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伴随着半自动手枪的服役而长大的年轻读者而言,转轮手枪在历史上服役时间之长、其在战争中不平凡的经历等都令人感到不可思议。虽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转轮手枪作为军用随身武器的优势地位被自动装填手枪取代,但它在当时世界几个军事大国仍作为士兵重要的武器配备在前线大量服役,直到20世纪50年代。现在,许多转轮手枪仍在一些国家的部队一线服役。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特殊的战壕战环境下,配备手枪(转轮手枪)比配备带刺刀的长步枪更加适于近战,因此,配备手枪的士兵数量比以前任何的战争(或冲突)都多。值得提起的是,对于美国的军人而言,手枪不仅是战斗武器,还是等级和权力的象征。在美国,1914~1918年后,许多人的随身武器都必须上交,转轮手枪只限于配备军官、军事警察和特种部队。
至1920年,只有英国、法国、前苏联配备转轮手枪并将其作为制式手枪。但是,到30年代中期,只剩英国将其作为制式手枪,没有任何更换的迹象。1932年,英国军队采用了为军方特别设计的最后一种转轮手枪。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来临之际,许多国家已经意识到,这次战争可能比一般人预测的持续时间更长,军队急需大量随身轻武器装备。于是,一些国家开始疯狂生产更加适用的轻武器,军工厂的订单纷沓而至,甚至一些生产民用武器的公司也开始转而生产军需武器。大量临时性制式武器因此被生产出来,其中就包括转轮手枪。实际上,在所有的参战国中,只有德国没有为军队配备专用的转轮手枪(除少量从法国和前苏联缴获的武器外)。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浏览一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参战国使用转轮手枪的情况吧!
同盟国
英国
正如前面所提及的,英国是转轮手枪最忠实的用户,是最后一个抛弃转轮手枪而采用半自动手枪的国家。根据当时英国最高战时办公室的评估,自从1850年开始在英军服役,转轮手枪为英军立下了汗马功劳。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只有英国等少数国家仍坚持在军队中装备转轮手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在英军服役的是韦伯利Mark Vl转轮手枪。该枪由英国枪械设计师G·V·福斯伯里设计,韦伯利&斯考特公司制造。它是一种折转式转轮手枪,转轮与枪管连为一体,在装填和退壳时枪管向下折转。该枪发射韦伯利11.56毫米(0.455英寸)MK VI转轮手枪弹,坚固耐用,在战时赢得令人羡慕的声誉。虽然广受部队的欢迎,但其尺寸和重量也受到指责。1922年,英国决定研究质量更轻、口径更小的转轮手枪。英国战时办公室将该任务交给了当时唯一仍在生产转轮手枪的韦伯利&斯考特公司。随后,韦伯利&斯考特公司推出了MK III转轮手枪。它是在MK Vi的基础上缩小尺寸改进的产品,发射380(.38 s&w)弹。
英国军队的测试表明,假如配备13克弹头的380弹以183米/秒的速度发射,产生的停止作用力与.455弹几乎相当,而产生的后坐力更小。并且,发射该弹的转轮手枪更轻、更加便于携带,使新兵的训练更加容易。但当时战时办公室的一些人认为,MK III转轮手枪需要进一步的改进,于是交到恩菲尔德兵工厂。1928年,新型转轮手枪开始试制生产,最终产品在多个方面进行了改进设计。新型转轮手枪1932年被英军正式采用,命名为No.2Mark I .380转轮手枪。
