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小学品德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地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经验、知识,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用心体验与实践,在师生平等交流中生成与感悟,才能大大提高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由此不断提高儿童的生活能力。我们的教学必须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课上的认识,学生在生活中得到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去探究生活中真善美、假丑恶,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关键词:小学品德:教学:回归生活
《新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从而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道德存在于生活之中,存在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道德教育要联系儿童的各方面生活,实现引导儿童建构有道德意义的生活。小学品德新课程改变了以往品德课程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过分强调学科性、系统性的倾向,鲜明地体现了道德教育回归儿童生活世界的基本理念。品德教学回归生活是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必要教育途径。
1创设活动情境培养生活能力
《品德与(生活)社会》的“活动”打破了以往一成不变的教学格局,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中。因此,教师要有目的地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经验、知识。教学时可采用讲故事,看课件,看录像,开展角色游戏、小品表演、分组讨论、知识竞赛、演讲辩论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创设一个个教学情境。
一位教师在教《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购物的学问》时,教师能够通过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回忆实际场景来串联本课的八个知识点。教师不失时宜地在课堂中引入生活中人们购物的现场录像片,从生活入手,一下子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出示常见的购物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怎么样解决,提高学生的实际购买技能。这样的课堂为他们以后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互动交流中、对学生日后的生活技能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教师设计的活动不仅贴近了学生生活,更有效地让学生知道合理购物的技巧,特别是购物体验活动中,教师设置了生活场景,让学生实际来购物买东西,教师刻意把有问题的商品掺到商品中,来测试孩子们的实际选购和分辨能力,事实证明这一点做得恰到好处,不仅进一点巩固了学生对本课知识技能的掌握更让学生深切体会到实际购物时要多看多挑多想,购物的学问很多,培养了学生的生活能力。
2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他们的生活过程之中。因此,我们的品德课就要回归学生生活,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用心体验与实践,在师生平等交流中生成与感悟,才能大大提高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
有一位教师在执教《从一粒米说起》这一课时,就是基于以上的思考与理念而设计的。教师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在生活中,真正做到节约的家庭真的很少,学生的节约意识只是表现在嘴上。于是教师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一粒米、一滴水说起,感悟没有粮食、没有水的痛苦,勾起学生对自己的生活、周围环境的关注。接着让每个学生通过每人一天节约一粒米、一滴水来计算一下我国13亿人一天能节约多少,够我们班级同学吃多少天?惊人的数字,让学生很震惊。这让他们感到,每天中午浪费粮食的严重性。最后教师设计“珍惜粮食,从我做起”检测表,通过自评、同学评、家长评、教师评等多种评价方法,有效地解决学生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促使学生把课堂学习转化一种生活能力。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3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探究
真理是在实践中才能体验其价值和科学的,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能得到广泛的認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贯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品德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怎样的评价?从而懂得生活中真正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教学必须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课上的认识,不搞“纯而又纯”的教育。
《远离陋习》这篇教材选自《品德与社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建设文明富裕的家乡》之第一课。教材从算命、赌博、吸毒等方面介绍了封建迷信和不健康行为现象给人们的生活、生命财产带来的极大危害。四年级学生对封建迷信和不健康行为认识不透彻,还缺乏是非判断能力,教这一课时,用“小眼睛看世界”新闻采访的方式,围绕“生活中的陋习”展开活动。让每个学生在“新闻话筒”前充分的说出他所认识到的生活中的陋习。最后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个名言警句结束采访。这样,把“陋习”这个宽泛的话题与学生所处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明白“原来陋习就在自己身边,就在自己的生活中。”通过小品《算命先生和巫婆的自白》揭露算命与巫婆消灾的伪科学性和欺骗性。再用课件出示全国每年因为赌博而流失的国家财产统计数据,因赌博而丢失工作的人员统计数据,因赌博而丢失生命、家破人亡的人员统计数据……让学生情不自禁地发出“赌博真可怕!”的感慨。在学生意识到“大陋习”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危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围绕“大陋习”产生的原因展开讨论。碰撞中进行价值判断,并引导学生探讨家人有否这些陋习,应如何帮助他们改正陋习为家乡的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叶圣陶先生说:“解放孩子的手,让孩子多做一做;解放孩子的脑,让孩子多想一想;解放孩子的嘴多说一说”。学生在生活中得到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去探究生活中真善美假丑恶,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新课标指出《品德与社会》教育教学的空间不仅局限于课堂和学校,生活中处处有教育,时时有教育。让学生以宣传大使的身份回家、回社区开展宣传既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也是把学习的课堂延伸到社会,让学生的品德教育回归生活。
4结束语
品德课程的核心是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参与社会、学习做人。因此,强调教学内容源于生活、教学活动再现生活的最终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自主参与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感悟到生活的真谛,领悟到怎样对待和处理生活中的道德问题,逐渐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人,为他们在今后形成健全人格打下基础。在学生自主建构的学习活动中,教师还要不断探索如何进行积极的、正确的价值引导。教师力求是自己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去,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不留痕迹的引导儿童对他所面对的生活世界、生活关系、生活意义、生活方式进行不断的理解,扩展他们的生活经验,建构他们的精神世界,形成生活智慧,使儿童能不断地从思想走向行动,从理解走向实践,在生活中创造生活,让他们在生活中得到进一步发展,产生知与行统一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品德:教学:回归生活
