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鳜鱼,在我国古代,又叫做花鲫鱼,之所以有个这么闷骚的名字,大概是因为它和鲫鱼相似,而且背部有一些漂亮的花纹。我们知道,明朝的大医学家李时珍是最喜欢给植物和动物取绰号的,鳜鱼这么有名的动物,李医生是绝对不会放过的,他给鳜鱼取的绰号便是“水豚”,这个名字看上去高深莫测,其实便是“水中的河豚”的简称。李时珍的意思便是,鳜鱼的味道便如同河豚一样鲜美。还有人将其比成天上的龙肉,说明鳜鱼的风味的确不凡。鳜鱼历来被认为是鱼中上品、宴中佳肴。尤其是以春季的鳜鱼最为肥美,被称为“春令时鲜”。
而且鳜鱼还有治病的作用。在宋朝医学家张杲的著作《医说》中,便记载了一个鳜鱼治病的例子。记载说,越州(今浙江一带)有一个姓邵的女子,她才十八岁,却面黄肌瘦,终日只是咳嗽,按照我们今天的医学来看,这个邵氏女子应该得的是肺结核这类病,这个女子某天偶尔买了一条鳜鱼回家煮了吃,因觉得味道鲜美无比,便把鱼汤都喝得干干净净,一滴不剩。结果没几日,她咳嗽的症状便明显减少了,浑身也不再疲软无力。她便开始每天坚持喝鳜鱼汤,不久之后,便痊愈了。鳜鱼能不能治愈肺结核,这个恐怕很难下定论,但富有营养,对于肺痨病人的脾虚气弱、气血不足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却是历来被中医所认同的。现在我们一般都称为“桂鱼”,这是以讹传讹,其实并没有什么所谓的桂鱼,从来便只有鳜鱼。
鳜鱼看上去这么的美好,有美丽的名字,有美丽的花纹,有美丽的味道,还能治疗疾病,想来一定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了。其实不然,鳜鱼这种鱼外貌看上去很丑,脑袋大,身子小,而且浑身的尖刺,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它背上的尖刺尤其要注意,如果被刺中,不但疼痛难忍,还极易发炎红肿。在历史流传下来的故事中,鳜鱼往往带着那么一点悲剧。
第一个故事,春秋时期,吴王阖闾小女儿胜玉公主从小便爱吃鱼,而且她最爱吃的鱼就是有一次太湖渔民进贡的一条大鳜鱼。吴王阖闾是个军事上的天才人物,他振兴吴国之后,五战五捷,大败楚国军队,仅用10天的时间便进入到了楚国的国都,创造了春秋时代攻占大国都城的首例。而后他又先后大败越国,迫使楚国迁都,从此,他威震华夏。但他最为疼爱的便是自己的小女儿胜玉。楚国接连被打败,连忙进贡了很多宝贝给吴王阖闾,其中就有一条非常罕见的金色大鳜鱼。
吴王阖闾本是想把整条鳜鱼都留给胜玉吃的,但碍于楚国使者的苦苦哀求,便先尝了几口。等楚国使者离开后,吴王阖闾连忙把剩下的大鳜鱼包好,派人送到胜玉的宫中,让她尝尝鲜。胜玉见是父王亲自送鱼来,便连忙拆来看,发现这条鳜鱼却已经被吃过半边了。胜玉百思不得其解,一方面,胜玉觉得送一条残鱼来给自己,无疑是一种羞辱;另一方面父王为什么要把残鱼送给自己呢?于是越想越纠结,一纠结,便趁人不注意的时候跑到宫门外跳河自尽了。多么强悍的一位公主啊!
