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教学困境及其分析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482a3710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践教学是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培养重要环节,尽管各培养单位采取各种措施落实实践教学,但在实际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分析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指出应从观念上消除歧视、教育主管部门和政府应起到应有之责、落实校企联合办、探索多形式实践教学等手段加以解决,使实践教学在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发挥应有作用。
  全日制工程硕士 实践教学 困境
  一、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教学困境
  自2009年起,国家开始招收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为实现这一目标,要求每名研究生需要参加半年到一年的实践教学,因此,实践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是否实现的关键。实践教学在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不容轻视,为做好专业学位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工作,必须充分了解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查找原因、提出解决对策。
  我们在培养过程中,通过实际了解、调查、走访、调研、交流等方式,发现对于实践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践教学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作用明显,学生渴望有机会参加各种实践。
  (2)实践教学现有资源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
  (3)部分导师和管理人员对全日制工程硕士认识上仍存在误区,集中在两个观点:一种观点将全日制工程硕士误认为在职工程硕士;二是将全日制工程硕士视为学术型研究生。
  (4)认为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难度较大,实践教学基地和管理方面问题较多。
  二、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困境原因分析
  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各培养单位不同程度地对研究生实践教学实行全过程的管理、服务和质量评价,确保实践教学质量。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无论从过程还是到结果都不尽如人意,主要问题存在以下方面:
  1.对全日制工程硕士歧视现象比较普遍
  定型化效应影响。现行的教育制度容易让公共对教育种类划分成不同的等级,把全日制培养与在职培养定义为不同的种类,区别对待。我国历来以学术型研究生培养为主,对于工程硕士的培养一直仅限于在职培养,由于在职培养存在的局限性,导致社会认同度低。报考者往往被认为是谋取学位和职位的一种手段和资本;培养单位则给社会造成培养在职工程硕士往往是创收和获取社会资源的一种投入手段。在一线教学管理工作人员中仍有部分人员不能厘清之间的区别,认为全日制工程硕士等同于在职研究生,或把学术型研究生视为正规军,把全日制工程硕士视为二流研究生。这种定型化效应一旦形成,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极其不利。
  全日制工程硕士推出背景和出发点不佳。2009年,国家首次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出发点是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推出的,出发点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选择。除此这外,全日制工程硕士在招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无疑为社会对之歧视提供了有力证据。目前第一志愿报工程硕士的学生比较少,为了完成招生指标不少培养单位从学术型考生中调剂。
  2.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的认识存在误区
  与其他培养单位一样,长期以来培养单位将主要精力和资源用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没有充分理解全日制工程硕士与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在培养目标、知识结构、培养模式及人才质量标准之间的本质区别,将之与学术型研究生混为一谈,导致有些培养单位并没有意识到实践教学在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不少培养单位和个人将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教学简单地视作为做科研项目和撰写学位论文。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目标为社会提供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决定了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实质,就是一个在工程素养上有所追求的学生尝试从工程实践、开展工程实践到工程实践强化、工程实践成熟的过程。
  3.实践教学资源短缺
  由于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目标有所区别,必然要求在培养过程中对资源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在既有以学术型研究生培养为主导的模式下,如何获取资源成为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从实际情况来看,全日制工程硕士是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应用人才,然而其重要性与所获得的资源支持不相符合,配套资源缺乏现象普遍存在。按照培养要求,各专业都要有对口的的实践教学基地,而对于学校来说这是一项巨大的挑战。除主观原因,客观上有两个方面,从时间上来看,实践教学的时间要求长,与一般的实习不同,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教学要求研究生进行为期半年到一年的实践教学;从研究生规模上看,国家正逐步加大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比例,如何有效地获取资源完成时间长、学生人数多的实践教学环节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巨大的挑战。
  4.实践教学基地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和制度性保障
  各培养单位建立的实践基地在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过程中虽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先热后冷,基地建设的开始企业或单位积极性很高,但到中后期往往疏于管理;二是短命,除了有长期合作基础的实践基地存地时间长,有的基地存在时间很短,仅维持一年左右时间;三是面子因素较多,在基地建设过程中双方可能存在着这个企业或单位的领导重视、校友、合作伙伴等面子因素,随着这种关系不存在,基地也就名存实亡了;四是考核机制不健全,难以实现对实践教学基地进行考核,退出机制更是无从谈起,一块牌子一挂多年。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和制度保障。目前我国社会教育环境没有充分发展,实践基地运行机制不健全,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社会力量无法充分发挥。另外,实践基地缺乏制度保证,虽然建立基地之前也签订相关协议,但约束力十分有限。任何事情如果没有有效的制度性做保证,很容易造成主体的极端行为,实践基地也不例外。   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实践教学不能有效地实施,从而无法保障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从就业来看,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尚未达到社会的期待与需求,特别是用人单位发现全日制工程硕士毕业生实践能力并不比学术型研究生强,并且在基础理论知识和科研能力上也处于劣势。这些问题集中凸显了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教学中存的问题,因此加强专业实践教学成为重中之重。
  三、摆脱实践教学困境的路径探索
  教育部针对实践教学在《关于做好2009年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规定:要提供和保障开展实践的条件,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加大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学分比例。注重吸纳和使用社会资源,合作建立联合培养基地,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改革创新实践性教学模式。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紧密联系,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供需互动机制。对于如何不折不扣地完成实践教学这一重要培养环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充分认识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作用和地位,纠正认识上的偏见开展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积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工程科技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要。同时开展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是专业学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符合世界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从世界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状况看,硕士研究生教育主要以面向实践、应用为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硕士层次研究生教育的主流。
