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会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初中物理电学中的学习难点,初学时多感到困难,稍不留心,连线就错了. 如何才能突破这一难点呢?你只要紧紧抓住“电流路径”这个要领就可以轻松地学会连接相关电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1根据图1所示的电路图,将图2所示的实物图连接起来(用铅笔线表示导线).
分析出电流路径:按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在电路图上处标示出流向,得电流路径图(图3).
连线:先连第一条路径:电流从正极出发,依次经过S1、S2、电铃,回到负极,如图4标“a”的线所示. 再连第二条路径. 分流点A:开关S1末端,合并点B:电铃末端如图4中标“b”的线.
例2根据图5所示的电路图,将图6中所示的实物用铅笔线表示导线连接起来.
分析出电流路径:按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在电路图上各处标出流向,即得电流路径图(图7).
连线:方法同上,先连第一条路径(图8中标“a”的线),再连第二条路径。图8中标“a”的线分流点A:A1末端,合并点B:L1末端.

例3将图9所示的元件连接起来(用铅笔画线表示导线),其中灯泡L1、L2串联,电压表V1测L1两端的电压,V2测L1与L2串联后两端的总电压.
按要求画出电路图:如图10所示.
分析出电流路径:方法同上,得电流路径图(图11).
连线:方法同上,先连第一条路径:图12中标a的线,再连第二条路径(分流点A:开关末端,合并点C:灯L1的末端或电池负极),图12中标b的线.
最后连第三条路径(分流点B:灯L2的末端、合并点C:灯L1的末端),图12中标c的线.

例1根据图1所示的电路图,将图2所示的实物图连接起来(用铅笔线表示导线).
分析出电流路径:按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在电路图上处标示出流向,得电流路径图(图3).
连线:先连第一条路径:电流从正极出发,依次经过S1、S2、电铃,回到负极,如图4标“a”的线所示. 再连第二条路径. 分流点A:开关S1末端,合并点B:电铃末端如图4中标“b”的线.
例2根据图5所示的电路图,将图6中所示的实物用铅笔线表示导线连接起来.
分析出电流路径:按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在电路图上各处标出流向,即得电流路径图(图7).
连线:方法同上,先连第一条路径(图8中标“a”的线),再连第二条路径。图8中标“a”的线分流点A:A1末端,合并点B:L1末端.

例3将图9所示的元件连接起来(用铅笔画线表示导线),其中灯泡L1、L2串联,电压表V1测L1两端的电压,V2测L1与L2串联后两端的总电压.
按要求画出电路图:如图10所示.
分析出电流路径:方法同上,得电流路径图(图11).
连线:方法同上,先连第一条路径:图12中标a的线,再连第二条路径(分流点A:开关末端,合并点C:灯L1的末端或电池负极),图12中标b的线.
最后连第三条路径(分流点B:灯L2的末端、合并点C:灯L1的末端),图12中标c的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