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物致知

来源 :中华手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va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道印物所,是2014年的夏天,在日本设计师代岛法子小姐的展览室举办的“一印知夏”迷你版画展。那一张一张手工印制的小版画,朴实、简单,带着炎炎夏日的炙热温度,着实惊艳了我。彼时的印物所,已成立一年,在逐渐回潮的手工印制业内依然小众,但它的作品已经开始在各种画展中崭露头角。
  印物所的前身,是一个小小的工作室。创始团队——刘沙、杨默和陈捷都毕业于艺术学校,骨子里一直埋藏着独立原创的欲望,在商业化和数字化的公司里待得越久,越想脱离电脑回归本源。在国内,发展成熟的手工印制机构不多,如同他们一样钟情于传统手工印刷的艺术人才却渐渐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这些艺人们空有一腔创作的热情,却没有自我释放和展示的舞台。于是,南京艺术学院版画专业科班出身的杨默便辞去了职务,领着陈捷和刘沙,建立了专职于独立版画与手工印刷的印物所,成为了一名“全职印刷师”。
  如今的印物所,已经搬入了位于上海徐汇区瑞金南路的工作室。这间40平方米的通透LOFT,简单的水泥地板和洁白墙面,干净整洁。各式各样的印刷工具繁杂而整齐地排列着,让人眼花缭乱。空气中,纸与墨的独特香气,发酵着三位年轻人的梦想与热情。来印物所的人,有设计师、独立艺术家、插画师等,在印物所的帮助和指导下,创作、印制和发行自己的版画作品;也有艺术学院的学生,或是寻求一个创意的毕业设计,或是参观、学习、找寻些许灵感;还有那些喜爱手工印刷的朋友们,哪怕只是静静地看着印刷师们刷版、印刻、上色,都能满心欢喜。
  印物所的版画,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原创性与复制性。看似矛盾的两个特性,却能在这里共存。艺人原创设计的版画,在复杂的步骤后变成一模一样的画作,又与单纯的复制品不同,每一个手工印制的过程,都会使画作呈现出微妙的区别。事实上,版画对于印刷的要求并不高,然而精益求精的创始团队对印刷工具、油墨和材料的极致追求,使得印物所的版画具有致命的吸引力。
  发展到现在,印物所已是小有名气。印制的版画作品别致新颖,慕名而来的人使刘沙应接不暇,“可以说是有些成绩的。”刘沙如此回应道。在这个工业化产品充斥的时代,坚持手工制作,本身已是不妥协的匠人精神,而印物所的目光,更是放远全局。“中国手工印刷品的价值远不止于此,如何从不同的层面上,实践、发掘和传播版画与手工印刷品的价值,让中国现代版画走出国门,是我们永久探讨的主题。”
其他文献
五月是活力的季节,所以八卦也特别活跃。套用一句流行语:摆摊虽易,创意不易,且行且珍惜。说的即是本期的主题:创意市集。  创意市集的概念是作家王怡颖在其著作《创意市集》中首先提出,随后在国内开展及延伸出一系列的相关市集活动。值得一提的是,以英国伦敦为代表的各种市集活动,早已成为一种融商业与创意为一体的市民文化落地生根。在英国,并没有“创意市集”之称,各种市集都有自己的具体名称。所以,如果你去伦敦找创
自古以来,苏州都是物阜民丰之地,精致和优雅的文艺生活里,自然少不了丝竹之音。因为要回湖北乡下定居,便想留点关于江南的回忆。琵琶、古琴、二胡、箫笛,之于中国民间音乐与苏州,都是离不开的文化符号。这里昆曲、评弹盛行,丝竹似乎就为这个充满灵性的地方而生,而为丝竹做嫁衣的人,则零零散散地分布在苏州那些熟悉或陌生的小巷里。他们手中,能生出“江南之声”,却不知这“江南之技”,还能留住多久?  一相一品思华年 
