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某工业园区为场景,通过分析诊断能流和碳排放情况,提出了控总量、调结构、碳交易、碳技术总体减碳思路,并根据资源禀赋,能源系统投资经济性、低碳技术更新提升时间等多重因素,制定了逐步实施的减碳方案,助力园区2025年碳达峰,2040年碳中和
关键词:能流;碳排放;传输和转换损失;能源结构;碳交易;碳技术
0 引言
中国能源消费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为主,是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2019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量的29.4%[1]。
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率先提出我国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12月在气候雄心峰会进一步宣布提升国家自主贡献的一系列新举措,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誉和广泛响应。
“十四五”期间是“碳达峰”的关键期和窗口期,去年9月以来,全国尤其是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已经积极行动起来,江苏省更是提出要在全国率先实现“碳达峰”。本文以苏州市某工业园区为例,通过分析园区用能和供能情况,基于零碳的目标,提出了可实施的能源解决方案,為园区建设清洁低碳的供能系统,实现“两碳”目标指明了方向。
1 研究对象
该工业园区位于苏州市吴江区太湖新城内,总体规划面积4.67km2,目前土地利用已接近饱和。园区共有企业196家,规上企业52家,主要以智能制造、化学化纤、纺织印染、环保材料等产业为主;同时建有少量公建、交通设施。
2 能源系统诊断
2.1 用能分析
通过调研该园区各行业用能数据,统计各行业的电、热、冷、压缩空气等二次能源如下表1 苏州某工业园区各行业二次能源消耗统计表所示:
对统计数据分析整理得出园区各行业用能及各二次能源情况,如图1所示:
通过对园区各行业用能情况分析,基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园区各行业中,能源消耗主要集中在工业企业,公建和交通伴随少量能源需求;工业企业中,纺织业、化纤化学制品、食品业和智能制造业能源消耗最大,占比超过70%;
2)园区二次能源中,用户需求主要集中在热和电力方面,其中热的占比接近60%;纺织业、化纤化学制品、食品业三个行业的热需求占园区总体热需求的比例接近80%。
2.2 能源系统分析
根据园区能源结构、主要能源设施和统计能源数据,绘制了园区现状的能流图,如图2所示:
从园区现状能流图可以看出:
1)园区整体能源结构中化石能源占比高、可再生能源比例小:
(1)园区电力主要由市政电力提供,只有少量的光伏发电,占比只有2.4%;
(2)热力主要采用一次能源天然气和生物质,主要热转换设备有蒸汽锅炉、导热油锅炉、热风炉及其他用天然气设备,具体的热需求形式有蒸汽、导热油、热风等;
2)能源系统中转换及输送损失较大,占输入端能源的14.6%。
2.3 碳排放分析
依据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碳排放计算标准[2](市政电力按照最新华东区域电网碳排放因子[3]计算碳排放,生物质和光伏电力按照零碳考虑)和园区用能数据,计算园区现状碳排放情况如下表所示:
分析园区各行业碳排放占比,各一次能源碳排放占比,如下图所示:
对比分析图1和图3可以看出:
1)一次能源中,电力排放占比较高,主要原因是目前电力大部分采用市政电力,华东区域电网输送的电力本身具有一定的碳排放因子;其次为天然气,主要是园区整体用热需求较大。
2)各行业中,碳排放占比较大依次为化纤化学、食品、智能制造业,主要原因是因为化纤化学、食品业用热需求较大,大部分采用天然气一次能源转换满足,智能制造业用电量较大,大部分采用市政电力
3)纺织业尽管用能占比最大,但碳排放量适宜,主要是因为纺织企业大部分采用生物质一次能源热转换而来。
综上对园区用能需求、能源系统及碳排放分析,可知园区现状能源系统存在以下问题及特点:
1)园区纺织业、化纤化学制品、食品业和智能制造业能源消耗大;
2)能源系统不够高效,转换和传输损失接近15%;
3)能源结构中,可再生能源电力体量较小,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占比较大。
3 零碳智慧能源系统方案
3.1 碳减排思路
通过上述对园区能源系统问题和特点的分析,结合当前主流的技术路线和手段,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能源系统的碳减排工作:
1)控制总量:通过节能提效,提升用户端的能源系统效率,降低传输和转换损失,减少总体能源消耗,从而降低碳排放总量;
