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丑话”说好?

来源 :杂文月刊(选刊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sdfsafdsf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丑话”,即一些让人难听、难受、难堪的话。人际交往中,人们大多以和为贵,彼此尊重,互相体谅,尽量不说“丑话”。但有时,“丑话”又不能不说。
  比如领导干部在民主生活会上,要“红红脸、出出汗、咬咬耳、扯扯袖”,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这就是一个适合说“丑话”的场合。再比如商务谈判,对未来合同履行过程中对方可能出现的违约行为,也得“丑话说在前头”,明确各自责任和义务,防患于未然。那么如何才能把“丑话”说好呢?
  首先,“丑话”要早说。人们说“丑话”,大多不是为了讨好谁,没话找话;更不是为了恭维谁,有说没说。而一定有目的:或直接道出某种真相,或指出别人的缺点和不足,或提出某种建议,或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打预防针,等等。这样的“丑话”,早说为好,说在前头,先小人后君子。现实中,越是亲密的朋友,有“丑话”越不好意思说,不愿意说,宁愿沉默。这样做,最后留下来的可能就是一个烂摊子。有些生意上的纠纷,也往往是没把“丑话”说在前头所致,之前没说好盈利后如何分配,亏损后怎样承担,最后往往不欢而散,人财两空。所以说,“丑话”不说在前头,丑事往往跟在后头。
  笔者在法律服务过程中,注意到一个现象。沉浸在甜蜜爱情中的情侣们,一般不去讨论双方在未来婚姻中可能会出现的冲突,很少有人会对婚姻中可能涉及的重大矛盾、冲突如何解决,感情破裂如何體面分手等进行预先安排,几乎没有情侣会将上述情况写成婚前协议。但是,婚前回避掉的矛盾并不会消失。演员李诞说了一段关于婚姻的深刻见解:“婚姻是一个壳,不是我们去保护婚姻,而是婚姻来保护我们。两个成年人,要把所有最坏的事情说好,将婚姻这个壳做得足够坚固。坚固到什么程度?要坚固到即使婚姻不在了,它还能保护我们。”这就是“丑话”早说,富有智慧。
  其次,“丑话”要直说。国人和老外在商务谈判过程中有个不同的习惯,国人一般喜欢在宴席上谈生意签合同,觥筹交错之间、灯红酒绿之下达成协议。偶有一方欲说点“丑话”,另一方就会说我们都是生意场上多年的兄弟了,这点事不用说得那么直白。而老外则更习惯在谈判桌前与对方争个面红耳赤,把所有能想到的最坏情况落在白纸黑字上,不遮掩也不含糊。结果常常是,饭桌上谈成的生意,纠纷最多,酒宴中签下的协议,变化最快。而谈判桌上签订的合同,履行过程中违约最少。所以,只要不是无中生有、捕风捉影、造谣污蔑、落井下石,那么说“丑话”就不需要遮遮掩掩、拐弯抹角、虚伪矫饰、云里雾里,应该开门见山、单刀直人、快人快语,让丑媳妇尽早以真面目见公婆。
  最后,“丑话”要善说。当然,说“丑话”不是为了让别人难堪,而是为了提前达成“君子协议”,因此“丑话”要善意地说。一方面,要有理有据,不信口开河,不搬弄是非,不胡编乱造,不张口就来,不想说就说。说“丑话”要有事实依据,很多时候还要有证据,一如法庭上的控辩双方,说的尽管都是对方不愿意听的,但至少有理有据,透明理性。另一方面,说“丑话”还要善于看时间、地点、对象、环境和条件,即便不能让人如沐春风,也不应该让人如芒在背。比如,不在公众面前指着某人说他的不是,不在某人心情特别不好的时候去说他,不隔三差五地说。心理学中有—个“消息分享定理,’,说的是“好消息要分开说,坏消息要一起说,大好小坏一起说,小好大坏分开说”,这个定理同样适用于说“丑话”。
  此外,说“丑话”还要有救济措施,也就是要有预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要心里有底,这样真的出现让“丑话”说中的时候,就能妥善应对。“丑话”虽不是甜言蜜语,说好了,就可以成为逆耳良言。
  摘自《宁波日报》2019年5月30日
其他文献
初夏的街上,景色多了许多活泼泼的人间景气。今天回家的路上,看见一个男人,约四十岁,在买水果,也奇也不奇的是他穿了一套睡衣。就是上海人都很熟悉的那种睡衣,绒布的,白底印花的,由于大量积压,曾经才二十块一套。不由想起,上海人穿睡衣上街好像在全国都是出了名的,女性穿蕾丝半透明睡衣上街也早已成了沪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记得有一个传媒机构曾就这个问题在上海作过调查,结论是:在上海,睡衣的概念与众不同,睡衣
期刊
——续《郑人买履》  郑人买鞋,为什么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一个大问号,从春秋时代一直悬到当今社会,挂了近三千年。原因何在?都怪韩非子吝啬笔墨,丢掉了郑人买履的一段精彩情节,现予补之。  那郑人回家取了尺码,再来到市场上时,集市已散,卖鞋人不知去向。郑人在鞋摊处,疲惫地踱来踱去,怅然叹息着,不住地叨念:“哎,白跑了两趟,累死了,累死了……”  一位赶集的人向他问了因由后,觉得蹊跷可笑,就
