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实验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是培养学生专业实验素质的良好平台。通过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和团队的协调沟通能力。良好的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巩固已学的理论知识,开拓视野。
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对本科生实验教学重视程度不高,教学质量低,教学效果差,教学环境落后。尤其是普通高等院校的实验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不符合学生特点。虽然实验教学也在不断创新和改革,但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实验教学质量低的状况。笔者结合吉林省长春市几所高校尤其是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实验室改革的实际情况,分析目前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就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一、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
实验教学是区别于理论教学,以学生设计、创新为主的教学模式。但是,现在高校中的实验课程,仍然以老师讲授、学生模仿实验为主。老师基本一步一步将实验步骤演示,再让学生模拟实验。这样的教学模式,就失去了实验课的意义。学生完全没有自主创新的意识和机会,并没有真正的“实验”。据笔者调查,多年来,每一届的学生几乎都在使用相同的实验报告。对于今天日新月异的科技来说,这样的实验内容很难做到与时俱进。
2.实验教学停留在传统观念上
受“重理论、轻实验,重课堂教学、轻实验教学”的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实验课成了理论课程的附属品。实验项目往往按理论课程需要而设置,并没有充分考虑实验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实验课成绩的评定方面,也是依附于理论课。以吉林建筑工程学院为例,实验课的成绩只占该课程期末总成绩的10%,这从初衷上就已经将实验课放置在一个不受重视的位置,无疑会打消实验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并使学生轻视实验课。
3.实验经费投入不足,设备老化且数量不足
实验教学经费投资不足,仪器设备老化且数量不足,是目前普通高校存在的普遍现象。由于我国教育领域长期受到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观念的影响,实验教学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又由于近年来扩招,资金用于实验室建设上的比例较小,实验设施、设备陈旧,尤其数量更显不足。例如,很多实验都要求每套设备2-3人使用,但在实际教学中,每套设备往往是十几人一起使用,十几个人共用一组数据。尤其是在并不宽敞的实验室,很多学生根本不能亲手操作,也就失去了动手机会,久而久之,对实验课也就失去了兴趣。
4.实验师资队伍建设不够完善
长期以来,实验教师、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地位和作用被忽略,被认为是教学辅助人员。虽然近几年实验教师的学历层次普遍提高,但实验课长期处于辅助地位,使实验教师投入的精力也有限,或不安心于实验室的工作。同时,实验人员缺乏培训机会;实验教师工作环境较差,工作量大;实验教师配备不足。诸多问题,导致实验教师的工作热情被打压,工作中也不愿创新、思考。
实验设备一般由学校统一招标,很多设备的厂家都在外地。一旦实验设备出现故障,就只能等厂家的工作人员过来调试和修理,浪费了大量时间。这样,正常的教学秩序就会被打乱,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会明显下降。
二、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目标的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与建设
1.提倡教学模式多样性,更新教学内容
大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自主创新和研发的初步能力,实验教学应该让这种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不应抑制这种能力的发挥。所以,实验教学不应该拘泥于时间,应该有新的教学模式。经过课题组成员亲身实验教学经历和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笔者提出了一套适用于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学模式:第一,实验教师根据每门课程的理论基础设计出若干实验项目,由2-4人组成的学习小组自己选择一个实验项目;第二,实验室实行开放管理,学生可随时进实验室对自己的实验进行分析研究与实验;第三,教师针对实验的难易程度,在学生实验时加以适当提示和指导;第四,撰写实验报告;第五,集合所有学生,将好的实验构思和方法,让不同小组的同学讲解和演示给所有同学;第六,针对各组同学演示的实验,大家进行讨论和研究,提出改进意见,各组对自己的实验报告进行修改;第七,成绩评定。如果学生太多,可以采取让上一届学生为下一届学生设计实验项目的方式。这样,不但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而且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分析能力。
2.改变教学理念,重新定位实验课的重要性
