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有人类社会,就有残疾儿童的存在。有残疾儿童就有特殊教育,由于中国的特殊教育起步较晚,各级各类特殊教育机构数量还有限。实践证明,提高残疾人自身素质,让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根本在于教育,特别是残疾儿童的早期教育。特殊教育的老师虽然可以在教学中掌握学生的不同需要,并提供尽可能多的帮助,而父母是与子女相处最长也是最了解子女的人。因此特殊儿童的成长,家庭和学校,都担任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1.特殊儿童行为存在的原因
首先,特殊儿童由于生理方面的诸多原因,如:小便间隔时间短,视力远视等,造成了他学习上的不专注。
其次,特殊儿童长期生活的家庭环境是一个无什么约束,极其随意的环境,自然养成了他特有的生活态度及行为,如:他不喜欢做的事,横竖都不愿意不肯做,而他高兴做的事,全身心的投入。
第三,父母工作忙,疏忽与孩子的沟通,缺少父母的直接抚养对幼儿心理发展有消极作用,老人对H的过份溺爱,造成H任性、爱发脾气,使孩子心灵变得敏感和脆弱,过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为引起别人更多的关注,而常常做一些反社会行为。
第四,生活环境单一,经常一个人在家里玩,不与同龄伙伴接触,使他缺少与别人交往的机会,来到幼儿园渴望与其他小朋友交往,但是不知道如何与同伴交往。
2.教师对于特殊儿童的辅导
针对特殊儿童的特点与问题,作为特校教师,首先要从生理上关心,照顾特殊儿童,并逐步适当地对其进行引导、教育,进一步了、宽容,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使特殊幼儿的教育和培养必须从引导他愿意与同伴交往,克服任性等方面着手,并且要培养他做事专心,耐心的品质、行为习惯。
首先,教师可多观察,亲近、帮助他,并尽量创设自由、宽松的环境,从而适当帮助他逐步提高自控能力。
其次,对于特殊儿童生活上加以关心,在经医生确诊他们并未患病的基础上,让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小便习惯
第三,在日常生活与游戏中对特殊儿童多作正面引导,稳定其情绪,纠正其任性、发脾气的不良习惯。
第四,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注意发现一些特殊儿童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发扬,使他能有获得成功的体验,不断提高他的自信心。鉴于他们特别渴望别人重视的特点,老师与他建立朋友的关系,与他聊天讲小秘密,了解他的内心,让他感受到老师的爱。
第五,认真做好每个特殊学生观察记录,及时与家长联系,了解他们分别在家情况,不断调整教育方案。
3.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
家庭是社会构建的基础,其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抚育孩子,没有一个社会机构能够完全承担现在家庭所承担的主要功能,因此,社会保障也应是以家庭为基础,把握家庭自给能力和对社会服务的期待之间的平衡。这种保障是建立在家庭自助的基础之上的,想要把家庭的抚养责任完全推给社会是不可行的。尤其是在经济日益发展,生存需要基本满足,而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情感的价值也越来越高,这是社会保障无法取代的。
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家庭成员的相互支持才是最根本的保障。家庭是任何一个个体赖以生存的环境,家庭内部的和谐是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有利支撑。对于特殊儿童家庭而言,家庭内部成员的支撑对于家庭内的每个成员都至关重要。目前的调查表明,家庭内部成员给予特殊儿童父母的支撑还是不够全面和深入。抚养一个特殊儿童的家庭必然比其他家庭更艰辛,生活上的护理需要更多的精力与时间,经济上的开销也要多出一笔很大的数目,情绪上的失落与忧虑还将长期纠缠,与此同时特殊儿童的家长还很难和普通孩子的家长一样感受到孩子进步所带来的成就感。这就非常需要家庭成员共同分担,一起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互相关心安慰鼓励。就家庭功能这一问题,家庭过程模式理论认为评价家庭功能有七个维度,即任务完成、角色作用、沟通、情感表达、卷入、控制、价值观,家庭实现其功能的过程越顺畅,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就越好。也就是说,在对特殊儿童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一个理想的家庭应该让每个成员都能把自己融入家庭的所有工作当中,完成好自己的任务,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观念上取得一致,努力地与家人进行良好的沟通、情感表达和控制,这也就是对特殊儿童父母在生活上和心理上最全面而有力的支持。
4.家教与社教的结合
