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国家重大政策执行审计的作用
(一)提高国家重大政策的执行力
国家重大政策效果的充分发挥,以政策的充分有效执行为前提。国家重大政策执行审计的核心,是对政策贯彻落实的过程进行动态监控,确保其按照政策设计的路径执行。通过跟踪国家重大政策执行情况,及时准确地揭示影响政策执行、阻碍政策落实、或导致政策偏离预期目标的影响因素,向政策决策层和执行者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纠正和消除政策偏差,避免政策执行中变形。国家重大政策执行审计主要通过发现和解决相关执行主体在执行国家重大政策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来提高国家重大政策的执行力,即不执行,执行不到位,不正确执行,存在偏差。执行不畅。
(二)提高國家重大政策的合法性、科学性
为了提高国家重大政策的科学性,国家重大政策执行审计应重点关注以下问题:一是国家重大政策制定程序是否合理。在国家重大政策制定时,要关注是否广泛听取和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是否缺乏民主程序,是否做到公开透明等,充分揭示国家重大政策制定程序不合规、未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造成政策不完善、偏离政策目标的问题。二是国家重大政策制定内容是否科学。国家重大政策决策层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研究是否充分,政策的出台是否跟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否考虑了政策的科学性、可持续性等因素。三是国家重大政策的实施是否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进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对国家重大政策实施中存在不完善、不细化、不合理或不利于科学发展的问题,审计机关需要及时予以揭示和反映,研究提出前瞻性和战略性的意见和建议,为国家重大政策实施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三)提高国家重大政策的协调性、适应性
国家重大政策的协调和适应,是促进经济社会平衡、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家重大政策执行审计需要把促进提高国家重大政策的协调性和适应性作为一项重要目标,并在审计中着重关注以下内容:一是关注短期政策与长期政策是否协调和适应,对不符合我国长期发展目标的短期政策,要及时予以揭示和反映。二是关注同一领域政策是否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对前后矛盾或抵触的政策,要及时予以揭示和反映。三是关注不同政策之间是否衔接协调,及时予以揭示和反映政策实施过程中的不协调、不适应现象,提出调整相关政策的建议,以促进各项政策之间协调配合形成政策合力,从而在更高层次上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四)提高国家重大政策的开放性、透明性
国家重大政策执行审计是促进国家重大政策公开、公正、民主的制度安排。国家重大政策执行审计在法律授权下监督国家重大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一方面对国家重大政策制定过程是否公开、透明,程序是否合法等进行审查;另一方面对公共资源的配置、管理、使用过程中的权力运行进行监督。国家重大政策执行审计凭借自身的独立性、权威性和专业性向社会公众公告审计结果,为公众提供了获取真实信息的重要渠道,增加国家重大政策的开放性和透明度。
二、国家重大政策执行审计的组织方式
(一)开放式审计
开放式审计是一种围绕国家重大政策执行审计确定的目标,将现有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使其审计效能提升的审计组织方式。主要通过以下两种路径来实现:
一是加强审计机关内部各部门之间协作,调配好审计资源。审计机构内部各部门之间应加强协作沟通。国家重大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通常涉及面广,在进行审计时,单凭一个部门是难以胜任的,需要审计机关内部各部门之间在人力、技术、政策等方面加以协作配合。在这种审计组织方式下,各部门人员的特长得到了充分发挥,实现了优势互补,部门间信息沟通交流更加通畅,减少了重复作业和无用功,团队协作的效率与成果达到了最优。
二是加强审计机关与外部相关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利用好外部资源。完成好国家重大政策执行审计除了利用好审计机关自身资源外,还要善于借力。首先要加强与内部审计、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协调配合,注重发挥他们的优势和作用,形成监督合力。其次还要利用好其他部门、单位已有的资料、数据、先进技术等,帮助审计人员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二)课题式审计
课题式审计是一种以科研形式监督、反馈国家重大政策执行情况的专题追踪调研与预警建言的审计组织方式。具体来说,它是围绕国家重大政策执行审计目标,嫁接理论课题研究模式,对相关的政策、项目、资金进行立体化的审计研究活动。它是集科研与实践于一体的源头堵漏型的高层次监督,是“专家化、学者型”审计人才资源的优化整合,是一种全新的审计组织方式,并贯穿于审计过程的始终,具有前瞻性、严谨性、系统性、战略性特点。相对于传统审计组织方式而言,课题式审计更注重揭示问题的本质,更注重将审计科研与审计实践融为一体,解决“理论与实务”两张皮问题,有利于促进国家重大政策执行审计由“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深化。
课题式审计的要点在于:一是审计机关要根据国家重大政策执行审计立项要求,及早组织力量开展审计调研。二是审计组视工作量及业务分工等状况可划分若干小组,如成立督导小组、检查小组、研究小组、技术小组、保障小组等,并且明确各自责任,相互协作,最后上报国家重大政策执行审计研究成果。三是国家重大政策执行审计实施过程中,坚持边审计、边研究、边提炼审计成果的原则,做到向国家重大政策的决策机关反馈及时,反映真实、概括完整。四是国家重大政策执行审计中,涉及到课题调研的有关问题,可以向以前年度追溯,以选取更多的审计样本揭示出规律性的东西,为研究事物发展趋势和分析其运行轨迹积累素材。五是形成高层次、高质量的国家重大政策执行审计成果报告。审计人员充分利用已掌握的情况及取得的证据,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深加工,对一个问题进行由现象到本质、由局部到全局的不断升华认识并逐渐完善解决办法,提出恰当的审计意见和建议,最后形成高层次、高质量的审计成果报告。