教师应该摒弃“重理论、轻实验,重课堂教学、轻实验教学”的传统教育观念,认识到实验课程在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研发能力方面的重要性。尤其是普通高等院校,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就更应该认识实验课程的重要性。首先,把实验课程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实验课程应该有系统性、独立性。其次,实验课程的考核方式较理论教学应该更灵活。考核的方式应该是平时实验成绩和期末成绩各占50%。平时成绩根据每小组的实验项目完成的质量给分,小组内各成员的分数相同;期末成绩采取口试、笔试和现场操作等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学生根据抽到的题目独自完成,现场解答和操作。
3.加大实验室建设资金投入,实行实验室院系管理制
完整而充分的实验室建设,是实现良好实验教学的前提条件;先进而充足的实验设备,是完成实验的基础设施。高校应该加大对实验室建设的资金投入,包括实验室占地面积、实验设备、实验室管理。尤其对于新专业、新学科,更应该大力扶持,争取用最短的时间突出专业特色。对于各个专业经常使用的实验仪器,如电子天平、计算机、烧杯等,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各专业的资源共享。
目前,大多数高校在实验室管理方面都由学校宏观调控,教学部门和仪器设备采购部门之间缺乏应有的沟通,导致很多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实验室的管理应该归到各个院系,包括设备采购、设备维护、教学秩序检验等原本由学校资产处和教务处统一管理的项目。这样,设备的购置才能及时,数量才能满足实验要求,设备维护才能迅速,教学也才能突出各个专业的特点,而不是为了教务处的检查而教学。
4.提高实验教师的整体素质
好的实验教学成果,归根到底,还是依赖实验教师对实验内容、实验方法的改进和创新,依赖于实验教师在实验课程和实验室管理上投入更多精力。所以,加强实验教师的责任感和教师本身的素质,显得异常重要。这可以通过理论教育和利益机制来实现。例如,鼓励实验教师参加科研工作;组织实验教师到同类别高校的实验室参观、学习和交流;改善实验教师的工资待遇,使其达到全校教师的平均水平;对教学成果突出的教师,给予物质奖励。
教学是教育培养人才的中心环节,而实验教学则是这一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人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本手段,是高校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的重要标志,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因此,深化高等院校实验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是高等院校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与建设的研究,也是每位教师应该时时思考的问题。
基金项目:吉林建筑工程学院高等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编号:XJY2009016)
(作者单位: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对本科生实验教学重视程度不高,教学质量低,教学效果差,教学环境落后。尤其是普通高等院校的实验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不符合学生特点。虽然实验教学也在不断创新和改革,但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实验教学质量低的状况。笔者结合吉林省长春市几所高校尤其是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实验室改革的实际情况,分析目前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就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一、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
实验教学是区别于理论教学,以学生设计、创新为主的教学模式。但是,现在高校中的实验课程,仍然以老师讲授、学生模仿实验为主。老师基本一步一步将实验步骤演示,再让学生模拟实验。这样的教学模式,就失去了实验课的意义。学生完全没有自主创新的意识和机会,并没有真正的“实验”。据笔者调查,多年来,每一届的学生几乎都在使用相同的实验报告。对于今天日新月异的科技来说,这样的实验内容很难做到与时俱进。
2.实验教学停留在传统观念上
受“重理论、轻实验,重课堂教学、轻实验教学”的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实验课成了理论课程的附属品。实验项目往往按理论课程需要而设置,并没有充分考虑实验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实验课成绩的评定方面,也是依附于理论课。以吉林建筑工程学院为例,实验课的成绩只占该课程期末总成绩的10%,这从初衷上就已经将实验课放置在一个不受重视的位置,无疑会打消实验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并使学生轻视实验课。
3.实验经费投入不足,设备老化且数量不足
实验教学经费投资不足,仪器设备老化且数量不足,是目前普通高校存在的普遍现象。由于我国教育领域长期受到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观念的影响,实验教学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又由于近年来扩招,资金用于实验室建设上的比例较小,实验设施、设备陈旧,尤其数量更显不足。例如,很多实验都要求每套设备2-3人使用,但在实际教学中,每套设备往往是十几人一起使用,十几个人共用一组数据。尤其是在并不宽敞的实验室,很多学生根本不能亲手操作,也就失去了动手机会,久而久之,对实验课也就失去了兴趣。