与韦伯利转轮手枪一样,恩菲尔德No 2也采用折转式设计,当发完6发弹时,同时抛出6发空弹壳。这种枪生产成本更低,生产速度更快,采用单动模式发射380 Mark J转轮手枪弹。该弹采用了铅芯钝头弹头,以尽可能地增大停止威力。尽管这种转轮手枪弹的杀伤力是毋容置疑的,但它违反了1899年海牙国际公约有关禁止使用“爆炸弹头”的规定,故1938年全铅芯弹头停止使用,取而代之的是采用全金属被甲弹头的380 Mark ll转轮手枪弹。Mark ll转轮手枪弹从那时起一直作为英国380转轮手枪的标准弹药。
因为英国战时办公室决定从根本上改进MK lll转轮手枪时没有征求韦伯利公司的意见,导致二者的不和。1927年,韦伯利公司推出了32(或38 s&w)口径Mark lV军警用转轮手枪。恩菲尔德No.2主要是为军队生产的,而韦伯利MK v转轮手枪主要是针对民用和警用市场。
坦克兵们在使用No.2 Mark l转轮手枪时发现,该枪的击锤在坦克内携带时易刮扯各种物品,尤其是当坦克兵想通过非常小的舱门爬出时,转轮手枪因此经常受到损坏。鉴于此,1938年6月英军采用了恩菲尔德兵工厂改进的No.2 Mark.380转轮手枪。新枪击锤头部形状做了一些改变,没有突出之处,不易刮扯,而且,新枪只能进行双动发射。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恩菲尔德兵工厂No.2转轮手枪的生产加速了,1941年,合同的一部分转发给苏格兰的奥宾发动机公司。另外,悉尼的霍华德自动公司也接到了来自澳大利亚政府的订单,虽然生产的数量较少。
当1942年英国战时办公室向韦伯利公司寻求购买尽可能多的MarkIV转轮手枪时,韦伯利公司才感到些许安慰。为了加速生产,韦伯利公司对Mark IV转轮手枪的外表进行了改变。由于太在意自己的名誉,韦伯利公司在手枪上标上了“战时完成型”的字样。
韦伯利和恩菲尔德兵工厂的转轮手枪还在许多与英国并肩战斗的国家的军队服役,如奥地利、加拿大、新西兰、南非、印度、荷兰、挪威、法国、比利时、丹麦等。
至1945年,史密斯&韦森公司兴向英国军队和英联邦国家军队交付了约60万支转轮手枪。
除此之外,英国军队1945年前还装备了各种.455韦伯利、史密斯&韦森和柯尔特转轮手枪,以及各种自动装填手枪如M1911等。
法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法国军队配备的转轮手枪和半自动手枪种类非常繁杂。在法国内战时期,法军曾试图对手枪进行标准化改进,但由于优柔寡断,直到1939年,只有很少的新枪Mle.1935A、Mle.1935S配备法国军队。
1892~1935年间,法国的制式手枪是Mle.1892转轮手枪。这种转轮手枪由法国圣帝·艾帖恩兵工厂生产,采用双动扳机机构,组合有加兰德·施密特摆出式转轮,较细的枪管呈八角形,曲度柔和的握把上有一突出的挂环。
该枪最为特殊之处在于它向右侧打开的转轮,据说这是因为法国骑兵一般右手抓住马缰绳,左手持转轮手枪。另有一种解释为,法国军官一般右手持剑,左手拿转轮手枪。
1939年,大量的法国预备役军人配备一战时期遗留下来的Mle.1892转轮手枪参加战争。Mle.1892转轮手枪还是法国准宪兵部队和许多地方警察的制式随身 武器。
法国沦陷以后,Mle.1892转轮手枪继续被法国维希傀儡政府使用。许多Mle.1892转轮手枪被高卢自由法国部队使用,直到被英国和美国的武器所取代。
前苏联
就如法国一样,俄罗斯在一战和内战中配备了许多手枪,种类繁杂。1930年,苏联对半自动手枪进行了标准化,但是,在1940年纳粹德军入侵时,红军只是部分配备了现代化手枪。
1895年,沙俄帝国采用了人们公认的性能最不寻常的转轮手枪——M1895纳干转轮手枪。该枪由比利时人纳干设计,主要特点是采用气封式7发转轮,发射时压倒击锤,转轮前进,与枪管后端闭锁,防止火药燃气泄漏。该枪使用的枪弹也非常特殊,纳干转轮手枪弹在结构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圆锥体被甲弹头完全装入弹壳内,弹壳的上部(在弹头顶部)逐渐收成锥口。该设计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利用发射气体的压力。该弹的弹道以今天的标准衡量相当差,但在当时已非常领先。
