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作者认为初中思想品德课必须吸引学生,这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和标志,而吸引学生的重要方法就是用事实来教育学生。为了实现这个教学理念,作者在《知识助我成长》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依据思想品德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结合教材内容选取了多个典型生动的事例,并采用活泼的教学互动形式,把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机地融为一体,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听课教师的好评。这种事例教学方法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初中 思想品德课 事例 吸引 教学探索
作为一名初中政治教师,上好政治课是我的天职。但怎样才能上好课呢?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指出,课堂教学“要赢得学生的思想和心灵”。我把这句教育名言作为自己上课追求的崇高理念。上课要赢得学生的思想和心灵,前提条件是上课必须吸引学生。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我认为最重要的方法就是用事例来教育学生。下面我结合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六课“知识助我成长”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一、事例教学的重要性
为了吸引学生,赢得学生的思想和心灵,我依据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对这节课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和认真的设计。
“知识助我成长”这个课题的内容很简单,只有“教育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和“我们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两个标题,但它讲述的道理会影响学生的一生,这就是本课的重要意义所在。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课堂上的思想教育时说,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信念。所以,本课的教学目的,就要让学生明白知识和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树立努力学习、一生学习的坚定信念。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念呢?关键是要用事例来教育学生和说服学生。因为事例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甚至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成败。
首先,事例教学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初中生处于生理和心理急剧变化的时期,独立意识增强,他们对老师和家长的教育有很强的逆反心理,甚至采取怀疑、排斥的态度。因此,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难度很大。但实践证明,事例教学形象具体,有很强的说服力、渗透力和震撼力,初中生容易接受、也乐于接受。
其次,事例教学能有效地克服思想品德课脱离实际的弊端。我认为,思想品德课中道理与事例的关系是纲与目的关系,道理是纲,事例是目,上课要做到纲举目张。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基本手段就是摆事实、讲道理,但有的老师只讲道理,不摆事实,上课列要点,考试背要点,充满说教,给学生造成“假、大、空”的感觉,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事例教学密切联系实际,可亲可信可学,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并为学生的实践行动提供了生活的范例。
再次,事例教学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有的老师上课生动活泼,深受学生欢迎;而有的老师上课则枯燥乏味,学生不喜欢听。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两类老师的区别在于:受欢迎的老师,上课举例多,贴近学生的生活;不受欢迎的老师,上课举例少,脱离学生的生活。事例教学大大增强了思想品德课的趣味性,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理论联系实际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基本原则,列举和分析事例是思想品德课的突出特点,用事实来教育学生是赢得学生思想和心灵的重要法宝。教师在平时一定要注意教学事例的积累,备课环节要在挖掘事例方面下工夫,千方百计地利用事例来教育学生、打动学生。基于以上认识,我在备课时收集了大量与“知识助我成长”有关的事例,从中筛选出六个典型生动的事例应用于教学。
二、事例教学的具体运用
我的教学过程基本上是由事例来构成的,课文所讲述的道理好像一根银丝,事例就好像一颗颗珍珠,把两者串联起来,就是一节引人入胜、精彩纷呈的思想品德课,《知识助我成长》就是这样的一节课。
(一)名人事例:两个放牛娃的不同命运
我在上课的开头,用幻灯片展示了两个放牛娃的故事。
第一个放牛娃的故事:
记者和一个在山坡上放牛的小男孩对话:“你为什么放牛?” “放牛挣钱。”“为什么要挣钱?”“挣钱娶媳妇。”“你为什么要娶媳妇呢?”“娶媳妇养娃。”“养娃做什么呢?”“放牛。” ……听了这样的回答,记者陷入了沉思。
我请两名同学扮演记者和放牛娃进行对话,两位学生的表演很精彩,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我问学生:“记者为什么对放牛娃的回答陷入沉思?”学生进行讨论,并发表了各种看法,我总结道:“放牛娃靠放牛永远不能改变贫穷的命运!一个人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甘愿贫穷。”
接着用幻灯片展示第二个放牛娃的故事:
当他还是个放牛娃的时候,他就在牛背上梦想能飞上蓝天。1980年,他父亲不幸病逝,刚上初二的他不得不辍学。学校的老师冒雨找到了他的母亲: “这孩子成绩好,退学太可惜,可不要把孩子的前途耽误了。” 正在地里干活的放牛娃重返了校园 。1984年,他终于实现了那个牛背上的梦想,进入了空军飞行学院。
我请一个学生站起来朗读这个放牛娃的故事,然后问:“这个放牛娃是谁?”