4.实验师资队伍建设不够完善
长期以来,实验教师、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地位和作用被忽略,被认为是教学辅助人员。虽然近几年实验教师的学历层次普遍提高,但实验课长期处于辅助地位,使实验教师投入的精力也有限,或不安心于实验室的工作。同时,实验人员缺乏培训机会;实验教师工作环境较差,工作量大;实验教师配备不足。诸多问题,导致实验教师的工作热情被打压,工作中也不愿创新、思考。
实验设备一般由学校统一招标,很多设备的厂家都在外地。一旦实验设备出现故障,就只能等厂家的工作人员过来调试和修理,浪费了大量时间。这样,正常的教学秩序就会被打乱,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会明显下降。
二、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目标的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与建设
1.提倡教学模式多样性,更新教学内容
大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自主创新和研发的初步能力,实验教学应该让这种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不应抑制这种能力的发挥。所以,实验教学不应该拘泥于时间,应该有新的教学模式。经过课题组成员亲身实验教学经历和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笔者提出了一套适用于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学模式:第一,实验教师根据每门课程的理论基础设计出若干实验项目,由2-4人组成的学习小组自己选择一个实验项目;第二,实验室实行开放管理,学生可随时进实验室对自己的实验进行分析研究与实验;第三,教师针对实验的难易程度,在学生实验时加以适当提示和指导;第四,撰写实验报告;第五,集合所有学生,将好的实验构思和方法,让不同小组的同学讲解和演示给所有同学;第六,针对各组同学演示的实验,大家进行讨论和研究,提出改进意见,各组对自己的实验报告进行修改;第七,成绩评定。如果学生太多,可以采取让上一届学生为下一届学生设计实验项目的方式。这样,不但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而且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分析能力。
2.改变教学理念,重新定位实验课的重要性
教师应该摒弃“重理论、轻实验,重课堂教学、轻实验教学”的传统教育观念,认识到实验课程在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研发能力方面的重要性。尤其是普通高等院校,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就更应该认识实验课程的重要性。首先,把实验课程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实验课程应该有系统性、独立性。其次,实验课程的考核方式较理论教学应该更灵活。考核的方式应该是平时实验成绩和期末成绩各占50%。平时成绩根据每小组的实验项目完成的质量给分,小组内各成员的分数相同;期末成绩采取口试、笔试和现场操作等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学生根据抽到的题目独自完成,现场解答和操作。
3.加大实验室建设资金投入,实行实验室院系管理制
完整而充分的实验室建设,是实现良好实验教学的前提条件;先进而充足的实验设备,是完成实验的基础设施。高校应该加大对实验室建设的资金投入,包括实验室占地面积、实验设备、实验室管理。尤其对于新专业、新学科,更应该大力扶持,争取用最短的时间突出专业特色。对于各个专业经常使用的实验仪器,如电子天平、计算机、烧杯等,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各专业的资源共享。
目前,大多数高校在实验室管理方面都由学校宏观调控,教学部门和仪器设备采购部门之间缺乏应有的沟通,导致很多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实验室的管理应该归到各个院系,包括设备采购、设备维护、教学秩序检验等原本由学校资产处和教务处统一管理的项目。这样,设备的购置才能及时,数量才能满足实验要求,设备维护才能迅速,教学也才能突出各个专业的特点,而不是为了教务处的检查而教学。
4.提高实验教师的整体素质
好的实验教学成果,归根到底,还是依赖实验教师对实验内容、实验方法的改进和创新,依赖于实验教师在实验课程和实验室管理上投入更多精力。所以,加强实验教师的责任感和教师本身的素质,显得异常重要。这可以通过理论教育和利益机制来实现。例如,鼓励实验教师参加科研工作;组织实验教师到同类别高校的实验室参观、学习和交流;改善实验教师的工资待遇,使其达到全校教师的平均水平;对教学成果突出的教师,给予物质奖励。
教学是教育培养人才的中心环节,而实验教学则是这一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人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本手段,是高校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的重要标志,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因此,深化高等院校实验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是高等院校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与建设的研究,也是每位教师应该时时思考的问题。
基金项目:吉林建筑工程学院高等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编号:XJY2009016)
(作者单位:吉林建筑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