期刊
琼斯要在客厅里挂一幅画,就请朋友来帮忙。画已经在墙上摆好,正准备钉钉子,朋友却说:“这样不好,最好先钉上两块木板,把畫挂在木板上面。”琼斯遵从他的意见,让他帮着去找一块木板。木块很快找来了,正要钉上去,他说:“等一等,木板有点大,最好能锯掉一点。”于是他们便四处找锯子。找来锯子,还没锯两下,他说:“不行,这锯子太钝了,得锉一锉。”他家有一把锉刀,锉刀拿来后,他又发现锉刀没有把柄。为了给锉刀安把柄,
期刊
5月24日,廖女士因扁桃體发炎发高烧,到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进行诊治,其间被错输了他人用于治疗尿路感染的注射液。5月31日,院方回应称,对此事不做任何处理,也不负责。对于输错药水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院方表示,从理论上讲人的肌体可以将药物代谢掉。6月2日,医院发布情况说明,相关责任人被处理。(据澎湃新闻网6月2日报道)  人体能“代谢”就可输错液?对如此不负责任的“白衣天使”,也应来一次“新陈代谢”。
期刊
一天,两只小猴在路上相遇,他们相约去磨坊玩耍。到了磨坊,见老驴正在慢腾腾地拉磨,便跟老驴说:“驴叔,您歇会儿,我们帮您拉会儿。”  小猴甲先拉磨,他越拉越兴奋,一边做鬼脸,一边做着各种千奇百怪的动作,惹得一脸严肃的老驴都忍不住哈哈大笑。  小猴乙开始拉磨时,也挺兴奋的。可是,不久他便感到这活儿太枯燥了,便对老驴说:“驴叔,您整天在这里拉磨,不感到枯燥吗?”  “枯燥啊!但有什么办法呢,总得要干活的
期刊
有段日子了,在驾车去单位的北沿公路上,总能遇见一位低着头、似半身不遂、拖着地艰难走路样子的男人。瞧着,他年龄不大,最多四十出头。时间长了,便引起我和妻子的关注。妻子说:“他可能是中风落下的后遗症,在慢慢锻炼身体。”我说:“有可能。他这样天天坚持,迟早一天会恢复的。  总在早晨这个点,与他“插肩而过”,而每次遇见他,我心里就在不停地为他打气: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这时,脑海里便会自然地流淌着零点乐队
期刊
钱理群在回答《博客天下》关于“你对学生孔庆东的看法”之问时,感慨说,“(他的观点所产生的)争议,从侧面反映了当下一个时代的问题,就是观点越激烈越偏颇,反而越受欢迎。”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越激烈越偏颇”的东西越受欢迎?这里面,是不是隐藏着人脑神经的某种普适性的激发机制?  先来看看另一幕场景。猴年春节前夕的“世纪寒潮”中,有一则“国际新闻”,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越过满屏晒雪帖,以气死汪峰的速度登上了
期刊
狄青,字汉臣,北宋时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阳)人。出身贫寒,16岁时,因替与人斗殴的哥哥顶罪,被“逋罪入京,窜名赤籍”。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狄青的命运却就此反转,最后竟官至枢密使。然而,树大招风,此后的狄青就开始走背字儿了,直至郁郁而终。细览狄青跌宕起伏的一生,时也,命也?令人感慨。  《宋史》狄青传中说,狄青“善骑射”,“初隶御马直,选为散直”。宝元初年,元昊反叛,狄青被派往宋夏前线。  狄青作战勇敢
期刊
读中国近代史不是一件让人感到轻松的事情。一败二败于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三败于东瀛小国日本,四败于八国联军,不断割地赔款丧失国权,国家民族不断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黑洞里向下沉沦而不知伊于胡底……反思之中,缺科学缺技术缺文化缺坚船利炮固然都不错,但归根结底关总的原因是:满朝君臣,无一人才。  从最高统治者说起吧。历史证明,从中世纪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并非不可通过内部的改革而实现,但必须有雄才大略的
期刊
近年来“天价×”的新闻满天飞,先有青岛的“天价虾”38元一只,后有哈尔滨的“天价鱼”398元一斤,又听说某地旅游区窜出了一匹“天价马”,“骑马1元”按秒算。这才知道,久不看的《动物世界》中,竟然连日常天天见的一些动物的身价也已经涨到天上去了。  每一个“天价×”出现,必会掀起轩然大波。新闻媒体连篇累牍热炒,键盘党十指纷飞口诛笔伐,街坊里巷屁民更是茶余饭后数落抱怨,指责店家不良的有之,批评地方保护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