同学们都猜是杨利伟,我肯定了他们的方向正确,然后幻灯片展示答案:神舟六号飞船航天英雄聂海胜。我问:“两个放牛娃的不同命运给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讨论发言,两个放牛娃的主要区别是有没有远大的理想,有没有读书,有没有知识文化。我肯定学生的看法,我说:“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我们怎样才能获得知识呢?就必须接受教育。”这样就引出课题“知识助我成长” 和第一个标题“教育为人的幸福奠基”。
(二)学生的事例:教育改变人生
我要求学生回答下列问题“1.你接受过哪些教育?2.受教育给你带来哪些好处?举一举你身边教育给他带来好处的例子?”学生列举了自己受过的各种教育及好处。我问:“学习思想品德课有什么好处啊?”学生答了很多,比如:知道如何交朋友、如何增进与老师的感情、如何孝敬父母、懂得必要的法律知识,等等。我又问:“教育给你身边的人带来什么好处?”
卓明锋同学举的例子: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舅舅只读到初中就开始做工了,由于文化不高,在建筑公司只能做一些技术含量低的杂工,一个月的收入只有一千多元,生活很艰难。但他很重视子女的教育,要我表哥好好读书。后来我表哥考上了广州的一所大学,毕业后在会计事务所做事,月收入有7000-8000元,舅舅一家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
范颖贤同学举的例子:
我妈妈是大女儿,因为家里太穷,只读完初中就做工挣钱送小姨读书。小姨在妈妈的帮助下读完了大学,现在是一所学校的教导主任,收入高,又受人尊敬;而妈妈由于文化低,只能给人家做饭,月收入只有1000来元,生活艰难,很少看到妈妈开心的笑容。
学生听完这两个故事,受很大触动。我肯定两名同学举的例子很好,用幻灯片展示两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培根;知识就是我们借以飞上天堂的羽翼──莎士比亚。
我用幻灯片展示一份现在学历与工资收入的对比表,然后问学生:“这份工资表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讨论发言后,我说:“据调查表明,改革开放后,人民的致富程度与其文化程度成正比。文化程度高的,致富门路多,致富速度快;文化程度低的,往往致富无门,或致富较慢。脑袋满才能钱袋满,才能过上幸福生活。现在企业中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社会上的医生、教师和国家公务员都是高学历者,在知识经济的时代,高学历才能带来高收入。”
我接着问:“古人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又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些话对不对?”我要让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到,这些话虽然有些偏激和功利,但也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性,也就是本课的观点“教育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对激励小孩子读书是很有效的。
(三)其它学科的事例:方仲永的悲哀
为了说明教育对个人的意义,我用幻灯片展示了学生在语文课学过的王安石的名篇《伤仲永》的译文: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见过书写工具,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作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写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叫他写诗,已经不能与从前听说的相称了。再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又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舅舅说:“他才能完全消失,普通人一样了。”
我认为,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结合本文,我要求学生讨论:“王安石对方仲永的看法是否正确?方仲永为什么从一个天赋很高的人变成一个平凡的人?这篇文章给我们什么启示?”结论是:“一个再有天赋的人,如果后天不接受教育,都会成为平凡的人。”我接着又举了一个语文课文的例子:“你们刚学完语文课文《我的第一本书》,请想一想:为什么作者在三个同学中不是最聪明的,也不是成绩最好的,为什么他能取得事业的成功?”学生得出的认识是:“因为他接受了必要的教育,获得了丰富的知识,是教育和知识改变了他的命运。”
(四)时政事例:神舟飞船的启迪
我用幻灯片展示我国神舟号航天飞船发射升空和航天员的四幅图片,然后问学生:“上面图片的人是谁?他们是做什么的?”学生回答:“是航天员。神五、神六、神七发射成功。”我又问:“我国在空间科学技术领域为什么能取得巨大成功?”学生讨论指出:发展科技需要人才,培养人才需要教育。我以日本和中国为例说明科教兴国的道理,最后用幻灯片展示:教育对民族和国家的作用。
我启发学生:“教育对我们个人、对国家有这么重要的作用,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学生回答:“必须自觉地接受教育,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我问:“你们打算今后怎样对待学习?”有三位同学分别谈了自己的具体打算,我表扬道:“这几位同学讲得很好!”
