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夜息早作,吃饭穿衣,上班下学,迎来送往……人以血肉之躯同周围环境一刻不停地交往,跃动在活脱脱的感性世界里,这才可以称作生命,称作一个个大活人。人类生命之鲜活,直接得益于它特有的交际符号系统——语言。语言同样凭借它活在人类出乎口、入乎耳的语音层面,像大小血管里血液那样,涓涓滔滔,负载着信息一刻不停地流动,也才彰显出永恒的魅力。
我以为这语言也应包括被另一种视觉符号——文字钉在纸面上的无声语言。写在文本里的文章和诗,如经过口头的诵、读、吟、唱,把它们从沉睡中唤醒,让它们重新回到人们当下的生活,它们同样会展现出鲜活的生命力。
我们的先人很早就懂这个,所以十分重视诗文的诵读。在上古,据说“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赋”就是即兴吟诵和美读。西汉大才子东方朔上书武帝自荐,夸说他“十六学诗书,诵二十二万言(字);十九学孙吴兵法,亦诵二十二万言——凡臣朔固已诵四十四万言。”《三国志·曹植传》也说这位“才过八斗”的神奇人物,“年十岁余,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可见古人同书本接触,讲究的是诵读,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念”,而不是趴桌子或卧床“看”书。正因为这样,古人为文的标准之一就是必须过诵读关。有韵且讲求整齐对偶的诗赋骈文自不必说,就连绝无上述讲究,专门同骈体作对的唐宋八大家的散文,也无一章一句不讲究音节之铿锵,字句之浏亮,追求语言的听觉效果。
音乐美是汉语特有的属性:作为音节语言,汉语词汇短小精悍,基本词几乎清一色是单音词、双音词;每一音节又都是一声一韵,声母不像印欧诸语系夹杂fr、sct之类复辅音,韵母后更无表形态的哑音s、t等跟随,读起来清脆响亮,美如笙簧;更兼汉语有声调,阴阳上去(古汉语是平上去入),高下低回,再配合以灵活的语法,千姿百态的语式——难怪外国人听到汉语诵读为之沉迷陶醉,实在因为汉语口语毋庸置疑是一种音乐般的语言。
汉语言美,所以有些辞章家甚至提出从诵读入手学习写作古文。例如清代与方苞齐名的桐城派大家刘大,力主文章以神气为主,但“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章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如此“积字成句,积句成章,积章成篇,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他主张人们在“读古人文字时,便设以此身替古人说话,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音节相似,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这番话很有斯坦尼导演理论的味道。
这里说诵读要追求“替古人说话”,让“死”语言复活在当下的感性世界,我以为这应当是我们教学古汉语诗文的第一要义。新中国成立之初,大专院校有限,中学教师队伍中藏龙卧虎,不乏饱学之士。在文学同汉语分家的年月,文学教学强调文学性,一些先生教的确实有声有色。记得我的一位教古诗文的先生,他在讲明一篇作品的背景、作者和生词之后,就让学生伏案细读,沉心体会,包括作品的主题、结构、重点段落、中心词句和感情、韵味等等,这其实就是导演、演员或作曲家所做的案头工作。开始他不让你读出声,他说那很容易形成一个一般化的声腔套路,以后不易改正;之后渐渐放开,但也只允许轻声试读,在不断修正中趟着走,直到你认为形成一个满意方案才可以高声诵读。他对学生成绩考评也经常通过诵读,他认为诵读能直接反映对作品的理解程度。在这种考评中,学生的诵读有时会被他从中打断,插问你为什么如此轻重长短、高下抑扬,他听着有时点头赞许,有时摇头示疑,还动员同学都来发言评价,很像给作文打批语。这种以诵读为中心的教学,每学完一篇课文,我们都觉得好像完成了一次艺术创作,从前期准备,进入过程,完成和展演,直到受众评价;让我们不只长知识,同时也享有了融入艺术情境的快乐。