特校教师是与特殊儿童父母在生活中有很多具体实际的接触,因接触的原因和方式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关系,因此特校教师也应该根据其角色给予不同的支持。
特殊儿童的父母每天必须与众多的人群交往,尤其是亲戚、朋友、同事,生活在这些人的眼光、言语当中,这些人对特殊儿童父母产生着最广泛且直接的影响,他们在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支持系统中最应该扮演好的是特殊儿童父母的倾诉对象这一角色,以帮助特殊儿童父母排解心理压力。而这部分人群在特殊儿童家庭教育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太轻,容易导致特殊儿童父母在人际关系、社会交往等诸多方面出现困扰,强有力的中观层面的社会支持是特殊儿童父母健康生活的重要保障。亲戚、朋友、同事,对特殊儿童父母产生的影响更主要地来源于他们的眼光、言语。在与残疾人等特殊人群面对的过程中,人人都知道尊重比怜悯和同情更重要。毕飞宇在回答对残疾人是否应该抱怜悯和同情的态度时说道:怜悯和同情不只是健全人对残疾人所应该抱有的态度,任何人之间都应该有怜悯和同情,关键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感。因此,与特殊儿童父母经常接触的亲戚、朋友、同事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关心,是特殊儿童父母能否感受到支持的重要影响因素。
5.家教与校教的结合
家有特殊儿童对父母来说,是很复杂的心情,包括了罪恶感,焦虑,否定,依赖......等等。孩子有任何方面的障碍,对父母而言都是震撼的,但是父母却是接触身心障碍儿童时间最多,最了解特殊儿童的人.因此在帮助残障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家长的地位及重要性绝不亚于教师或相关专业人员,父母的角色与任务也不是他人所能取代的。
首先,家长与教师不断地探讨适合的教学方法与教育思想,提供合乎孩子特殊需求之教学内容,双管齐下,发挥孩子的潜能。其次,家长需让孩子尽早接受专业的治疗与安排,以提早进行学习与补救,并配合学校的教学活动,融入居家生活中的一部份。第三,积极的人生观重新学习以不同的眼光看人论事,珍惜最可贵的生命,以及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第四,推广融合教育,融合教育乃未来特殊教育之趋势,家长对融合教育应该有正向的态度,并了解其重要性.普通生家长会怀疑将特殊儿童融入普通班中,则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显得差异太大,教师如何在课程,作息环境,活动安排及教室管理上同时满足普通与特殊儿童的需求。因此必须教育普通生家长相信融合教育对他们的孩子并不会造成学习落后,反而能培养出体贴他人的同理心,尊重个别差异,并认同自我价值。
1.特殊儿童行为存在的原因
首先,特殊儿童由于生理方面的诸多原因,如:小便间隔时间短,视力远视等,造成了他学习上的不专注。
其次,特殊儿童长期生活的家庭环境是一个无什么约束,极其随意的环境,自然养成了他特有的生活态度及行为,如:他不喜欢做的事,横竖都不愿意不肯做,而他高兴做的事,全身心的投入。
第三,父母工作忙,疏忽与孩子的沟通,缺少父母的直接抚养对幼儿心理发展有消极作用,老人对H的过份溺爱,造成H任性、爱发脾气,使孩子心灵变得敏感和脆弱,过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为引起别人更多的关注,而常常做一些反社会行为。
第四,生活环境单一,经常一个人在家里玩,不与同龄伙伴接触,使他缺少与别人交往的机会,来到幼儿园渴望与其他小朋友交往,但是不知道如何与同伴交往。
2.教师对于特殊儿童的辅导
针对特殊儿童的特点与问题,作为特校教师,首先要从生理上关心,照顾特殊儿童,并逐步适当地对其进行引导、教育,进一步了、宽容,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使特殊幼儿的教育和培养必须从引导他愿意与同伴交往,克服任性等方面着手,并且要培养他做事专心,耐心的品质、行为习惯。
首先,教师可多观察,亲近、帮助他,并尽量创设自由、宽松的环境,从而适当帮助他逐步提高自控能力。
其次,对于特殊儿童生活上加以关心,在经医生确诊他们并未患病的基础上,让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小便习惯
第三,在日常生活与游戏中对特殊儿童多作正面引导,稳定其情绪,纠正其任性、发脾气的不良习惯。
第四,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注意发现一些特殊儿童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发扬,使他能有获得成功的体验,不断提高他的自信心。鉴于他们特别渴望别人重视的特点,老师与他建立朋友的关系,与他聊天讲小秘密,了解他的内心,让他感受到老师的爱。
第五,认真做好每个特殊学生观察记录,及时与家长联系,了解他们分别在家情况,不断调整教育方案。
3.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