(五)模范人物的事例:72岁大学生和81岁硕士生对知识的追求
为了鼓励学生自觉地接受教育,我用幻灯片展示了一位72岁老人考大学的故事:
有位72岁的老人,在国家放宽报考大学年龄限制的情况下,于2001年、2002年两次参加高考,均因考分低而未被录取。这种渴求知识的精神感动了他所报考学校的师生。经过研究,学校特许他作为旁听生上学。
此外,我还以金庸为例,这位誉满全球的著名学者和武侠小说大师,是多所世界名牌大学的名誉博士和教授,2005年英国剑桥大学授予金庸荣誉文学博士名衔,但金庸仍然以81岁的高龄赴剑桥大学攻读历史学硕士、博士,并于2006年完成剑桥大学硕士论文。我请同学们思考:“这两个事例说明了什么?”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到:受教育不仅是青少年的事,男女老少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两位老人孜孜不惓的求学精神使学生深受感动。
(六)生活中事例:小丽辍学
为了说明我国的义务教育的特点,我举了小丽辍学的事例。
第一段材料:
小丽是八年级学生,开个体饭馆的爸爸缺人手,要小丽退学到饭馆干活,并且对前来劝他的学校老师说,“孩子上不上学是我家的私事,别人管不着!”
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到:孩子上不上学绝不是个人的私事,适龄儿童不上学不仅耽误了受教育的时机,还会影响到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我指出:人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机就是就是义务教育阶段。宋庆龄说得好,有些事是可以等待的,但少年儿童的培养是不可以等待的。
第二段材料:
小丽辍学离校,学校领导和镇文化教育办公室负责人五次上门做思想工作,小丽爸爸仍然拒绝让小丽上学。镇政府责成镇文教办对小丽强制执行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责令其立即返校上学,并对小丽的家长罚款1000元。
我问:“这段材料说明义务教育具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强制性特征。”
第三段材料:
2006年12月11日,教育部透露,2007年,我国农村中小学全免学杂费。2015年我国将实现免费义务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国家制定统一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教科书设置标准、教学标准、建设标准、学生公用经费标准等。
我问:“这段材料说明义务教育具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公益性特征和统一性特征。”义务教育是本课的难点,学生不容易理解,通过举例,学生不仅掌握了这个概念,而且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思想品德课的事例教学是为讲道理服务的,并用来指导学生的实践行动,所以要遵循“道理→事例→道理→事例”的教学规律。为了进一步强化教学作用,我让学生去寻找自我教育的事例,我所布置的课后作业是要求每个学生写出身边知识改变命运的两个例子和社会上违背国家义务教育法的三种现象,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自己的看法。
课的最后,播放配有动漫的歌曲《读书郎》,师生齐唱,本课的热烈的气氛中宣布结束。
三、事例教学的收获
有人说:“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应当是震撼,以及震撼之后带来的长久的思考!”我的事例教学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2009年3月26日是学校对外开放日,我上的公开课就是“知识助我成长”,听课的教师有市教研室政治科教研员和来自全市8所学校36位同行。大家对这节课给予很高的评价,收回的听课评价表都评这节课为优秀。老师们在评课中认为,这节课的最大亮点就是课堂教学富有情趣、有品位,材料丰富,事例生动,贴近学生生活,并通过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来分析和探究这些事例所包含的哲理。听了这些评论,我受到很大鼓舞,也得到很多教益。我校有些班主任用我制作的课件给本班学生上班会课,主题就是“知识助我成长”,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为了检验这节课的教学质量,课后我对这节课的内容进行了一次测验,学生平均分达到98分;也对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学生对本节课的满意度为100%。其实,一节课上得好不好?是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只要仔细观察学生的眼神和表情就会一目了然:学生会意的笑容、专注的目光,就是对我们课堂教学的最好评判。