应当如何诵读古诗文呢?先生们教得可谓五花八门。记得一位南方老先生主张拉长音节吟唱,说这是旧日秀才们的读法,可是北方人听不习惯。另一位参加过戏剧改革的先生说,古诗文要读出古典气质,因此让我们听唱片,模仿京剧人物的韵白才能读得龙吟虎啸,凤啭鸾鸣。他用《孟子》中许行章示例:“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 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曰:否。许子衣褐。许子冠——乎?曰:冠。 曰:奚——冠?曰:冠素。”他读问句中“长杠”前一字,摇晃着头和上半身,发音重而且长,答句则清丽而低沉;对于四个问句,上一问语调如果高扬,下一问就略为抑下,造成奇偶相生、错落有致的效果,听起来好像老吏断案,光语气就足以把论敌逼到墙角。
他还说诗和文都是有“眼”的,“眼”即一篇中的关键词。他读《古文观止》末篇《五人墓碑记》,那破题的第一句:“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同时伸食指在空中用力画圈,让一个“义”字在高音区至少停留了五拍,说非此读不出本文的“骨”;我们第一次听到这么读,不禁暗中叫绝,兴奋得竟为之鼓起掌来。他说作曲家创造音乐形象,就是叼这个节骨眼儿。例如我军进军西藏遇到二郎山、雀儿山两处天险,有关的两首歌的首句就是——
配给两座“山”的旋律(上图),头一个陡起八度,第二个更达九度,而且把强音保持了一拍半,既摹写了两座雪山的绝世之险,也表达了我军将士战胜困难的英雄气概,这同读“义”字那种夸张一样,他说只有这样的艺术处理,才能尽显作者的情怀。
正因为先生教得五花八门,所以至今我也归纳不出一个诵读文言作品的具体章法。但规范是有的,就是无论如何不能读成新闻联播,而是要精心设计形成一件件作品,激扬而不流于险怪,奇峭而不至于矫情,把古人的说理、抒情、说明、描写,作成当今人的艺术展现,大致就差不多。
我希望这种二重创作的艺术诵读能够激发青年人对文言作品的兴趣,从而更多地熟悉古汉语。
我以为这语言也应包括被另一种视觉符号——文字钉在纸面上的无声语言。写在文本里的文章和诗,如经过口头的诵、读、吟、唱,把它们从沉睡中唤醒,让它们重新回到人们当下的生活,它们同样会展现出鲜活的生命力。
我们的先人很早就懂这个,所以十分重视诗文的诵读。在上古,据说“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赋”就是即兴吟诵和美读。西汉大才子东方朔上书武帝自荐,夸说他“十六学诗书,诵二十二万言(字);十九学孙吴兵法,亦诵二十二万言——凡臣朔固已诵四十四万言。”《三国志·曹植传》也说这位“才过八斗”的神奇人物,“年十岁余,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可见古人同书本接触,讲究的是诵读,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念”,而不是趴桌子或卧床“看”书。正因为这样,古人为文的标准之一就是必须过诵读关。有韵且讲求整齐对偶的诗赋骈文自不必说,就连绝无上述讲究,专门同骈体作对的唐宋八大家的散文,也无一章一句不讲究音节之铿锵,字句之浏亮,追求语言的听觉效果。
音乐美是汉语特有的属性:作为音节语言,汉语词汇短小精悍,基本词几乎清一色是单音词、双音词;每一音节又都是一声一韵,声母不像印欧诸语系夹杂fr、sct之类复辅音,韵母后更无表形态的哑音s、t等跟随,读起来清脆响亮,美如笙簧;更兼汉语有声调,阴阳上去(古汉语是平上去入),高下低回,再配合以灵活的语法,千姿百态的语式——难怪外国人听到汉语诵读为之沉迷陶醉,实在因为汉语口语毋庸置疑是一种音乐般的语言。