家庭是社会构建的基础,其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抚育孩子,没有一个社会机构能够完全承担现在家庭所承担的主要功能,因此,社会保障也应是以家庭为基础,把握家庭自给能力和对社会服务的期待之间的平衡。这种保障是建立在家庭自助的基础之上的,想要把家庭的抚养责任完全推给社会是不可行的。尤其是在经济日益发展,生存需要基本满足,而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情感的价值也越来越高,这是社会保障无法取代的。
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家庭成员的相互支持才是最根本的保障。家庭是任何一个个体赖以生存的环境,家庭内部的和谐是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有利支撑。对于特殊儿童家庭而言,家庭内部成员的支撑对于家庭内的每个成员都至关重要。目前的调查表明,家庭内部成员给予特殊儿童父母的支撑还是不够全面和深入。抚养一个特殊儿童的家庭必然比其他家庭更艰辛,生活上的护理需要更多的精力与时间,经济上的开销也要多出一笔很大的数目,情绪上的失落与忧虑还将长期纠缠,与此同时特殊儿童的家长还很难和普通孩子的家长一样感受到孩子进步所带来的成就感。这就非常需要家庭成员共同分担,一起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互相关心安慰鼓励。就家庭功能这一问题,家庭过程模式理论认为评价家庭功能有七个维度,即任务完成、角色作用、沟通、情感表达、卷入、控制、价值观,家庭实现其功能的过程越顺畅,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就越好。也就是说,在对特殊儿童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一个理想的家庭应该让每个成员都能把自己融入家庭的所有工作当中,完成好自己的任务,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观念上取得一致,努力地与家人进行良好的沟通、情感表达和控制,这也就是对特殊儿童父母在生活上和心理上最全面而有力的支持。
4.家教与社教的结合
特校教师是与特殊儿童父母在生活中有很多具体实际的接触,因接触的原因和方式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关系,因此特校教师也应该根据其角色给予不同的支持。
特殊儿童的父母每天必须与众多的人群交往,尤其是亲戚、朋友、同事,生活在这些人的眼光、言语当中,这些人对特殊儿童父母产生着最广泛且直接的影响,他们在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支持系统中最应该扮演好的是特殊儿童父母的倾诉对象这一角色,以帮助特殊儿童父母排解心理压力。而这部分人群在特殊儿童家庭教育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太轻,容易导致特殊儿童父母在人际关系、社会交往等诸多方面出现困扰,强有力的中观层面的社会支持是特殊儿童父母健康生活的重要保障。亲戚、朋友、同事,对特殊儿童父母产生的影响更主要地来源于他们的眼光、言语。在与残疾人等特殊人群面对的过程中,人人都知道尊重比怜悯和同情更重要。毕飞宇在回答对残疾人是否应该抱怜悯和同情的态度时说道:怜悯和同情不只是健全人对残疾人所应该抱有的态度,任何人之间都应该有怜悯和同情,关键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感。因此,与特殊儿童父母经常接触的亲戚、朋友、同事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关心,是特殊儿童父母能否感受到支持的重要影响因素。
5.家教与校教的结合
家有特殊儿童对父母来说,是很复杂的心情,包括了罪恶感,焦虑,否定,依赖......等等。孩子有任何方面的障碍,对父母而言都是震撼的,但是父母却是接触身心障碍儿童时间最多,最了解特殊儿童的人.因此在帮助残障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家长的地位及重要性绝不亚于教师或相关专业人员,父母的角色与任务也不是他人所能取代的。
首先,家长与教师不断地探讨适合的教学方法与教育思想,提供合乎孩子特殊需求之教学内容,双管齐下,发挥孩子的潜能。其次,家长需让孩子尽早接受专业的治疗与安排,以提早进行学习与补救,并配合学校的教学活动,融入居家生活中的一部份。第三,积极的人生观重新学习以不同的眼光看人论事,珍惜最可贵的生命,以及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第四,推广融合教育,融合教育乃未来特殊教育之趋势,家长对融合教育应该有正向的态度,并了解其重要性.普通生家长会怀疑将特殊儿童融入普通班中,则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显得差异太大,教师如何在课程,作息环境,活动安排及教室管理上同时满足普通与特殊儿童的需求。因此必须教育普通生家长相信融合教育对他们的孩子并不会造成学习落后,反而能培养出体贴他人的同理心,尊重个别差异,并认同自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