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土地确权是农村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前提。本文主要介绍了农村土地确权的意义,分析了土地确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以优化土地确权,加快土地确权完成,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农村;土地确权;问题;思考
中图分类号: F321.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19.017
1土地确权的意义
土地确权是指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其他权利的确定和确认。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来,农村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的界限并不是特别明确,土地确权后,能明确各种权利关系,推动农村土地管理。土地确权后,对于土地流转具有推动作用,可以使农民获得一定资金,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同时土地确权后也可以明确政府管理部门的职责,提高政府部门办事效率。农村土地确权是给农民承包土地一个合法的身份,以巩固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从根本上保护农民的土地利益不受侵犯。
1.1有利于促进农村土地政策的落实
农村土地确权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和指引下,在法律的范围内明确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利。确权后,农民承包土地的位置、面积就可以明确,可以在此基础上落实各项惠农政策。
1.2有利于在法律范围內保护农民土地的合法权益
土地确权按照《物权法》规定执行后,可以对土地进行登记,可以从法律层面确定农民的土地财产关系,使农民的土地合法权益在法律范围内得到保护。
1.3有利于政府制定政策,发展现代农业
土地确权后,可以守住18亿亩农用耕地,保护家用耕地,也可以为政府提供制定惠农政策的基础数据信息。政策制定后可以引导农业健康合理发展,提高土地收益,同时解决农民进城后土地无人耕种的困境。
2农村土地确权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对土地确权认识不够
现在农村留守的多是文化素质较低及年龄偏大人员,他们关注的是土地确权后流转的资金和补偿问题,对于确权后的其他权利不关心,认识也不够明确,所以参与土地确权积极性不高。对土地确权作用认识不够,阻碍了土地确权工作的进行。农村对于宅基地的纠纷比较普遍,一些相邻农户在宅基地面积上有矛盾时会发生摩擦。
2.2荒地确权难以落实
荒地是指农民自己开发的荒山、荒沟、荒滩等,在开发时没有与村集体签订相关合同,所有权问题很难确定。如果以先开发确定所有权,则有失公正,不发所有权证,则打消农民开发荒地的积极性。
3农村土地确权顺利进行的路径
3.1大力开展宣传工作
土地确权顺利进行与否最终影响的是农民的切身利益。土地确权工作难度比较大,土地确权是确定农民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其他相关权利,不是土地重新分配。宣传时要将不重新分配精神准确传达到农民,以保证农民能了解此项工作的重要性,以支持土地确权工作。
3.2鼓励农民开发荒地
荒地是土地确权工作的难点,也是待开发的巨大的土地资源。荒地的有效开发利用能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也能够有效缓解我国土地资源稀缺的瓶颈。可以鼓励农民对荒地的开发利用,明确开发主体在土地确权中的优先权利,同时加大政府对开发主体在荒地开发利用中的补贴,做好荒地开发管理,以避免不合法的转让和利用。
3.3完善土地确权相关政策法规
土地确权涉及的是土地资源的分配和确认,影响的是政府、干部、农民等多方面和利益,为了避免利益矛盾激化需要制定完善的政策和法规,以明确土地确权的可操作性,并在农村普及,使之成为可以操作的依据。
3.4建立信息公开机制
在土地确权过程中要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对于农民之间发生纠纷时处理要以法律为依据。对于法律不完善的,可以尊重历史和在现实的基础上,以政策法规时效性为基础来处理利益关系,同时需要保障农民土地确权流转后的基本收益。土地确权流转后,农民从土地中解脱出来,进入到企业或城镇工作,政府要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合理安排,使农民享受到政策和制度的优惠,要实现信息公开性。土地确权是我国推行改革的重要一步,涉及范围和利益都很广,所以要信息公开。信息公开主要包括三个面,一是农民看的懂;二是农民查的到;三是农民可比较。
3.5加强农民技能和思想培训
农民在土地确权流转后会脱离土地,因为之前农民长期从事农业生产,不具备在企业工作的能力,所以政府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农民进行技能和思想培训。培训要以实用为主,实践性为主,以让农民更快适应企业或城镇的工作和生活。同时在思想上,许多农民对土地依赖性比较大,害怕土地确权流转后无法保障自己收益甚至生存,所以拒绝确权和流转。同时要在思想上加强农民对土地确权和流转的认识,以及对土地确权流转后收入的认识。让农民认识到摆脱土地束缚可以从更多途径获得收入和提高生活水平。今后会有部分农民从事现代农业生产,另外一部分农民转入到其他行业就业。农民要加强对未来趋势的认识,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摆脱对土地的依赖。
参考文献
[1]郑明贵,郑方.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J].价值工程,2014,(13).
[2]张玉蓉.农村土地确权登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J].北京农业,2014,(15).