2)调整能源结构:通过调整供能侧的能源结构,提高零碳、低碳能源的比例,如可再生能源发电、生物质及垃圾余热引入、提高氢能应用比例[4]等;
3)碳市场交易:通过碳交易市场[5],降低碳排放指标;
4)碳技术:通过CCUS[6]、碳汇等固碳、吸碳技术,提高地区碳吸收能力。
3.2 园区资源禀赋及限制
在制定零碳智慧能源系统方案前,重点分析园区的资源禀赋和状况:
1)屋顶资源丰富:园区以工业建筑为主,有大量的厂房屋顶,可建设相当体量的屋顶光伏发电,提高可再生能源电力比例;
2)周边余热资源:距离园区4.5km的位置有一垃圾发电厂,单吨垃圾发电量超过400kWh/t,远超国家补贴的280kWh/t范围,大量超出国家补贴标准的电力采用燃煤上网发电电价上网,电厂对外供热的积极性充足;同时也可减小国家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的压力;
3)行业布局:园区土地利用接近饱和,近期考虑拟拆除部分亩均产值不达标企业,腾挪土地0.55K㎡用于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材产业用地,整体用能会有少量提升; 4)生物质限制:尽管园区现状用热需求中有超过47%采用生物质原料热转换而来,但是由于园区处于苏州太湖新城,紧靠东太湖度假区,对于环保排放、区域整洁度、周边居民反馈要求较高,园区管委会已考虑整体升级替代。
3.3 推进实施方案
综合考虑园区资源禀赋、能源系统投资经济性、低碳技术更新提升时间以及江苏省要在全国率先实现“碳达峰”的目标,分近期及中远期推行实施方案。
1)近期(2021-2025):
(1)能源端结构升级:引入垃圾电厂余热蒸汽替代现有生物质和天然气供热;开拓屋顶光伏发电;
(2)用户端节能升级:实施物联接入,搭建智能运维平台,对重点耗能企业系统诊断,节能提效;部分蒸汽用户利用中压蒸汽转換为低压蒸汽的压差发电
2)中远期(2026-2040):
(1)能源端进一步结构升级:进一步开拓屋顶光伏,同步建设储能设施;通过电力交易,引入可再生能源电力;布局氢能,替代剩余天然气;
(2)用户端进一步节能升级:完善园区用户用能设备物联接入,打造智慧运营平台,推动企业用能系统升级提效;布局充电桩、加氢站等终端设施,替代交通领域化石燃料;
(3)碳汇及CCUS:通过增加园区植被进行碳汇,利用CCUS技术对工业端固碳[7];
(4)碳交易:通过碳市场交易,降低园区整体碳排放。
具体各阶段实施方案和内容见下表:
4 零碳效果分析
园区经过产业调整和自然发展后,整体用能有一定提升;通过实施减碳方案后,园区未来能源结构主要以可再生能源和零碳能源为主,同时用户能源利用效率提升,能源转换及输配损失大幅降低。预测园区未来流图如下所示:
通过实施各项减排措施,预测园区可在2025年实现“碳达峰”,2040年实现“碳中和”。各项措施减碳效果及减碳曲线预测如下:
5 结语
本文结合苏州某工业园区的实际用能需求和两碳目标,对其能源系统进行了分析和诊断,依托资源禀赋,采用控制总量、调整结构、碳汇及CCUS及碳交易的整体减碳思路,提出用户侧节能提效、智慧运营平台、引入垃圾发电余热蒸汽、开发屋顶光伏、交易可再生能源电力、建设充电桩、氢能替代、碳汇及碳交易等多种减碳措施,为园区率先实现两碳目标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国内其他类似园区制定两碳政策和措施提供了支撑和参考。
6 参考文献
[1]电力规划设计总院. 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19[R],2020
[2]GB/T51366-2019. 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S].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9-12
[3]2018年度减排项目中国区域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S].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2020-12, http://www.mee.gov.cn/ywgz/ydqhbh/wsqtkz/202012/t20201229_815384.shtml
[4]王灿,张雅欣. 碳中和愿景的实现路径与政策体系[J]. 中国环境管理,2020,6:58-64
[5]胡鞍钢.中国实现2030前碳达峰目标及主要途径[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21,21(3):1-15
[6]Global CCS Institute. The value of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CCS)[R]. [2020-10-22]. https://www. globalcc sinstitute.com/resources/publications-reports-research/the- value-of-carbon-capture-ccs/.