《新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从而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道德存在于生活之中,存在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道德教育要联系儿童的各方面生活,实现引导儿童建构有道德意义的生活。小学品德新课程改变了以往品德课程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过分强调学科性、系统性的倾向,鲜明地体现了道德教育回归儿童生活世界的基本理念。品德教学回归生活是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必要教育途径。
1创设活动情境培养生活能力
《品德与(生活)社会》的“活动”打破了以往一成不变的教学格局,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中。因此,教师要有目的地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经验、知识。教学时可采用讲故事,看课件,看录像,开展角色游戏、小品表演、分组讨论、知识竞赛、演讲辩论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创设一个个教学情境。
一位教师在教《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购物的学问》时,教师能够通过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回忆实际场景来串联本课的八个知识点。教师不失时宜地在课堂中引入生活中人们购物的现场录像片,从生活入手,一下子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出示常见的购物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怎么样解决,提高学生的实际购买技能。这样的课堂为他们以后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互动交流中、对学生日后的生活技能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教师设计的活动不仅贴近了学生生活,更有效地让学生知道合理购物的技巧,特别是购物体验活动中,教师设置了生活场景,让学生实际来购物买东西,教师刻意把有问题的商品掺到商品中,来测试孩子们的实际选购和分辨能力,事实证明这一点做得恰到好处,不仅进一点巩固了学生对本课知识技能的掌握更让学生深切体会到实际购物时要多看多挑多想,购物的学问很多,培养了学生的生活能力。
2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他们的生活过程之中。因此,我们的品德课就要回归学生生活,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用心体验与实践,在师生平等交流中生成与感悟,才能大大提高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
有一位教师在执教《从一粒米说起》这一课时,就是基于以上的思考与理念而设计的。教师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在生活中,真正做到节约的家庭真的很少,学生的节约意识只是表现在嘴上。于是教师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一粒米、一滴水说起,感悟没有粮食、没有水的痛苦,勾起学生对自己的生活、周围环境的关注。接着让每个学生通过每人一天节约一粒米、一滴水来计算一下我国13亿人一天能节约多少,够我们班级同学吃多少天?惊人的数字,让学生很震惊。这让他们感到,每天中午浪费粮食的严重性。最后教师设计“珍惜粮食,从我做起”检测表,通过自评、同学评、家长评、教师评等多种评价方法,有效地解决学生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促使学生把课堂学习转化一种生活能力。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3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探究
真理是在实践中才能体验其价值和科学的,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能得到广泛的認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贯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品德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怎样的评价?从而懂得生活中真正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教学必须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课上的认识,不搞“纯而又纯”的教育。
《远离陋习》这篇教材选自《品德与社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建设文明富裕的家乡》之第一课。教材从算命、赌博、吸毒等方面介绍了封建迷信和不健康行为现象给人们的生活、生命财产带来的极大危害。四年级学生对封建迷信和不健康行为认识不透彻,还缺乏是非判断能力,教这一课时,用“小眼睛看世界”新闻采访的方式,围绕“生活中的陋习”展开活动。让每个学生在“新闻话筒”前充分的说出他所认识到的生活中的陋习。最后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个名言警句结束采访。这样,把“陋习”这个宽泛的话题与学生所处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明白“原来陋习就在自己身边,就在自己的生活中。”通过小品《算命先生和巫婆的自白》揭露算命与巫婆消灾的伪科学性和欺骗性。再用课件出示全国每年因为赌博而流失的国家财产统计数据,因赌博而丢失工作的人员统计数据,因赌博而丢失生命、家破人亡的人员统计数据……让学生情不自禁地发出“赌博真可怕!”的感慨。在学生意识到“大陋习”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危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围绕“大陋习”产生的原因展开讨论。碰撞中进行价值判断,并引导学生探讨家人有否这些陋习,应如何帮助他们改正陋习为家乡的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叶圣陶先生说:“解放孩子的手,让孩子多做一做;解放孩子的脑,让孩子多想一想;解放孩子的嘴多说一说”。学生在生活中得到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去探究生活中真善美假丑恶,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新课标指出《品德与社会》教育教学的空间不仅局限于课堂和学校,生活中处处有教育,时时有教育。让学生以宣传大使的身份回家、回社区开展宣传既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也是把学习的课堂延伸到社会,让学生的品德教育回归生活。
4结束语
品德课程的核心是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参与社会、学习做人。因此,强调教学内容源于生活、教学活动再现生活的最终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自主参与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感悟到生活的真谛,领悟到怎样对待和处理生活中的道德问题,逐渐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人,为他们在今后形成健全人格打下基础。在学生自主建构的学习活动中,教师还要不断探索如何进行积极的、正确的价值引导。教师力求是自己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去,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不留痕迹的引导儿童对他所面对的生活世界、生活关系、生活意义、生活方式进行不断的理解,扩展他们的生活经验,建构他们的精神世界,形成生活智慧,使儿童能不断地从思想走向行动,从理解走向实践,在生活中创造生活,让他们在生活中得到进一步发展,产生知与行统一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