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丰台区融媒体中心党组将组织优势转化为事业发展的优势,引导各街道建起“新闻发声人”队伍,把话筒交给群众,一批聚焦基层的“爆款”融媒体作品在丰台区融媒体中心不断涌现,辖区百姓成为了传播正能量的“网红”。
北京市313路公交线,曾被称为“最孤独”的公交线——这条路上只有一条公交线路;这条公交线路只有一辆车;这辆车只有刘宝中一名专职司机。
2019年初,一支3分钟的短视频,将镜头对准这位守着“最孤独”公交线10年的刘师傅,伴随他从热闹的市区出发驶向偏僻的村庄,感动了无数网友。不到一天,视频就成为浏览量破百万的“爆款”。新闻事件中最珍贵的素材和线索,正是源自丰台区“新闻发声人”手中的镜头和纸笔。
让有故事的人“会发声”
丰台区融媒体中心成立之初,党组就在思考,怎样推动党的宣传工作“飞入寻常百姓家”?班子成员一致认为,必须将“镜头”聚焦百姓,将“话筒”交给以党员为主体、“有故事、爱发声、会宣传”的辖区群众,让他们用最质朴的语言,讲述自己最关心的事。
2018年7月,经各街道工委推荐,一支覆盖全区21个街乡镇的300余名“新闻发声人”队伍集结完毕:其中既有“七七”事变的见证者、用毕生传扬伟大抗战精神的郑福来老人;也有焊接火箭“心脏”的大国工匠高凤林;还有四代教师世家、总教龄超过600年的吴文琪一家人……
为让这些没受过专业培训的“新闻发声人”会发声、爱发声,丰台区融媒体中心党组同新华社北京分社等党组织开展共建活动,为“新闻发声人”制定了学习计划——分专题请老师讲解如何培养新闻敏感、怎样拍摄新闻图片等专业知识。
右安门街道的“新闻发声人”、党员赵晨雪偶然得知北京南站有位文明引导员坚守岗位服务旅客,她试着将线索报给了区融媒体中心。第一党支部书记李悦很快打来电话:“正值春运,你这个新闻点‘抓’得好,我们以短视频的方式推送出去。”
当天夜里12点,赵晨雪将大纲写完传给李悦。没想到,凌晨3点,李悦就把拍摄脚本回传给她,而且“文字优美,条理清晰”。赵晨雪觉得,“新闻发声人”这项工作是“动真格”的。她提起精神,主动要求跟着李悦“扎根”在现场——一会儿学采访,一会儿又做起场记,北京南站南广场上她整整冻了12个小时。写提纲、拍摄、改脚本、后期制作,李悦手把手地将整个新闻制作流程教了小赵一遍。4天后,新华社客户端上,小赵参与制作的“北京大爷送您回家”短视频,慰藉了众多奋斗在北京的异乡人,几个小时浏览量破百万。
“融媒体中心党组鼓励3个业务党支部发挥专业优势,帮助‘新闻发声人’更好发声,这是新时代党联系群众的一条重要纽带。”丰台区委宣传部副部长、融媒体中心党组书记乔晓鹏说。
第一时间传播“新鲜事”
现在,300余名生活在社区、活跃在基层的“新闻发声人”参与采编,融媒体中心有了全天候的“编外”采编队伍和第一时间播报基层信息的独家“信息源”,变得“眼力更宽”“脚力更劲”,制播节目量达到以往4倍。
2018年12月30日,是去年入冬以来北京寒冷的一天。家住东高地街道梅源社区的退休党员张春林,凌晨4点就扛起摄像机,顶着凛冽寒风,步行赶到地铁八号线火箭万源站。几天前当他得知八号线首次通车的消息后,就天天来蹲守:“地铁通车是我们辖区5万多百姓期盼已久的事,来这儿拍摄是我当好‘新闻发声人’该承担的责任。”张春林说。
