印地安那更新世熊(Arctodus simus)骨进行了观察,此熊经放射性13C测定其生存年代为距今11500+520年前。其上颌骨、肱骨、桡骨、尺骨和胸椎上可见明显的树胶肿性损害并伴有特异性骨膜反应,与梅毒的典型特征性的病理变化一致,而不同于化脓性或结核性感染的病理变化。
期刊
迄今,梅毒血清诊断一般都采用TPHA、FTA-ABS、VDRL和RPR等项试验方法.由于这些方法操作复杂又受主观视觉的影响,作者根据Veldkamp和Hardy的报告,用超声波裂解的梅毒螺旋体和Reiter株螺旋体的轴丝为抗原,作微量酶标试验(TP-ELISA和AF-ELISA)来检测螺旋体抗体.
期刊
以往非淋球菌尿道炎(NGU)的最初诊断多采用将病人的尿道涂片经革兰染色镜检及双杯尿试验,但这两种方法均存在着主观、不敏感及时间长的缺点。另外,脓尿症是尿道炎的一个敏感的指标,而大多数检查脓尿的新技术也费时较长且价格昂贵。最近介绍检测尿中白细胞酯酶活性的纸条试验对于检测脓尿症及筛查NGU病人都是十分理想的。因为白细胞酯酶为多形核白细胞(PMN)所特有,其活力与PMN计数密切相关。
首次提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精神改变之间的联系是在1875年.1900年,William Osler注意到本病常伴有中枢神经系统(CNS)受累的表现.因CNSSLE属SLE常见死因的第二位,故受到重视.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患者与大面积烧伤病人有相似的临床和生物学表现.高压氧治疗严重烧伤已获得成功,然而用以治疗TEN仅有个别报道,为此作者报道以高压氧治疗3例TEN的经验.
近年来积累了许多梅毒防治方面的改进经验,在制定新的防治梅毒指南时,发现对一些问题有不同的意见,为此,作者对34位皮肤性病防治研究单位的专家们进行了以下问题的调查。
期刊
目前已知某些青霉和曲霉的代谢产物――赭曲霉毒素A 在猪肾病的致病因素中占主要地位,但该毒素与巴尔干地方性肾病的发病率之间的密切关系尚未证实。本文作者从捷克斯洛伐克的巴尔干肾病高发区内的当地居民住宅中和霉变玉米棒的梗上分离出四株金灰青霉菌(P.aurantiogriseum)。
期刊

1976~1986年间东加州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接受PUVA治疗的38例蕈样肉芽肿(MF)患者,除9例接受PUVA治疗少于10次者外,其余经活检证实的29例MF患者进行了长期随访。男21例,女8例,年龄从29~87岁,病期从活检确诊起为1月到12年。其中10例在最初发病时就接受PUVA治疗,其余的病例是在接受电子束治疗或外用氮芥后复发而接受PUVA治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