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我们的受教群体——小学生正处在心理发展的不稳定期,所以此时迫切需要正确的道德导向。数学是小学的基础性学科,也承担着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任务。本文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一谈小学数学中的德育渗透。
关键词:自然渗透 巧妙渗透 抓住契机 双向结合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我们的受教群体——小学生正处在心理发展的不稳定期,所以此时迫切需要正确的道德导向。“教育无痕,润物无声”应该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最佳描述,我相信只要结合学科特点与学生实际,点点滴滴的有机渗透,一定能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因此,应该把德育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之中,而不是单单指望思想品德课。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该怎样进行德育渗透呢?
一、结合内容,自然渗透
小学数学课不同于品德课,它没有固定的思想教育点,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挖掘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自然地融合到数学教学中。例如在进行方程教学时,可以出示《九章算术》中关于方程的章节,让学生感受古人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去除个别人心目中的“外国的伟大科学家多”的错误想法。
在进行数学教学时,需要用到一些教具和学具,此时可以利用家中的一些淘汰的废旧物品进行制作,这样不仅解决了数学问题学生还能意识到,我们应该尽力减少垃圾,减少白色污染,为保护环境尽我们的微薄之力,同时受到勤俭节约的教育。例如:“回收废电池”的情境创设,我们向学生介绍废电池的危害性,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一次性碗筷的使用调查”通过数据让学生感受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可能性”中游戏规则的制定,有意识的向学生渗透公平公正原则;扇形统计图练习中“对知道父母生日情况调查”时,同学间的交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热爱家庭、热爱父母的感恩教育。又如“统计”教学,我布置学生课后调查家中近三个月的水电费支出情况,制成统计图。通过对比交流,理解到父母当家理财的艰辛,引导学生养成节约用水用电的良好品质。又如“合理安排时间”教学后,在学生间展开节省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活动,有效的改掉了一些学生拖拖拉拉的坏习惯。学习了“分类”,学生整理書包,收拾房间更有条理。这样既掌握数学知识,还养成了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自理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二、创设情境,巧妙渗透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很多数据都是通过陈述我国的各项数据来出示的,当学生练习之后,教师总结时可以稍作提示,学生就会发现祖国的日益强大与富强。这样既不偏离数学主题,又使学生在数学中受到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但是创设情境也不可过于牵强附会,要顺其自然地引导,也不能耗费时间过长,要适可而止。如在“圆周率”教学时,可以为大家出示祖冲之计算出的圆周率范围,但也不必细细介绍,赞颂一下他的伟大贡献和聪明才智即可,无需浪费更多时间,在学生心目中是能够产生共鸣的。例如:“圆的认识” “对称图形”教学时,我让学生画、剪、拼,设计美丽图案等;在交流中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在设计中激发学生表现美、创造美。使学生既学习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又得到了美的享受和教育。又如:在教学“面积单位”时,指导学生实地测量教室地面面积、篮球场面积等,使学生既建立了概念,又学会了测量的方法,还培养了实践能力。在教学“元、角、分”时,组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
三、抓住契机,适时渗透
数学教学中的一句话、一道题、一个图表都可能蕴含着丰富的哲理,问题是教师能不能抓得住,能不能把握得住这个契机。如果能把握得好,即抓住了契机,适时地加以点拨,势必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教学“生活与百分数”知识的时候,可介绍居民参加医疗保险或养老保险缴纳了多少元,然后国家给配备了多大的比例,到时候可收益多少等,通过数据对比,学生不难发现,国家体恤百姓、关心民情,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多少照顾等。难道这不是在进行热爱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吗?如果觉得不够,可再追加一句:“这说明了什么?”不言而喻,学生都会被吸引到“伟大社会主义祖国制度无比优越” 这一爱祖国的正确轨道上来。
四、正反教育,双向结合
在进行教学举例的时候,可以引用我国落后挨打的事例进行举例,以此来鼓舞学生们的斗志,激发孩子们的上进心。出示教学实例的时候也可以举一些现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比如:垃圾处理、污水排放、砍伐森林、土地沙漠化等等通过教学树立孩子们正确的人生观。
实践证明,寓品德教育于数学教学之中,实现思想性与科学性的统一,能够实现既教书又育人的理想目标。但在进行德育渗透的时候,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各教学阶段学生的年龄不同,深浅度也不能相同,渗透的程度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使学生能够接受,目标过高会形同虚设,达不到理想的目的。
2、注意,是“渗透”,是不失时机的巧妙地渗透,也就是说数学课堂上的德育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要把数学课与品德教育课区别开来,既不能生搬硬套,又不能牵强附会,不能因为“把德育放在首位”而忽略了数学知识的传授。
3、在进行教学时所列举的所有案例,一定要实事求是,决不能凭空臆造。既要有体现社会正能量方面的案例,也应该有社会不良负面现象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荣耀的同时,也要感受到身上所承担的使命。
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德育渗透方式远远不止这些,它如细雨,润物无声。只要我们能结合学科特点,正确及时的引导学生;只要我们善于挖掘,不失时机的将传授知识与德育教育结合起来;那么知识教学、智能培养、德育教育就能同步提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切实把握好教材中的德育因素,真正实现寓德育教育于数学教学之中,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继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双丰收。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的方法分析[J]. 沈洁. 好家长.2019(23)
[2].谈小学数学中德育的渗透[J]. 马建华. 中国校外教育.2016(32)
[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J]. 阎晓林. 华夏教师.2018(27)
关键词:自然渗透 巧妙渗透 抓住契机 双向结合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我们的受教群体——小学生正处在心理发展的不稳定期,所以此时迫切需要正确的道德导向。“教育无痕,润物无声”应该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最佳描述,我相信只要结合学科特点与学生实际,点点滴滴的有机渗透,一定能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因此,应该把德育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之中,而不是单单指望思想品德课。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该怎样进行德育渗透呢?