吴王阖闾得知后,痛不欲生,哭昏了好几次,但人死不能复生,吴王阖闾便隆重大葬胜玉,因为她爱吃鱼,他特地请了吴国的能工巧匠,做出一条类似鳜鱼的船棺,把其水葬在太湖之中。并在太湖两岸建了很多庙宇来保护她。后来这庙便成了吴家家庙,太湖渔民对胜玉娘娘菩萨都十分敬重,经常烧香,祈求保护太平。
鳜鱼在历史中不但引发了这场宫廷惨案,而且还留下了一个不太美好的名声。今天这个仍在流行,那便是“臭鳜鱼”。据说,臭鳜鱼原出自安徽,话说有一年,安徽的徽州调来了一个姓苗的贪官,这个贪官最爱吃鱼,而且爱吃鲜美的鳜鱼,每餐必吃。这下可苦了府中的衙役,因为徽州这个地方多山少水,而且也不产鳜鱼,进一次货往返要半个多月的时间,我们知道,古代没有冰箱,这新鲜的鳜鱼在路上耽搁了半个多月,早已是臭不可闻,腐败不堪了。所以,很多衙役因为达不到苗知府的要求,挨了不少的板子。
当中有一个姓王的衙役,眼看就轮到自己去进货了,他想尽了办法也没用,只得挑着担子去外地买了鳜鱼,日夜兼程往回赶,只希望能少坏几条鳜鱼。走到半路上,揭开桶盖一看,鳜鱼已经基本死完了,而且臭气冲天。王衙役这下可急坏了,他死马当做活马医,心想反正回去少不得挨板子了,不如把这些鱼腌制了,带回家自己吃,便马上把鳜鱼都剖开,然后去市集上买了盐巴抹上。回到府上,王衙役并不马上回府,而是回家把这些臭烘烘的鳜鱼红烧了一条,一吃之下,发现这臭鳜鱼的味道竟是美味非常,连忙又红烧了一条送给苗知府,这苗知府吃了之后,也赞不绝口,直夸王衙役,臭鳜鱼由此声名远扬。自此以后,王衙役便在徽州府的市中心开了一家“风味鳜鱼馆”,做贩卖烹饪一条龙生意。据说有时鳜鱼未腐到位,王衙役还会把鳜鱼放在太阳下暴晒,等鳜鱼彻底臭了之后,才下锅烧制。
鳜鱼虽然在历史中非常另类,但因为一首词,却让大家改变了印象,这首词便是唐朝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在张大词人笔下,那风景如画的西塞山下,在那轻轻柔柔的斜风细雨中,他自己带着斗笠,穿着蓑衣,正怡然自得地垂钓,很美好和谐。
编辑/姚晟
而且鳜鱼还有治病的作用。在宋朝医学家张杲的著作《医说》中,便记载了一个鳜鱼治病的例子。记载说,越州(今浙江一带)有一个姓邵的女子,她才十八岁,却面黄肌瘦,终日只是咳嗽,按照我们今天的医学来看,这个邵氏女子应该得的是肺结核这类病,这个女子某天偶尔买了一条鳜鱼回家煮了吃,因觉得味道鲜美无比,便把鱼汤都喝得干干净净,一滴不剩。结果没几日,她咳嗽的症状便明显减少了,浑身也不再疲软无力。她便开始每天坚持喝鳜鱼汤,不久之后,便痊愈了。鳜鱼能不能治愈肺结核,这个恐怕很难下定论,但富有营养,对于肺痨病人的脾虚气弱、气血不足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却是历来被中医所认同的。现在我们一般都称为“桂鱼”,这是以讹传讹,其实并没有什么所谓的桂鱼,从来便只有鳜鱼。
鳜鱼看上去这么的美好,有美丽的名字,有美丽的花纹,有美丽的味道,还能治疗疾病,想来一定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了。其实不然,鳜鱼这种鱼外貌看上去很丑,脑袋大,身子小,而且浑身的尖刺,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它背上的尖刺尤其要注意,如果被刺中,不但疼痛难忍,还极易发炎红肿。在历史流传下来的故事中,鳜鱼往往带着那么一点悲剧。
