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在的画家,都想尽快找到属于自己独特的视觉符号,建立自己的绘画语言系统,不断在各大小展览中频频亮相,都想迅速得到收藏界和画廊的认可,然后可以批量生产。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下这样做也无可厚非。不过,凡真能享受绘画带给自己乐趣的艺术家,都会丢开了他已定的纲要,而去自由地描写一个美丽的雪景或一个春天的晚景。
关键词:绘画艺术 感情流露 消遣游戏
艺术是创造,也是消遣。在这两个概念中,我以艺术为消遣,或以艺术为人类精神的一种游戏,是更为重要的。我虽然并不排除各式不朽的创作,不论它是图书、文字、绘画,但我相信只有在许多一般的民众都喜欢以艺术为消遣,而不一定希望有不朽成就的时候,真正的艺术精神才能被普遍接受而弥漫于社会之中。换句话说,我赞成一切业余主义,我喜欢业余诗人、业余画家、业余音乐家,自造住屋的业余建筑家。我觉得晚间听一个朋友随便弹奏一二种乐器,乐趣不亚于去听一次一流的职业音乐会。丈夫看见自己妻子业余式的舞文弄墨,所得的快乐,更胜于去看一次职业画展。甚或连在农家院子的平台上观看那些年过六旬的老年人切磋广场舞,都能让我心存感动,体悟到艺术的魅力。老实说绘画艺术是激情的产物,从事艺术创作的时候就像烈火在燃烧一样,我哪能一直燃烧啊,那还不早成灰烬了。坦率讲我也不具备成为大师的素质,那种视艺术为生命的境界我做不来,因为我的欲望太多,除了绘画还有很多其他的东西左右我的视线,所以我也只能把绘画视为业余。但我知道这些都是出于自动的,而真正艺术精神只有在自动中才有。这就是我视中国画为高士的一种消遣,而不限是一个职业艺术家的作品的理由,只有在游戏精神能够长久维持之际,艺术才不至于成为商业化的东西。现在是个数字数码时代,什么都是来去匆匆、迅速快捷,好的摄影作品比比皆是,这世界变得太快让我不太适应,唯独失去了自己绘画的眼睛。我想绘画或许是可以让心平复下来最好的方式,一根根线条在画面中生长,遐想和回味不断蔓延,蔓延……弥散在整个夏日的午后。
我的这套《大唐仕女赏花图》系列作品(一共十二幅)也是在这种情绪的酝酿下画出来的。一年有十二个月,四个季节,季季都有花相伴,仔细想来也觉神奇。每个月都有不同的花神庇佑着我们人类,虽然,艺术不能改变这个世界什么,但却可以让我们疲于奔命的身心得以暂时的舒展,可以让我们的思绪在自己杜撰的童话世界里徜徉。我们如若不能承认艺术其实质只是一种体力和心力的泛滥,自由而不受羁绊,只为自己而存在,则我们即无从了解艺术和它的本质。但凡有艺术天性的人,不论走到哪里,都会显出这种天性的。
现在的画家,都想尽快找到属于自己独特的视觉符号,建立自己的绘画语言系统,不断在各大小展览中频频亮相,都想迅速得到收藏界和画廊的认可,然后可以批量生产。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下这样做也无可厚非。不过,凡真能享受绘画带给自己乐趣的艺术家,都会丢开了他已定的纲要,而去自由地描写一个美丽的雪景或一個春天的晚景。我自己学了多年的水墨人物画儿,自己体会是一幅画就简简单单是一幅画而已,承载不了太多的东西,一幅涂满的画作总是比空白纸张来得有意义,绘画的过程很重要,绘画过程中的思维片段很重要。因为,那是仅仅属于你自己的个性体验,是具有独一无二性的。其他的真的都不重要。市场啊,别人的臧否啊,是否是优秀作品啊真的都不重要。想太多恐怕连拿笔的勇气都会丧失,更不要谈什么绘画的乐趣了。中国文人的回忆文字和他们的信札中,在这一点做得非常出色。信札中最重要的事情可能是告诉他的朋友一个晚上到湖上的经过,或在自传中记录他生平所认为是快乐的一天和这天的经过,所以我喜欢张岱那种自在的不矫情。