[7]中国科技部社发司, 中国 21 世纪议程管理中心. 中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路线图研究[R]. 2019 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20: 1-5.
新奥泛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 100176
关键词:能流;碳排放;传输和转换损失;能源结构;碳交易;碳技术
0 引言
中国能源消费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为主,是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2019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量的29.4%[1]。
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率先提出我国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12月在气候雄心峰会进一步宣布提升国家自主贡献的一系列新举措,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誉和广泛响应。
“十四五”期间是“碳达峰”的关键期和窗口期,去年9月以来,全国尤其是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已经积极行动起来,江苏省更是提出要在全国率先实现“碳达峰”。本文以苏州市某工业园区为例,通过分析园区用能和供能情况,基于零碳的目标,提出了可实施的能源解决方案,為园区建设清洁低碳的供能系统,实现“两碳”目标指明了方向。
1 研究对象
该工业园区位于苏州市吴江区太湖新城内,总体规划面积4.67km2,目前土地利用已接近饱和。园区共有企业196家,规上企业52家,主要以智能制造、化学化纤、纺织印染、环保材料等产业为主;同时建有少量公建、交通设施。
2 能源系统诊断
2.1 用能分析
通过调研该园区各行业用能数据,统计各行业的电、热、冷、压缩空气等二次能源如下表1 苏州某工业园区各行业二次能源消耗统计表所示:
对统计数据分析整理得出园区各行业用能及各二次能源情况,如图1所示:
通过对园区各行业用能情况分析,基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园区各行业中,能源消耗主要集中在工业企业,公建和交通伴随少量能源需求;工业企业中,纺织业、化纤化学制品、食品业和智能制造业能源消耗最大,占比超过70%;
2)园区二次能源中,用户需求主要集中在热和电力方面,其中热的占比接近60%;纺织业、化纤化学制品、食品业三个行业的热需求占园区总体热需求的比例接近80%。
2.2 能源系统分析
根据园区能源结构、主要能源设施和统计能源数据,绘制了园区现状的能流图,如图2所示:
从园区现状能流图可以看出:
1)园区整体能源结构中化石能源占比高、可再生能源比例小:
(1)园区电力主要由市政电力提供,只有少量的光伏发电,占比只有2.4%;
(2)热力主要采用一次能源天然气和生物质,主要热转换设备有蒸汽锅炉、导热油锅炉、热风炉及其他用天然气设备,具体的热需求形式有蒸汽、导热油、热风等;
2)能源系统中转换及输送损失较大,占输入端能源的14.6%。
2.3 碳排放分析
依据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碳排放计算标准[2](市政电力按照最新华东区域电网碳排放因子[3]计算碳排放,生物质和光伏电力按照零碳考虑)和园区用能数据,计算园区现状碳排放情况如下表所示:
分析园区各行业碳排放占比,各一次能源碳排放占比,如下图所示:
对比分析图1和图3可以看出:
1)一次能源中,电力排放占比较高,主要原因是目前电力大部分采用市政电力,华东区域电网输送的电力本身具有一定的碳排放因子;其次为天然气,主要是园区整体用热需求较大。
2)各行业中,碳排放占比较大依次为化纤化学、食品、智能制造业,主要原因是因为化纤化学、食品业用热需求较大,大部分采用天然气一次能源转换满足,智能制造业用电量较大,大部分采用市政电力
3)纺织业尽管用能占比最大,但碳排放量适宜,主要是因为纺织企业大部分采用生物质一次能源热转换而来。
综上对园区用能需求、能源系统及碳排放分析,可知园区现状能源系统存在以下问题及特点:
1)园区纺织业、化纤化学制品、食品业和智能制造业能源消耗大;
2)能源系统不够高效,转换和传输损失接近15%;
3)能源结构中,可再生能源电力体量较小,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占比较大。
3 零碳智慧能源系统方案
3.1 碳减排思路
通过上述对园区能源系统问题和特点的分析,结合当前主流的技术路线和手段,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能源系统的碳减排工作:
1)控制总量:通过节能提效,提升用户端的能源系统效率,降低传输和转换损失,减少总体能源消耗,从而降低碳排放总量;
2)调整能源结构:通过调整供能侧的能源结构,提高零碳、低碳能源的比例,如可再生能源发电、生物质及垃圾余热引入、提高氢能应用比例[4]等;
3)碳市场交易:通过碳交易市场[5],降低碳排放指标;
4)碳技术:通过CCUS[6]、碳汇等固碳、吸碳技术,提高地区碳吸收能力。
