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010年8月至2012年7月我院28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药物、手术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伤后1年时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标准评价:死亡6例,植物生存3例,重残7例,中残4例,良好8例。结论外伤性脑梗死尽早行动态CT或MRI检查早期确诊,及时治疗,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主要手段以多种药物联合和手术治疗。
【关键词】脑梗死;颅脑损伤;诊断;治疗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153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143-01
外伤性脑梗死是指颅脑损伤后产生的局灶性或广泛性脑缺血性病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和严重程度不等的脑外伤患者。随着CT和MRI的普及,其发生率达55%,随着检查手段的不断进步,其检出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1],若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及治疗,病情会加重,预后不良,且降低功能生存率。本文回顾2010年8月至2012年7月我科收治的28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8例,其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6-76岁,均龄34.5岁。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颅脑损伤,并出现不同程度的呕吐、头痛、意识障碍、感觉障碍、抽搐、语言功能障碍等症状。其中车祸受伤15例,高处坠落伤7例,击打伤3例,摔伤3例。入院时5例伤后无昏迷,其余19例伤后均有血压下降及休克;一侧或双侧瞳孔直径放大者17例。入院时诊断:21例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17例脑挫裂伤,13例硬膜下、膜外血肿。13例并发颅底骨折,11例颈部外伤,6例胸腹部创伤,2例四肢骨折。14例伤前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等慢性病。
1.2辅助检查28例患者入院时行颅脑CT检查,入院后15天内根据病况多次行CT复查或MRI检查,并行脑血管造影检查。本组患者伤后第1-2天出现脑梗死5例,第2-7天出现10例,第7天以后出现13例。其中腔隙型脑梗死3例,脑半球梗死4例,单、多叶型脑梗死6例,大脑前动脉区梗死7例,大脑后动脉区梗死8例。
1.3治疗方法依据患者头部的影像学检查以及患者的临床表现,选择治疗方法。头部CT和(或)MRI显示病灶面积较小,占位效应局限,中线偏移<1cm,患者未有因颅内压增高而引起的昏迷的16例患者采用保守综合治疗,用脱水利尿剂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力,同时联合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注射液或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等,以及扩容治疗防止脑血管痉挛,改善脑组织灌注,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同时给予腰穿术放血性脑脊液治疗。另非手术治疗无法缓解的颅内压力增高,中线偏移>1cm的12例患者及时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或血肿清除术,术后行腰穿放脑脊液。手术患者术后均积极纠正低血,维持足够的有效血容量,保证足够的脑灌注压;保持气道通畅,必要时积极行气管切开。且行与保守治疗相似的脱水,扩容,解痉等治疗。其它药物包括脱水剂20%甘露醇或甘油果糖、氧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低分子右旋糖酐等。康复期积极进行高压氧治疗、科学康复训练以及神经营养药物治疗。
2结果
伤后1年时28例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作为治疗效果评定标准。其中死亡6例(占21.4%),植物生存3例(占10.7%),重残7例(25.0%),中残4例(14.3%),良好8例(28.6%)。
3讨论
3.1发病机制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目前认为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①脑血管痉挛。脑外伤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高达8%-61%。本组有21例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凝血块和血流动力学变化对血管壁机械性的压力,可使磷脂酶C激活,进而激活蛋白激C(protein kinase C,PKC),而PKC的异常激活可导致血管平滑肌的持续收缩加重脑血管痉挛,脑血管痉挛引起血管腔狭窄,影响了脑内血流量,若超过颅内血管的代偿能力,将发生受累血管供应区脑组织缺血,而脑血管痉挛严重时则发展为脑梗死,并可引起严重的脑功能障碍。②血流动力学改变。颅脑损伤发生后,由于利尿、脱水药的应用和限制液体的入量,血黏滞度增高,而外伤后脑水肿等因素,导致颅内压增高脑灌注压下降,血流缓慢,脑缺血缺氧,加之外伤后氧自由基的产生,导致血小板聚集和血管收缩而形成血栓[2]。另外,由于颅内血肿形成,颅内压急剧增高,致脑组织损伤,刺激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性增加,使血浆儿茶酚胺水平增高;开颅血肿清除、减压术后,颅内压急剧下降,引起缺血后再灌注,进一步加重了脑组织损伤,血浆儿茶酚胺水平进一步升高,致全身血管收缩,引起脑梗死[3]。③血管损伤。由于颅内血肿直接或间接压迫血管,尤其短时间内小脑幕切迹疝形成者,颈内动脉颅内段或大脑中、后动脉受压引起血管发生扭曲、牵拉,致血流受阻,导致同侧相应脑叶供血受阻,出现大面积脑梗死。本组有3例患者因短时间内小脑幕切迹疝而发生同侧脑梗死。还有并不是由于脑血管闭塞,而是由于血管内创伤性血栓形成引起。头部受外力作用时头颈部发生旋转并产生剪应力,颈内动脉、椎动脉及脑内大动脉发生扭曲、牵拉而导致血管内膜断裂,断裂面粗糙,产生附壁血栓。本组13例颅底骨折、11例颈部外伤患者出现脑梗死症状,可能同颈内动脉损伤有关。
