疣草生物学特性研究初报

来源 :辽宁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20090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疣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形态特征描述,针对疣草种子休眠、越冬后种子不同浸泡天数、不同温度条件、种子复土深度对发芽与出苗的影响规律,以及疣草在稻田种的生长规律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疣草种子遗传上具有明显休眠性,未经打破休眠的种子不能发芽;打破休眠的种子,必须充分吸水,使种胚伸长才能发芽,随着浸泡时间的增长,发芽率增高;22~25℃为疣草的最适发芽温度;出苗率以覆土2cm深为最多,出苗率72%,覆土10~15cm,不能出苗;疣草的发生有一定的规律性,保水田发生较轻,一般10株/m^2以下,对水稻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天水市流行性腮腺炎(以下简称流腮)的流行特征,探讨其发病规律和防控策略。方法对天水市2007—2016年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上报的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
温家宝总理多次指示要重视农业信息化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目前我国已进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新阶段.但应清醒看到,农产品质量差、效益低、农民收入增长缓
小麦高产栽培,病虫草害的威胁极大,严重影响小麦高产优产。个别病虫草害严重的地块,甚至会造成大面积的减产,甚至是绝收。由此,重视病虫草害的防治工作,已经是迫在眉睫。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