中国至少有很多作家都喜欢记录夫妇闺房中乐趣的回忆。而这些发自内心的情感流露恰也是最令人感动,是最贴近艺术之本质的。所以继《以伶为伴》系列作品之后,我又画了这组《大唐仕女赏花图》系列作品。也有同仁问我,你原来的那些鸿幅巨制的作品怎么不画了,我无奈地摇摇头长叹一声道:“那些是属于我年轻时候的印记,是不可复制的。当现在的我人生轨迹有所变化时,自然会发生变化。以前,我可以独来独往,所有时间自己掌控,我是我个体世界的王,王自然能驾驭那些广阔的画面。时间精力足啊。目前我所处的阶段,时间对于我而言,就像郁郁葱葱树叶下的那些阴翳,斑斑驳驳的不成片,可以随时被外界的杂事所打断。故我只能交上这些小一点的,但说明我目前想法的作品。等我人生中最杰出的作品再长大一些的时候,我想我会和他一起再去尝试更美妙的绘画作品的。”这组画的造型很卡通,也是我的一个小小尝试,我仅仅想取悦我那个不满四周岁的孩子。因为他的世界里最喜欢卡通形象。每件画作都仅仅只画一个人,那或许是我潜意识的映射。似乎每个画者都是寂寞的,当笔停下来的时候,身后的寂静就会倏然而出,像喝了一杯冰冷的水,像凡高、像高更和他的塔希提岛,当你一个人停驻在画面前时,空旷的脚步声在四周响起,仰视那些空明沉重的色彩,便看到了千百年前那些寂寞的眼睛。但是,这个城市越来越张扬,张扬得让你无法寻求一片空寂。也许每个人的骨子里都是孤寂的,持久而绵长,如此想来,也就不难发现答案了。只是每个人逃避寂寞的方式不一样,年轻人会去蹦迪,潇洒的人会出门远行,画家则会让它跳跃在纸上,贝多芬会去弹奏他的《第五交响曲》,看过一则互联网的广告,上面说:“不要让你的电脑成为孤儿”。我想,当一个孤独的人爬上互联网之后,他/她会发现那里不过是一个巨大的孤儿收容所而已。现在的我们其实越来越被手机、电脑这些电子产品绑架了,失去了原本单纯而快乐的自由。
这组画作的尝试不问成败,仅仅图绘下了我当下的状态,我想我的事情做完了,我的精神充实了,这组画带给我的快乐足够了。因为,我是个女人,善变的女人。我不能老老实实地逮着一个模子反复描摹,我喜欢变,倘若真的能七十二变,那就更好了。老盯着一种类型我会腻。我自知自己缺的东西非常多,而美术学院对于造型类博士生的培养目标是学者型艺术家,这种崇高愿望像看杯中墨汁与水叠影的混合液体,让之前的清水失去了一种透彻。渴望美好和奢望更美好更容易将人高高悬置,就像看看天际略过的浮云,以为自己可以逍遥地游弋在那个世界。其实不然。故自从取得学位的那天起,我压根就不愿再去想我曾经读过博士这件事,它不过是沿途的风景而已,有时候帽子扣得太大压的让人喘不过气,需要经受来自不同方向的各色挑剔与不屑的眼光,这很让人无语。我总不能很逍遥地逃脱困乏,自知部分缘于心累、生活困顿,部分来源于目之所及,心之所动,有违初衷,背离了自己高中一年级背着画板四处求学那种纯粹而执着的激情。看明白了自己艺术之路的荆棘密布的坎坷,就一定有用,至少明了自己的好恶与伪善,以觉悟之心察绘事,其果不晦,其境则亮。真正的天才有两类人,一是儿童,二是已经成为经典的大师。大多数的人只能靠勤去补拙,故努力慢慢成为一种渴求的习惯。路程走到现在,我想还算是一个有理想的人吧,还是画画吧,画点自己想画的画,过点自己想过的生活。
我也知道有人会说我所用的字句太过肤浅,写的东西太容易了解,说我不太谨慎,说我在学者尊座前说话不低声下气,走路不步伐整齐,态度不惶恐战兢。我似乎始终徘徊在学术境界的外面。这倒给我勇气,使我可以根据自己的直觉下判断,思索出自己的观念,创立自己独特的见解,以一种孩子气的厚脸皮,在大庭广众之间把它们直供出来,并且确知在世界另一个角落里必有和我同感的人,会表示默契。用这种方法树立观念的人,会常常在不经意中发现另外一个先贤也曾经说过类似的话,或者由相同的感觉,其差别只不过是它的表现方法有难易或雅俗之分而已。如此,她便有了一个古代作家替她做证人;她们在精神上便成为永久的朋友,甚幸!甚幸!
