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青年》编辑团队的整合(1923—1927)

来源 :编辑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ca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革命时期,青年团中央机关刊物《中国青年》以恽代英为核心形成了一个精干的编辑团队,将刊物办出了特色,办出了影响,受到社会各阶层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的欢迎。那么,《中国青年》为何能够形成一个精干的编辑团队?学术界对此鲜有研究。本文对此进行初步的探讨,希望引起更多的讨论。
  
  一 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的任务客观上需要编辑们通力合作
  
  国民革命时期,政治斗争形势复杂多变,这给《中国青年》的编辑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编辑们需要通力合作,灵活应对,及时对重大政治事件表明中共、青年团的立场与态度,完成党团组织布置的宣传任务。这在客观上要求他们协力研究领会中央的意向,共同商讨宣传主题直至谋篇布局、遣词表意,以确保刊物的文章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中国青年》作为团中央机关刊物,担负着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为了完成党团组织布置的宣传任务,同时为广大进步青年服务,编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们根据形势的需要,开设众多栏目,且多次调整栏目设置。《中国青年》创刊后,除了文学、理论等常态栏目之外,4年间增删栏目十数次,开办“社评”“时事述评”“寸铁”“书报评论”“广告”“小说译介”“通讯”“答问与通信”“青年界消息”“新刊批评”“介绍新刊…‘书报介绍”“我们的时代”等栏目。栏目多样且多变,往往需要一人负责多个栏目,大大增加了编辑工作的难度。编辑们面对的稿件涉及时事政治、学术理论、文学艺术、恋爱婚姻等方方面面,需要多学科和丰富的社会经验来处理,而每一位编辑的知识储备、认识及社会阅历等难免有局限性,这一矛盾只有依靠团队的力量才能克服。这样,编辑们在栏目策划、稿件编审等诸多环节通力合作就成为必然。
  
  二 编辑们属同辈群体而且是同乡,易于沟通
  
  《中国青年》的编辑们属同辈群体,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社会地位等方面较为近似。20世纪20年代军阀统治下,国家出路与青年个人求学、就业等共同的话题,客观上奠定了他们合作共事的基础。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是有共同信仰的中共早期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了解的过程具有同步性。由于彼此感情接近、观点相同,相互之间有较高的心理认同感,容易形成统一的群体意志和较强的内聚力,这是他们能走到一起的感情基础。不仅如此,《中国青年》的编辑们多为同乡,籍贯以湖北为主。相关情况见简表。
  


  由简表可见,编辑部成员合作共事时,年龄均为20来岁,都出生于以武昌为中心的经济、文化、交通比较发达的地区,这一地域位置既便于他们了解农村的落后和农民的疾苦,又便于他们认识半殖民地城市的实态及认识近代文明。编辑部成员多为年龄相仿的同乡,彼此结识较早,又同处在人生的求学期,大家互相帮助,互相启发,这就打下了合作共事的知识和人脉基础。同辈群体成员间的交往更直接、更经常、更亲切,且能够获得大量的知识经验和社会信息。同辈群体成员间的频繁交往和相互信任,使他们能轻松探讨一些问题,自由交换看法和意见,更因心理上、感情上的相容,使他们较容易接受对方的影响。所有这些,为编辑们彼此充分沟通,最大程度地达成共识,形成一个精干的编辑团队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三 编辑群体拥有恽代英这样的核心人物
  
