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大英教学大都以教师灌输为主,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老师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传统教学思想观念的束缚。而多媒体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把文字、图像、声音等融为一体,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和联想能力,并以其新颖活泼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从而形成学习过程的良性循环。也扩大了课堂信息量,并使得个性化自主学习成为可能,保证了教与学的时间操作的灵活性。但多媒体教学中由于老师不熟悉网络信息资源和学习软件,就显出其教学与当前教学改革形势不相称的状况。
一、多媒体教学实施办法
根据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和有关学者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要完善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其关键在于正确贯彻教育原则。教师在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和资源时,应有所选择。也就是说,选择性地运用信息技术,控制好四个方面的因素,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具体实施办法如下:
1 信息难度。有学者认为,基于网络的课程设计不但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理念、技术水平,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生的语言能力。应根据各种因素的差异,设计不同难易程度的教学任务,而不能一味追求以学生为中心。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学生应用英语技能的技术还比较低,阅读速度、分析理解能力和检索网络英文资料的能力还不足以获取他们所需要的信息。所以有的学生就不会在网上自主学习,感到很茫然,很难找到与自己的语言能力相当的材料,不是太难就是太容易,遇到问题时很容易产生对新技术的排斥,学生们由最初的新鲜感所带来的学习热情也会逐渐熄灭。因此老师必须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给予示范,对设定的任务预先训练,以确定是让学生独立查资料还是给出特定的网站或网页,是自行选择内容下载,还是重新裁减设计练习。
2 材料类型。多媒体图文并茂、音形俱佳的表达形式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其直观性也有助于学生获得知识和信息。但过分使用多媒体也存在一些弊端,如图像和影视过于直观的表达形式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不利于训练抽象思维,同时过分使用也容易干扰学生对语言本身的实践过程,而且有的学生对于画面的过分依赖及过分兴趣,会导致他们时间上不能合理分配,本末倒置。大部分学生将精力花在网页制作或图片设计制作上,语言时间被大量占用,导致学习效果不好。拿听力来说,由于收听者在听时注意力更集中,传统的听力训练,单纯地听英语广播要比观看英语影视的训练效果好。
3 任务主题。使用多媒体网络后,课堂任务不再拘泥于课文的情节、词汇和练习等,教师对材料和任务的选择余地也大大增强,借助网络资源各种任务更容易设计和组织。对学生来说,尤其是新生,最重要的是打好语言基本功,培养基本的交际能力和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也就是说,要按照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实际需求,要考虑贴近学生生活的、学生有话可谈的、较为实际的任务主题,来决定任务主题和网络多媒体的使用过程。而过多地依赖和滥用网络信息,很可能造成学生的思维惰性,减弱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分析各种问题的能力,也不利于真实的交际活动。课堂任务既要有提高综合能力的语言训练一体化活动,也要有听、说、读、写的分项练习;既要有针对每课教学目标和课文内容设计的预复习、练习类的活动,也要有利用网络媒体资源延伸出来的丰富多彩的任务。
4 课堂信息量。面对多媒体网络容量大、密度高,各种语言信息、练习、活动和话题多的情况下,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课堂的信息量。学生上课时间有限,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时,极易高估学生的能力,提供过量的信息内容,加重学生处理信息的负担。这种填鸭式的教学,其结果是贪多嚼不烂,造成消化不良的后果,最终无法真正达到教学目的。
二、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有的教师为追求多媒体效应,过分使用动画、声像等渲染修饰性内容,利用这样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新奇的表现形式上,而忽略了他们应该掌握的东西。一堂课好像是看了一部没有主题的娱乐片,感到有趣但没有学到该学的东西。而老师也成了解说员,结果大大减少了师生互动与交流。应当指出,多媒体应该是帮助学生探究、接受新信息并掌握知识的良好工具,而不是教师广播演示的工具。
2 目前多数教师初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最容易出现的弊病就是老师只顾埋头操作计算机,演示课件,口中念念有词,但无暇顾及学生的反映,不了解学生接受的程度。整个课堂只听见老师在讲解,不见老师问问题,学生也不提问,更没有热烈的课堂讨论。教学过程由于没有师生间的互动交流而变得枯燥乏味,从而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兴趣。