1930年和1933年,苏联红军分别采用了托卡列夫设计的TT30和TT33手枪,但由于该手枪的生产并不能满足红军的需求,纳干转轮手枪的生产直到1945年才结束。
虽然威力不足,发射速度较慢,但由于M1895纳干转轮手枪结实可靠,仍得到苏联军队的欢迎,尤其是骑兵和装甲兵。对于装甲步兵来说,M1895纳干转轮手枪可通过坦克的观察孔进行射击,比TT33半自动手枪更加方便。M1895纳干转轮手枪在苏联各兵种和警察部队一直服役到1950年。
美国
除英国外,美国便是二战期间装备转轮手枪最多的国家了。虽然美军对M1911手枪钟爱有加,但由于M1911手枪数量不能满足美军的需求。军队不得不寻求大量的替代性制式随身武器,于是,美军武器库中暂存的大量柯尔特、史密斯&韦森转轮手枪有了用武之地。
1916年,美国军方向史密斯&韦森公司提出了替代制式武器的需求计划。该公司于是向美军提供了当时向英国供应的.455口径手动抛壳ll型转轮手枪。但是,美军要求任何替代型必须能发射标准的.45ACP弹。史密斯&韦森公司的工程师于是和斯普林菲尔德公司合作,研制了3发装半月形弹夹,以2个3发装半月形弹夹将6发无底缘.45英寸ACP弹装填于6个弹膛的转轮里。3发装的弹夹为半圆形,所以称半月形。美国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史密斯&韦森公司开始为其生产M1917转轮手枪。1917年9月6日,第一批.45口径M1917转轮手枪交付美军。
当时柯尔特公司主要生产M1911手枪和各种机枪,但也接到了生产转轮手枪的订单。1917年11月,柯尔特.45口径M1917转轮手枪开始生产,它与史密斯&韦森M1917转轮手枪一样,采用装填45ACP弹的3发装半月形弹夹。战争证明这两种手枪都坚实可靠,即使在恶劣的战壕战条件下使用也相当稳定。
1940年,根据租借条约,20000支M1917转轮手枪提供给英军。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二年,96530支柯尔特M1917转轮手枪和91590支史密斯&韦森M1917转轮手枪被生产出来,进入美军的军火库。其中的一部分在美军的前线服役,大部分配备给军事警察、预备役部队和训练单位,并一直服役到1945年。另有一部分供应法国和中国的军队。
1941年,美国政府与史密斯&韦森公司签订合同,生产.38特种转轮手枪弹口径M&P转轮手枪。1941年2月,38普通和38特种转轮手枪弹口径的转轮手枪同时开始生产。在此需要指出的是,为英国生产的转轮手枪枪管长127毫米,而为美军生产的枪管长度分别为50.8和1016毫米。
为了节约成本,缩短生产时间,1942年生产的M&P转轮手枪抛光性能稍差,部分手工装配,但为美国和英国生产的转轮手枪都经过帕克法磷化表面防锈处理,配有光滑的木质握把和挂环。史密斯&韦森公司将这些M&P转轮手枪的变型称为“胜利型”,因此生产序列号前加有字母“v”。
美国政府还与柯尔特公司签订了供应合同,柯尔特公司为此生产的是“柯尔特突击兵”转轮手枪,这种手枪经过了磷化表面防锈处理,采用塑料握把。
各种.38转轮手枪陆续配发给美国海军、海岸警卫队、海军陆战队、空军机组人员、国内安保防御部门等。另外,还有许多配发给美国和盟国的地方警察部队。在太平洋战场,许多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士兵部配备了.38转轮手枪。
至1945年底,超过30万支“胜利型”和48600支“柯尔特突击兵”转轮手枪交付美国政府。作为特种用途,美国政府还购买了各种其他类型的转轮手枪,如柯尔特侦探型,各种38、32口径哈瑞通·里查德森和艾沃·约翰逊转轮手枪。