一、结合内容,自然渗透
小学数学课不同于品德课,它没有固定的思想教育点,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挖掘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自然地融合到数学教学中。例如在进行方程教学时,可以出示《九章算术》中关于方程的章节,让学生感受古人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去除个别人心目中的“外国的伟大科学家多”的错误想法。
在进行数学教学时,需要用到一些教具和学具,此时可以利用家中的一些淘汰的废旧物品进行制作,这样不仅解决了数学问题学生还能意识到,我们应该尽力减少垃圾,减少白色污染,为保护环境尽我们的微薄之力,同时受到勤俭节约的教育。例如:“回收废电池”的情境创设,我们向学生介绍废电池的危害性,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一次性碗筷的使用调查”通过数据让学生感受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可能性”中游戏规则的制定,有意识的向学生渗透公平公正原则;扇形统计图练习中“对知道父母生日情况调查”时,同学间的交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热爱家庭、热爱父母的感恩教育。又如“统计”教学,我布置学生课后调查家中近三个月的水电费支出情况,制成统计图。通过对比交流,理解到父母当家理财的艰辛,引导学生养成节约用水用电的良好品质。又如“合理安排时间”教学后,在学生间展开节省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活动,有效的改掉了一些学生拖拖拉拉的坏习惯。学习了“分类”,学生整理書包,收拾房间更有条理。这样既掌握数学知识,还养成了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自理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二、创设情境,巧妙渗透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很多数据都是通过陈述我国的各项数据来出示的,当学生练习之后,教师总结时可以稍作提示,学生就会发现祖国的日益强大与富强。这样既不偏离数学主题,又使学生在数学中受到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但是创设情境也不可过于牵强附会,要顺其自然地引导,也不能耗费时间过长,要适可而止。如在“圆周率”教学时,可以为大家出示祖冲之计算出的圆周率范围,但也不必细细介绍,赞颂一下他的伟大贡献和聪明才智即可,无需浪费更多时间,在学生心目中是能够产生共鸣的。例如:“圆的认识” “对称图形”教学时,我让学生画、剪、拼,设计美丽图案等;在交流中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在设计中激发学生表现美、创造美。使学生既学习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又得到了美的享受和教育。又如:在教学“面积单位”时,指导学生实地测量教室地面面积、篮球场面积等,使学生既建立了概念,又学会了测量的方法,还培养了实践能力。在教学“元、角、分”时,组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
三、抓住契机,适时渗透
数学教学中的一句话、一道题、一个图表都可能蕴含着丰富的哲理,问题是教师能不能抓得住,能不能把握得住这个契机。如果能把握得好,即抓住了契机,适时地加以点拨,势必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教学“生活与百分数”知识的时候,可介绍居民参加医疗保险或养老保险缴纳了多少元,然后国家给配备了多大的比例,到时候可收益多少等,通过数据对比,学生不难发现,国家体恤百姓、关心民情,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多少照顾等。难道这不是在进行热爱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吗?如果觉得不够,可再追加一句:“这说明了什么?”不言而喻,学生都会被吸引到“伟大社会主义祖国制度无比优越” 这一爱祖国的正确轨道上来。
四、正反教育,双向结合
在进行教学举例的时候,可以引用我国落后挨打的事例进行举例,以此来鼓舞学生们的斗志,激发孩子们的上进心。出示教学实例的时候也可以举一些现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比如:垃圾处理、污水排放、砍伐森林、土地沙漠化等等通过教学树立孩子们正确的人生观。
实践证明,寓品德教育于数学教学之中,实现思想性与科学性的统一,能够实现既教书又育人的理想目标。但在进行德育渗透的时候,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各教学阶段学生的年龄不同,深浅度也不能相同,渗透的程度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使学生能够接受,目标过高会形同虚设,达不到理想的目的。
2、注意,是“渗透”,是不失时机的巧妙地渗透,也就是说数学课堂上的德育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要把数学课与品德教育课区别开来,既不能生搬硬套,又不能牵强附会,不能因为“把德育放在首位”而忽略了数学知识的传授。
3、在进行教学时所列举的所有案例,一定要实事求是,决不能凭空臆造。既要有体现社会正能量方面的案例,也应该有社会不良负面现象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荣耀的同时,也要感受到身上所承担的使命。
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德育渗透方式远远不止这些,它如细雨,润物无声。只要我们能结合学科特点,正确及时的引导学生;只要我们善于挖掘,不失时机的将传授知识与德育教育结合起来;那么知识教学、智能培养、德育教育就能同步提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切实把握好教材中的德育因素,真正实现寓德育教育于数学教学之中,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继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双丰收。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的方法分析[J]. 沈洁. 好家长.2019(23)
[2].谈小学数学中德育的渗透[J]. 马建华. 中国校外教育.2016(32)
[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J]. 阎晓林. 华夏教师.20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