3 有些教师以为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省时省力,殊不知,这也能看出一个人的教学素养和水平与态度。有的老师由于缺乏电脑知识,操作中一旦出现问题便手忙脚乱,无法进行正常的教学,只得求助于技术人员,显得非常被动。而有的老师利用电脑知识的优势,不再注重教学基本功的训练,过分依赖预先制作好的课件,课前不再注重教学内容的演练,导致课堂上出现较多的教学错误或口误;有的教师视多媒体手段为万能,完全摒弃了直观的形态教学手段和肢体语言,教学语言贫乏,反而使教学陷入被动。生动形象的语言能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对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有助于问题的阐述,使学生迅速正确地巩固知识。而教师对多媒体课件照本宣科,教学也就完全没有了艺术可言。
三、实施多媒体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灌输者,同时应该是教学过程的管理者,是规范语言的示范者,是学习过程的监控者,是语言学习的辅导者,是学习资源的提供者,是学生学习的评价者。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英语教学是一个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更新与完善的过程,也是教师自身素质与技能不断提高的过程。无论多媒体技术如何先进,也只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手段,不能无限夸大它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多媒体教学尽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并实现虚拟的个性化学习,但却无法提供真正的人际交流环境,而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增加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统筹考虑,把多媒体教学灵活地融入学生和教师的语言活动中,使之成为教师的补充而不是取代。
运用和推广多媒体教学,应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技术,把握好多媒体应用的尺度。所谓恰当使用就是要遵循最佳效果原则,根据教学内容来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要遵循以人为本为我所用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具体说来,应注意以下几点:1,注重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要圆满完成教学任务,除制作合格的多媒体课件、语言艺术的表达、板书的合理使用,各种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都应缺一不可。2,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课件中应将教学内容和各种表现和媒体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中要防止走两个极端:课件代替板书,照本宣科;过多地使用各种色彩、声音和图像,喧宾夺主。3,注意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在英语多媒体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坚持多种教学手段和多种教学形式的结合和灵活运用,以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一、多媒体教学实施办法
根据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和有关学者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要完善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其关键在于正确贯彻教育原则。教师在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和资源时,应有所选择。也就是说,选择性地运用信息技术,控制好四个方面的因素,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具体实施办法如下:
1 信息难度。有学者认为,基于网络的课程设计不但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理念、技术水平,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生的语言能力。应根据各种因素的差异,设计不同难易程度的教学任务,而不能一味追求以学生为中心。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学生应用英语技能的技术还比较低,阅读速度、分析理解能力和检索网络英文资料的能力还不足以获取他们所需要的信息。所以有的学生就不会在网上自主学习,感到很茫然,很难找到与自己的语言能力相当的材料,不是太难就是太容易,遇到问题时很容易产生对新技术的排斥,学生们由最初的新鲜感所带来的学习热情也会逐渐熄灭。因此老师必须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给予示范,对设定的任务预先训练,以确定是让学生独立查资料还是给出特定的网站或网页,是自行选择内容下载,还是重新裁减设计练习。
2 材料类型。多媒体图文并茂、音形俱佳的表达形式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其直观性也有助于学生获得知识和信息。但过分使用多媒体也存在一些弊端,如图像和影视过于直观的表达形式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不利于训练抽象思维,同时过分使用也容易干扰学生对语言本身的实践过程,而且有的学生对于画面的过分依赖及过分兴趣,会导致他们时间上不能合理分配,本末倒置。大部分学生将精力花在网页制作或图片设计制作上,语言时间被大量占用,导致学习效果不好。拿听力来说,由于收听者在听时注意力更集中,传统的听力训练,单纯地听英语广播要比观看英语影视的训练效果好。
