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时代,为了更好地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各地高校陆续推动课程思政改革进程。本文将简单介绍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中渗透思政教育的重要价值,并重点阐述其具体的渗透路径,以供参考。
上海于2014年正式提出课程思政,该理念的核心在于深挖不同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全方位地对传统通识课程以及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和重塑,使其和思想政治理论相互协同,延伸并丰富知识传播路径和形式。近年来,职业教育正处于改革与转型之中,体育作为高职课程体系的重要构成元素,在高职体育课程中渗透思政教育极具重要价值。
1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渗透思政教育的重要价值
伴随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的深入,在高职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可以助推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地。高职体育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以及意志品质,最终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与价值观。而思政教育的本质也是塑造学习者的健康三观,实现知行合一,这意味着高职体育教学与思政教学具有内在一致性,均为落实素质教育要求的有效举措。另外,近几年,就业形势极为严峻,这使得企业、社会对高职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出更高要求,而高职体育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集体意识以及创新意识方面也发挥着突出作用,两者融合能够为学生明确发展的正确方向,促使学生依托于既有的职业规划,不断努力、不断提升自身职业素养,进一步增强职业能力。同时,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学生的意识行为都会受到网络不良文化、思维的影响,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严重侵蝕着高职学生,给其身心健康发展带来严重冲击,因此,在高职体育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使其自觉抵制不良思想与文化的侵扰,聚焦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
2 将思政教育渗透至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有效方法
2.1在体育教育目标中明确思政教育目标
相对于其他课程而言,体育课程能够实现知识、情感、智力内化,促使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身心和谐发展以及文化科学教育实现深入融合,并通过各种体育训练活动加以凸显,由此可见,体育课程能够帮助实现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地,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了体育课程的五大领域目标,即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而长期以来,高职体育主要围绕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以及技能来设置教学内容,并未对学生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基于较大关注,进而缺乏对学生健康三观的培养与塑造。因此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以及提升职业能力的大背景下,体育课程需要科学渗透思想教育,要不断对体育课程本身的精神内涵以及文化内涵加以挖掘,让体育课程的价值与能力提升相契合,为学生创设多维度、多场景的高职体育教学活动。另外,把德育内容作为高职体育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梳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行为指引,让高职体育教学补齐目标培育的短板,最终提升高职体育的育人价值。
2.2充分挖掘高职体育中的思想元素
高职院校开设的公共体育课程涉及了丰富的体育项目,例如艺术体操、田径以及球类,另外还包括体育理论系列课程。传统体育课程主要以体育理论知识讲解以及体育技能演示为主,缺乏引导学生对体育精神、体育文化的深度思考,学生在整个学习中处于被动以及缺乏高效交互的地位,师生沟通缺乏连续性,进而导致学生对体育价值、文化以及精神缺乏理解。所以在新时代,高职体育课程渗透思政教育需要挖掘传统体育课程中的精神内涵以及文化变迁等元素,以此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优秀品质以及理想信念。需要注意的是,挖掘体育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需要把握尺度、路径和方法,既要注重循序渐进,也要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遵循针对性以及自然的原则,促使学生加深对体育精神和文化的认知。以排球教学为例,在课程规划与安排时,既要重视技战术的讲解,也要提高对排球历史、文化等知识的讲解,教师可以“中国女排”为例,引发学生思考中国女排精神的内涵以及对自身发展的启示。让学生从录像、媒体报道中感悟女排精神的时代价值,最终通过价值和精神分析过渡至思政教育,实现了思政教育的自然渗透,使得整个高职体育课程更为丰满,同时也最大程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参与感。