3.2 园区资源禀赋及限制
在制定零碳智慧能源系统方案前,重点分析园区的资源禀赋和状况:
1)屋顶资源丰富:园区以工业建筑为主,有大量的厂房屋顶,可建设相当体量的屋顶光伏发电,提高可再生能源电力比例;
2)周边余热资源:距离园区4.5km的位置有一垃圾发电厂,单吨垃圾发电量超过400kWh/t,远超国家补贴的280kWh/t范围,大量超出国家补贴标准的电力采用燃煤上网发电电价上网,电厂对外供热的积极性充足;同时也可减小国家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的压力;
3)行业布局:园区土地利用接近饱和,近期考虑拟拆除部分亩均产值不达标企业,腾挪土地0.55K㎡用于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材产业用地,整体用能会有少量提升; 4)生物质限制:尽管园区现状用热需求中有超过47%采用生物质原料热转换而来,但是由于园区处于苏州太湖新城,紧靠东太湖度假区,对于环保排放、区域整洁度、周边居民反馈要求较高,园区管委会已考虑整体升级替代。
3.3 推进实施方案
综合考虑园区资源禀赋、能源系统投资经济性、低碳技术更新提升时间以及江苏省要在全国率先实现“碳达峰”的目标,分近期及中远期推行实施方案。
1)近期(2021-2025):
(1)能源端结构升级:引入垃圾电厂余热蒸汽替代现有生物质和天然气供热;开拓屋顶光伏发电;
(2)用户端节能升级:实施物联接入,搭建智能运维平台,对重点耗能企业系统诊断,节能提效;部分蒸汽用户利用中压蒸汽转換为低压蒸汽的压差发电
2)中远期(2026-2040):
(1)能源端进一步结构升级:进一步开拓屋顶光伏,同步建设储能设施;通过电力交易,引入可再生能源电力;布局氢能,替代剩余天然气;
(2)用户端进一步节能升级:完善园区用户用能设备物联接入,打造智慧运营平台,推动企业用能系统升级提效;布局充电桩、加氢站等终端设施,替代交通领域化石燃料;
(3)碳汇及CCUS:通过增加园区植被进行碳汇,利用CCUS技术对工业端固碳[7];
(4)碳交易:通过碳市场交易,降低园区整体碳排放。
具体各阶段实施方案和内容见下表:
4 零碳效果分析
园区经过产业调整和自然发展后,整体用能有一定提升;通过实施减碳方案后,园区未来能源结构主要以可再生能源和零碳能源为主,同时用户能源利用效率提升,能源转换及输配损失大幅降低。预测园区未来流图如下所示:
通过实施各项减排措施,预测园区可在2025年实现“碳达峰”,2040年实现“碳中和”。各项措施减碳效果及减碳曲线预测如下:
5 结语
本文结合苏州某工业园区的实际用能需求和两碳目标,对其能源系统进行了分析和诊断,依托资源禀赋,采用控制总量、调整结构、碳汇及CCUS及碳交易的整体减碳思路,提出用户侧节能提效、智慧运营平台、引入垃圾发电余热蒸汽、开发屋顶光伏、交易可再生能源电力、建设充电桩、氢能替代、碳汇及碳交易等多种减碳措施,为园区率先实现两碳目标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国内其他类似园区制定两碳政策和措施提供了支撑和参考。
6 参考文献
[1]电力规划设计总院. 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19[R],2020
[2]GB/T51366-2019. 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S].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9-12
[3]2018年度减排项目中国区域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S].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2020-12, http://www.mee.gov.cn/ywgz/ydqhbh/wsqtkz/202012/t20201229_815384.shtml
[4]王灿,张雅欣. 碳中和愿景的实现路径与政策体系[J]. 中国环境管理,2020,6:58-64
[5]胡鞍钢.中国实现2030前碳达峰目标及主要途径[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21,21(3):1-15
[6]Global CCS Institute. The value of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CCS)[R]. [2020-10-22]. https://www. globalcc sinstitute.com/resources/publications-reports-research/the- value-of-carbon-capture-ccs/.
[7]中国科技部社发司, 中国 21 世纪议程管理中心. 中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路线图研究[R]. 2019 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20: 1-5.
新奥泛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 10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