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小学生作文的几点技巧

来源 :青年与社会·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bplbp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下的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多数老师仍采用“填鸭式”。即教师以自我为中心,漠视学生客体,从上至下不讲方式地强制传授知识。这种方式也叫“注入式”,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盛行,至今仍有很大市场,在农村学校的教学中,仍然居于主要地位。
  如此,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他们被动的、机械地坐等知识,张着嘴等着喂,甚至喂也不吃。小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就要有意识的接受写作训练了。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是农村教师语文教学工作的一个难点,象我所在的农村边远学校更是难上加难。刚刚开始作文教学的时候,同学们不知道怎样去寻找素材进行写作,就算东拼西凑的弄了一些,也显得十分生硬,有时甚至是文不对题。多年小学语文教学中略有感悟,我谈谈自己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一些技巧。
  一、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
  由于生活的环境局限,农村学生所看到的、听到的、玩的都显得很平常,不足以引起他们的注意。近些年来,由于对学生安全的考虑,教师基本上不能够组织过野炊、春游等野外活动,学生写作的内容就显得更加平淡。因此学生作文兴趣不佳,写出来的内容很粗粗糙、短小,不能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作文兴趣,从身边做起,写身边的人和事。
  如:我在开始安排作文的时候,就给同学们讲述一些发生在身边的平凡小事,帮助他们挖掘出一定的生活意义,使学生感受到作文对象就在身边,值得写内容十分丰富。这样,他们在进行训练的时候,就可以在作文的对象中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又最想写的内容。
  二、选择恰当的写作顺序
  学生开始作文时,常常有些动拉西扯、前后颠倒,本来要先写的却写在后面,而后写的却写在前面。因此,选择适当的写作顺序,确定作文的落脚点,是组织作文内容的关键。同时,小学中高年级的作文字数一般在300——400字左右,选择恰当的顺序写,有利于对零星素材进行合理取舍,也有利于把事情说清楚以达到所规定的字数要求。
  一般来说,要让学生掌握以下几种写做顺序:有的可以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有的可以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写、有的可以按照地点变换的顺序写、还有的可以抓住事物特点的几个方面写。作文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例如:写一处景物,可以有以下两种情况。
  1. 写某一处景物的某一时刻的景色,就可以选择以下两种写作顺序。
  一是如果选择按地点变换的顺序写,可以用一段导入性语言开头,选择某一突出的地方为中心,然后再分别写这个中心的前面、左面、右面、后面等,最后加上结束语。
  二是如果选择按抓住事物特点的几个方面的顺序写,那么《桂林山水》一文将是最好的例文,本文以水的静、清、绿,山的奇、秀、险这几个方面的特点来展开描述。
  2. 写某一处景物某一段时间的景色,可以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写,例如:以《¬¬¬¬¬¬××××小园》为题,可以写一天之中、一个季节之中、一年之中的小园的景色变化。教师板画一个小园,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季节的小园,如果是春天的小园,请学生说说这春天的小园是如何美丽的,那么在夏天呢?……在从总体来看,小园又是怎么样可爱、美丽、动人的。教师经过归纳总结后学生再动笔操作。当然,不能说写小园就只写小园,还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写其他的自己想写的景物。
  总之,学生选择好了写作顺序,就不会无话可说,对于好的素材,同学们就可以根据自己选好的写作顺序安排进去,使自己的作文有条理且内容丰富,不再那么萧条、粗糙,甚至文不对题。
  三、一文多改,同题多写
  一篇好作文是不容易一气哈成的,而是要经过多次修改,甚至多次重写并进行合理布局、润色才能够成功。如王安石《泊船瓜洲》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把这一句话表现得活灵活现,其作者在这里的用心谁人不晓呢?一文多改、一文多写是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这里的“多改”是学生自己的修改和教师的多次批改;这里的“多写”是指要求学生原来的一次或几次作文,如果不能表达自己的作文意图而进行的重写。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经常都会发现学生修改或重写的作文与初稿简直面目全非。教师要耐心细致地辅导,要求学生不能急于求成。首先将自己写好的作文稿子请其他同学修改,把发现的问题改正过来。其次自己进行认真品读、润色,把自己学过的好词佳句用进去,再请同学帮助润色。最好进行认真的研读,如果能表达自己的作文意图便请老师批改。这个过程的循环往复可以培养学生写出好作文来,更能培养学生的作文素质。
  四、在仿写中摸索,提高作文技巧
  仿写句子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选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而仿写作文也是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一种手段。其实我们小学课本中那些文章,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范文,学生都可以进行仿写训练的。有些学生恐惧作文,没有寻找作文素材和组织作文素材的能力。这时,仿写可以解决这一难题。比如我们学习了一篇写景的文章,就可以安排学习选择家乡的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进行仿写;学习了一篇写人的文章,就可以人同学们选择自己身边的一个熟悉的人进行写作。这样他们就可能写出好的文章来。