在政治课堂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事例教学的重要性。为此,我努力做个教学的有心人,时时处处注意教学事例的收集和分析。一方面观察生活,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收集事例,记录那些发生在学生身上或者学生周围的事例;二是通过书籍报刊、电视网络收集可用于教学的事例,比如一些自然和社会的趣闻、名人故事、国内外时事,等等,并进行整理分类。教师拥有了丰富的事例素材,上课时就会得心应手,所需要的事例就能顺口而出,使课堂成为学生喜爱的精神大餐。
总之,思想品德课拿什么来吸引学生?方法自然有多种多样,比如形象幽默的语言、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制作精美的课件画面等等,但都比不上事例的震撼力。充满哲理和趣味性的事例,给学生带来的冲击和启迪是极为深刻而持久的。当然,教学事例的积累和运用需要付出很大的劳动,教师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神圣的三尺讲台,奉献给学生,课堂教学才能绽放出艳丽的奇葩。
【参考文献】
[1]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俄)苏霍姆林斯基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2] 吴铎主编. 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政治卷). 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3] 卢书兵主编.中学政治创新教法(45分钟优化设计). 学苑出版社,1999.
[4] 冯克诚主编.中学成功教学法体系(思想政治卷).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0.
[5] 周渝毅,李云译. 非常教师──优质教学的精髓.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6] 杂志类:《广东教学研究》(广东省教育厅主办)、《中学政治教学》(华南师大主办)、《中学政治教学参考》(陕西师大主办).
【关键词】初中 思想品德课 事例 吸引 教学探索
作为一名初中政治教师,上好政治课是我的天职。但怎样才能上好课呢?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指出,课堂教学“要赢得学生的思想和心灵”。我把这句教育名言作为自己上课追求的崇高理念。上课要赢得学生的思想和心灵,前提条件是上课必须吸引学生。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我认为最重要的方法就是用事例来教育学生。下面我结合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六课“知识助我成长”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一、事例教学的重要性
为了吸引学生,赢得学生的思想和心灵,我依据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对这节课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和认真的设计。
“知识助我成长”这个课题的内容很简单,只有“教育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和“我们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两个标题,但它讲述的道理会影响学生的一生,这就是本课的重要意义所在。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课堂上的思想教育时说,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信念。所以,本课的教学目的,就要让学生明白知识和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树立努力学习、一生学习的坚定信念。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念呢?关键是要用事例来教育学生和说服学生。因为事例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甚至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成败。