展览时间:4.3~6.28  展览地点:南京博物院  一句“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拿破仑被中国百姓熟识。《飞越欧洲的雄鹰——拿破仑文物特展》登陆南京博物院,展览以法国大革命为时代背景,通过拿破仑不同阶段的代表性人物的评价和拿破仑的自述,展现拿破仑一生中的知名战役、重要人物、重大事件。展览题材涵盖雕塑、绘画、文书、服饰、纪念币、家具等7大种类,既有睡衣、洗漱等生活用品,也有拿破仑少年时期写给
“所有的年轻人都想成为设计师,只有极少数的人愿意成为手工艺人。”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舞台上,当沃波尔英国奢侈品协会(Walpole British Luxury)副主席盖伊·索尔特意味深长地说完这句话后,立即与前来参加“杰出手艺”(Crafted : Makers of the Exceptional)颁奖礼的人士产生了共鸣。  “杰出手艺”是沃波尔英国奢侈品协会旗下的项目,这个欧洲最大的奢侈品会
我们在苗栗卓也小屋学习植物染,作业快完成的时候,工房里不断传出哇哇哇的赞叹声——每一块布都那么美。即便是生平第一次接触染布的同学,也会有惊艳的作品。天然染料在棉麻布面上呈现出有控制的意外,我想这就是大自然的恩赐吧。  ——作家 宁远  我想,生命中最美好的事,便是那些机缘巧合的相遇。或许,彼此只有一面之缘,但往往会留存一辈子的惦念在心中。  十月末的宝岛,依然很温暖。有幸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来到台
95后珠宝设计师的作品凭什么让林青霞埋单?融汇中西的复古设计理念或许就是原因。龙梓嘉说,他就是要用20岁的年纪与几千年的传统来一次华丽碰撞。  一个20岁的年轻人,闲在家时会做些什么?看综艺、玩游戏、追美剧,还是听Bigbang。同样是20岁的龙梓嘉,却喜欢抄抄经书,听听佛乐,翻看自己收藏的古董珠宝。  当这个年纪轻轻,充满时尚潮范的湖南伢子,在你面前滔滔不绝地谈论起古董珠宝和中西珠宝史时,或许你
洞窟外,工作人员正对采集设备传回的图像进行拼接。电脑屏幕上,壁画全貌一览无余,其外表明亮柔和,线条清晰流畅……从今年1月至今,莫高窟数字化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为了让人们在千年后还能领略莫高窟的风采,敦煌研究院数字中心决定将莫高窟“搬”进电脑。有1600多年历史的敦煌莫高窟,现有735个洞窟。到目前为止,敦煌研究院已实现了约90个洞窟的数字化。  民办博物馆有了自己的“组织”  “中华文化促进
“樊家埝,靠沂河,家家户户做耍货。  耍货无大用,娃娃拿着笑呵呵,腾得妈妈好做活。”  这是山东临沂市郯城县樊埝村流行的民谣。这个村子很特别,走进去就会发现村里院外、巷里堆满木材,庭院中“呲呲啦啦”的旋木声此起彼伏。这里是有名的“木旋玩具之乡”,制作“耍货”已近600年。  耍货樊埝村  还未进村,就看见不少车辆装满木料往村子里走。和别的地方不同,这里的木料鲜有整根木头,多是细小的枝桠。“过去这么
国货是一种时尚。当穿遍了大牌运动鞋,用遍了进口化妆品之后,年轻人又穿上了白底蓝红纹的飞跃鞋,用起了塑料包装的美加净面霜,骑着28飞鸽自行车,手戴上海牌手表……这是一种标新立异,却让怀旧与时尚跨越几代人实现了融合。  国货更是一种情结。每一个经过扎实的、诚恳的工艺制作而成的物件,陪伴人们走过人生的漫漫长路,却依然经久耐用,容颜不改。  国货的回归,是怀旧的选择,也是时代发展的潮流。它们走过一年又一年
相传,明成祖尤爱收放自如、携带方便的折扇,便命内务府大量制作,并在扇面上题诗赋词,分赠于大臣,开启了折扇在中国的流行趋势。明清时期,折扇制作分布全国,以地名、人名命名,以杭州黑纸扇、苏州檀香扇、岳州豹花扇、金陵剪纸扇和荣昌夏布扇五大扇最为著名。  杭州黑纸扇  杭州折扇生产极盛,曾有细画绢扇、细色纸扇、影花扇、漏尘扇等多品种,“扇子巷”就是制扇作坊集中之地,地名沿用至今。但最为出名的,便是王星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