2.3聚焦工匠精神,增强高职体育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高职作为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单位,培育学生工匠精神与推动思想教育渗透至高职体育教学具有目标一致性。工匠精神是对各个工作角色以及工种所蕴含的价值标准和取向的高度概括,是普遍适用于各个行业的价值评判标准。高职院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重要摇篮,所以,在高校体育教学需要注重围绕工匠精神进行课程设计,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加系统地、完整的解读工匠精神的精神内涵并更广度地接纳课程思政。高职体育教学既要注重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和提升,同时也要让学生形成精益求精以及敢于创新的职业素养。因此无论是体育理论学习还是体育训练,都需要从专业、行业以及企业的视角引导学生工匠精神在职业发展中的重要价值,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促使学生更加全面的理解职业素养的深层次内涵。另外,在高职体育教学中也要充分融入工匠精神的解读,特别是在实践教育中,学生的角色会发生根本性转变,企业场景化地的学习与传统校园学习具有明显差异,相对于专业技能而言,责任意识以及创新意识,也是企业以及岗位关注的重要维度。教师可以“李宁”为例,通过对其运动员生涯的回顾,让学生更加清晰地意识到职业精神、体育精神的内涵,此外,还需注重对李宁品牌的介绍,结合时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趋势,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意识,只有不断打磨产品与品牌,才能让品牌更具生命力。工匠精神提倡的正确的职业观以及劳动观,正式对职业素养的有效概况。因此在高职体育教学中需要聚焦职业素养的培养和塑造,让学生从单模块学习中向多模块、多系统学习转变,既要注重通过实践学习检验学习成效,也要在实践教学中塑造职业意识以及职业素养,这样才能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流于形式,更加具有职业性以及实效性。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职业教育转型的大背景下,无论是企业还是社会都对高职教育提出更高要求,这意味着传统高职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实际的人才需求。作为高职课程体系的重要部分,在高职体育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能够有效弥补当前体育教学缺乏价值指引的弊端,让体育教学由以往单纯的理论技能学习延伸至对价值观以及职业精神的塑造,具体而言,在体育教育目标中明确思政教育目标;充分挖掘高职体育中的思想元素以及聚焦工匠精神,增强高职体育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凸显高职体育教学的育人价值,并充分发挥思政在塑造个人健康三观的积极作用,进而培养广大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以及工匠精神。
(作者单位:浙江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上海于2014年正式提出课程思政,该理念的核心在于深挖不同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全方位地对传统通识课程以及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和重塑,使其和思想政治理论相互协同,延伸并丰富知识传播路径和形式。近年来,职业教育正处于改革与转型之中,体育作为高职课程体系的重要构成元素,在高职体育课程中渗透思政教育极具重要价值。
1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渗透思政教育的重要价值
伴随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的深入,在高职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可以助推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地。高职体育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以及意志品质,最终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与价值观。而思政教育的本质也是塑造学习者的健康三观,实现知行合一,这意味着高职体育教学与思政教学具有内在一致性,均为落实素质教育要求的有效举措。另外,近几年,就业形势极为严峻,这使得企业、社会对高职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出更高要求,而高职体育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集体意识以及创新意识方面也发挥着突出作用,两者融合能够为学生明确发展的正确方向,促使学生依托于既有的职业规划,不断努力、不断提升自身职业素养,进一步增强职业能力。同时,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学生的意识行为都会受到网络不良文化、思维的影响,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严重侵蝕着高职学生,给其身心健康发展带来严重冲击,因此,在高职体育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使其自觉抵制不良思想与文化的侵扰,聚焦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
2 将思政教育渗透至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有效方法
2.1在体育教育目标中明确思政教育目标