首先,事例教学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初中生处于生理和心理急剧变化的时期,独立意识增强,他们对老师和家长的教育有很强的逆反心理,甚至采取怀疑、排斥的态度。因此,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难度很大。但实践证明,事例教学形象具体,有很强的说服力、渗透力和震撼力,初中生容易接受、也乐于接受。
其次,事例教学能有效地克服思想品德课脱离实际的弊端。我认为,思想品德课中道理与事例的关系是纲与目的关系,道理是纲,事例是目,上课要做到纲举目张。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基本手段就是摆事实、讲道理,但有的老师只讲道理,不摆事实,上课列要点,考试背要点,充满说教,给学生造成“假、大、空”的感觉,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事例教学密切联系实际,可亲可信可学,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并为学生的实践行动提供了生活的范例。
再次,事例教学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有的老师上课生动活泼,深受学生欢迎;而有的老师上课则枯燥乏味,学生不喜欢听。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两类老师的区别在于:受欢迎的老师,上课举例多,贴近学生的生活;不受欢迎的老师,上课举例少,脱离学生的生活。事例教学大大增强了思想品德课的趣味性,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理论联系实际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基本原则,列举和分析事例是思想品德课的突出特点,用事实来教育学生是赢得学生思想和心灵的重要法宝。教师在平时一定要注意教学事例的积累,备课环节要在挖掘事例方面下工夫,千方百计地利用事例来教育学生、打动学生。基于以上认识,我在备课时收集了大量与“知识助我成长”有关的事例,从中筛选出六个典型生动的事例应用于教学。
二、事例教学的具体运用
我的教学过程基本上是由事例来构成的,课文所讲述的道理好像一根银丝,事例就好像一颗颗珍珠,把两者串联起来,就是一节引人入胜、精彩纷呈的思想品德课,《知识助我成长》就是这样的一节课。
(一)名人事例:两个放牛娃的不同命运
我在上课的开头,用幻灯片展示了两个放牛娃的故事。
第一个放牛娃的故事:
记者和一个在山坡上放牛的小男孩对话:“你为什么放牛?” “放牛挣钱。”“为什么要挣钱?”“挣钱娶媳妇。”“你为什么要娶媳妇呢?”“娶媳妇养娃。”“养娃做什么呢?”“放牛。” ……听了这样的回答,记者陷入了沉思。
我请两名同学扮演记者和放牛娃进行对话,两位学生的表演很精彩,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我问学生:“记者为什么对放牛娃的回答陷入沉思?”学生进行讨论,并发表了各种看法,我总结道:“放牛娃靠放牛永远不能改变贫穷的命运!一个人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甘愿贫穷。”
接着用幻灯片展示第二个放牛娃的故事:
当他还是个放牛娃的时候,他就在牛背上梦想能飞上蓝天。1980年,他父亲不幸病逝,刚上初二的他不得不辍学。学校的老师冒雨找到了他的母亲: “这孩子成绩好,退学太可惜,可不要把孩子的前途耽误了。” 正在地里干活的放牛娃重返了校园 。1984年,他终于实现了那个牛背上的梦想,进入了空军飞行学院。
我请一个学生站起来朗读这个放牛娃的故事,然后问:“这个放牛娃是谁?”
同学们都猜是杨利伟,我肯定了他们的方向正确,然后幻灯片展示答案:神舟六号飞船航天英雄聂海胜。我问:“两个放牛娃的不同命运给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讨论发言,两个放牛娃的主要区别是有没有远大的理想,有没有读书,有没有知识文化。我肯定学生的看法,我说:“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我们怎样才能获得知识呢?就必须接受教育。”这样就引出课题“知识助我成长” 和第一个标题“教育为人的幸福奠基”。
(二)学生的事例:教育改变人生
我要求学生回答下列问题“1.你接受过哪些教育?2.受教育给你带来哪些好处?举一举你身边教育给他带来好处的例子?”学生列举了自己受过的各种教育及好处。我问:“学习思想品德课有什么好处啊?”学生答了很多,比如:知道如何交朋友、如何增进与老师的感情、如何孝敬父母、懂得必要的法律知识,等等。我又问:“教育给你身边的人带来什么好处?”