(作者单位:陕西省审计厅)
(一)提高国家重大政策的执行力
国家重大政策效果的充分发挥,以政策的充分有效执行为前提。国家重大政策执行审计的核心,是对政策贯彻落实的过程进行动态监控,确保其按照政策设计的路径执行。通过跟踪国家重大政策执行情况,及时准确地揭示影响政策执行、阻碍政策落实、或导致政策偏离预期目标的影响因素,向政策决策层和执行者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纠正和消除政策偏差,避免政策执行中变形。国家重大政策执行审计主要通过发现和解决相关执行主体在执行国家重大政策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来提高国家重大政策的执行力,即不执行,执行不到位,不正确执行,存在偏差。执行不畅。
(二)提高國家重大政策的合法性、科学性
为了提高国家重大政策的科学性,国家重大政策执行审计应重点关注以下问题:一是国家重大政策制定程序是否合理。在国家重大政策制定时,要关注是否广泛听取和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是否缺乏民主程序,是否做到公开透明等,充分揭示国家重大政策制定程序不合规、未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造成政策不完善、偏离政策目标的问题。二是国家重大政策制定内容是否科学。国家重大政策决策层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研究是否充分,政策的出台是否跟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否考虑了政策的科学性、可持续性等因素。三是国家重大政策的实施是否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进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对国家重大政策实施中存在不完善、不细化、不合理或不利于科学发展的问题,审计机关需要及时予以揭示和反映,研究提出前瞻性和战略性的意见和建议,为国家重大政策实施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三)提高国家重大政策的协调性、适应性
国家重大政策的协调和适应,是促进经济社会平衡、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家重大政策执行审计需要把促进提高国家重大政策的协调性和适应性作为一项重要目标,并在审计中着重关注以下内容:一是关注短期政策与长期政策是否协调和适应,对不符合我国长期发展目标的短期政策,要及时予以揭示和反映。二是关注同一领域政策是否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对前后矛盾或抵触的政策,要及时予以揭示和反映。三是关注不同政策之间是否衔接协调,及时予以揭示和反映政策实施过程中的不协调、不适应现象,提出调整相关政策的建议,以促进各项政策之间协调配合形成政策合力,从而在更高层次上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四)提高国家重大政策的开放性、透明性
国家重大政策执行审计是促进国家重大政策公开、公正、民主的制度安排。国家重大政策执行审计在法律授权下监督国家重大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一方面对国家重大政策制定过程是否公开、透明,程序是否合法等进行审查;另一方面对公共资源的配置、管理、使用过程中的权力运行进行监督。国家重大政策执行审计凭借自身的独立性、权威性和专业性向社会公众公告审计结果,为公众提供了获取真实信息的重要渠道,增加国家重大政策的开放性和透明度。
二、国家重大政策执行审计的组织方式
(一)开放式审计
开放式审计是一种围绕国家重大政策执行审计确定的目标,将现有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使其审计效能提升的审计组织方式。主要通过以下两种路径来实现:
一是加强审计机关内部各部门之间协作,调配好审计资源。审计机构内部各部门之间应加强协作沟通。国家重大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通常涉及面广,在进行审计时,单凭一个部门是难以胜任的,需要审计机关内部各部门之间在人力、技术、政策等方面加以协作配合。在这种审计组织方式下,各部门人员的特长得到了充分发挥,实现了优势互补,部门间信息沟通交流更加通畅,减少了重复作业和无用功,团队协作的效率与成果达到了最优。
二是加强审计机关与外部相关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利用好外部资源。完成好国家重大政策执行审计除了利用好审计机关自身资源外,还要善于借力。首先要加强与内部审计、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协调配合,注重发挥他们的优势和作用,形成监督合力。其次还要利用好其他部门、单位已有的资料、数据、先进技术等,帮助审计人员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二)课题式审计
课题式审计是一种以科研形式监督、反馈国家重大政策执行情况的专题追踪调研与预警建言的审计组织方式。具体来说,它是围绕国家重大政策执行审计目标,嫁接理论课题研究模式,对相关的政策、项目、资金进行立体化的审计研究活动。它是集科研与实践于一体的源头堵漏型的高层次监督,是“专家化、学者型”审计人才资源的优化整合,是一种全新的审计组织方式,并贯穿于审计过程的始终,具有前瞻性、严谨性、系统性、战略性特点。相对于传统审计组织方式而言,课题式审计更注重揭示问题的本质,更注重将审计科研与审计实践融为一体,解决“理论与实务”两张皮问题,有利于促进国家重大政策执行审计由“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深化。
课题式审计的要点在于:一是审计机关要根据国家重大政策执行审计立项要求,及早组织力量开展审计调研。二是审计组视工作量及业务分工等状况可划分若干小组,如成立督导小组、检查小组、研究小组、技术小组、保障小组等,并且明确各自责任,相互协作,最后上报国家重大政策执行审计研究成果。三是国家重大政策执行审计实施过程中,坚持边审计、边研究、边提炼审计成果的原则,做到向国家重大政策的决策机关反馈及时,反映真实、概括完整。四是国家重大政策执行审计中,涉及到课题调研的有关问题,可以向以前年度追溯,以选取更多的审计样本揭示出规律性的东西,为研究事物发展趋势和分析其运行轨迹积累素材。五是形成高层次、高质量的国家重大政策执行审计成果报告。审计人员充分利用已掌握的情况及取得的证据,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深加工,对一个问题进行由现象到本质、由局部到全局的不断升华认识并逐渐完善解决办法,提出恰当的审计意见和建议,最后形成高层次、高质量的审计成果报告。
(作者单位:陕西省审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