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公寓 贴心财源

来源 :科学投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ht54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很多小学生都是跨学区上学,学校往往离家很远,每天耽误在路上的时间很多。一方面,家长们大多不放心孩子独自走这么远的路;另一方面,现在越来越多的双职工家庭,由于种种原因家长无法亲自接送孩子上学、放学,“小学生公寓”也因此应运而生。
  在南京就有一位从事此项服务的李女士做起“小学生公寓”的生意,李女士说,她完全是根据目前双职工家庭工作忙没时间接送孩子,而衍生的新型服务项目。这种服务在以前只是进行简单的接送,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现在服务也有所补充,一般包括:接送孩子上学、放学,解决中午和晚上就餐;有些“公寓”还提供住宿、功课辅导、课外兴趣辅导班等等。
  由于此项服务进入门槛不高,对从业人员也没有特殊限制,所以现在很多人有意从事此项服务,但大多数“公寓”还不够正规,也没什么规模,服务项目比较单一,但效益还是很可观。李女士介绍,开一家比较正规的“学生公寓”首先要在学校附近有固定的住房,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为宜,一年的房租在1万元至2万元不等,当然如果自己有现成的住房就更好。其次还需要有一些前期的投入,包括购买学习用品、桌椅、床铺、餐具等约需2000元左右。另外还需聘请老师,可以选择一些在校或是刚离校尚未找到工作的大学生,一方面费用比较低,另一方面他们往往有家教经验。每位老师每月500元左右,10人以下的“公寓”雇用1名老师即可。对于一些专业的辅导老师,可以到专门院校聘请,每月费用一般在800元左右。最后一项就是就餐费,孩子正处于长身体阶段,营养非常重要,10人标准每月需1500元左右。这样算下来,不包括房租每月成本应该在2800元左右。
  对于收益方面,李女士表示,一般是按时间段以及服务内容不同采取多种收费标准,从7点至21点,根据每位学生是否住宿、吃饭,是否参加辅导等分为300元-800元不等。如果按照每个月10名同学计算,那么一个月的收入将在5000元以上。李女士还强调,如果只是负责接送和学生的就餐,而且使用自己的房子,那么费用将更低,一个月有2000元-2500元的收入应该不成问题。
其他文献
一个新的金融时代已经来临,一个新的中国时代已经来临。我们要做的就是给自己的钱寻找机会,给自己的人生寻找机会。    前几天,我两次去附近的工商银行办理自己股票帐户的转帐业务。说实话,我不愿意去工商银行,因为工商银行揽的业务太多了,每一次去都会有很多人在排队,看着很多大爷大妈在自己前面慢吞吞地想密码、存取退休费、缴纳水电费有线电视费等等,总是着急。这些年陆续办理了一些别的商业银行的贵宾卡,就更少去工
80后新富帮中也有少数通过实业创富的人,与网络富豪相比,他们的生意和资产更实在,以小小年纪赚取上亿元利润也显得尤为不易。    目前,国内的80后创业公司多是高科技企业,90%都与互联网有关。高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专利,也就是智力成本,容易垄断,因此在创建公司时,和大型实业公司相比,创办科技企业门槛较低。不过,这在某种程度上显得有些不够“实在”。毕竟虚拟业务带来更多的是纸上富贵。正如媒体宣传的李
王丹玲,一个在财富面前不甘于只吃面包屑,而敢于拿面包的“财女”。她创造性地用一次演讲融资百万元,她临场发挥妙计擦鞋收拢外商巨额投资。她与财富赛跑,她攻城掠地,然而,她的生意是从3车大白菜开始的。     3车白菜1万元  苏南的富庶天下人共知,然而,从小在苏北农村长大的王丹玲家里却比一般的贫困人家还要贫穷。家庭的重负迫使勤奋好学的王丹玲不得不高中辍学,外出打工。   王丹玲随二表姐到了上海,在一家
阳澄湖的大闸蟹,要多出名有多出名,而今竟也爬上了互联网。朱群正是这一新鲜事的缔造者。他是网上卖大闸蟹的第一人,他去年的营业收入近百万元,他的客户从普通白领到身家几亿的老板无不覆盖,他被誉为“网络蟹王”。  1994年,是朱群遭遇人生最大挫折的一年,那时候他和朋友做生意,多的时候赚了几十万元,后来陆陆续续开始亏本,最惨的时候身边只剩下9毛钱,想打个电话都不够。这次商场失意后,朱群萎靡不振了两年,两年
河北女孩小韩今年生日收到了朋友从北京寄来的一件小礼物,打开一看,是一个憨态可鞠的小熊鼠标垫,毛绒绒的.与其它鼠标垫不同的是,它还带有一根电源线,居然是一个可插电的USB电热鼠标垫!小韩很兴奋,当时天气还是春季前刚撤暖气的时候,屋里别提多冷了,坐在电脑前长时间握鼠标,手都是凉凉的,这个小东西来得正是时候!  小韩当时就把这个可以接电源的鼠标垫插到了电源插座上,把自己的鼠标放了进去,几分钟后,握住鼠标
老王所犯的两个错误,一个是所有初创业者都容易犯的错误,一个是职业经理人转型创业非常容易犯的错误,经验有时候也是会害死人的。  朋友老王办了个公司,打电话叫禾二过去玩儿去。禾二和老王交情十几年,知道这小子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今天他竟然破天荒打电话给禾二,禾二就知道这小子准是有事,而且肯定是挺棘手的事。  朋友有两肋插刀之义,当即慷慨答应,但是一问老王公司的位置,禾二就傻了,远在大兴。禾二知道这日子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