作者简介:王秀英,本科学历,前郭县达里巴乡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中级农业经济师,研究方向:农村经济。
关键词:农村;土地确权;问题;思考
中图分类号: F321.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19.017
1土地确权的意义
土地确权是指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其他权利的确定和确认。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来,农村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的界限并不是特别明确,土地确权后,能明确各种权利关系,推动农村土地管理。土地确权后,对于土地流转具有推动作用,可以使农民获得一定资金,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同时土地确权后也可以明确政府管理部门的职责,提高政府部门办事效率。农村土地确权是给农民承包土地一个合法的身份,以巩固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从根本上保护农民的土地利益不受侵犯。
1.1有利于促进农村土地政策的落实
农村土地确权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和指引下,在法律的范围内明确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利。确权后,农民承包土地的位置、面积就可以明确,可以在此基础上落实各项惠农政策。
1.2有利于在法律范围內保护农民土地的合法权益
土地确权按照《物权法》规定执行后,可以对土地进行登记,可以从法律层面确定农民的土地财产关系,使农民的土地合法权益在法律范围内得到保护。
1.3有利于政府制定政策,发展现代农业
土地确权后,可以守住18亿亩农用耕地,保护家用耕地,也可以为政府提供制定惠农政策的基础数据信息。政策制定后可以引导农业健康合理发展,提高土地收益,同时解决农民进城后土地无人耕种的困境。
2农村土地确权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对土地确权认识不够
现在农村留守的多是文化素质较低及年龄偏大人员,他们关注的是土地确权后流转的资金和补偿问题,对于确权后的其他权利不关心,认识也不够明确,所以参与土地确权积极性不高。对土地确权作用认识不够,阻碍了土地确权工作的进行。农村对于宅基地的纠纷比较普遍,一些相邻农户在宅基地面积上有矛盾时会发生摩擦。
2.2荒地确权难以落实
荒地是指农民自己开发的荒山、荒沟、荒滩等,在开发时没有与村集体签订相关合同,所有权问题很难确定。如果以先开发确定所有权,则有失公正,不发所有权证,则打消农民开发荒地的积极性。
3农村土地确权顺利进行的路径
3.1大力开展宣传工作
土地确权顺利进行与否最终影响的是农民的切身利益。土地确权工作难度比较大,土地确权是确定农民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其他相关权利,不是土地重新分配。宣传时要将不重新分配精神准确传达到农民,以保证农民能了解此项工作的重要性,以支持土地确权工作。
3.2鼓励农民开发荒地
荒地是土地确权工作的难点,也是待开发的巨大的土地资源。荒地的有效开发利用能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也能够有效缓解我国土地资源稀缺的瓶颈。可以鼓励农民对荒地的开发利用,明确开发主体在土地确权中的优先权利,同时加大政府对开发主体在荒地开发利用中的补贴,做好荒地开发管理,以避免不合法的转让和利用。
3.3完善土地确权相关政策法规
土地确权涉及的是土地资源的分配和确认,影响的是政府、干部、农民等多方面和利益,为了避免利益矛盾激化需要制定完善的政策和法规,以明确土地确权的可操作性,并在农村普及,使之成为可以操作的依据。
3.4建立信息公开机制
在土地确权过程中要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对于农民之间发生纠纷时处理要以法律为依据。对于法律不完善的,可以尊重历史和在现实的基础上,以政策法规时效性为基础来处理利益关系,同时需要保障农民土地确权流转后的基本收益。土地确权流转后,农民从土地中解脱出来,进入到企业或城镇工作,政府要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合理安排,使农民享受到政策和制度的优惠,要实现信息公开性。土地确权是我国推行改革的重要一步,涉及范围和利益都很广,所以要信息公开。信息公开主要包括三个面,一是农民看的懂;二是农民查的到;三是农民可比较。
3.5加强农民技能和思想培训
农民在土地确权流转后会脱离土地,因为之前农民长期从事农业生产,不具备在企业工作的能力,所以政府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农民进行技能和思想培训。培训要以实用为主,实践性为主,以让农民更快适应企业或城镇的工作和生活。同时在思想上,许多农民对土地依赖性比较大,害怕土地确权流转后无法保障自己收益甚至生存,所以拒绝确权和流转。同时要在思想上加强农民对土地确权和流转的认识,以及对土地确权流转后收入的认识。让农民认识到摆脱土地束缚可以从更多途径获得收入和提高生活水平。今后会有部分农民从事现代农业生产,另外一部分农民转入到其他行业就业。农民要加强对未来趋势的认识,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摆脱对土地的依赖。
参考文献
[1]郑明贵,郑方.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J].价值工程,2014,(13).
[2]张玉蓉.农村土地确权登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J].北京农业,2014,(15).
作者简介:王秀英,本科学历,前郭县达里巴乡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中级农业经济师,研究方向:农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