轴心国
意大利
在轴心国中,意大利军队配备转轮手枪的历史最为久远,然而,至1939年,所有的转轮手枪都惨遭抛弃。
1874年,新成立的意大利王国采用了Mo.1872转轮手枪。这种转轮手枪采用了比利时设计师查理加兰德和瑞士军人鲁道夫施密特改进的查姆劳特戴韦根式闭锁机构,转轮座结实可靠,外露式抛壳杆,易于维护维修。6发装转轮的弹膛设计采用钻孔式,颇具现代意识。该枪起初发射Mo.72有缘弹,弹壳长10.35毫米,铅弹头重11.5克,枪口初速228.6米/秒。9年后采用的Mo.90弹为全金属被甲弹,弹头重量不变,弹壳长度稍微减短,枪口初速增至250米,秒。
1886年后期,由卡劳斯·伯第欧领导的一个委员会打算采用新的手枪,于是决定对Mo.1872转轮手枪进行升级改造。这主要包括:缩短枪管长度,重新设计握把,去掉抛壳杆等。新枪采用纳干转轮手枪式击锤,外部有击锤保险,保留了纳干式抛壳杆,1889年被命名为Mo.1889转轮手枪。
Mo.1889转轮手枪有多种生产型:军官型通过其1143毫米长的八角形枪管很容易识别出来;骑兵型没有扳机护圈,不用时扳机可折叠向前方,一战后研制的轻型Mo.1889转轮手枪比早期的重量轻约85克,采用86.4毫米圆枪管。
Mo.1889转轮手枪在意大利的政府兵工厂和些私人工厂都有生产,一战期间西班牙的些枪械制造商也进行了生产。在意大利的生产一直持续到1935年。
日本
一般认为19世纪后半期是轻武器迅速发展的时期,没有任何国家比日本更符合这种变革了。在不到40年的时间里,日本从一个封建制国家迅速转变为工业化国家,其军队士兵也迅速从配备剑、弓和火绳枪的武士转变为1890年的欧洲式部队军人,配备本国生产的连射武器。
虽然日本高度关注军用步枪的发展趋势,但对手枪的发展兴趣不大。这主要是因为日本军官阶层坚持日本封建时代的武 士传统,在战场上配剑搏杀。日本军官若对手枪感兴趣,需自己购买。
但是,骑兵部队、号手、骑马的信使、军事警察、炮兵、运输司机、海军陆战部队等都需要轻便的单兵武器以自卫,转轮手枪正好能满足这种需求。
作为临时的权宜之计,日本1877年购买了史密斯&韦森No.3转轮手枪。1893年,日本东京的库神卡瓦兵工厂生产了日本第一款自产手枪——明治二十六年式转轮手枪,因日本陆军正式使用是在明治二十六年而得名。
二十六年式转轮手枪承袭了许多转轮手枪的特点:转轮座采用铰接式,抛壳系统和转轮座卡销与史密斯&韦森No.3转轮手枪相似,闭锁方式在比利时加兰德转轮手枪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铰接转轮座的侧板则受到法国Mle.1892转轮手枪的启发。与当时的转轮手枪不同的是,二十六年式转轮手枪采用单一的双动扳机机构。从1894~1923年间,大约生产了59000支。该枪发射的转轮手枪弹为有缘弹,弹壳长22毫米,铅制圆头弹重9.7克,弹头初速201米/秒,最初采用黑色火药,后来采用无烟火药。
20世纪早期,日本军官对手枪的偏见逐渐消除。由于军官们需要购买自己的随身武器,从欧洲和美国进口了大量的手枪(通常为7.65毫米口径)。然而,二十六年式转轮手枪作为常规的随身武器一直服役到1945年。战争时期, 些低职位的军官也装备了该枪。太平洋战争末期,二十六年式转轮手枪还装备特攻艇的乘员。
德国
德军采用P08鲁格手枪之后,对转轮手枪已失去任何兴趣。然而二战爆发后,由于对武器的大量需求,德国军队不得不采用大量其他国家的转轮手枪。军械部为德军装备的转轮手枪包括:7.62毫米M1895纳干转轮手枪、8毫米Mle.1892转轮手枪、11.55毫米Mark Vi韦伯利转轮手枪等。另外,少量奥地利M.1898转轮手枪也配备到巴尔干地区的警察和保安部门。
德国士兵对转轮手枪评价较差,只有在无法获得半自动手枪的情况下才使用转轮手枪。
