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际贸易》课程实施过程中教材难度较大,学习辅助资源单一,学生学习效果差,通过网络环境,包括网络课程作为自主学习辅助资源,网上师生互动以及在线自测的学习监控,网络环境下的培养学生对本课程的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科学合理地运用网络技术,发挥网络优势,以培养学生自主获取本课程的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国际贸易;网络辅助;自主学习
1、引言
21世纪是信息化的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电脑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多方式、多渠道地摄入知识已变成可能。然而,在我国传统的国际贸易教学与研究中,人们一直围绕 “如何教”的问题进行着各种研究及探讨,目的是为了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使学生掌握所教的知识及其运用,这严重地妨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和潜能的挖掘。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步入学校和家庭,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因此,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是现代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地点和学习方式。在网络环境下,教师要创设多种问题情境,优化知识形成的过程,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并通过“课内——课外”结合、“个体——合作”结合,提高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自主学习 (autonomous learning)
自主学习即学生学会独立自主地学习,掌握自我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材料,评估学习成绩和结果等一系列技能 (Holec, 1985; Wenden, 1991; Dickinson, 1993; Littlewood, 1996, Benson, 1997; 范烨,1999;华维芬,2003,张彦君,2004;徐锦芬,占小海,2004等)。自主学习被认为是实现终身教育最佳途径,也是教育的理想境界。然而,学生“自主学习”绝不等于“自己学习”,Hill(1994)指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不是天生的,它需要后天的培养。那么学生如何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需要哪些学习策略,教师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扮演何种角色等都成为进二十年来提倡自主学习观念的教师们所关注的问题。
3、影响自主学习的因素
对于高职学生而言,理论课程难以理解,学习积极性不高,特别是专业性、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学习效率更加低,因而影响自主学习的内部因素具体有:
3.1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某种或某类任务,是个体的能力自信心在某些活动中的具体体现(Bandura, 1986)。高职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不强。
3.2归因
归因是个体对自己的成功或失败所作出的因果解释。韦纳(Weiner, 1979,1985)指出,学生一般把自己的学习成败归因于四类因素,即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
3.3目标设置
自主学习本质上是一种自我调节的学习,即个体主动选择、调节、控制自己的学习的过程。目标被看出是自主学习的核心构成成分(Schutz, 1997)。
3.4.认知策略的获得
在现代认知心理学中,研究者一般把学习策略分为两个领域: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关系到个体如何加工信息,元认知策略关系到个体如何选择、监控和应用个体所建构的认知策略(Lenz, 1992)。
3.5.元认知发展水平
研究者(Garcia & Pintrich, 1994)把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元认知成分称为自我调节策略,认为它们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
4、国际贸易自主学习能力的获得途径
4.1创设问题情境,优化知识形成的过程。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启迪学生多角度思维。互相吸取他人之长,在比较、选择中,灵活掌握新知,掌握学习方法,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来。学生不仅是学到了知识,更妙的是掌握了学习方法,提高了认识能力。态度和良好的自我监控能力,导致在网络课程的学习中,能够开展小组活动和合作学习,达到辅助自主学习的作用。
4.2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随着学校信息环境的改变,国际贸易课程的教学方式也要相应变化。在网络环境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提高网络教学质量。教师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应该指导学生浏览有用的网页,访问一些相关的论坛,掌握获得知识的工具和依据认识的需要处理信息的方法,使教育更具现代性。通过演示及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达到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利用BBS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学习。BBS讨论中,指导教师给学生提出一些重点的概念,让学生在网上讨论,在课后查资料,提交小组报告。这些方法可以加强学生对重点概念的理解,促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4.3 “课内——课外”结合,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
为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要想办法开辟新的学习空间,借助网络技术,将文本资料和电子资料有机结合,将课内外知识相互渗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条件,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品尝学习的乐趣,提高探究的能力。如校内外资料平台和资料库;教师提供的相应网站;教师创设的虚拟的学习环境;学生自主畅游因特网搜集资料等。
4.4 “个人——小作”结合,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
利用网络获取信息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将搜集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得出结论、解决问题,给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交流场所,让学生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国际贸易课程所学内容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解除疑惑,提高认知,同时学会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网络采取发帖子或通过讨论区进行研讨或求助;引导学生将收集到的资料去粗成精,选择重点加以归纳、整理。利用计算机将有关资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也可以表格、研究报告等形式呈现。课间让学生自主上机操作,浏览自己想要了解的内容,或输入自己的研究资料,供他人阅读,与他人讨论。课外,充分发挥学校、班级主页及因特网的作用,在“聊天室”或通过发电子邮件的形式,进行师生之间,生与生之间的网上交流,并利用计算机进行远程“探讨”等。
5、结论
自主学习这个概念涵盖的范围非常广,包括网络课程作为自主学习辅助资源,网上小组会议的生生和师生互动以及在线自测的学习监控,学生能够更成功地完成《国际贸易》课程的学习。随着教师观念的更新和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提高,课堂教学将逐步改变由教师利用计算机传播知识学生旁观的局面,师生将共同发挥电脑的作用,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角,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提高学习能力,最终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作者单位: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彦君.通过学习者训练培养学习者自主性的实验[J].外语界,2004,(1)
[2]潘飞南.论大学生自主学习[J].宜春学院学报,2003,25(5).