卓明锋同学举的例子: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舅舅只读到初中就开始做工了,由于文化不高,在建筑公司只能做一些技术含量低的杂工,一个月的收入只有一千多元,生活很艰难。但他很重视子女的教育,要我表哥好好读书。后来我表哥考上了广州的一所大学,毕业后在会计事务所做事,月收入有7000-8000元,舅舅一家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
范颖贤同学举的例子:
我妈妈是大女儿,因为家里太穷,只读完初中就做工挣钱送小姨读书。小姨在妈妈的帮助下读完了大学,现在是一所学校的教导主任,收入高,又受人尊敬;而妈妈由于文化低,只能给人家做饭,月收入只有1000来元,生活艰难,很少看到妈妈开心的笑容。
学生听完这两个故事,受很大触动。我肯定两名同学举的例子很好,用幻灯片展示两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培根;知识就是我们借以飞上天堂的羽翼──莎士比亚。
我用幻灯片展示一份现在学历与工资收入的对比表,然后问学生:“这份工资表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讨论发言后,我说:“据调查表明,改革开放后,人民的致富程度与其文化程度成正比。文化程度高的,致富门路多,致富速度快;文化程度低的,往往致富无门,或致富较慢。脑袋满才能钱袋满,才能过上幸福生活。现在企业中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社会上的医生、教师和国家公务员都是高学历者,在知识经济的时代,高学历才能带来高收入。”
我接着问:“古人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又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些话对不对?”我要让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到,这些话虽然有些偏激和功利,但也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性,也就是本课的观点“教育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对激励小孩子读书是很有效的。
(三)其它学科的事例:方仲永的悲哀
为了说明教育对个人的意义,我用幻灯片展示了学生在语文课学过的王安石的名篇《伤仲永》的译文: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见过书写工具,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作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写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叫他写诗,已经不能与从前听说的相称了。再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又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舅舅说:“他才能完全消失,普通人一样了。”
我认为,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结合本文,我要求学生讨论:“王安石对方仲永的看法是否正确?方仲永为什么从一个天赋很高的人变成一个平凡的人?这篇文章给我们什么启示?”结论是:“一个再有天赋的人,如果后天不接受教育,都会成为平凡的人。”我接着又举了一个语文课文的例子:“你们刚学完语文课文《我的第一本书》,请想一想:为什么作者在三个同学中不是最聪明的,也不是成绩最好的,为什么他能取得事业的成功?”学生得出的认识是:“因为他接受了必要的教育,获得了丰富的知识,是教育和知识改变了他的命运。”
(四)时政事例:神舟飞船的启迪
我用幻灯片展示我国神舟号航天飞船发射升空和航天员的四幅图片,然后问学生:“上面图片的人是谁?他们是做什么的?”学生回答:“是航天员。神五、神六、神七发射成功。”我又问:“我国在空间科学技术领域为什么能取得巨大成功?”学生讨论指出:发展科技需要人才,培养人才需要教育。我以日本和中国为例说明科教兴国的道理,最后用幻灯片展示:教育对民族和国家的作用。
我启发学生:“教育对我们个人、对国家有这么重要的作用,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学生回答:“必须自觉地接受教育,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我问:“你们打算今后怎样对待学习?”有三位同学分别谈了自己的具体打算,我表扬道:“这几位同学讲得很好!”
(五)模范人物的事例:72岁大学生和81岁硕士生对知识的追求
为了鼓励学生自觉地接受教育,我用幻灯片展示了一位72岁老人考大学的故事:
有位72岁的老人,在国家放宽报考大学年龄限制的情况下,于2001年、2002年两次参加高考,均因考分低而未被录取。这种渴求知识的精神感动了他所报考学校的师生。经过研究,学校特许他作为旁听生上学。
此外,我还以金庸为例,这位誉满全球的著名学者和武侠小说大师,是多所世界名牌大学的名誉博士和教授,2005年英国剑桥大学授予金庸荣誉文学博士名衔,但金庸仍然以81岁的高龄赴剑桥大学攻读历史学硕士、博士,并于2006年完成剑桥大学硕士论文。我请同学们思考:“这两个事例说明了什么?”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到:受教育不仅是青少年的事,男女老少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两位老人孜孜不惓的求学精神使学生深受感动。
(六)生活中事例:小丽辍学
为了说明我国的义务教育的特点,我举了小丽辍学的事例。
第一段材料:
小丽是八年级学生,开个体饭馆的爸爸缺人手,要小丽退学到饭馆干活,并且对前来劝他的学校老师说,“孩子上不上学是我家的私事,别人管不着!”