3.2诊断本病病因复杂,又缺乏特征性症状体征,故对本病的诊断主要依靠CT或MRI检查,尤其是伤后多次的神经影像检查和病情异常变化后及时复查。在本组中伤后第1天仅5例(17.9%)患者得到诊断,余23例患者均为伤后第2天以后发病。其中46.4%的病例在7天以后确诊。文献[4]报道,重型脑损伤术后迟发性脑梗死多发于7-14天。因此,对有上述高危因素的患者或病情中出现异常症状体征的患者,须行动态CT或MRI检查以尽早发现外伤性脑梗死。
【关键词】脑梗死;颅脑损伤;诊断;治疗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153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143-01
外伤性脑梗死是指颅脑损伤后产生的局灶性或广泛性脑缺血性病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和严重程度不等的脑外伤患者。随着CT和MRI的普及,其发生率达55%,随着检查手段的不断进步,其检出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1],若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及治疗,病情会加重,预后不良,且降低功能生存率。本文回顾2010年8月至2012年7月我科收治的28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8例,其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6-76岁,均龄34.5岁。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颅脑损伤,并出现不同程度的呕吐、头痛、意识障碍、感觉障碍、抽搐、语言功能障碍等症状。其中车祸受伤15例,高处坠落伤7例,击打伤3例,摔伤3例。入院时5例伤后无昏迷,其余19例伤后均有血压下降及休克;一侧或双侧瞳孔直径放大者17例。入院时诊断:21例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17例脑挫裂伤,13例硬膜下、膜外血肿。13例并发颅底骨折,11例颈部外伤,6例胸腹部创伤,2例四肢骨折。14例伤前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等慢性病。
1.2辅助检查28例患者入院时行颅脑CT检查,入院后15天内根据病况多次行CT复查或MRI检查,并行脑血管造影检查。本组患者伤后第1-2天出现脑梗死5例,第2-7天出现10例,第7天以后出现13例。其中腔隙型脑梗死3例,脑半球梗死4例,单、多叶型脑梗死6例,大脑前动脉区梗死7例,大脑后动脉区梗死8例。
1.3治疗方法依据患者头部的影像学检查以及患者的临床表现,选择治疗方法。头部CT和(或)MRI显示病灶面积较小,占位效应局限,中线偏移<1cm,患者未有因颅内压增高而引起的昏迷的16例患者采用保守综合治疗,用脱水利尿剂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力,同时联合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注射液或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等,以及扩容治疗防止脑血管痉挛,改善脑组织灌注,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同时给予腰穿术放血性脑脊液治疗。另非手术治疗无法缓解的颅内压力增高,中线偏移>1cm的12例患者及时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或血肿清除术,术后行腰穿放脑脊液。手术患者术后均积极纠正低血,维持足够的有效血容量,保证足够的脑灌注压;保持气道通畅,必要时积极行气管切开。且行与保守治疗相似的脱水,扩容,解痉等治疗。其它药物包括脱水剂20%甘露醇或甘油果糖、氧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低分子右旋糖酐等。康复期积极进行高压氧治疗、科学康复训练以及神经营养药物治疗。
2结果
伤后1年时28例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作为治疗效果评定标准。其中死亡6例(占21.4%),植物生存3例(占10.7%),重残7例(25.0%),中残4例(14.3%),良好8例(28.6%)。
3讨论
3.1发病机制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目前认为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①脑血管痉挛。脑外伤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高达8%-61%。本组有21例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凝血块和血流动力学变化对血管壁机械性的压力,可使磷脂酶C激活,进而激活蛋白激C(protein kinase C,PKC),而PKC的异常激活可导致血管平滑肌的持续收缩加重脑血管痉挛,脑血管痉挛引起血管腔狭窄,影响了脑内血流量,若超过颅内血管的代偿能力,将发生受累血管供应区脑组织缺血,而脑血管痉挛严重时则发展为脑梗死,并可引起严重的脑功能障碍。②血流动力学改变。颅脑损伤发生后,由于利尿、脱水药的应用和限制液体的入量,血黏滞度增高,而外伤后脑水肿等因素,导致颅内压增高脑灌注压下降,血流缓慢,脑缺血缺氧,加之外伤后氧自由基的产生,导致血小板聚集和血管收缩而形成血栓[2]。另外,由于颅内血肿形成,颅内压急剧增高,致脑组织损伤,刺激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性增加,使血浆儿茶酚胺水平增高;开颅血肿清除、减压术后,颅内压急剧下降,引起缺血后再灌注,进一步加重了脑组织损伤,血浆儿茶酚胺水平进一步升高,致全身血管收缩,引起脑梗死[3]。③血管损伤。由于颅内血肿直接或间接压迫血管,尤其短时间内小脑幕切迹疝形成者,颈内动脉颅内段或大脑中、后动脉受压引起血管发生扭曲、牵拉,致血流受阻,导致同侧相应脑叶供血受阻,出现大面积脑梗死。本组有3例患者因短时间内小脑幕切迹疝而发生同侧脑梗死。还有并不是由于脑血管闭塞,而是由于血管内创伤性血栓形成引起。头部受外力作用时头颈部发生旋转并产生剪应力,颈内动脉、椎动脉及脑内大动脉发生扭曲、牵拉而导致血管内膜断裂,断裂面粗糙,产生附壁血栓。本组13例颅底骨折、11例颈部外伤患者出现脑梗死症状,可能同颈内动脉损伤有关。
3.2诊断本病病因复杂,又缺乏特征性症状体征,故对本病的诊断主要依靠CT或MRI检查,尤其是伤后多次的神经影像检查和病情异常变化后及时复查。在本组中伤后第1天仅5例(17.9%)患者得到诊断,余23例患者均为伤后第2天以后发病。其中46.4%的病例在7天以后确诊。文献[4]报道,重型脑损伤术后迟发性脑梗死多发于7-14天。因此,对有上述高危因素的患者或病情中出现异常症状体征的患者,须行动态CT或MRI检查以尽早发现外伤性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