  在《中国青年》的编辑群体中,恽代英是一个非同凡响的核心人物。他非常注重自身的品格修养,并以此感化同龄朋友。“他把日记作为‘以是观吾品行’的重要手段,一日三省,鞭策自己克服缺点。他把日记作为最良的修养方法、求学方法和练习的方法。”恽代英曾这样回忆他的修身追求:“我常回想到我十三四岁的时候,所想象的只是‘中流击揖’、‘揽辔澄清’的人格。”刘仁静比恽代英小几岁,在多方面都得到恽代英的帮助和照顾。恽代英的日记中有这样的记载:“10点至11点为养初(刘仁静的号)改文。告养初力戒轻躁之习,求庄重和蔼,与朋友交而敬之。”字里行间体现出对同龄朋友的殷殷关爱。
  恽代英更重视用新思想影响追求进步的青年朋友。1917年下半年,他在武汉地区创办了第一个进步团体——互助社。互助社吸纳了许多追求真理的青年。成立不到10天,林育南、沈光耀参加,年底就发展到5组19人,其中黄负生、梁绍文、冼震、林育南、刘仁静等都是当时学生中的优秀分子,都是以改造社会为己任的热血青年,也是较早走到一起的朋友。1918年6月,又在中华大学门口办起了启智图书室,使许多青年学生能在此借阅宣传新思潮的刊物。为了让青年学生“知道世界最近政潮、思潮大概的必要”,便在启智图书室的基础上组织了书报代售部,向武汉地区广大青年推销进步书刊。1919年初,林育南、湖业裕、魏以新等学生,就是在他的影响下,创办了《新声》半月刊,进行启蒙活动的。1920年深秋,恽代英赴安徽宣城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教书,随行附读的学生有吴华梓、李求实、刘茂祥。李求实后来做过团中央宣传主任,主编《中国青年》。
  恽代英具有高涨的政治热情和杰出的领导才能。1919年,与北京的五四运动相呼应,他策动起武汉学运。5月17日,在恽代英的指导下,武汉学生联合会建立。林育南、陈潭秋(中共一大代表)、李书渠(又名李伯刚,五四时期武汉的积极分子,利群书社的经理)、廖焕星、李求实等是其骨干人物。武汉学联发行的《学生周刊》,恽代英亲自为其制定了“唤起国民爱国热忱,提倡国货坚持到底”的宗旨。6月16日,全国学生联合会在上海组建。武汉学联则派林育南、余尚垣(文华大学学生)两名代表前往全国学联工作,这两人就带着恽代英受武汉学联委托起草的《武汉学生联合会提出对于全国学生联合会意见书》。此意见书后来分别连载于7月8日至12日的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和7月15日至23日的《汉口新闻报》上,影响沪、汉等地。
  恽代英的写作才能也是出类拔萃的。1915年恽代英考进私立武昌中华大学。正值新文化运动兴起之时,在《东方杂志》《妇女杂志》《体育杂志》《妇女时报》《青年进步》《新青年》等报刊上,撰写或翻译了约80篇文章,宣传新思想,成为新文化运动冲锋陷阵的猛士,凸显写作才能。t6]1918年,恽代英与冼震、梁绍文(代英中华大学同班同学)、黄负生(共存社成员)一起以“为学校前途计”,接过校长陈时于1917年将《光华学报》相委之事,从老师刘树仁先生手中接办。对学报“大加改良”,刊登受欢迎的介绍“学术之进步,在贵有创造的能力之人物”,“世界最新之思潮者”的稿件,开始以中华大学的《光华学报》为主要阵地,撰写稿件,一些文章曾获得陈独秀的赞美。他主编《中国青年》时写作和发表文章200余篇,不用空泛的道理说 教,而是根据青年人的心理特点,提出“要改变社会,不顺着个人或群众的心理法则,是不能成功的”的观点。
  恽代英的人格魅力和出众的才华,使其能够在《中国青年》编辑群体中成为公认的核心人物,极大地增强了编辑团队的凝聚力。正是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一群勤奋敬业的精兵强将借助于《中国青年》的平台,形成了一个精干的编辑团队。
  