终于等来了通车的确切消息!但在现场,张春林却遇到了突发情况——因为气温太低,手中的专业摄像机自动关机了。情急中,他用手机录制了第一辆列车飞驰入站的视频。4点20分,张春林将素材简单编辑后回传给了区融媒体中心素材处理平台,后方编辑将素材进行编辑加工,第一时间分发至各媒體。当天的北京早间新闻,就用他拍摄的素材播发了头条报道。
这激发了“新闻发声人”寻找线索、采编新闻的动力——随手拍发个“抖音”;新闻线索发在微信群;拍摄的素材交由融媒体平台分发到各媒体平台。现在,每周仅从东高地街道“新闻发声人”工作室报送的选题就已达近百条。
让正能量汇聚成大江大河
“磨剪子嘞,戗菜刀。”
每月第3个星期五,熟悉的吆喝声中,一支平均年龄73岁的共产党员雷锋志愿者服务队,又准时出现在了东高地街道六营门社区活动中心。
磨刀石前作业的这双手骨节分明,灵巧有力——这双手的主人,今年84岁的郑振祥老人,是服务队的发起人,他已经风雨无阻地坚持了18年,唯一一次请假,是去医院做白内障手术。
郑老退休前曾是航天部门的一名机械工程师,和同事们一起制造过米格-19战斗机。打磨剪子、菜刀,是他凭着当年经验,自己琢磨出的窍门。虽在家附近小有名气,但是真正让他“扬名”京城的,还是通过他的老邻居、“新闻发声人”郭德清的报道。
郭德清成为“新闻发声人”后,想起街道工委副书记杨柳常说的:“如果这个人或事感动了你,就一定也能触动更多人。”于是,她写下郑老的事迹报送给微信群,随后这则消息被推送到了《北京晚报》发表。一名家住崇文门的阿姨看了报道特意来到东高地街道——不为别的,就想见见这位“磨透了4块磨刀石的郑老爷子”。现在,郑老的干劲更足了:“我向党组织申请,争取干到90岁,带出一批‘磨刀匠’。”
“代购阿姨”“陪聊奶奶”……这些辖区内百姓身边的好榜样,社区里暖心的故事,经过“新闻发声人”在各种渠道“发声”,从默默无闻到广为人知。“随手间的点赞转发,让更多人加入这支队伍为正能量‘发声’,点点滴滴终汇成大江大河。”乔晓鹏说。
北京市313路公交线,曾被称为“最孤独”的公交线——这条路上只有一条公交线路;这条公交线路只有一辆车;这辆车只有刘宝中一名专职司机。
2019年初,一支3分钟的短视频,将镜头对准这位守着“最孤独”公交线10年的刘师傅,伴随他从热闹的市区出发驶向偏僻的村庄,感动了无数网友。不到一天,视频就成为浏览量破百万的“爆款”。新闻事件中最珍贵的素材和线索,正是源自丰台区“新闻发声人”手中的镜头和纸笔。
让有故事的人“会发声”
丰台区融媒体中心成立之初,党组就在思考,怎样推动党的宣传工作“飞入寻常百姓家”?班子成员一致认为,必须将“镜头”聚焦百姓,将“话筒”交给以党员为主体、“有故事、爱发声、会宣传”的辖区群众,让他们用最质朴的语言,讲述自己最关心的事。
2018年7月,经各街道工委推荐,一支覆盖全区21个街乡镇的300余名“新闻发声人”队伍集结完毕:其中既有“七七”事变的见证者、用毕生传扬伟大抗战精神的郑福来老人;也有焊接火箭“心脏”的大国工匠高凤林;还有四代教师世家、总教龄超过600年的吴文琪一家人……
为让这些没受过专业培训的“新闻发声人”会发声、爱发声,丰台区融媒体中心党组同新华社北京分社等党组织开展共建活动,为“新闻发声人”制定了学习计划——分专题请老师讲解如何培养新闻敏感、怎样拍摄新闻图片等专业知识。
右安门街道的“新闻发声人”、党员赵晨雪偶然得知北京南站有位文明引导员坚守岗位服务旅客,她试着将线索报给了区融媒体中心。第一党支部书记李悦很快打来电话:“正值春运,你这个新闻点‘抓’得好,我们以短视频的方式推送出去。”