  当然,仿写不是照抄,否则就毫无意义了。对他们仿写的作文所表达的意思,他们不一定知道,教师可帮助他们指出来并表扬他们,对其中用得好的好词佳句也给予表扬。我们组织这些好的文章进行学习,再让学生进行仿写,对培养他们的作文意识和作文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总之,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要我们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情,积累好写作素材,再辅之以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的指导,选择一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手段来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就不是一句空话。
其他文献
新课标明确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笔者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提出来作为一个研究课题,并就相关内容探讨如下。  一、研究背景  小组合作学习为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但由于教师认识上的不够,在具体操作时出现了以下问题。  1.组合缺少科学性  合作学习中的“合作”就是生生合作或师生合作。其中在生生合作中,可能有的小组能力较强,有的小组能力差一些,这样容易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合作学习也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对教师和学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通过小组发言人体现出来的新的学习方式。它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减轻压力、增强自信,使学生从被动向主动参与转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通过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合作学习是探究情景和问题层次设置成功的关键  小组合作探究需要在课堂中提供
期刊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是孩子无形生命的阳光、空气和水。赏识是沟通,是平等,是生命之间交往的桥梁,让孩子找到好孩子的感觉,还孩子金色的童年。“赏识教育”是每位家长和教师都使用过,无意中又遗忘的教育;是让家长和教师捡回宝藏,回归到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心态的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方法,是让家长和教师成为教育家的教育;更是使孩子舒展心灵,尽展潜能的教育。“赏识教育”是让家长和
期刊
自2005年沿河县实现“两基”目标以后,农村学校特别是小学的生员开始向城里或中心学校流动,相当一部分农村小学由于生源严重不足,已经被拆并而关门停办。列如笔者所在乡镇的一所村小也停办四年多,另外两所小学近两年出现了学生人数由100人左右骤减为10人左右的尴尬局面,不少崭新的校舍人去楼空,而学生集中的县城小学又不得不要投入大量资金扩建校舍,这样不仅造成国家经费的严重浪费而且使农村学生不能就近入学,教育
期刊
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情感反应,能够使其主动积极建构性学习的具有学习背景、景象和学习活动条件的学习环境。教学情境就其广义来说,是指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的客观环境。从狭义来说,则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生而引起积极学习情感反应的教学过程。它可以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外显的教学活动形式,营造一种学习氛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心理学表明:在整个小学阶段,儿童有着强烈的活动的需要。实践也证明了儿童是从游戏开始学习的,他们的天性就是喜欢游戏。而英语是小学较难的一门学科,因为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本身就比较抽象、枯燥,加之学生没有相应的语言环境,不免会产生陌生感。要使小学英语变得形象、具体、有趣,使学生乐学,必须顺其天性,把游戏引入课堂,发挥通过游戏激发学习兴趣的神奇作用。  根据《小学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在
期刊
“导学式”教学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调节师生的情感,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轻松愉快的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参与质疑释难,成为学习的主人,并逐步掌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独立获取知识和探索研究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营造氛围,诱发参与  学生的学习动机强烈,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兴趣高,就会自觉地、积极地、带有
期刊
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自然也是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力量。关心学生的精神生活、精神发展是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德育工作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呢?  一、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长期以来,人们对学校德育寄予了较高的期望。正式教育文件里的德育期望和德育目标姑且不论,单从人们对学校德育的批评来看,可以看得出是“寄予厚望”:
期刊