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血脂水平的变化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ongfeng32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白血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血脂的变化及其原因.方法 对62例白血病患者均采用静脉注射用马利兰联合环磷酰胺作为预处理方案进行了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其中自体HSCT组(Auto-HSCT,对照组)20例,异基因HSCT组(Allo-HSCT,观察组)42例.对照组患者在移植后50 d内,每周检测1次外周血胆固醇(CH)和甘油三酯(TG)的水平;观察组患者在移植后50 d内每周同时检测一次外周血CH、TG和血浆环孢素A(CsA)浓度,50 d后改为每月同时检测1次CH、TG和CsA浓度,直至停用CsA.观察两组患者移植过程中外周血CH和TG水平的变化,并分析观察组患者外周血CH、TG水平变化和CsA浓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移植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CH和TG平均浓度均正常,且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50 d内,对照组的CH和TG平均浓度与移植前比较无明显改变(P>0.05),但观察组的CH和TG平均浓度较移植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CH、TG的平均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移植后的CH和TG平均水平与CsA浓度之间均存在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剐为0.532(P<0.05)和0.619(P<0.05).结论 Allo-HSCT后血脂升高的原因主要由免疫抑制剂CsA引起,这种升高是暂时性的,随着CsA剂量递减,其血脂浓度逐渐降低,临床上一般不需降血脂药物治疗。

其他文献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是一种利用电子计算机辅助成像的血管检查方法[1],动脉法数字血管造影,成像清晰,造影剂用量少,方便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目的 回顾分析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蒽环类耐药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43例患者均采用多西紫杉醇60~8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或30~40mg/m2静脉滴注1、8天,化疗前1 d予地塞米松10 mg,连用3 d,防治过敏反应和水钠潴留;顺铂25 mg/m2静脉滴注第1-3天或第2~4天,常规应用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预防消化道反应.21 d为一周期,至少应用2周期后评价疗效,有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