相对于其他课程而言,体育课程能够实现知识、情感、智力内化,促使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身心和谐发展以及文化科学教育实现深入融合,并通过各种体育训练活动加以凸显,由此可见,体育课程能够帮助实现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地,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了体育课程的五大领域目标,即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而长期以来,高职体育主要围绕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以及技能来设置教学内容,并未对学生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基于较大关注,进而缺乏对学生健康三观的培养与塑造。因此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以及提升职业能力的大背景下,体育课程需要科学渗透思想教育,要不断对体育课程本身的精神内涵以及文化内涵加以挖掘,让体育课程的价值与能力提升相契合,为学生创设多维度、多场景的高职体育教学活动。另外,把德育内容作为高职体育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梳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行为指引,让高职体育教学补齐目标培育的短板,最终提升高职体育的育人价值。
2.2充分挖掘高职体育中的思想元素
高职院校开设的公共体育课程涉及了丰富的体育项目,例如艺术体操、田径以及球类,另外还包括体育理论系列课程。传统体育课程主要以体育理论知识讲解以及体育技能演示为主,缺乏引导学生对体育精神、体育文化的深度思考,学生在整个学习中处于被动以及缺乏高效交互的地位,师生沟通缺乏连续性,进而导致学生对体育价值、文化以及精神缺乏理解。所以在新时代,高职体育课程渗透思政教育需要挖掘传统体育课程中的精神内涵以及文化变迁等元素,以此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优秀品质以及理想信念。需要注意的是,挖掘体育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需要把握尺度、路径和方法,既要注重循序渐进,也要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遵循针对性以及自然的原则,促使学生加深对体育精神和文化的认知。以排球教学为例,在课程规划与安排时,既要重视技战术的讲解,也要提高对排球历史、文化等知识的讲解,教师可以“中国女排”为例,引发学生思考中国女排精神的内涵以及对自身发展的启示。让学生从录像、媒体报道中感悟女排精神的时代价值,最终通过价值和精神分析过渡至思政教育,实现了思政教育的自然渗透,使得整个高职体育课程更为丰满,同时也最大程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参与感。
2.3聚焦工匠精神,增强高职体育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高职作为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单位,培育学生工匠精神与推动思想教育渗透至高职体育教学具有目标一致性。工匠精神是对各个工作角色以及工种所蕴含的价值标准和取向的高度概括,是普遍适用于各个行业的价值评判标准。高职院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重要摇篮,所以,在高校体育教学需要注重围绕工匠精神进行课程设计,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加系统地、完整的解读工匠精神的精神内涵并更广度地接纳课程思政。高职体育教学既要注重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和提升,同时也要让学生形成精益求精以及敢于创新的职业素养。因此无论是体育理论学习还是体育训练,都需要从专业、行业以及企业的视角引导学生工匠精神在职业发展中的重要价值,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促使学生更加全面的理解职业素养的深层次内涵。另外,在高职体育教学中也要充分融入工匠精神的解读,特别是在实践教育中,学生的角色会发生根本性转变,企业场景化地的学习与传统校园学习具有明显差异,相对于专业技能而言,责任意识以及创新意识,也是企业以及岗位关注的重要维度。教师可以“李宁”为例,通过对其运动员生涯的回顾,让学生更加清晰地意识到职业精神、体育精神的内涵,此外,还需注重对李宁品牌的介绍,结合时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趋势,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意识,只有不断打磨产品与品牌,才能让品牌更具生命力。工匠精神提倡的正确的职业观以及劳动观,正式对职业素养的有效概况。因此在高职体育教学中需要聚焦职业素养的培养和塑造,让学生从单模块学习中向多模块、多系统学习转变,既要注重通过实践学习检验学习成效,也要在实践教学中塑造职业意识以及职业素养,这样才能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流于形式,更加具有职业性以及实效性。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职业教育转型的大背景下,无论是企业还是社会都对高职教育提出更高要求,这意味着传统高职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实际的人才需求。作为高职课程体系的重要部分,在高职体育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能够有效弥补当前体育教学缺乏价值指引的弊端,让体育教学由以往单纯的理论技能学习延伸至对价值观以及职业精神的塑造,具体而言,在体育教育目标中明确思政教育目标;充分挖掘高职体育中的思想元素以及聚焦工匠精神,增强高职体育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凸显高职体育教学的育人价值,并充分发挥思政在塑造个人健康三观的积极作用,进而培养广大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以及工匠精神。
(作者单位:浙江金华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