当天夜里12点,赵晨雪将大纲写完传给李悦。没想到,凌晨3点,李悦就把拍摄脚本回传给她,而且“文字优美,条理清晰”。赵晨雪觉得,“新闻发声人”这项工作是“动真格”的。她提起精神,主动要求跟着李悦“扎根”在现场——一会儿学采访,一会儿又做起场记,北京南站南广场上她整整冻了12个小时。写提纲、拍摄、改脚本、后期制作,李悦手把手地将整个新闻制作流程教了小赵一遍。4天后,新华社客户端上,小赵参与制作的“北京大爷送您回家”短视频,慰藉了众多奋斗在北京的异乡人,几个小时浏览量破百万。
“融媒体中心党组鼓励3个业务党支部发挥专业优势,帮助‘新闻发声人’更好发声,这是新时代党联系群众的一条重要纽带。”丰台区委宣传部副部长、融媒体中心党组书记乔晓鹏说。
第一时间传播“新鲜事”
现在,300余名生活在社区、活跃在基层的“新闻发声人”参与采编,融媒体中心有了全天候的“编外”采编队伍和第一时间播报基层信息的独家“信息源”,变得“眼力更宽”“脚力更劲”,制播节目量达到以往4倍。
2018年12月30日,是去年入冬以来北京寒冷的一天。家住东高地街道梅源社区的退休党员张春林,凌晨4点就扛起摄像机,顶着凛冽寒风,步行赶到地铁八号线火箭万源站。几天前当他得知八号线首次通车的消息后,就天天来蹲守:“地铁通车是我们辖区5万多百姓期盼已久的事,来这儿拍摄是我当好‘新闻发声人’该承担的责任。”张春林说。
终于等来了通车的确切消息!但在现场,张春林却遇到了突发情况——因为气温太低,手中的专业摄像机自动关机了。情急中,他用手机录制了第一辆列车飞驰入站的视频。4点20分,张春林将素材简单编辑后回传给了区融媒体中心素材处理平台,后方编辑将素材进行编辑加工,第一时间分发至各媒體。当天的北京早间新闻,就用他拍摄的素材播发了头条报道。
这激发了“新闻发声人”寻找线索、采编新闻的动力——随手拍发个“抖音”;新闻线索发在微信群;拍摄的素材交由融媒体平台分发到各媒体平台。现在,每周仅从东高地街道“新闻发声人”工作室报送的选题就已达近百条。
让正能量汇聚成大江大河
“磨剪子嘞,戗菜刀。”
每月第3个星期五,熟悉的吆喝声中,一支平均年龄73岁的共产党员雷锋志愿者服务队,又准时出现在了东高地街道六营门社区活动中心。
磨刀石前作业的这双手骨节分明,灵巧有力——这双手的主人,今年84岁的郑振祥老人,是服务队的发起人,他已经风雨无阻地坚持了18年,唯一一次请假,是去医院做白内障手术。
郑老退休前曾是航天部门的一名机械工程师,和同事们一起制造过米格-19战斗机。打磨剪子、菜刀,是他凭着当年经验,自己琢磨出的窍门。虽在家附近小有名气,但是真正让他“扬名”京城的,还是通过他的老邻居、“新闻发声人”郭德清的报道。
郭德清成为“新闻发声人”后,想起街道工委副书记杨柳常说的:“如果这个人或事感动了你,就一定也能触动更多人。”于是,她写下郑老的事迹报送给微信群,随后这则消息被推送到了《北京晚报》发表。一名家住崇文门的阿姨看了报道特意来到东高地街道——不为别的,就想见见这位“磨透了4块磨刀石的郑老爷子”。现在,郑老的干劲更足了:“我向党组织申请,争取干到90岁,带出一批‘磨刀匠’。”
“代购阿姨”“陪聊奶奶”……这些辖区内百姓身边的好榜样,社区里暖心的故事,经过“新闻发声人”在各种渠道“发声”,从默默无闻到广为人知。“随手间的点赞转发,让更多人加入这支队伍为正能量‘发声’,点点滴滴终汇成大江大河。”乔晓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