其他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早期,欧洲的许多小国家也配备了转轮手枪参战。波兰军队装备了大量的M1895纳干转轮手枪,这种手枪在希腊被称为纳干95,前南斯拉夫配备了7.5毫米M.91转轮手枪,而挪威使用的转轮手枪是M/1893。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特殊的战壕战环境下,配备手枪(转轮手枪)比配备带刺刀的长步枪更加适于近战,因此,配备手枪的士兵数量比以前任何的战争(或冲突)都多。值得提起的是,对于美国的军人而言,手枪不仅是战斗武器,还是等级和权力的象征。在美国,1914~1918年后,许多人的随身武器都必须上交,转轮手枪只限于配备军官、军事警察和特种部队。
至1920年,只有英国、法国、前苏联配备转轮手枪并将其作为制式手枪。但是,到30年代中期,只剩英国将其作为制式手枪,没有任何更换的迹象。1932年,英国军队采用了为军方特别设计的最后一种转轮手枪。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来临之际,许多国家已经意识到,这次战争可能比一般人预测的持续时间更长,军队急需大量随身轻武器装备。于是,一些国家开始疯狂生产更加适用的轻武器,军工厂的订单纷沓而至,甚至一些生产民用武器的公司也开始转而生产军需武器。大量临时性制式武器因此被生产出来,其中就包括转轮手枪。实际上,在所有的参战国中,只有德国没有为军队配备专用的转轮手枪(除少量从法国和前苏联缴获的武器外)。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浏览一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参战国使用转轮手枪的情况吧!
同盟国
英国
正如前面所提及的,英国是转轮手枪最忠实的用户,是最后一个抛弃转轮手枪而采用半自动手枪的国家。根据当时英国最高战时办公室的评估,自从1850年开始在英军服役,转轮手枪为英军立下了汗马功劳。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只有英国等少数国家仍坚持在军队中装备转轮手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在英军服役的是韦伯利Mark Vl转轮手枪。该枪由英国枪械设计师G·V·福斯伯里设计,韦伯利&斯考特公司制造。它是一种折转式转轮手枪,转轮与枪管连为一体,在装填和退壳时枪管向下折转。该枪发射韦伯利11.56毫米(0.455英寸)MK VI转轮手枪弹,坚固耐用,在战时赢得令人羡慕的声誉。虽然广受部队的欢迎,但其尺寸和重量也受到指责。1922年,英国决定研究质量更轻、口径更小的转轮手枪。英国战时办公室将该任务交给了当时唯一仍在生产转轮手枪的韦伯利&斯考特公司。随后,韦伯利&斯考特公司推出了MK III转轮手枪。它是在MK Vi的基础上缩小尺寸改进的产品,发射380(.38 s&w)弹。
英国军队的测试表明,假如配备13克弹头的380弹以183米/秒的速度发射,产生的停止作用力与.455弹几乎相当,而产生的后坐力更小。并且,发射该弹的转轮手枪更轻、更加便于携带,使新兵的训练更加容易。但当时战时办公室的一些人认为,MK III转轮手枪需要进一步的改进,于是交到恩菲尔德兵工厂。1928年,新型转轮手枪开始试制生产,最终产品在多个方面进行了改进设计。新型转轮手枪1932年被英军正式采用,命名为No.2Mark I .380转轮手枪。
与韦伯利转轮手枪一样,恩菲尔德No 2也采用折转式设计,当发完6发弹时,同时抛出6发空弹壳。这种枪生产成本更低,生产速度更快,采用单动模式发射380 Mark J转轮手枪弹。该弹采用了铅芯钝头弹头,以尽可能地增大停止威力。尽管这种转轮手枪弹的杀伤力是毋容置疑的,但它违反了1899年海牙国际公约有关禁止使用“爆炸弹头”的规定,故1938年全铅芯弹头停止使用,取而代之的是采用全金属被甲弹头的380 Mark ll转轮手枪弹。Mark ll转轮手枪弹从那时起一直作为英国380转轮手枪的标准弹药。