  四 编辑们同为风华正茂的热血男儿,具有排除万难、戮力奋斗的气概
  
  国民革命时期,《中国青年》的编辑们都是青年才俊,在精神面貌上,都处在意气风发的激扬状态中。恽代英27岁、刘仁静21岁、李求实20岁、萧楚女29岁、林育南24岁,邓中夏28岁,同处风华正茂的青春期。青年指的是青年人,青春期、青年期是青年人成长、发展的某一特定的时期,而一般认为青年的较宽泛的年龄段为14岁~30岁。青春期的一些特点使其更容易接受时代潮流的洗礼,义无反顾地投身于火热的革命斗争中。
  处在青春期的青年学生,开始从家庭中游离,喜爱与同伴一起交流,常与志趣相投的同学无话不谈,视友情为神圣,甚至为实现信念不惜一切。在情感上,他们往往会由原来对亲人的挚爱,拓展到对同学、老师和领袖人物的崇敬和追随。此时,他们的道德观也发生了变化,追求公平公正,疾恶如仇。所以,在此阶段,他们呈现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充满热情和抱负,富于理想主义,具有排除万难、戮力奋斗的气概。青春期的这些特点在《中国青年》的编辑们身上表现得非常明显。当核心人物恽代英出面担任《中国青年》主编时,刘仁静、萧楚女、李求实、林育南等热血男儿便主动汇聚于他的麾下,同心同德地合作办刊,以笔杆子为武器,为国民革命冲锋陷阵。
  4年间,他们撰文、合作主持栏目或就重大问题发表编者按,为国民革命鼓动造势、利用杂志传播马克思主义信念,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以引导青年进步。从发表的文章看,《中国青年》1923—1927年全集资料,共168期中的文章1142篇,约420万字,统计显示,邓中夏以中夏笔名发表文章25篇,刘仁静以仁静、子云、尼铎、敬云、人俊的笔名发表文章50篇,萧楚女以丑侣、匪石、抽玉、楚、楚女等笔名发表了56篇,林育南以林育南、林根、根、育南、相拂的笔名代号发表了19篇,李求实以求实笔名发表16篇,恽代英以恽代英、D.Y.、FM、代英、但一、记者等名义发表192篇,《中国青年》编辑群体共发表文章358篇,几乎占了总数的32%,可见证这个群体的气势。发表文章不仅数量上占据了杂志的一片领地,其实他们还是真正的大手笔,从发表出的文章反响可见水平之高,1926年第140期的《敬答读者》所作的问卷调查显示出他们有的还是最受欢迎的作者,读者最爱读的文章都出自他们之手,杂志社分析过i34个读者的问卷回答(见上表)。
  由此表可见,参与问卷的杂志社外的人职业分布不单一,“这些读者的年龄约计20至24之间的占大半,17至19的约/1/3,25至28的约1/10。这些读者表示爱读代英、楚女、仁静三人文字的占9/10以上,爱读求实文章的亦不少。被10个以上的读者指出爱读的题目是《秀才造反论》(代英之作于1926年第109期),《鲍罗庭》(刘仁静所写于1926年108期上),《赤都之五一》(求实所作刊载于1926年121期上),《宣布共产》(恽代英所作刊载1926年119期上),《耶稣,孔子,与革命》(是代英在岭南大学演说辞,刊载于1926年第120期上)等篇”。
  