关键词:国际贸易;网络辅助;自主学习
1、引言
21世纪是信息化的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电脑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多方式、多渠道地摄入知识已变成可能。然而,在我国传统的国际贸易教学与研究中,人们一直围绕 “如何教”的问题进行着各种研究及探讨,目的是为了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使学生掌握所教的知识及其运用,这严重地妨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和潜能的挖掘。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步入学校和家庭,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因此,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是现代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地点和学习方式。在网络环境下,教师要创设多种问题情境,优化知识形成的过程,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并通过“课内——课外”结合、“个体——合作”结合,提高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自主学习 (autonomous learning)
自主学习即学生学会独立自主地学习,掌握自我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材料,评估学习成绩和结果等一系列技能 (Holec, 1985; Wenden, 1991; Dickinson, 1993; Littlewood, 1996, Benson, 1997; 范烨,1999;华维芬,2003,张彦君,2004;徐锦芬,占小海,2004等)。自主学习被认为是实现终身教育最佳途径,也是教育的理想境界。然而,学生“自主学习”绝不等于“自己学习”,Hill(1994)指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不是天生的,它需要后天的培养。那么学生如何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需要哪些学习策略,教师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扮演何种角色等都成为进二十年来提倡自主学习观念的教师们所关注的问题。
3、影响自主学习的因素
对于高职学生而言,理论课程难以理解,学习积极性不高,特别是专业性、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学习效率更加低,因而影响自主学习的内部因素具体有:
3.1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某种或某类任务,是个体的能力自信心在某些活动中的具体体现(Bandura, 1986)。高职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不强。
3.2归因
归因是个体对自己的成功或失败所作出的因果解释。韦纳(Weiner, 1979,1985)指出,学生一般把自己的学习成败归因于四类因素,即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
3.3目标设置
自主学习本质上是一种自我调节的学习,即个体主动选择、调节、控制自己的学习的过程。目标被看出是自主学习的核心构成成分(Schutz, 1997)。
3.4.认知策略的获得
在现代认知心理学中,研究者一般把学习策略分为两个领域: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关系到个体如何加工信息,元认知策略关系到个体如何选择、监控和应用个体所建构的认知策略(Lenz, 1992)。
3.5.元认知发展水平
研究者(Garcia & Pintrich, 1994)把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元认知成分称为自我调节策略,认为它们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
4、国际贸易自主学习能力的获得途径
4.1创设问题情境,优化知识形成的过程。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启迪学生多角度思维。互相吸取他人之长,在比较、选择中,灵活掌握新知,掌握学习方法,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来。学生不仅是学到了知识,更妙的是掌握了学习方法,提高了认识能力。态度和良好的自我监控能力,导致在网络课程的学习中,能够开展小组活动和合作学习,达到辅助自主学习的作用。
4.2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随着学校信息环境的改变,国际贸易课程的教学方式也要相应变化。在网络环境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提高网络教学质量。教师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应该指导学生浏览有用的网页,访问一些相关的论坛,掌握获得知识的工具和依据认识的需要处理信息的方法,使教育更具现代性。通过演示及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达到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利用BBS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学习。BBS讨论中,指导教师给学生提出一些重点的概念,让学生在网上讨论,在课后查资料,提交小组报告。这些方法可以加强学生对重点概念的理解,促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4.3 “课内——课外”结合,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
为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要想办法开辟新的学习空间,借助网络技术,将文本资料和电子资料有机结合,将课内外知识相互渗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条件,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品尝学习的乐趣,提高探究的能力。如校内外资料平台和资料库;教师提供的相应网站;教师创设的虚拟的学习环境;学生自主畅游因特网搜集资料等。
4.4 “个人——小作”结合,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
利用网络获取信息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将搜集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得出结论、解决问题,给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交流场所,让学生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国际贸易课程所学内容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解除疑惑,提高认知,同时学会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网络采取发帖子或通过讨论区进行研讨或求助;引导学生将收集到的资料去粗成精,选择重点加以归纳、整理。利用计算机将有关资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也可以表格、研究报告等形式呈现。课间让学生自主上机操作,浏览自己想要了解的内容,或输入自己的研究资料,供他人阅读,与他人讨论。课外,充分发挥学校、班级主页及因特网的作用,在“聊天室”或通过发电子邮件的形式,进行师生之间,生与生之间的网上交流,并利用计算机进行远程“探讨”等。
5、结论
自主学习这个概念涵盖的范围非常广,包括网络课程作为自主学习辅助资源,网上小组会议的生生和师生互动以及在线自测的学习监控,学生能够更成功地完成《国际贸易》课程的学习。随着教师观念的更新和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提高,课堂教学将逐步改变由教师利用计算机传播知识学生旁观的局面,师生将共同发挥电脑的作用,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角,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提高学习能力,最终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作者单位: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彦君.通过学习者训练培养学习者自主性的实验[J].外语界,2004,(1)
[2]潘飞南.论大学生自主学习[J].宜春学院学报,2003,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