因为英国战时办公室决定从根本上改进MK lll转轮手枪时没有征求韦伯利公司的意见,导致二者的不和。1927年,韦伯利公司推出了32(或38 s&w)口径Mark lV军警用转轮手枪。恩菲尔德No.2主要是为军队生产的,而韦伯利MK v转轮手枪主要是针对民用和警用市场。
坦克兵们在使用No.2 Mark l转轮手枪时发现,该枪的击锤在坦克内携带时易刮扯各种物品,尤其是当坦克兵想通过非常小的舱门爬出时,转轮手枪因此经常受到损坏。鉴于此,1938年6月英军采用了恩菲尔德兵工厂改进的No.2 Mark.380转轮手枪。新枪击锤头部形状做了一些改变,没有突出之处,不易刮扯,而且,新枪只能进行双动发射。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恩菲尔德兵工厂No.2转轮手枪的生产加速了,1941年,合同的一部分转发给苏格兰的奥宾发动机公司。另外,悉尼的霍华德自动公司也接到了来自澳大利亚政府的订单,虽然生产的数量较少。
当1942年英国战时办公室向韦伯利公司寻求购买尽可能多的MarkIV转轮手枪时,韦伯利公司才感到些许安慰。为了加速生产,韦伯利公司对Mark IV转轮手枪的外表进行了改变。由于太在意自己的名誉,韦伯利公司在手枪上标上了“战时完成型”的字样。
韦伯利和恩菲尔德兵工厂的转轮手枪还在许多与英国并肩战斗的国家的军队服役,如奥地利、加拿大、新西兰、南非、印度、荷兰、挪威、法国、比利时、丹麦等。
至1945年,史密斯&韦森公司兴向英国军队和英联邦国家军队交付了约60万支转轮手枪。
除此之外,英国军队1945年前还装备了各种.455韦伯利、史密斯&韦森和柯尔特转轮手枪,以及各种自动装填手枪如M1911等。
法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法国军队配备的转轮手枪和半自动手枪种类非常繁杂。在法国内战时期,法军曾试图对手枪进行标准化改进,但由于优柔寡断,直到1939年,只有很少的新枪Mle.1935A、Mle.1935S配备法国军队。
1892~1935年间,法国的制式手枪是Mle.1892转轮手枪。这种转轮手枪由法国圣帝·艾帖恩兵工厂生产,采用双动扳机机构,组合有加兰德·施密特摆出式转轮,较细的枪管呈八角形,曲度柔和的握把上有一突出的挂环。
该枪最为特殊之处在于它向右侧打开的转轮,据说这是因为法国骑兵一般右手抓住马缰绳,左手持转轮手枪。另有一种解释为,法国军官一般右手持剑,左手拿转轮手枪。
1939年,大量的法国预备役军人配备一战时期遗留下来的Mle.1892转轮手枪参加战争。Mle.1892转轮手枪还是法国准宪兵部队和许多地方警察的制式随身 武器。
法国沦陷以后,Mle.1892转轮手枪继续被法国维希傀儡政府使用。许多Mle.1892转轮手枪被高卢自由法国部队使用,直到被英国和美国的武器所取代。
前苏联
就如法国一样,俄罗斯在一战和内战中配备了许多手枪,种类繁杂。1930年,苏联对半自动手枪进行了标准化,但是,在1940年纳粹德军入侵时,红军只是部分配备了现代化手枪。
1895年,沙俄帝国采用了人们公认的性能最不寻常的转轮手枪——M1895纳干转轮手枪。该枪由比利时人纳干设计,主要特点是采用气封式7发转轮,发射时压倒击锤,转轮前进,与枪管后端闭锁,防止火药燃气泄漏。该枪使用的枪弹也非常特殊,纳干转轮手枪弹在结构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圆锥体被甲弹头完全装入弹壳内,弹壳的上部(在弹头顶部)逐渐收成锥口。该设计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利用发射气体的压力。该弹的弹道以今天的标准衡量相当差,但在当时已非常领先。