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到:孩子上不上学绝不是个人的私事,适龄儿童不上学不仅耽误了受教育的时机,还会影响到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我指出:人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机就是就是义务教育阶段。宋庆龄说得好,有些事是可以等待的,但少年儿童的培养是不可以等待的。
第二段材料:
小丽辍学离校,学校领导和镇文化教育办公室负责人五次上门做思想工作,小丽爸爸仍然拒绝让小丽上学。镇政府责成镇文教办对小丽强制执行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责令其立即返校上学,并对小丽的家长罚款1000元。
我问:“这段材料说明义务教育具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强制性特征。”
第三段材料:
2006年12月11日,教育部透露,2007年,我国农村中小学全免学杂费。2015年我国将实现免费义务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国家制定统一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教科书设置标准、教学标准、建设标准、学生公用经费标准等。
我问:“这段材料说明义务教育具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公益性特征和统一性特征。”义务教育是本课的难点,学生不容易理解,通过举例,学生不仅掌握了这个概念,而且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思想品德课的事例教学是为讲道理服务的,并用来指导学生的实践行动,所以要遵循“道理→事例→道理→事例”的教学规律。为了进一步强化教学作用,我让学生去寻找自我教育的事例,我所布置的课后作业是要求每个学生写出身边知识改变命运的两个例子和社会上违背国家义务教育法的三种现象,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自己的看法。
课的最后,播放配有动漫的歌曲《读书郎》,师生齐唱,本课的热烈的气氛中宣布结束。
三、事例教学的收获
有人说:“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应当是震撼,以及震撼之后带来的长久的思考!”我的事例教学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2009年3月26日是学校对外开放日,我上的公开课就是“知识助我成长”,听课的教师有市教研室政治科教研员和来自全市8所学校36位同行。大家对这节课给予很高的评价,收回的听课评价表都评这节课为优秀。老师们在评课中认为,这节课的最大亮点就是课堂教学富有情趣、有品位,材料丰富,事例生动,贴近学生生活,并通过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来分析和探究这些事例所包含的哲理。听了这些评论,我受到很大鼓舞,也得到很多教益。我校有些班主任用我制作的课件给本班学生上班会课,主题就是“知识助我成长”,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为了检验这节课的教学质量,课后我对这节课的内容进行了一次测验,学生平均分达到98分;也对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学生对本节课的满意度为100%。其实,一节课上得好不好?是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只要仔细观察学生的眼神和表情就会一目了然:学生会意的笑容、专注的目光,就是对我们课堂教学的最好评判。
在政治课堂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事例教学的重要性。为此,我努力做个教学的有心人,时时处处注意教学事例的收集和分析。一方面观察生活,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收集事例,记录那些发生在学生身上或者学生周围的事例;二是通过书籍报刊、电视网络收集可用于教学的事例,比如一些自然和社会的趣闻、名人故事、国内外时事,等等,并进行整理分类。教师拥有了丰富的事例素材,上课时就会得心应手,所需要的事例就能顺口而出,使课堂成为学生喜爱的精神大餐。
总之,思想品德课拿什么来吸引学生?方法自然有多种多样,比如形象幽默的语言、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制作精美的课件画面等等,但都比不上事例的震撼力。充满哲理和趣味性的事例,给学生带来的冲击和启迪是极为深刻而持久的。当然,教学事例的积累和运用需要付出很大的劳动,教师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神圣的三尺讲台,奉献给学生,课堂教学才能绽放出艳丽的奇葩。
【参考文献】
[1]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俄)苏霍姆林斯基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2] 吴铎主编. 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政治卷). 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3] 卢书兵主编.中学政治创新教法(45分钟优化设计). 学苑出版社,1999.
[4] 冯克诚主编.中学成功教学法体系(思想政治卷).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0.
[5] 周渝毅,李云译. 非常教师──优质教学的精髓.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6] 杂志类:《广东教学研究》(广东省教育厅主办)、《中学政治教学》(华南师大主办)、《中学政治教学参考》(陕西师大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