  五 编辑们具有共同的办刊宗旨和理念
  
  《中国青年》创刊之时,正值广大青年在中国社会这间“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铁房子里碰撞之际,青年“常常苦于不知应当怎样做事,以及他们做的事不知应当怎样改良”。《中国青年》开宗明义就是要“供给他们(青年)一种忠实的友谊的刊物。要引导一般青年到活动的路上,要引导一般青年到强健的路上,要引导一般青年到切实的路上”。这就明确提出了《中国青年》的办刊宗旨。时隔不久,《中国青年》又寄语广大读者:“我们每次编辑《中国青年》,常挟有很热烈的希望。希望我们的精诚能借这样小小的一个刊物,使青年界发生一些好的影响。……我们要提醒一般青年,要扶助一般青年。我们知道救中国是一般青年的使命。我们要为这些青年扫除一切陈腐邪恶的空气,指点他们最经济最有效力的途径。”
  上述办刊宗旨和理念,是《中国青年》编辑们的共识。他们根据各自的优势,为实现上述办刊宗旨和理念作出自己的最大努力。
  《中国青年》的“主笔”恽代英是中共早期青年运动的领导人,曾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二大中央执行委员、宣传部主任。他任《中国青年》主编时间最长,刊发文章最多,文章最具鼓动性。《中国青年》的办刊宗旨是他亲自主持制定的。为了贯彻这一宗旨,他在《中国青年》上以多个笔名发表的诸多文章和通信、答读者问,不是用空泛的道理说教,而是将革命道理用浅显生动的语言讲出来,如春雨一般滋润着读者的心田。据当年读过《中国青年》的邓拓回忆:“那时候,不少年青人的衣袋中,常常藏着那样一薄本32开的周刊。”“我曾见一位老先生,把代英同志的文章几乎每一篇都用红珠笔密密地圈点起来。”
  萧楚女被青年称为“真理的战士”“革命的煽动家”。他对青年循循善诱,深得青年们的喜爱和敬慕。他在《中国青年》上一共发表的50多篇文章,文体多样,有政论类的,有答疑类的,有重炮式的时评,有一针见血的杂感。仅在1925年7月25日至8月1日出版的3期中,就登载了他写的10篇有关五卅运动的文章。这些文章少者400至500字,多者2000余字,像匕首,像投枪,直刺敌人的心脏。
  萧楚女重视用革命精神塑造青年,“引导一般青年到强健的路上”。他结合青年的学习修业,而进行方向引导,“学习,根本上是为什么而学习的呢?岂不是为了‘做’而学习的吗?一边学习,一边做;一边做,一边学习,你那学习的意义,才算完全;你所学习的,才是实在的,才是有用的,才是足以应付你未来生活的”。他利导青年“一个革命党人,应该‘智’‘仁’‘勇’三者兼备。智便是认识,仁便是感情。但若没有根本正确的认识,则虽有一时之勇气,却只等于三杯白干之后一气冲上的匹夫之勇;虽有一时之感情,却只等于观音下世煦煦孑孑的妇人之仁。这样的勇与仁必不能持久不变。必须要有了对于宇宙、社会、人生的根本认识,然后才能做一个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马克思、列宁、里布克奈西、孙中山、刘华,才能做一个始终不渝的革命战士!”
  邓中夏是从事民众运动的专家,他的注意力主要集中于宣传民众运动,意在“引导一般青年到活动的路上”。他在《中国青年》创刊不久就发表 了关于民众运动的三论——《论工人运动》《论农民运动》《论兵士运动》,此后还发表了《中国工人状况及我们运动之方针》《中国农民状况及我们运动的方针》《学生运动》等一系列文章。这些文章理论性较强,分析透彻,对于帮助进步青年充分认识各种民众运动的重要作用,对于指导这些运动的顺利开展,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林育南的经历与邓中夏有些相似。他曾先后参与领导组织了1922年9月的粤汉铁路工人罢工、1923年2月京汉铁路二七大罢工、1925年五卅运动上海工人大罢工、1927年汉口工人收回英租界等重大斗争。创办过《真报》《劳动周报(武汉)》等。1923年6月,林育南赴广州出席中共三大,8月到南京出席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二大,当选为团中央委员、团中央秘书、组织部长,并兼任《中国青年》主编。他在《中国青年》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有介绍中共早期领导青年运动的经验和总结的,有介绍苏联如何开展学生运动的,也有记录他本人在自己家乡怎样开展乡村教育的,还有与“醒狮”派余家菊的论战文章等。他指出:“革命的知识是什么?我以为唯一的知识就是‘了解社会’。革命是以社会为对象的,不了解社会而革命,犹如不知解剖学生理学而去当医生,这是如何的危险而且不可能?怎样了解社会呢?第一是历史的考究,……再就是社会现实状况的观察。”这些文章的目的和作用主要在于“引导一般青年到活动的路上”。
  李求实则注重给广大青年从事革命活动以具体的指导,力图“引导一般青年到切实的路上”。他在《中国青年》上发表的文章主要以政论和青年教育两类为主。他发的青年教育方面的文章有着指导青年活动较细腻、具体,便于操作的特色,如《怎样利用今年的暑假》《怎样才能‘到民间去’?》《本年暑期的环境与青年的责任》等文章,他针对胡适之的所谓“指导”,青年们应该“关着门”读书,不应该“跟着大家”去救国的主张而提出“向上的革命的青年总只有一种意志,即是说,总只有一条道路——努力解放被压迫的中国民族于帝国主义与军阀的铁腕之下”。他教育引领青年“到民间去”的第一件事,是从事“地方调查与研究”的工作。应“利用各种可能的机会(如个人谈话、邻居访问……)去调查本地人民的生活状况,其疾苦与其要求……依照适当的表格,将所得的材料加以整理编制,再加以系统地切实地研究与讨论,得出结论。这结论应该注意两点,第一是本地人民当前的需求是什么,第二是本地之‘社会的力量’在哪里。我们知道了第一点,便寻得了本地革命工作的实际目的;知道了第二点,便懂得在本地的革命工作中,什么是应该运用的力量,什么是应该打倒的”。
  显然,《中国青年》的编辑们凭借对办刊宗旨和理念的高度认同,形成了一个默契的编辑风格。这个团队精心设计栏目,有针对性地组稿征稿,使得这份刊物吸引了成百万、数千万读者。它以促进青年进步为己任,大力开展青年教育,回答了当时青年运动中的许多迫切问题,指导解决了青年中的许多实际问题,成为广大青年的良师益友。它通过向青年读者传播革命思想,引导广大进步青年投身大革命的洪流之中,成为指导青年运动的思想旗帜。