  在招生考试方面,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新模式,从源头上消除歧视。逐步建立完善学术型和专业学位两种类型的研究生招生考试模式。作为一线培养单位应当首先要消除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的歧视,在政策制定方面、在教学资源的配置上、奖学金的评定等方面与学术型研究生一视同仁。
  2.发挥教育行政主管机构和政府的作用
  发展专业学位教育是为我国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人才的保证。因此,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不仅仅是培养单位一家之责。我国社会一直存在着“大政府、小社会”的现象,政府在整个社会资源的占有和分配上占据着主导作用,针对培养单位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资源匮乏问题,在没有有效手段解决之前,作为教育主管机构和政府应当承担应有之责,适时地填补空白。教育主管部门可以运用行政、财税、经费支持、表彰奖励等宏观政策支持为手段,支持和鼓励企业和单位建立研究生实践教学基地。类似地做法例如江苏省建立企业研究生工作站,2008年,江苏省提出要设立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主要任务是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培训。
  3.落实校企联合办学培养人才的真正意义
  校企联合办学成为目前解决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的主要手段之一。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学校在理论教学、师资队伍和科研实力等方面有明显优势,但企业在生产实践、技术积累、经费方面据有优势,通过联合办学往往能把双方的优势发挥出来。能够建立长期有效地合作关系是双方共同的愿望,但联合办学模式短命现象较为普遍,如何将校企联合办法深入有效地长期开展下去,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
  4.积极探索,实行多种形式实践教学
  在拓展社会资源的同时,也应当注重发挥校内和导师在实践教学中的积极积极作用,各培养单位也应采取实行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学校可利用现有校内资源和优势,加强校内基地建设。
  综上所述,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在我国时间短,还没有形成一套区别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培养体系,各培养单位在积极探索高层次应用人才实践教学的培养模式,但在这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问题。因此,要求我们培养单位、教育主管部门、政府、企业或单位应针对实践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依据培养目标,科学规划实践教学,合理有效地分配和利用教学资源逐步解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做好2009年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2009.
  [2]黄宝印.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时代[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0):1-7.
  [3]聂文斐,杨吉,宁更新,姚若河.基于三段式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方案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3):64-67.
  [4]包水梅,顾怀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跨跃式发展背后的尴尬及其化解[J].中国高教研究,2011,(9):41-45.
  [5]敖永胜.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
  [6]袁文霞,王其东,李军鹏.基于“产、学、研、用”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5):77-80.
其他文献
“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中国梦”的阐述勾勒出未来中国发展的新蓝图。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支撑!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如此描绘职业教育“中国梦”。  记者:您理想中的中国职业
摘要:课例开发是职业院校教师综合能力提升的一项重要工作。行动导向理论是课例开发的指导思想。教师在课例开发时要融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和实际技能于一体,注重将职业实践过程设计为学习过程,让学生为了行动而学习;在职业实践情境中展开学习过程,让学生通过行动而学习。课例开发行之有效的策略是与“五课”教研工作、“两课”评比活动、优秀课程建设相结合。  关键词:职业教育;专业课程;课例;开发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从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一、专业思想是专业发展的基石  目前多数职教界教师是从大学直接进入职业学校的,没有企业工作的背景,对职业教育的理解也相对肤浅,很多教师习惯于“满堂灌”的教学形式,教师“教”教材,学生“看”教材,教学过程算是完整了,但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却无法通过教学得到提升。问题就出在教师的思想上,因此要通过教学理念的转变,改革传统的教学模
摘要:随着知识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率的提高,图书管理员必须参与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价。首先,阐述正确界定“学习能力”;其次,论述图书管理员参与学生学习能力评价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最后,论述评价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图书管理员 学习能力 评价体系  学生学习能力与学生成才息息相关,不仅关系到学生顺利毕业,甚至对其一生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图书馆作为学校的“心脏”,是知识汇集和传播的地方,是新思想产生的阵地
对呼和浩特市160名重点及非重点中学的家长进行调查研究,旨在真正了解本市中学生家长对子女参加课余体育锻炼态度的总体情况。结果表明大多数家长支持子女参加课余体育锻炼。  中学生家长课余体育锻炼所持态度健康状况原因1前言  随着学校体育进一步发展,特别是近些年来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将体育加试列入到中考的一部分,所占的分数也是逐年增加,学校体育越来越成为中学教学体制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而课余锻炼在学
职业教育既不能忽视技能的培养,也不能忽视人的发展教育,应该把握职业性和发展性,为人的"生存、发展、幸福"服务,既要考虑学生的近期就业,也要兼顾学生的远期发展,更要让学生具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改变了过去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状况。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以理论课为主要渠道,通过比较,使之认同正确的世界观。政治教学要做多方准备,实践与理论缺一不可,教学联系生活、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工作,引导学生自我检测和学习。政治教学人生观确立多媒体技术一、实践与理论结合  1.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以理论课为主要渠道,通过比较,使之认同正确的世界观。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当中,马克思主义庞大深邃、渺若渊海的思想,广大精微
油料,在农业机械中广泛使用,它是农业机械的动力来源和安全运行保障。在生产中,油料费用占机械作业成本的25~35%,同时油料的性能和品质直接影响农机的技术状态和使用寿命。所
基于UHF频段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信号的传输受收发天线间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大,造成信号的衰落。由于环境的复杂性导致信道衰落的多样性,给移动通信课程教学带来困难。本文从多径效应入手,给出了时延扩展和相关带宽、从多普勒效应入手给出了多普勒扩展和相干时间、从角度色散入手给出了角度扩展和相干距离等概念,并基于这些概念给出了各种衰落特点,分析了移动信道中各种衰落的概念和本质及其在分集中的应用。  多径效应 多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