1930年和1933年,苏联红军分别采用了托卡列夫设计的TT30和TT33手枪,但由于该手枪的生产并不能满足红军的需求,纳干转轮手枪的生产直到1945年才结束。
虽然威力不足,发射速度较慢,但由于M1895纳干转轮手枪结实可靠,仍得到苏联军队的欢迎,尤其是骑兵和装甲兵。对于装甲步兵来说,M1895纳干转轮手枪可通过坦克的观察孔进行射击,比TT33半自动手枪更加方便。M1895纳干转轮手枪在苏联各兵种和警察部队一直服役到1950年。
美国
除英国外,美国便是二战期间装备转轮手枪最多的国家了。虽然美军对M1911手枪钟爱有加,但由于M1911手枪数量不能满足美军的需求。军队不得不寻求大量的替代性制式随身武器,于是,美军武器库中暂存的大量柯尔特、史密斯&韦森转轮手枪有了用武之地。
1916年,美国军方向史密斯&韦森公司提出了替代制式武器的需求计划。该公司于是向美军提供了当时向英国供应的.455口径手动抛壳ll型转轮手枪。但是,美军要求任何替代型必须能发射标准的.45ACP弹。史密斯&韦森公司的工程师于是和斯普林菲尔德公司合作,研制了3发装半月形弹夹,以2个3发装半月形弹夹将6发无底缘.45英寸ACP弹装填于6个弹膛的转轮里。3发装的弹夹为半圆形,所以称半月形。美国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史密斯&韦森公司开始为其生产M1917转轮手枪。1917年9月6日,第一批.45口径M1917转轮手枪交付美军。
当时柯尔特公司主要生产M1911手枪和各种机枪,但也接到了生产转轮手枪的订单。1917年11月,柯尔特.45口径M1917转轮手枪开始生产,它与史密斯&韦森M1917转轮手枪一样,采用装填45ACP弹的3发装半月形弹夹。战争证明这两种手枪都坚实可靠,即使在恶劣的战壕战条件下使用也相当稳定。
1940年,根据租借条约,20000支M1917转轮手枪提供给英军。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二年,96530支柯尔特M1917转轮手枪和91590支史密斯&韦森M1917转轮手枪被生产出来,进入美军的军火库。其中的一部分在美军的前线服役,大部分配备给军事警察、预备役部队和训练单位,并一直服役到1945年。另有一部分供应法国和中国的军队。
1941年,美国政府与史密斯&韦森公司签订合同,生产.38特种转轮手枪弹口径M&P转轮手枪。1941年2月,38普通和38特种转轮手枪弹口径的转轮手枪同时开始生产。在此需要指出的是,为英国生产的转轮手枪枪管长127毫米,而为美军生产的枪管长度分别为50.8和1016毫米。
为了节约成本,缩短生产时间,1942年生产的M&P转轮手枪抛光性能稍差,部分手工装配,但为美国和英国生产的转轮手枪都经过帕克法磷化表面防锈处理,配有光滑的木质握把和挂环。史密斯&韦森公司将这些M&P转轮手枪的变型称为“胜利型”,因此生产序列号前加有字母“v”。
美国政府还与柯尔特公司签订了供应合同,柯尔特公司为此生产的是“柯尔特突击兵”转轮手枪,这种手枪经过了磷化表面防锈处理,采用塑料握把。
各种.38转轮手枪陆续配发给美国海军、海岸警卫队、海军陆战队、空军机组人员、国内安保防御部门等。另外,还有许多配发给美国和盟国的地方警察部队。在太平洋战场,许多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士兵部配备了.38转轮手枪。
至1945年底,超过30万支“胜利型”和48600支“柯尔特突击兵”转轮手枪交付美国政府。作为特种用途,美国政府还购买了各种其他类型的转轮手枪,如柯尔特侦探型,各种38、32口径哈瑞通·里查德森和艾沃·约翰逊转轮手枪。
轴心国
意大利
在轴心国中,意大利军队配备转轮手枪的历史最为久远,然而,至1939年,所有的转轮手枪都惨遭抛弃。