3 任务主题。使用多媒体网络后,课堂任务不再拘泥于课文的情节、词汇和练习等,教师对材料和任务的选择余地也大大增强,借助网络资源各种任务更容易设计和组织。对学生来说,尤其是新生,最重要的是打好语言基本功,培养基本的交际能力和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也就是说,要按照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实际需求,要考虑贴近学生生活的、学生有话可谈的、较为实际的任务主题,来决定任务主题和网络多媒体的使用过程。而过多地依赖和滥用网络信息,很可能造成学生的思维惰性,减弱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分析各种问题的能力,也不利于真实的交际活动。课堂任务既要有提高综合能力的语言训练一体化活动,也要有听、说、读、写的分项练习;既要有针对每课教学目标和课文内容设计的预复习、练习类的活动,也要有利用网络媒体资源延伸出来的丰富多彩的任务。
4 课堂信息量。面对多媒体网络容量大、密度高,各种语言信息、练习、活动和话题多的情况下,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课堂的信息量。学生上课时间有限,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时,极易高估学生的能力,提供过量的信息内容,加重学生处理信息的负担。这种填鸭式的教学,其结果是贪多嚼不烂,造成消化不良的后果,最终无法真正达到教学目的。
二、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有的教师为追求多媒体效应,过分使用动画、声像等渲染修饰性内容,利用这样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新奇的表现形式上,而忽略了他们应该掌握的东西。一堂课好像是看了一部没有主题的娱乐片,感到有趣但没有学到该学的东西。而老师也成了解说员,结果大大减少了师生互动与交流。应当指出,多媒体应该是帮助学生探究、接受新信息并掌握知识的良好工具,而不是教师广播演示的工具。
2 目前多数教师初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最容易出现的弊病就是老师只顾埋头操作计算机,演示课件,口中念念有词,但无暇顾及学生的反映,不了解学生接受的程度。整个课堂只听见老师在讲解,不见老师问问题,学生也不提问,更没有热烈的课堂讨论。教学过程由于没有师生间的互动交流而变得枯燥乏味,从而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兴趣。
3 有些教师以为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省时省力,殊不知,这也能看出一个人的教学素养和水平与态度。有的老师由于缺乏电脑知识,操作中一旦出现问题便手忙脚乱,无法进行正常的教学,只得求助于技术人员,显得非常被动。而有的老师利用电脑知识的优势,不再注重教学基本功的训练,过分依赖预先制作好的课件,课前不再注重教学内容的演练,导致课堂上出现较多的教学错误或口误;有的教师视多媒体手段为万能,完全摒弃了直观的形态教学手段和肢体语言,教学语言贫乏,反而使教学陷入被动。生动形象的语言能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对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有助于问题的阐述,使学生迅速正确地巩固知识。而教师对多媒体课件照本宣科,教学也就完全没有了艺术可言。
三、实施多媒体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灌输者,同时应该是教学过程的管理者,是规范语言的示范者,是学习过程的监控者,是语言学习的辅导者,是学习资源的提供者,是学生学习的评价者。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英语教学是一个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更新与完善的过程,也是教师自身素质与技能不断提高的过程。无论多媒体技术如何先进,也只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手段,不能无限夸大它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多媒体教学尽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并实现虚拟的个性化学习,但却无法提供真正的人际交流环境,而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增加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统筹考虑,把多媒体教学灵活地融入学生和教师的语言活动中,使之成为教师的补充而不是取代。
运用和推广多媒体教学,应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技术,把握好多媒体应用的尺度。所谓恰当使用就是要遵循最佳效果原则,根据教学内容来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要遵循以人为本为我所用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具体说来,应注意以下几点:1,注重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要圆满完成教学任务,除制作合格的多媒体课件、语言艺术的表达、板书的合理使用,各种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都应缺一不可。2,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课件中应将教学内容和各种表现和媒体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中要防止走两个极端:课件代替板书,照本宣科;过多地使用各种色彩、声音和图像,喧宾夺主。3,注意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在英语多媒体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坚持多种教学手段和多种教学形式的结合和灵活运用,以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