  由此可知,这个编辑群体的形成实质上是整合了一批精英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作风、能力各项要求,他们自觉和中共党刊《向导》等协同形成媒体网络,筑就大革命时期强势话语阵容,使得中共中央和青年团中央的部署能及时快捷落实,这个群体所体现的“以文化人”、塑造灵魂的本领,是一种聚合能力、融汇能力。早期《中国青年》在时局转换中引导了广大青年融人中共倡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洪流,以恽代英为核心人物的编辑团队对此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沈葆英.恽代英和他的日记[M]∥恽代英日记.
  [2]恽代英.敬告从歧路自拔归来的青年[J].中国青年,1927(149).
  [3][7]中央档案馆.《恽代英日记》.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351,255.
  [4]张允候.利群书社、五四时期的社团(一).北京:三联书店,1979:125.
  [5]大汉报,1919—05—31.
  [6][9]田子渝,任武雄,李良明.恽代英传记[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6,5.
  [8]记者.编辑室之谈话[N].光华学报第1期,1916—03—07.
  [10]代英.对于有志者的三个要求[J].中国青年,1923(1).
  [11]蔡富有,蒯辙.青年塑造未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8—9[J].
  [12]敬答读者[J].中国青年,1926(140).
  [13]发刊辞[J].中国青年,1923(1).
  [14]我们的希望[J].中国青年,1923(4).
  [15]邓拓,中国青年和恽代英同志[J],中国青年,1949(23).
  [16]楚女.要学成了再做事么[J].1924(2).
  [17]楚女.革命党人底基本质素是什么?[J].中国青年,1927(1).
  [18]林根.青年的革命修养问题[J].中国青年,1924,2(45).
  [19]求实.评胡适之的“新花样”[J].中国青年,1925(98).
  [20]求实.怎样才能“到民间去”?[J].中国青年,1927(128).
其他文献
数据增量更新是数据仓库应用领域的重要问题。设计增量数据的获取方式。对增量数据的冗余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提出了预处理方法并设计了相应算法,该方法实现了增量数据的压缩,提
本刊讯2011年5月27日至30日,第21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哈尔滨举行。
卫星跟踪卫星技术可以快速获取全球地球重力场中长波信息,不仅可以获取重力场静态信息,而且可以获取重力场的时变信息,已成为地球物理、大地测量、海洋、水文等学科研究、甚至减
书业中心是图书买卖、流通、聚散之所,也是地理上一个区域性的图书交易中心。清代前期全国性的书业中心主要有北京、苏州、杭州、扬州、四堡、江西浒湾等;清代后期崛起的全国性的书业中心是上海、广州、成都等及地区性的省会城市。这可从清代前后期的书业中心分布示意图加以简单对比,见图1:清代前期书业中心分布示意图及图2:清代后期书业中心分布示意图。  图例说明:标注的书业中心城市名采用现在名称。绘制依据是参考张秀
一中小学新课标数学教材当前建设概况伴随着肇始于2001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多年来的全国主要由一套教材通吃天下的模式被教材多元化取代。义务教育教材已于2001—2005年覆盖
科技的进步,出版载体和传播途径的巨大变化,使图书、报纸、期刊等纸质媒体,电影、电视等形象媒体,广播、数码音乐等音频媒体,在一个虚拟的空间内获得统一,使传统的厚重和现代的快捷在新型出版方式中得到综合发挥。也就是说,传统出版业正在发生着从平面出版向立体出版的蜕变,“大出版”时代已经到来。这种时代变革不仅直接导致出版业态的转型、出版理念的更新,而且直接影响到出版企业微观机制的转变,而这一转变无疑是一项系
高等数学是高校中一门重要的公共课,涉及面广。随着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不少大学生经不住手机的诱惑,在高等数学课堂上发短信、上网,QQ,玩游戏等,严重影响了高数课堂教学效
无论在静态定位还是动态导航/定轨中,GPS数据预处理质量的好坏都直接影响着其精度。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对GPS定位与定轨的精度和实时性要求越来越高,高精度GPS快速动态定位/定轨
提出简单多边形距离计算方法,在计算简单多边形最近距离的同时,可以求得多边形之间彼此面对的线段链。针对多边形之间不同位置关系,给出不同的最近距离和多边形之间彼此面对线段链的计算算法。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事业;出版,是传播文化知识的重要手段。教育出版承担着培养人、激励人、传播知识、传承文化的重任,于国于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教育出版领域尤其是在中小学教材建设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基本上满足了世界最大教育国的需求,为国民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1951年秋季,由人民教育出版社重新编写和修订的第一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正式使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