1874年,新成立的意大利王国采用了Mo.1872转轮手枪。这种转轮手枪采用了比利时设计师查理加兰德和瑞士军人鲁道夫施密特改进的查姆劳特戴韦根式闭锁机构,转轮座结实可靠,外露式抛壳杆,易于维护维修。6发装转轮的弹膛设计采用钻孔式,颇具现代意识。该枪起初发射Mo.72有缘弹,弹壳长10.35毫米,铅弹头重11.5克,枪口初速228.6米/秒。9年后采用的Mo.90弹为全金属被甲弹,弹头重量不变,弹壳长度稍微减短,枪口初速增至250米,秒。
1886年后期,由卡劳斯·伯第欧领导的一个委员会打算采用新的手枪,于是决定对Mo.1872转轮手枪进行升级改造。这主要包括:缩短枪管长度,重新设计握把,去掉抛壳杆等。新枪采用纳干转轮手枪式击锤,外部有击锤保险,保留了纳干式抛壳杆,1889年被命名为Mo.1889转轮手枪。
Mo.1889转轮手枪有多种生产型:军官型通过其1143毫米长的八角形枪管很容易识别出来;骑兵型没有扳机护圈,不用时扳机可折叠向前方,一战后研制的轻型Mo.1889转轮手枪比早期的重量轻约85克,采用86.4毫米圆枪管。
Mo.1889转轮手枪在意大利的政府兵工厂和些私人工厂都有生产,一战期间西班牙的些枪械制造商也进行了生产。在意大利的生产一直持续到1935年。
日本
一般认为19世纪后半期是轻武器迅速发展的时期,没有任何国家比日本更符合这种变革了。在不到40年的时间里,日本从一个封建制国家迅速转变为工业化国家,其军队士兵也迅速从配备剑、弓和火绳枪的武士转变为1890年的欧洲式部队军人,配备本国生产的连射武器。
虽然日本高度关注军用步枪的发展趋势,但对手枪的发展兴趣不大。这主要是因为日本军官阶层坚持日本封建时代的武 士传统,在战场上配剑搏杀。日本军官若对手枪感兴趣,需自己购买。
但是,骑兵部队、号手、骑马的信使、军事警察、炮兵、运输司机、海军陆战部队等都需要轻便的单兵武器以自卫,转轮手枪正好能满足这种需求。
作为临时的权宜之计,日本1877年购买了史密斯&韦森No.3转轮手枪。1893年,日本东京的库神卡瓦兵工厂生产了日本第一款自产手枪——明治二十六年式转轮手枪,因日本陆军正式使用是在明治二十六年而得名。
二十六年式转轮手枪承袭了许多转轮手枪的特点:转轮座采用铰接式,抛壳系统和转轮座卡销与史密斯&韦森No.3转轮手枪相似,闭锁方式在比利时加兰德转轮手枪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铰接转轮座的侧板则受到法国Mle.1892转轮手枪的启发。与当时的转轮手枪不同的是,二十六年式转轮手枪采用单一的双动扳机机构。从1894~1923年间,大约生产了59000支。该枪发射的转轮手枪弹为有缘弹,弹壳长22毫米,铅制圆头弹重9.7克,弹头初速201米/秒,最初采用黑色火药,后来采用无烟火药。
20世纪早期,日本军官对手枪的偏见逐渐消除。由于军官们需要购买自己的随身武器,从欧洲和美国进口了大量的手枪(通常为7.65毫米口径)。然而,二十六年式转轮手枪作为常规的随身武器一直服役到1945年。战争时期, 些低职位的军官也装备了该枪。太平洋战争末期,二十六年式转轮手枪还装备特攻艇的乘员。
德国
德军采用P08鲁格手枪之后,对转轮手枪已失去任何兴趣。然而二战爆发后,由于对武器的大量需求,德国军队不得不采用大量其他国家的转轮手枪。军械部为德军装备的转轮手枪包括:7.62毫米M1895纳干转轮手枪、8毫米Mle.1892转轮手枪、11.55毫米Mark Vi韦伯利转轮手枪等。另外,少量奥地利M.1898转轮手枪也配备到巴尔干地区的警察和保安部门。
德国士兵对转轮手枪评价较差,只有在无法获得半自动手枪的情况下才使用转轮手枪。
其他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早期,欧洲的许多小国家也配备了转轮手枪参战。波兰军队装备了大量的M1895纳干转轮手枪,这种手枪在希腊被称为纳干95,前南斯拉夫配备了7.5毫米M.91转轮手枪,而挪威使用的转轮手枪是M/1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