第一个故事,春秋时期,吴王阖闾小女儿胜玉公主从小便爱吃鱼,而且她最爱吃的鱼就是有一次太湖渔民进贡的一条大鳜鱼。吴王阖闾是个军事上的天才人物,他振兴吴国之后,五战五捷,大败楚国军队,仅用10天的时间便进入到了楚国的国都,创造了春秋时代攻占大国都城的首例。而后他又先后大败越国,迫使楚国迁都,从此,他威震华夏。但他最为疼爱的便是自己的小女儿胜玉。楚国接连被打败,连忙进贡了很多宝贝给吴王阖闾,其中就有一条非常罕见的金色大鳜鱼。
吴王阖闾本是想把整条鳜鱼都留给胜玉吃的,但碍于楚国使者的苦苦哀求,便先尝了几口。等楚国使者离开后,吴王阖闾连忙把剩下的大鳜鱼包好,派人送到胜玉的宫中,让她尝尝鲜。胜玉见是父王亲自送鱼来,便连忙拆来看,发现这条鳜鱼却已经被吃过半边了。胜玉百思不得其解,一方面,胜玉觉得送一条残鱼来给自己,无疑是一种羞辱;另一方面父王为什么要把残鱼送给自己呢?于是越想越纠结,一纠结,便趁人不注意的时候跑到宫门外跳河自尽了。多么强悍的一位公主啊!
吴王阖闾得知后,痛不欲生,哭昏了好几次,但人死不能复生,吴王阖闾便隆重大葬胜玉,因为她爱吃鱼,他特地请了吴国的能工巧匠,做出一条类似鳜鱼的船棺,把其水葬在太湖之中。并在太湖两岸建了很多庙宇来保护她。后来这庙便成了吴家家庙,太湖渔民对胜玉娘娘菩萨都十分敬重,经常烧香,祈求保护太平。
鳜鱼在历史中不但引发了这场宫廷惨案,而且还留下了一个不太美好的名声。今天这个仍在流行,那便是“臭鳜鱼”。据说,臭鳜鱼原出自安徽,话说有一年,安徽的徽州调来了一个姓苗的贪官,这个贪官最爱吃鱼,而且爱吃鲜美的鳜鱼,每餐必吃。这下可苦了府中的衙役,因为徽州这个地方多山少水,而且也不产鳜鱼,进一次货往返要半个多月的时间,我们知道,古代没有冰箱,这新鲜的鳜鱼在路上耽搁了半个多月,早已是臭不可闻,腐败不堪了。所以,很多衙役因为达不到苗知府的要求,挨了不少的板子。
当中有一个姓王的衙役,眼看就轮到自己去进货了,他想尽了办法也没用,只得挑着担子去外地买了鳜鱼,日夜兼程往回赶,只希望能少坏几条鳜鱼。走到半路上,揭开桶盖一看,鳜鱼已经基本死完了,而且臭气冲天。王衙役这下可急坏了,他死马当做活马医,心想反正回去少不得挨板子了,不如把这些鱼腌制了,带回家自己吃,便马上把鳜鱼都剖开,然后去市集上买了盐巴抹上。回到府上,王衙役并不马上回府,而是回家把这些臭烘烘的鳜鱼红烧了一条,一吃之下,发现这臭鳜鱼的味道竟是美味非常,连忙又红烧了一条送给苗知府,这苗知府吃了之后,也赞不绝口,直夸王衙役,臭鳜鱼由此声名远扬。自此以后,王衙役便在徽州府的市中心开了一家“风味鳜鱼馆”,做贩卖烹饪一条龙生意。据说有时鳜鱼未腐到位,王衙役还会把鳜鱼放在太阳下暴晒,等鳜鱼彻底臭了之后,才下锅烧制。
鳜鱼虽然在历史中非常另类,但因为一首词,却让大家改变了印象,这首词便是唐朝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在张大词人笔下,那风景如画的西塞山下,在那轻轻柔柔的斜风细雨中,他自己带着斗笠,穿着蓑衣,正怡然自得地垂钓,很美好和谐。
编辑/姚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