作者简介:
李垚,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讲师,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学院博士后。
关键词:绘画艺术 感情流露 消遣游戏
艺术是创造,也是消遣。在这两个概念中,我以艺术为消遣,或以艺术为人类精神的一种游戏,是更为重要的。我虽然并不排除各式不朽的创作,不论它是图书、文字、绘画,但我相信只有在许多一般的民众都喜欢以艺术为消遣,而不一定希望有不朽成就的时候,真正的艺术精神才能被普遍接受而弥漫于社会之中。换句话说,我赞成一切业余主义,我喜欢业余诗人、业余画家、业余音乐家,自造住屋的业余建筑家。我觉得晚间听一个朋友随便弹奏一二种乐器,乐趣不亚于去听一次一流的职业音乐会。丈夫看见自己妻子业余式的舞文弄墨,所得的快乐,更胜于去看一次职业画展。甚或连在农家院子的平台上观看那些年过六旬的老年人切磋广场舞,都能让我心存感动,体悟到艺术的魅力。老实说绘画艺术是激情的产物,从事艺术创作的时候就像烈火在燃烧一样,我哪能一直燃烧啊,那还不早成灰烬了。坦率讲我也不具备成为大师的素质,那种视艺术为生命的境界我做不来,因为我的欲望太多,除了绘画还有很多其他的东西左右我的视线,所以我也只能把绘画视为业余。但我知道这些都是出于自动的,而真正艺术精神只有在自动中才有。这就是我视中国画为高士的一种消遣,而不限是一个职业艺术家的作品的理由,只有在游戏精神能够长久维持之际,艺术才不至于成为商业化的东西。现在是个数字数码时代,什么都是来去匆匆、迅速快捷,好的摄影作品比比皆是,这世界变得太快让我不太适应,唯独失去了自己绘画的眼睛。我想绘画或许是可以让心平复下来最好的方式,一根根线条在画面中生长,遐想和回味不断蔓延,蔓延……弥散在整个夏日的午后。
我的这套《大唐仕女赏花图》系列作品(一共十二幅)也是在这种情绪的酝酿下画出来的。一年有十二个月,四个季节,季季都有花相伴,仔细想来也觉神奇。每个月都有不同的花神庇佑着我们人类,虽然,艺术不能改变这个世界什么,但却可以让我们疲于奔命的身心得以暂时的舒展,可以让我们的思绪在自己杜撰的童话世界里徜徉。我们如若不能承认艺术其实质只是一种体力和心力的泛滥,自由而不受羁绊,只为自己而存在,则我们即无从了解艺术和它的本质。但凡有艺术天性的人,不论走到哪里,都会显出这种天性的。
现在的画家,都想尽快找到属于自己独特的视觉符号,建立自己的绘画语言系统,不断在各大小展览中频频亮相,都想迅速得到收藏界和画廊的认可,然后可以批量生产。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下这样做也无可厚非。不过,凡真能享受绘画带给自己乐趣的艺术家,都会丢开了他已定的纲要,而去自由地描写一个美丽的雪景或一個春天的晚景。我自己学了多年的水墨人物画儿,自己体会是一幅画就简简单单是一幅画而已,承载不了太多的东西,一幅涂满的画作总是比空白纸张来得有意义,绘画的过程很重要,绘画过程中的思维片段很重要。因为,那是仅仅属于你自己的个性体验,是具有独一无二性的。其他的真的都不重要。市场啊,别人的臧否啊,是否是优秀作品啊真的都不重要。想太多恐怕连拿笔的勇气都会丧失,更不要谈什么绘画的乐趣了。中国文人的回忆文字和他们的信札中,在这一点做得非常出色。信札中最重要的事情可能是告诉他的朋友一个晚上到湖上的经过,或在自传中记录他生平所认为是快乐的一天和这天的经过,所以我喜欢张岱那种自在的不矫情。中国至少有很多作家都喜欢记录夫妇闺房中乐趣的回忆。而这些发自内心的情感流露恰也是最令人感动,是最贴近艺术之本质的。所以继《以伶为伴》系列作品之后,我又画了这组《大唐仕女赏花图》系列作品。也有同仁问我,你原来的那些鸿幅巨制的作品怎么不画了,我无奈地摇摇头长叹一声道:“那些是属于我年轻时候的印记,是不可复制的。