汉语言美,所以有些辞章家甚至提出从诵读入手学习写作古文。例如清代与方苞齐名的桐城派大家刘大,力主文章以神气为主,但“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章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如此“积字成句,积句成章,积章成篇,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他主张人们在“读古人文字时,便设以此身替古人说话,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音节相似,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这番话很有斯坦尼导演理论的味道。
这里说诵读要追求“替古人说话”,让“死”语言复活在当下的感性世界,我以为这应当是我们教学古汉语诗文的第一要义。新中国成立之初,大专院校有限,中学教师队伍中藏龙卧虎,不乏饱学之士。在文学同汉语分家的年月,文学教学强调文学性,一些先生教的确实有声有色。记得我的一位教古诗文的先生,他在讲明一篇作品的背景、作者和生词之后,就让学生伏案细读,沉心体会,包括作品的主题、结构、重点段落、中心词句和感情、韵味等等,这其实就是导演、演员或作曲家所做的案头工作。开始他不让你读出声,他说那很容易形成一个一般化的声腔套路,以后不易改正;之后渐渐放开,但也只允许轻声试读,在不断修正中趟着走,直到你认为形成一个满意方案才可以高声诵读。他对学生成绩考评也经常通过诵读,他认为诵读能直接反映对作品的理解程度。在这种考评中,学生的诵读有时会被他从中打断,插问你为什么如此轻重长短、高下抑扬,他听着有时点头赞许,有时摇头示疑,还动员同学都来发言评价,很像给作文打批语。这种以诵读为中心的教学,每学完一篇课文,我们都觉得好像完成了一次艺术创作,从前期准备,进入过程,完成和展演,直到受众评价;让我们不只长知识,同时也享有了融入艺术情境的快乐。
应当如何诵读古诗文呢?先生们教得可谓五花八门。记得一位南方老先生主张拉长音节吟唱,说这是旧日秀才们的读法,可是北方人听不习惯。另一位参加过戏剧改革的先生说,古诗文要读出古典气质,因此让我们听唱片,模仿京剧人物的韵白才能读得龙吟虎啸,凤啭鸾鸣。他用《孟子》中许行章示例:“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 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曰:否。许子衣褐。许子冠——乎?曰:冠。 曰:奚——冠?曰:冠素。”他读问句中“长杠”前一字,摇晃着头和上半身,发音重而且长,答句则清丽而低沉;对于四个问句,上一问语调如果高扬,下一问就略为抑下,造成奇偶相生、错落有致的效果,听起来好像老吏断案,光语气就足以把论敌逼到墙角。
他还说诗和文都是有“眼”的,“眼”即一篇中的关键词。他读《古文观止》末篇《五人墓碑记》,那破题的第一句:“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同时伸食指在空中用力画圈,让一个“义”字在高音区至少停留了五拍,说非此读不出本文的“骨”;我们第一次听到这么读,不禁暗中叫绝,兴奋得竟为之鼓起掌来。他说作曲家创造音乐形象,就是叼这个节骨眼儿。例如我军进军西藏遇到二郎山、雀儿山两处天险,有关的两首歌的首句就是——
配给两座“山”的旋律(上图),头一个陡起八度,第二个更达九度,而且把强音保持了一拍半,既摹写了两座雪山的绝世之险,也表达了我军将士战胜困难的英雄气概,这同读“义”字那种夸张一样,他说只有这样的艺术处理,才能尽显作者的情怀。
正因为先生教得五花八门,所以至今我也归纳不出一个诵读文言作品的具体章法。但规范是有的,就是无论如何不能读成新闻联播,而是要精心设计形成一件件作品,激扬而不流于险怪,奇峭而不至于矫情,把古人的说理、抒情、说明、描写,作成当今人的艺术展现,大致就差不多。
我希望这种二重创作的艺术诵读能够激发青年人对文言作品的兴趣,从而更多地熟悉古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