当现在的我人生轨迹有所变化时,自然会发生变化。以前,我可以独来独往,所有时间自己掌控,我是我个体世界的王,王自然能驾驭那些广阔的画面。时间精力足啊。目前我所处的阶段,时间对于我而言,就像郁郁葱葱树叶下的那些阴翳,斑斑驳驳的不成片,可以随时被外界的杂事所打断。故我只能交上这些小一点的,但说明我目前想法的作品。等我人生中最杰出的作品再长大一些的时候,我想我会和他一起再去尝试更美妙的绘画作品的。”这组画的造型很卡通,也是我的一个小小尝试,我仅仅想取悦我那个不满四周岁的孩子。因为他的世界里最喜欢卡通形象。每件画作都仅仅只画一个人,那或许是我潜意识的映射。似乎每个画者都是寂寞的,当笔停下来的时候,身后的寂静就会倏然而出,像喝了一杯冰冷的水,像凡高、像高更和他的塔希提岛,当你一个人停驻在画面前时,空旷的脚步声在四周响起,仰视那些空明沉重的色彩,便看到了千百年前那些寂寞的眼睛。但是,这个城市越来越张扬,张扬得让你无法寻求一片空寂。也许每个人的骨子里都是孤寂的,持久而绵长,如此想来,也就不难发现答案了。只是每个人逃避寂寞的方式不一样,年轻人会去蹦迪,潇洒的人会出门远行,画家则会让它跳跃在纸上,贝多芬会去弹奏他的《第五交响曲》,看过一则互联网的广告,上面说:“不要让你的电脑成为孤儿”。我想,当一个孤独的人爬上互联网之后,他/她会发现那里不过是一个巨大的孤儿收容所而已。现在的我们其实越来越被手机、电脑这些电子产品绑架了,失去了原本单纯而快乐的自由。
这组画作的尝试不问成败,仅仅图绘下了我当下的状态,我想我的事情做完了,我的精神充实了,这组画带给我的快乐足够了。因为,我是个女人,善变的女人。我不能老老实实地逮着一个模子反复描摹,我喜欢变,倘若真的能七十二变,那就更好了。老盯着一种类型我会腻。我自知自己缺的东西非常多,而美术学院对于造型类博士生的培养目标是学者型艺术家,这种崇高愿望像看杯中墨汁与水叠影的混合液体,让之前的清水失去了一种透彻。渴望美好和奢望更美好更容易将人高高悬置,就像看看天际略过的浮云,以为自己可以逍遥地游弋在那个世界。其实不然。故自从取得学位的那天起,我压根就不愿再去想我曾经读过博士这件事,它不过是沿途的风景而已,有时候帽子扣得太大压的让人喘不过气,需要经受来自不同方向的各色挑剔与不屑的眼光,这很让人无语。我总不能很逍遥地逃脱困乏,自知部分缘于心累、生活困顿,部分来源于目之所及,心之所动,有违初衷,背离了自己高中一年级背着画板四处求学那种纯粹而执着的激情。看明白了自己艺术之路的荆棘密布的坎坷,就一定有用,至少明了自己的好恶与伪善,以觉悟之心察绘事,其果不晦,其境则亮。真正的天才有两类人,一是儿童,二是已经成为经典的大师。大多数的人只能靠勤去补拙,故努力慢慢成为一种渴求的习惯。路程走到现在,我想还算是一个有理想的人吧,还是画画吧,画点自己想画的画,过点自己想过的生活。
我也知道有人会说我所用的字句太过肤浅,写的东西太容易了解,说我不太谨慎,说我在学者尊座前说话不低声下气,走路不步伐整齐,态度不惶恐战兢。我似乎始终徘徊在学术境界的外面。这倒给我勇气,使我可以根据自己的直觉下判断,思索出自己的观念,创立自己独特的见解,以一种孩子气的厚脸皮,在大庭广众之间把它们直供出来,并且确知在世界另一个角落里必有和我同感的人,会表示默契。用这种方法树立观念的人,会常常在不经意中发现另外一个先贤也曾经说过类似的话,或者由相同的感觉,其差别只不过是它的表现方法有难易或雅俗之分而已。如此,她便有了一个古代作家替她做证人;她们在精神上便成为永久的朋友,甚幸!甚幸!
作者简介:
李垚,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讲师,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学院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